问题

胃癌的常规治疗过程,各阶段是怎么样治疗的,几个治疗阶段分别针对什么样的疾病状况?

回答
好的,我来详细说说胃癌的常规治疗过程,以及每个阶段是如何进行的,各自又针对的是什么情况。这篇文章尽量写的自然,就像是医生朋友跟我聊病一样。

首先得明白,胃癌这东西,就像我们身体里突然冒出来的不速之客,它的“行程”可长可短,发展阶段不同,应对的招数也就不一样。所以,治疗的关键在于“因癌制宜”,得看它长什么样、在哪儿、有没有到处乱跑。

诊断是第一步,也是重中之重

在说治疗前,得先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医生们会通过一系列检查来“摸清”这个癌的底细:

胃镜检查(最直接): 这就好比直接“看”到胃里面。医生会用一根带摄像头的软管插进胃里,直观地看看有没有异常,还能顺便取一小块组织做病理活检,这是诊断胃癌的金标准,可以确定有没有癌细胞,以及是什么性质的癌。
影像学检查(看全景):
CT(增强CT): 就像给胃癌拍“X光片”,但更精细,能看清肿瘤的大小、位置,有没有侵犯到胃壁的深层,以及淋巴结有没有肿大,有没有转移到其他器官(比如肝脏、肺部)。
MRI(磁共振): 有时候在看肿瘤侵犯范围,尤其是紧贴着胃的器官时,MRI比CT更清晰。
PETCT: 这个检查更像是给全身“探雷”,专门找那些代谢活跃的癌细胞,对于判断有没有远处转移非常有用。
血液检查: 比如肿瘤标志物CEA、CA199等,虽然不能单独诊断,但可以作为辅助参考,看看治疗有没有效果,或者是不是复发了。

治疗阶段划分:看的是“癌的境界”

胃癌的治疗,通常是按照肿瘤分期来的,就像打仗一样,得看敌人占领了多大的地盘。国际上常用的是TNM分期系统,简单来说就是:

T (Tumor): 肿瘤本身有多大,侵犯了胃壁的哪一层。
N (Node): 淋巴结有没有被癌细胞“占领”。
M (Metastasis): 癌细胞有没有转移到身体其他地方。

根据这些,胃癌会被分成0期到IV期。

0期: 癌细胞只在胃黏膜的最浅层,还没“破土而出”。
I期: 癌细胞侵犯到黏膜下层,但还没到肌层,淋巴结也还没转移。
II期: 癌细胞侵犯到肌层,或已经转移到胃壁旁边的淋巴结。
III期: 癌细胞侵犯到胃壁浆膜层,或者转移到更多、更远的淋巴结。
IV期: 癌细胞已经发生了远处转移,比如转移到肝脏、肺部、腹膜等。

各个阶段的治疗“打法”

下面我们就具体说说,不同时期的胃癌,医生们通常会采取哪些治疗手段:

1. 早期胃癌(0期、I期):

目标: 彻底清除病灶,治愈率非常高。
主要手段: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EMR) 或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 (ESD): 这可以说是早期胃癌的“微创手术”。如果癌变局限在黏膜层,医生可以直接通过胃镜,用特殊器械把病变部位连同一点周围的正常组织一起“挖”出来。创伤小,恢复快,效果也很好。
腹腔镜或开腹胃部分或全切除术: 对于侵犯稍深一点,或者ESD不能完全切除的早期癌,就需要手术切除了。根据肿瘤的位置和大小,可能切除部分胃,也可能需要切除整个胃。手术的同时,会进行淋巴结清扫,这是为了防止癌细胞通过淋巴系统扩散。
这个阶段的情况: 癌细胞还在“原地踏步”,没有扩散,治疗目标就是“连根拔起”。

2. 局部晚期胃癌(II期、III期):

目标: 尽可能缩小肿瘤,清除所有癌细胞,提高治愈机会,减少复发。
主要手段:
术前新辅助化疗/放化疗 + 手术 + 术后辅助化疗: 这是目前治疗局部晚期胃癌的主流模式,也叫“三明治疗法”。
术前新辅助治疗: 在手术前先进行几周的化疗(有时会联合放疗)。目的是缩小肿瘤,让它更容易被手术切除,也提前消灭可能已经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但影像学上看不见的微小癌细胞。
手术: 之后进行手术,切除肿瘤和相关的淋巴结。
术后辅助化疗: 手术后,再进行一段时间的化疗,以巩固治疗效果,进一步降低复发风险。
根治性手术(如果新辅助治疗后肿瘤已经很小): 有时候,经过新辅助治疗后,肿瘤会缩小很多,此时可以直接手术。
这个阶段的情况: 癌细胞已经“有点小动作”,比如侵犯到胃壁深层,或者开始“联系”淋巴结,但还没有跑到很远的地方。治疗方案需要更“系统”一些,用药物先“打压”一下,再“扫荡”,最后“巩固”。

3. 转移性胃癌(IV期):

