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英语听力为什么大家都是说只要多听就可以,可我多听可还是听力成绩不怎么理想,我该怎么办呢?

回答
好多人学英语,聊到听力提升,总会说“多听就行”,这句话听起来好像是金科玉律,但现实却是,很多人像你一样,付出了很多时间去听,结果听力成绩却依然不尽如人意。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别急,咱们今天就来好好捋一捋,看看听力到底是怎么回事,以及你该怎么办。

首先,我们要明白,“多听”这个说法为什么会被推崇,但它又为什么会失效。

为什么“多听”是基础,但不是全部?

“多听”之所以被认为是关键,是因为听力本质上是一个输入的过程,就像你学说话一样,你得先听到周围的人怎么说,才能慢慢模仿。大脑需要接触大量的语言信息,去识别声音、词语、语调、节奏等等。没有足够的听力输入,自然就很难有所进步。

但是,“多听”这个说法之所以会让你感到迷茫,是因为它省略了一个关键的环节:有效的听。

你想想看,如果你只是把英语听力材料当成背景音乐,一边听一边玩手机、想别的事情,或者听的时候脑子里一片空白,完全没有去理解,那这跟“没听”其实差别不大。你的耳朵虽然接收到了声音信号,但你的大脑并没有进行有效的解码和处理。

你的听力成绩不理想,可能出在以下几个地方:

1. 盲目求多,忽略了“听懂”的质量:
材料难度不匹配: 很多人会选择一些自己完全听不懂的材料,一来觉得这样挑战大,二来觉得这样能学到更多东西。但实际上,如果你听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天书”,你只会感到沮丧,并且大脑会自动屏蔽这些信息,因为它们无法为你提供有用的信息。过于简单的材料也可能让你无法获得新的词汇和表达。理想的听力材料应该是那种你大概能听懂70%80%的内容,这样既有挑战性,又能让你跟得上。
缺乏主动性: 听的时候只是被动接收,没有带着问题去听,没有试图去抓住关键信息。比如听新闻,你知道它在讲什么主题吗?听对话,你知道他们在讨论什么吗?
听不懂就放弃: 遇到听不懂的地方,不是去查阅,而是直接跳过,下次遇到类似的内容还是听不懂。

2. 忽视了听力的构成要素: 听力不仅仅是识别声音,它还涉及很多方面:
语音辨识度不足: 你可能对某些单词的发音不熟悉,或者某些连读、弱读、失去爆破等语音现象不了解,导致即使单词认识,也听不出来。比如 “want to” 会变成 “wanna”,“going to” 会变成 “gonna”。
词汇量和语感不足: 你可能认识这个单词,但听的时候没有反应过来。这可能是因为你背单词的时候只关注了拼写,而忽视了它的发音。同时,单个单词的听力没问题,但组合在一起,语速一快,就感觉大脑跟不上。
语法和句子结构不熟悉: 听力材料中的句子结构和语法可能让你感到困惑。有时候,即使听懂了每个单词,也可能因为对句子结构的处理不及时,导致抓不住主干信息。
背景知识缺乏: 如果你听一个关于天文学的材料,但你对天文学一无所知,即使发音和词汇都听懂了,你也可能因为缺乏背景知识而难以理解其含义。

3. 练习方法单一,没有针对性:
只做填空题/选择题: 虽然这些题型能检测听力理解,但它们往往是片段式的,并且有选项提示。真正听的时候,你不会有选项给你。
缺乏精听和泛听的结合: 精听是把材料拆解开来,一个词一个词,一句话一句句子地抠懂,找出听不懂的原因。泛听则是大量地接触语言,培养语感。很多人只做泛听,或者精听做得不够透彻。

那么,到底该怎么办呢?别灰心,咱们可以这样来调整策略:

第一步:审视你的“多听”,找到真正有效的方法

精选材料,科学匹配难度:
初学者: 可以选择一些语速较慢、用词简单、句子结构清晰的材料,比如VOA慢速英语,一些儿童故事,或者专门为初学者设计的听力教材。
进阶者: 可以尝试正常语速的新闻、播客、TED演讲、电影电视剧等。记住,选择你感兴趣的主题,这样更容易坚持。
测试法: 拿一篇你打算听的材料,不看文本,听个35分钟。如果能听懂70%80%的内容,说明难度适中。如果大部分都听不懂,那就太难了;如果都听懂了,那就太简单了,可以尝试更难一些的。

