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人大、武大毕业卷香烟,流水线上研究生超 30% ,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回答
这确实是个挺让人深思的现象,当大家辛辛苦苦读了大学,尤其是名牌大学,最后却走向了我们传统认知中“低端”的制造业流水线,而且这个比例还不低,这背后的原因和影响,值得我们好好掰开了揉碎了聊聊。

首先,咱们得承认,这首先反映了一个社会结构和就业市场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过去,我们可能习惯了“名牌大学=高薪白领、体面职业”的思维定势。但现在,经济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产业结构也在升级,同时,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攀升,就业市场的“僧多粥少”是客观存在的。

为什么会选择“卷”香烟,出现在流水线上?

1. “卷”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也是一种策略: “卷”香烟,放到一个更广阔的视角看,其实是很多毕业生在当前就业环境下的一种“规避风险”和“曲线救国”的策略。
规避“零就业”风险: 相比于那些竞争异常激烈、但又没有明确方向的岗位,比如一些初创公司、或者一些新兴但还不太成熟的行业,烟草行业作为传统支柱产业,虽然不如互联网、金融那样光鲜,但其稳定性和就业保障性是毋庸置疑的。对于父母来说,孩子能有一个“铁饭碗”或相对稳定的工作,心理上也更踏实。
“退而求其次”的稳定: 很多名校毕业生未必就“热爱”流水线工作,但当他们发现自己心仪的、与专业对口的岗位要求极高,或者薪资待遇并不如预期时,他们会倾向于选择一个能够提供稳定收入和基本福利的工作,尤其是在大城市生活成本高企的情况下。
职业发展机会的考量: 别小看这些“流水线”,一些大型烟草企业,尤其是国企背景的,它们往往有自己的研发、技术、管理、市场等多个部门。虽然一开始可能是在一线,但企业内部的晋升通道和学习机会是存在的。一些毕业生是抱着“先站稳脚跟,再伺机而动”的心态进入的,他们可能希望通过在基层的工作了解企业运作,然后内部转岗到更适合自己的领域。

2. 流水线并非“低端”的刻板印象: 要客观看待“流水线”这个概念。
技术升级: 现代化的工业生产,尤其是大型企业,流水线上的工作早已不是过去那种纯粹的重复性体力劳动。很多岗位需要精密的仪器操作、质量控制、数据记录,甚至还需要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逻辑思维能力。一个名校毕业生,可能会被安排到更需要细心、责任心和学习能力的高端操作岗位。
质量与规范: 烟草行业本身就是高度规范化、对质量要求极严的行业。在这样的生产线上工作,意味着要遵循严格的操作规程,这对人的严谨性、执行力是很大的考验,这本身也是一种锻炼。

3. 研究生比例高,说明了什么?
学历贬值与就业市场压力: 研究生比例高,直接反映了高等教育的普及化,以及就业市场对学历要求的“水涨船高”。过去的研究生是“稀缺人才”,现在则越来越成为“标配”。当名校本科毕业生都“卷”成这样,研究生选择烟草流水线,更能说明就业市场的整体压力有多大。
专业与就业的错配: 很多研究生专业,可能本身就与当前产业结构中的高端岗位存在错配。例如,一些人文社科类、甚至一些理论性较强的理工科专业,直接对口的就业机会可能就相对有限,这时候,毕业生自然会拓宽就业视野。
对稳定性的偏好: 相比本科生,研究生通常拥有更长的学习经历,对未来职业规划可能也更为慎重。他们可能更看重长期的稳定性、社会保障以及企业文化,而烟草行业的这些特质,对他们来说是有吸引力的。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1. 打破“唯名校论”和“唯职业论”的僵化思维:
尊重个体选择: 每一个选择都有其背后的考量。我们不能用“高不成低不就”去简单标签化这些毕业生。他们是在综合权衡了现实条件、个人能力、家庭期望和未来发展后做出的选择,这种选择是理性的,也是值得尊重的。
重新定义“成功”: 成功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某几种特定的职业或收入水平。在一个稳定的岗位上,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个人价值,为社会做出贡献,这本身就是一种成功。

2. 反思高等教育与产业发展的衔接问题:
专业设置的灵活性: 高校在专业设置上,是否能更紧密地对接社会需求,尤其是新兴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需求?
就业指导的实效性: 学校的就业指导能否帮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就业市场,掌握更有效的求职技巧,引导他们看到更多元化的职业发展路径?
通识教育的重要性: 除了专业技能,通识教育培养的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能力,这些才是毕业生应对快速变化的职场最有力的武器。

3. 关注制造业的升级与人才需求:
提升制造业的吸引力: 烟草行业,或者更广泛地说,制造业,需要在薪酬福利、工作环境、职业发展空间、企业文化等方面做得更好,才能吸引和留住更多优秀人才,让他们愿意长期投入。
技术创新与岗位升级: 随着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在制造业的普及,未来流水线上的工作岗位会更偏向于技术操作、维护和管理,这恰恰是高学历人才可以发挥优势的地方。