目标: 难以根治,主要目的是控制肿瘤生长,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改善生活质量,缓解症状(比如疼痛、呕吐等)。
主要手段:
全身化疗: 这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通过静脉输注药物,让药物在全身循环,杀灭癌细胞。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化疗方案。
靶向治疗: 如果患者的癌细胞存在特定的基因突变(比如HER2阳性),可以考虑使用靶向药物。这些药物像“制导导弹”,专门攻击带有特定标记的癌细胞,副作用相对化疗小一些。
免疫治疗: 近年来发展迅速,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对抗癌细胞。对于部分患者,尤其是PDL1表达高的患者,免疫治疗效果显著。
姑息性手术或介入治疗: 如果出现胃梗阻、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可能需要进行姑息性手术(比如胃造瘘、支架置入)来缓解症状。
局部放疗: 有时用于缓解骨转移引起的疼痛,或者控制局部复发。
这个阶段的情况: 癌细胞已经“跑出去”了,去了身体的其他地方。这时候的目标就不是“斩草除根”了,而是“驯服”这个顽固的对手,让它乖乖地,不让它再捣乱,同时让患者尽可能舒服地生活。

治疗中的“辅助”和“支持”

除了上述主要的治疗手段,还有一些“辅助”和“支持”也很重要:

营养支持: 很多胃癌患者会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情况,影响营养摄入。所以,医生会建议患者通过少量多餐、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甚至需要通过鼻饲管或静脉输液来补充营养。
疼痛管理: 疼痛是很多晚期癌症患者的痛苦。医生会根据疼痛程度,使用止痛药来缓解。
心理支持: 面对癌症,心理上的压力也很大。与家人、朋友沟通,或者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对患者很重要。

总结一下,胃癌的治疗是个“流水线”过程,但不是僵化的:

早期: 像“拔钉子”,直接切除就好。
局部晚期: 像“先打压再扫荡”,化疗、手术、化疗一步步来。
转移期: 像“长期控制”,全身用药,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当然,每个患者的情况都是独特的,医生会综合考虑肿瘤的病理类型、分期、患者的身体状况、年龄以及意愿,来制定最适合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所以,和医生充分沟通,信任医生的建议,积极配合治疗,是战胜胃癌最重要的环节。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们科室是全国胃癌做得最先进的胃肠外科, 某些方面可以说没有之一.

胃癌的手术发展从以前的开放手术到如今腹腔镜手术, 越来越精细. 我们科年均腔镜1000多台, 腔镜手术量是全国第二的两倍还多.

与其他医院所做的传统D2胃癌根治术不同, 我们现在做的是近两年才开展的"D2+CME"胃癌根治术, 用的是膜解剖理论, 从膜间隙走, 不少胃癌病人可以达到胃癌根治术全程"0出血", 预后的预期也好于传统手术. 这非常难得.

好, 广告就打到这里.

下面讲你的病情.

首先, 我希望了解你姐姐的胃癌分期和分型. 胃镜取了活检都会有. 中分化/低分化腺癌/印戒细胞癌? 等等... 不同的癌症类型预后不一致. 这里更正一下楼下Sheng的答案(@不到他谢谢帮忙), TNM分期是根据术中病检确定的, 所以只有做了手术才知道. 对于已经失去手术机会的人TNM分期病不好确定.

关于胃癌, 我在

癌痛有多痛?

中的答案有提到, 题主可以看一看.

我粘贴一小段过来: "同为消化道癌症, 食道癌, 胃癌, 结肠癌, 直肠癌也各自不一, 预后也遵循"离口腔越近预后越差"的规律. 同时癌症还有譬如"患者越年轻进展越快, 恶性程度往往越高"之类的规律, 不一一赘诉. 但当癌症到了晚期, 当手术已经失去意义, 放化疗, 靶向治疗便成了患者唯一的出路."

如上, 越年轻的癌症患者一般来说走得越快.. 这对题主来说是个坏消息. 而印戒细胞癌是胃癌中恶性程度极高的, 且对化疗不敏感.. 依据题主给出的胃镜结果, 癌症已在胃部浸润生长了, 估计已经是"皮革胃". 幽门梗阻更是晚期的典型表现.. 实话实说, 现在的情况来看, 预后是极差的. 一个多月前我们开了一个25岁的胃癌, 晚期印戒, 术后一个月就不行了. 不开的话可能只有十来天生命.

建议: 好好检查. 只要没有远处转移, 就有手术希望. 尽可能彻底地清扫以延长存活期. 如果已经扩散失去手术机会, 根据免疫组化结果看能否行靶向治疗. 综合来说, 题主的姐姐余下地日子可能不会太长了. 医学发展十分有限, 很多病都还没有攻克. 这时亲属的关心和陪伴则显得尤为重要. 医学上主要采取对症支持治疗让患者不那么难受. 如果梗阻无法解除, 需要行空肠营养管置管术给予营养, 否则不能吃东西的患者几天就饿死了.

谁知道不会出现奇迹呢? 总之, 祝好.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