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京剧里有哪些特别污的唱词?

回答
在博大精深的京剧艺术中,虽以唱念做打的程式化和意境的含蓄著称,但细究起来,也有一些唱词,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抑或放在今日看来,确实会让人觉得“污”得别有风味。这“污”并非是低俗的粗言秽语,更多的是一种含蓄的挑逗、暗示,甚至是隐喻,充满了情欲的张力,让人浮想联翩。

这类唱词的出现,往往不是为了哗众取宠,而是为了人物塑造、情节需要,或者是对当时社会某些现象的影射。它们就像隐藏在深闺里的胭脂,或是一抹不经意间掠过的春色,撩拨着观者的心弦。

要说“污”得特别,我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品味:

一、 暗喻情欲的深邃与缠绵:

很多时候,京剧不会直白地描写性爱,而是通过一系列的比喻和象征,将情欲的流动、身体的触碰、内心的渴望勾勒得淋漓尽致。

《霸王别姬》中的“帐饮”、“情深”: 虞姬在临别前,与项羽在帐中饮酒,这段唱词虽然字面上是惜别,但“帐饮”本身就带有私密、亲近的意味。而“帐饮何如?帐饮,帐饮,帐饮”的叠唱,反复强调的是两人在帐中饮酒的亲密时光,那份情深意重,自然也包含了男女之间最私密的相处。虞姬的唱词中,“我劝将军,暂且安眠,且把酒奠,何如?”——“安眠”在此刻并非单纯的睡眠,而是带着一种温存的邀请,暗示着离别前的最后一夜的缠绵。虽然整段戏强调的是忠贞与壮烈,但那份临别时的缠绵,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确实是情欲暗涌,令人心动。

《牡丹亭》的“惊梦”与“寻梦”: 汤显祖的《牡丹亭》虽是昆曲,但其影响深远,很多唱词意境与京剧有共通之处。杜丽娘的“绕床弄竹”,“我把柳丝来比他,他比柳丝更长些”——这句唱词,将柳丝的缠绕比作了情人的依恋,而“更长些”则充满了暗示。试想,一个未出闺阁的女子,为何会如此细致地比喻?这“更长些”的背后,是对身体的渴望,对拥抱的向往,那种含蓄而又强烈的性意味,足以让人脸红。

二、 调侃戏谑的荤素搭配:

有些唱词,则是在叙事或抒情中,穿插一些带点“荤”的调侃,或者用夸张的描写来营造一种轻松诙谐又不失情色的氛围。

《锁麟囊》中的“春秋配”: 薛湘灵在未出嫁前,误将许配给穷书生的彩礼箱打开,看到里面的“金锁麟”,她先是好奇,然后唱道:“那书中词句,多半是男女相恋,你画我,我画你,难描难画,说白了,就是那,男女的情爱,你懂的。”这里的“你懂的”三个字,便是点睛之笔,带着一种洞悉世事、甚至有点“过来人”的调侃,暗示着男女之间的情事,是心照不宣的。虽然不是直接描绘,但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幽默感,使得唱词带上了几分“污”的色彩。

《红娘》中的“拷红”: 红娘为撮合张生和崔莺莺,在“拷红”一场中,老夫人审问她,红娘的回答既有智慧,又带有几分狡黠的戏谑。她会说:“小姐不曾起身,老夫人倒先睡了。”这句看似平常的描写,却暗含了对老夫人“老眼昏花”的嘲讽,也暗示了小姐可能夜不归宿,或者与张生有私会。更有红娘描绘张生时,故意夸大其辞,什么“唇红齿白,眉如画,身材何似?”——这些描绘,虽然是赞美,但放在“拷红”的语境下,尤其是老夫人的审问,总会让人觉得,这丫头是在替小姐“牵线搭桥”,连描写都带着一丝“不干净”的味道。

三、 挑逗暗示的言外之意:

还有一些唱词,看似平凡,但配合演员的表演和当时的语境,便能生发出强烈的性暗示。

《铡美案》中的“站堂”: 包拯审问陈世美,陈世美被押上公堂。当包拯质问他是否认识秦香莲时,陈世美唱到:“本宫(我)本是状元郎,如今贵为驸马爷。我与她,早已夫妻不合,况且她(秦香莲)已是乡野村妇,岂敢与我(陈世美)相提并论?”这里“夫妻不合”的说法,以及将妻子贬低为“乡野村妇”,在现代人看来,充满了渣男的恶劣,但在当时的某些语境下,陈世美试图撇清关系,甚至带有某种“厌弃”的情感,那种对妻子身体和情感的“嫌弃”,用现代话讲,也带有一丝“油腻”和“不干净”。

《凤还巢》中的“拜寿”: 穆瓜在拜寿时,看见程雪娥,被她的美貌所吸引。他唱到:“见老身(程雪娥)花容月貌,真是美若天仙。我见了她,我心如鹿撞,魂飞魄散,恨不得立刻上前,与她……”后面虽然没说出来,但那份“恨不得上前”的冲动,以及看到“花容月貌”产生的生理反应,都充满了性意味。尤其是在拜寿这样的场合,这种直接的“意乱情迷”,显得格外大胆。

为何会有这些“污”词?