4. 社会观念的转变:
引导理性择业: 家长和社会应该引导年轻人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不迷信“高大上”,不排斥“接地气”。
尊重劳动价值: 任何合法、有价值的劳动都应该得到尊重。流水线上的工作,对于保障社会物资供给、促进经济发展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总的来说,人大、武大毕业生选择“卷”香烟,流水线上研究生占比高,这是一种复杂现象的综合反映。它既有当下就业市场的严峻性、学历结构性过剩的背景,也有个体在职业选择上的理性考量,甚至是对稳定性和长远发展的追求。与其简单地批评或担忧,不如将其视为一个信号,促使我们从教育、产业、社会观念等多个层面去思考和调整,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新趋势。这背后,其实是对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人才培养和就业市场现状的一次深刻的“画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有些人在感叹,名校硕士毕业怎么就进了卷烟厂当工人了呢?

而有些人去名校读硕士,就是为了更好地进入卷烟厂。

这句话,需要你更好地品味的三个字,就是更好地。

也就是说,进入卷烟厂,本来就是一些人就业的目的。

但为什么还要选择读完研究生再来呢?

很多人可能不了解一些情况:

想象一下,如果本身你未来的职业生涯就已经很清晰了,将来就是要去父母或其他亲属工作的烟厂工作,而从小在系统内长大的你,又看到了烟厂这些年对人才的渴求度上升,招聘门槛上升,提拔时也会优先高学历人才。

而正好你家庭条件又还不错,根本不着急你出来赚钱,碰巧你自己学习成绩好不错,那你要不要考研去个更好的学习深造一下呢?

