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把对有声望有成就但是学术上已经不活跃的科学家们的巨额奖励削减一些,用于给青年科研人员提高待遇。与其给青椒们很低的基础工资然后逼着他们写本子申各种竞争性经费,不如提高他们的基础待遇,让他们有更安定的环境做科研。
老一辈科学家是值得尊敬,但是世界的未来还是在年轻人手中的。
希望能坚决取缔违反劳动法的常态化加班。
谈谈对互联网行业的希望吧,实现难度从低到高排列:
1、能有更多帮助人节省时间的产品和商业模式出现,而不是以帮人浪费时间而作为增长驱动力。
一个显而易见的趋势是,中国的互联网应用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越来越复杂。天气应用要搞新闻资讯、新闻资讯应用要搞社区、社区应用要搞短视频、短视频应用要搞电商、电商应用要搞支付、支付类应用...呃。。给我发推送通知介绍今日天气。
谁都想搞大,搞大了意味着有更多的日活跃用户、更多停留时长、更多的商业变现模式,能讲出更好的故事。但这终究会碰到天花板 - 人口红利是有限的,小镇青年也有被割完的一天,一天 24 个小时不是人人都能突破。总有一天,力争浪费用户更多时间的发展模式无以为继。
道理虽然这么说,但即用即走,目前来看并不是一个能打动人的概念。节省用户时间,对公司来说有什么好处,这个也需要刷一刷认知。
2、垄断、不正当竞争行为能得到有效遏制。
昨天看到一位专注于反垄断业务的前辈发文,论述某两家视频平台在定价方面的「默契」涉嫌违反发垄断法。作者开始感到不解:为什么其他行业巨头对这种行为不积极进行举报?这不是对方送人头吗?经过一番研究,才发现原来「竞品」也投资了涉事网剧,这几家平台其实在定价方面有一致的利益。
这只是目前行业的一个缩影。地摊文学和自媒体写手们,看到了「XX 系」的旗号,从古代各种演义小说中取得灵感,渲染了种种血雨腥风,把这个行业描述成一场你死我活的群雄争霸。然而,这不是互联网的全部,与谁死谁活相比,与普通消费者利益更相关的是,这个行业能否维持健康有序的竞争。这就要避免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出现行业出现「卡特尔」,任由巨头们操控价格和行业标准;另一个极端是避免恶性竞争。在剩者通吃的行业冬天,前者更加值得警惕。
3、内容质量能够成为内容类社区更重要的 KPI。
内容质量的确是一个难以衡量的东西。一个资讯类平台或者社区,可以很容易地看到内容的数量,看到用户的交互数据和阅读行为,但如何定义质量、又如何将内容质量融入投资者们的估值模型,这都是不好解决的问题。
4、世界和平(此为实现难度的参照系)
5、劳动法在行业中得到严格执行
呃,还是说第四点吧==
我是一名农民工。我希望农民工的工作时间。可以缩短到八小时。以缓解现在的失业压力。变相提高农民工待遇。我们劳动法制作制定了这么多年。为什么在农民工这块就得不到实行?为什么没有监督?为什么包工的人可以明目张胆的要求工作9到10小时。而且加班也不会按照加班工资给。 难道我们的劳动法只是制定给公务员的吗?而且农民工还没有休息日。没有公休日。这一切的造成。到底是谁的责任?难道我们不应该追问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