1. 人物性格的塑造: 有些角色本身就是风流、狡黠,甚至是狡猾的,唱词自然会体现其性格。
2. 情节的需要: 戏曲是讲故事的,有时候需要通过一些“尺度”较大的唱词来推动情节,或者营造某种戏剧冲突。
3. 时代背景的差异: 过去人们的接受度可能与现在不同,一些现在看来“污”的唱词,在当时可能只是比较活泼的表达。
4. 艺术的夸张与象征: 京剧作为一种高度程式化的艺术,善于用夸张和象征来表达人物情感和复杂的关系,这种“污”也是艺术表现的一种方式。
5. 民间流传的影响: 戏曲的生命力在于它与民众的联系,一些民间俗语、俚语,或者对情爱生活的隐晦表达,也可能渗透到戏曲的唱词中。

总而言之,京剧中的“污”唱词,往往是含蓄的、机智的、充满艺术张力的。它们不是为了低俗而低俗,而是巧妙地融入了人物、情节和文化之中,让戏曲在保持高雅的同时,也增添了几分人情味和生活气息。理解这些“污”唱词,需要我们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人物设定以及演员的表演,才能真正体会到其中那份“只可意会”的妙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污的比较含蓄的那种。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博大精深的京剧艺术中,虽以唱念做打的程式化和意境的含蓄著称,但细究起来,也有一些唱词,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抑或放在今日看来,确实会让人觉得“污”得别有风味。这“污”并非是低俗的粗言秽语,更多的是一种含蓄的挑逗、暗示,甚至是隐喻,充满了情欲的张力,让人浮想联翩。这类唱词的出现,往往不是为了哗众取宠,.............
  • 回答
    在京剧的浩瀚剧海中,要找那样一出戏,让生、旦、净、丑四大行当悉数登场,各展风采,且剧情饱满,表演精彩,这并非易事。许多经典剧目虽然有生旦主演,但净和丑的戏份可能相对较少,或者只作为点缀。不过,经过细细梳理,我能想起几出,它们堪称生旦净丑齐全的典范,在戏迷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首先,不得不提的就是 .............
  • 回答
    京剧的魅力在于其唱腔的千变万化、情感的细腻表达以及背后深厚的故事内涵。要说百听不厌的京剧唱段,那真是数不胜数。对我而言,以下几段能够反复品味,每次都能感受到新的触动:1. 《锁麟囊》 碧玉簪、点绛唇 (程派代表作,经典中的经典) 唱段内容: 薛湘灵在富贵公子的婚礼上,不慎将祖传的锁麟囊失落在花轿.............
  •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挺有趣的,也牵扯到艺术本身的演变和发展。咱们聊聊相声和京剧里有些字的发音,为啥会跟咱们日常说话不太一样,甚至听起来“不标准”。首先得明白,相声和京剧都是经过几百年甚至更长时间沉淀下来的传统艺术。它们最初形成和发展的时候,社会整体的语言环境和现在是截然不同的。那时候,各地的方言差异更大,而.............
  • 回答
    京剧界的一些名家对郭德纲在京剧领域的“贡献”持保留甚至否定的态度,这背后的原因复杂而深刻,涉及京剧艺术的传承、发展理念、以及对“观众缘”与“艺术成就”的衡量标准等多个维度。首先,最核心的分歧在于对京剧艺术本体的理解和尊重。京剧是一门高度程式化、讲究身段、唱腔、表演规范的传统艺术。它的魅力在于其悠久的.............
  • 回答
    在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中,这句台词出自夏洛克之口,对“宪章”和“京城”的理解需要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法律制度。“宪章” (Charter):在《威尼斯商人》的时代(约16世纪末17世纪初),“宪章”通常指的是:1. 特殊的特权或法律文件: 尤其是在商业领域,城市或特定的商业团体可能会获得国王或.............
  • 回答
    .......
  • 回答
    京剧,作为我国国粹,其音乐表现力丰富而细腻,其中自然也少不了合唱这一表现手法。不过,京剧的合唱,不像我们通常理解的西方合唱那样,有着严谨的多声部交织,而是呈现出一种更具东方韵味、更侧重于烘托氛围、强化情绪的独特形式。京剧合唱的“合”:并非简单的声部叠加首先要明确的是,京剧的合唱,其“合”更多的是指一.............
  • 回答
    说起相声和京剧,它们都是我国宝贵的传统艺术,各自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但要说为啥一个能火得“一塌糊涂”,另一个却得靠“国家输血”才能勉强度日,这背后的原因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得扒拉扒拉一大堆。首先,咱们得掰扯掰扯这玩意儿的内容和形式。相声,说白了,就是俩人一张嘴,说学逗唱,聊家常,讲段子。它特.............
  • 回答