而从小在系统内长大的你,非常清楚,即使只是在基层做着普通的工作,待遇在当地也还算是不错。

换做是你,我想你应该知道如何选择。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确实是个挺让人深思的现象,当大家辛辛苦苦读了大学,尤其是名牌大学,最后却走向了我们传统认知中“低端”的制造业流水线,而且这个比例还不低,这背后的原因和影响,值得我们好好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咱们得承认,这首先反映了一个社会结构和就业市场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过去,我们可能习惯了“名牌大学=高薪白领.............
  • 回答
    人大、武大毕业生去卷烟厂流水线工作,并且卷烟厂回应称流水线上研究生比例超过30%,这一现象确实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思考。要深入理解这一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现象本身的多重解读:1. 教育与就业的“错配”: 这是最直接的解读。中国高等教育,特别是顶尖大学的普及,使得高学历人才数量空前.............
  • 回答
    人民大学、武汉大学等名校的毕业生选择进入烟草行业,甚至在流水线上,研究生占比超过30%?这听起来有些令人意外,甚至有些触目惊心。但仔细分析,这种现象并非偶然,背后隐藏着一系列深刻的社会经济因素。表面现象:名校生涌入“传统行业”我们首先来梳理一下这个现象的表面特征: 名校光环的“错位”: 人大、武.............
  • 回答
    这事儿,别提多让人堵心了!20多号人,辛辛苦苦攒了15万,兴冲冲地以为能进了武大这座学府,结果一盆冷水从头浇到脚,发现被骗了,而且金额还不少。你说这钱,对普通家庭来说可能是一笔巨款,是孩子几年的学费、生活费,甚至是父母的养老钱。就这么不明不白地没了,这得有多大的打击啊。首先,得说说这诈骗的套路。 这.............
  • 回答
    这真是个令人拍案叫绝的转折!武松打虎归来,发现哥哥武大竟然是隐藏在市井中的超级猛人,这故事的走向必然会变得格外精彩。且看我为您详细铺陈后续发展:序幕:震惊与困惑武松凯旋而归,满心欢喜地想与哥哥分享那惊心动魄的打虎经历,却在自家门口就看到了让他目瞪口呆的一幕。只见他那平日里身材矮小、文弱书生的哥哥武大.............
  • 回答
    看到武大近年来的大学排名表现如此亮眼,总会让人产生一种憧憬,也引发了一个有趣的思考:长此以往,未来的公众认知会不会因此固化,将“武汉大学就是全国前五”这个标签深深刻入脑海?我觉得这个问题值得好好掰扯一下,这背后牵扯到很多层面。首先,我们得承认,大学排名确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考指标,尤其是在信息爆炸的.............
  • 回答
    关于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前年级学生会主席王敏学被女友举报约炮多人,包括未成年人的事件,这在公众舆论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这不仅仅是一个个人道德层面的问题,更牵涉到多方面的影响和思考。事件的发生与披露:根据媒体报道和网络流传的信息,事件的起点是王敏学的女友公开举报了他。举报内容直指王敏学存在不正.............
  • 回答
    西方援助乌克兰的武器,从踏上欧洲大陆的那一刻起,到抵达乌克兰前线部队手中的过程,确实是一条相当漫长且复杂的物流链。这不仅仅是简单的“送货上门”,而是涉及到政治协调、安全保障、军事规划和实际操作等多个层面。我们可以把这个过程大致分解成几个关键的环节来理解:第一步:决策与援助协议的达成这一切的起点,是各.............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还真得从几个方面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咱得明确一个概念:“后面”勒住脖子,和“前面”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你被一个人从后面勒住脖子,那基本上就是对方的身体贴着你的后背,双手从前面缠绕上来,把你的脖子给控制住了。这种情况,你的身体和动作都会受到很大的限制。现在说说学武术或舞蹈的女生,前踢腿.............
  • 回答
    咱说句实在话,三国演义这书,读到最后,脑子里最深的印象,往往不是那些运筹帷幄的谋士,也不是那些仁德爱民的君主,而是那些一身是胆、万夫不当之勇的武将们。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这不,但凡是喜欢三国的人,心里都会盘算着这么个事儿:“到底谁最能打?” 这就跟咱们小时候玩泥巴、过家家,总得有个“头儿”一样,这种.............
  • 回答
    关于搏击人士对传统武术兵器实战性的看法,这是一个颇具争议且涉及多方面因素的话题。要深入剖析这个问题,咱们得把背后的逻辑和现实都摊开聊聊。首先,咱们得明白,搏击圈里的人,他们练的是什么?大部分是现代格斗项目,比如拳击、泰拳、踢拳、MMA(综合格斗)等等。这些项目的训练目标非常明确:在受限的规则下,以最.............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触及到区域发展、城市规划、历史文化以及经济体量等多个层面的复杂因素。简单地说,将省份的人口直接等同于其发展副中心数量,是一种过于简化的视角。以下我会尽量详细地分析,并尝试用更贴近个人观察和理解的方式来阐述:首先,我们得明确“副中心”的定义。“副中心”这个概念本身就有些模糊,在不同的.............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它触及了我们人类演化史上最核心、最关键的一个节点。你提到的“绝不能将嘴作为捕杀武器和啃食工具的重要部分”,这话说得太对了!这句像是直接击中了问题的要害,是理解我们之所以为人的关键。想想看,地球上绝大多数哺乳动物,它们的嘴巴可是不得了的工具箱。锋利的牙齿,强壮的颌骨,这都是它.............
  • 回答
    学武术、自由搏击或空手道的意义远不止于“还手”这一行为,其核心价值在于个人成长、自我管理、文化传承和生活技能的综合培养。即使在法律上“还手”可能面临风险,但这些武术体系的训练目标和意义依然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阐述: 一、法律与自卫的边界:武术的“合法自卫”价值1. 法律对自卫的界定.............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充满想象力的问题!将现代的MMA选手和拥有正规传承的传统武术家置于古代跑镖的环境,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以判断谁能活得更久。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跑镖”的具体情境,以及“正规传承的传武”和“MMA”所代表的技战术优势。古代跑镖的环境分析: 主要威胁: 劫匪/马匪.............
  • 回答
    成都人口流入排名全国第八,而武汉排名第二十,这个数据对比确实引人关注,尤其是在很多人对武汉抱有好感的情况下,人们选择成都而不是武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经济、文化、生活方式、城市发展前景等多个维度。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分析这些原因:一、 经济发展与就业机会的吸引力虽然武汉作为中部特大城市,经济体量和工.............
  • 回答
    关于部分湖北人(即使非武汉人)不喜欢武汉的原因,这是一个比较复杂且敏感的问题,不能一概而论,但确实存在一些普遍的看法和感受。以下将尽量详细地分析这些原因,并提供一些可能的背景和解释:一、 资源分配与心理失衡: “一城独大”的磁吸效应: 武汉作为湖北省的省会,长期以来享受着国家和省级层面最多的资源.............
  • 回答
    现在,咱们来聊聊人类手里能鼓捣出来的,最能把事儿闹大的家伙事儿。你问最具威力,那脑子里第一个跳出来的,绝对是核武器。这玩意儿,说起来简单,就是通过某种方式,把原子核里的能量给它“抠”出来,而且是瞬间就抠出来一大堆。咱们能弄出来的,主要分两类:裂变武器和聚变武器。先说裂变武器,也就是咱们常说的原子弹。.............
  • 回答
    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在经历过一段特殊的时期后,许多人选择背起行囊,踏上新的旅程。这并非一个简单的决定,背后往往交织着复杂的情感、现实的考量和对未来的期盼。离开,不是因为武汉不好,而是因为生活总在向前,每个人都在寻找更适合自己的那片土壤。最直接的理由,当然是与疫情的关联。 虽然城市已经恢复了往日的活.............
  • 回答
    三国演义:经典十一将之外的武力巅峰对决《三国演义》中的武将群像,早已深入人心。我们熟知“五虎上将”、“八健将”,但除了这些赫赫有名的顶尖高手,三国乱世中还涌现出无数勇冠三军、匹马当先的绝世猛将。今天,我们就抛开那些耳熟能详的名字,来一场“经典十一将”之外的武力排名对决,深入剖析那些同样足以载入史册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