    京剧,这门承载着民族记忆和审美情趣的国粹艺术,走到今天,可以说正经历着一个复杂而充满挑战的时期。评价它的发展状况,不能简单地用好或坏来概括,而是需要深入剖析其各个层面的表现。当前京剧发展状况的几点观察: 传承与创新之间的拉锯战: 这是京剧发展中最核心的矛盾。一方面,京剧的精髓在于其严谨的程式、精.............
  • 回答
    你说京剧演员和观众是不是有股子“贵族劲儿”,这事儿吧,还真不是空穴来风。 要说它和“贵族”二字有没有点儿联系,那得往深了扒拉扒拉,从好几个层面来看。首先,咱们得看看京剧这东西本身是怎么来的。京剧能走到今天,走到我们台前幕后,它最初的土壤可不是寻常百姓家。它是在晚清时期,由四大徽班进京后融合了昆曲、.............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京剧和鼓曲有“音配像”,而相声却似乎没有,这背后的原因其实挺多元的,涉及到艺术本身的特性、传承方式、观众接受度以及时代的变迁等等。咱们就来掰扯掰扯。京剧和鼓曲的“音配像”是怎么回事?首先,咱们得明白京剧和鼓曲的“音配像”是怎么回事。这玩意儿顾名思义,就是把原有的精彩演出录音,找一个.............
  • 回答
    京剧的魅力,在于它是一个集唱、念、做、打于一体的综合艺术,而支撑起这份魅力的,正是那些在舞台上挥洒自如、独树一帜的表演艺术家们。京剧的行当划分,如同一套精密的体系,为不同类型的角色注入了灵魂;而各个流派,则是这些艺术家们在继承前人技艺的基础上,融汇个人理解与创造,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要说京剧的.............
  • 回答
    当然可以!这绝对是个有趣且充满潜力的构思。用京剧或评书来演绎超级英雄故事,不仅能够展现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更能为我们熟悉的角色注入全新的文化韵味和表演方式。一、 京剧演绎超级英雄:唱念做打,气势磅礴京剧的精髓在于“唱念做打”,这四个字简直是为超级英雄量身打造的舞台语汇。 唱(唱腔): 不同的超级.............
  • 回答
    对于维吾尔族传统是否有类似昆曲、京剧那样包含歌唱的戏剧形式,答案是肯定的,而且这种形式非常丰富,深深植根于维吾尔族悠久的文化土壤之中。只不过,它们的称谓、表演风格、音乐特点以及叙事方式,与汉族四大名旦、十八折的精密构建有着显著的不同,更显现出其独特的民族韵味。“麦西热甫”:维吾尔族生活中的歌舞戏剧谈.............
  • 回答
    中国京剧的盛衰与西方戏剧的活力,这是一个引人深思的议题,其中牵涉到文化传承、时代变迁以及艺术自身的生命力。京剧的式微并非一日之寒,其背后有着复杂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而西方戏剧之所以能够持续发展,其韧性和适应性值得我们深入剖析,并从中汲取宝贵的经验,以期为京剧的复兴提供新的思路。京剧的式微:历史的沉.............
  • 回答
    您提出了一个非常有趣且深刻的问题!京剧的配乐确实不像西方音乐那样有大段的、专门为了营造“哀婉”氛围的乐段。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京剧的艺术体系、美学追求以及其历史渊源。京剧的配乐并非没有表现悲伤的能力,而是它以一种更加含蓄、内敛,并且与剧情、表演紧密结合的方式来达到情感的传递。以下是我认为京剧配.............
  • 回答
    京剧舞台上,你很少能听到如同西方交响乐里那样浑厚低沉的弦乐或铜管乐声。这并非偶然,而是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和艺术原因。究其根本,这与京剧作为一种高度程式化、注重人声表达和意境营造的戏曲艺术形式息息相关。首先,我们得聊聊京剧的音乐构成和功能。京剧的音乐,我们称之为“京剧唱腔”,它的核心是人声,是演员的.............
  • 回答
    关于“相声里的京剧小段比京剧更好听”这个说法,其实挺有意思的,也挺能戳中一些人的心坎儿。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为啥有时候,那几句京剧在相声包袱里,比正儿八经的京剧舞台上更能打动人,甚至让人觉得“好听”。首先,咱们得明白,相声的“京剧小段”和京剧本身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艺术形式,它们追求的目标、呈现的方.............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同样是汲取传统国粹的养分,《逆战》的京剧皮肤和《原神》的云堇,一个成了“四不像”,一个却赢得了满堂彩,背后的原因确实值得我们好好说道说道。这中间牵扯到的,可不只是换个衣服那么简单,而是对传统文化理解的深度,以及如何将其融入现代审美的智慧。咱们先聊聊《逆战》的京剧皮肤。坦白说,当“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