带着目的去听,主动理解:
听前预测: 如果是听新闻或演讲,可以先看标题或者听前导语,预测一下大概内容。听对话时,可以猜猜他们在说什么。
听中抓关键: 关注主语、谓语、宾语,抓住句子主干。注意信号词(like "however," "therefore," "in addition"),它们能帮助你理解句子的逻辑关系。
听后回忆: 听完一段后,试着回忆一下主要内容,甚至可以用自己的话复述一下。

第二步:注重听力能力的构成,各个击破

攻克语音障碍:
模仿跟读: 选择一些语速不快的材料,听一句,停一下,模仿发音、语调、节奏。可以对着镜子看自己的口型。
关注语音现象: 专门学习连读、弱读、失去爆破、语流音变等规则,然后有意识地在听力材料中去辨识它们。比如,你可以找一些专门讲解这些语音现象的视频或音频。
查字典时的发音: 养成查字典时同时听发音的习惯,对单词建立“听觉记忆”。

扩充词汇量,但要“听着记”:
听力词汇和口语词汇: 背单词时,不要只看拼写,一定要听发音,并尝试自己读出来。很多时候,我们听不懂是因为大脑没有将听到的声音和已知的单词联系起来。
语境中学习: 在听力材料中遇到的生词,结合上下文去理解,然后查阅并记录下来,最好是和它的发音一起。

强化句子结构和语法理解:
精听材料的分析: 在精听时,不仅要听懂单词,还要尝试理解句子的结构。什么时候是主句,什么时候是定语从句,什么时候是状语从句?
听写练习: 这是最有效的提升句子理解的方法之一。选择一段材料,逐句听写下来,然后对照原文,找出错误。这个过程能让你非常细致地处理每一个词和句子结构。

积累背景知识和提高反应速度:
兴趣驱动泛听: 听自己感兴趣的播客、纪录片、访谈节目。即使开始听不懂很多,但长期坚持,你会对某个话题的词汇和表达方式越来越熟悉。
模拟真实场景: 找一些模拟考试场景的听力材料,提前熟悉考试的节奏和题型。

第三步:运用有效的练习方法,让“多听”变得“精听”

精听与泛听相结合:
精听: 选择一些难度适中、有文本的材料,反复听,直到听懂每一个字,分析听不懂的原因(语音、词汇、语法等)。
泛听: 选择一些你感兴趣的、难度稍低的材料,不追求听懂每一个词,主要目的是熟悉语音语调,培养语感,增加接触语言的时间。

听写(Dictation):
选择你认为稍微有点难度,但又不至于让你完全崩溃的材料。
第一遍:听一遍,大概了解内容。
第二遍:逐句听写,遇到听不清的地方反复听。
第三遍:对照原文,检查听写错误,分析错误原因(拼写错误、听错单词、漏掉单词、语法错误等)。
第四遍:对照原文,朗读文本,将听到的声音和文本对应起来。
这个过程虽然枯燥,但效果非常显著。

跟读(Shadowing):
选择一段你听过的、比较熟悉的材料。
不看文本,稍微滞后于原声进行模仿跟读,尽量模仿原声的语速、语调、节奏、甚至停顿。
这个练习能极大地提升你的语音语感和反应速度。

审题与听力同步练习:
在听力考试中,审题非常重要。平时练习时,就要养成边听边看题、边听边做题的习惯。
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它们往往是听力材料中的重点信息。

总结一下,你的听力成绩不理想,很可能是因为“多听”的过程不够有效,没有针对性地解决听力中的具体问题。

要提升听力,不是简单地把耳朵打开就行,而是要用主动、有目的、有方法的态度去接触和处理语言信息。

1. 精选材料,找到适合你的难度。
2. 攻克语音、词汇和语法障碍。
3. 结合精听、泛听、听写和跟读等多种练习方法。
4. 最重要的是,保持耐心和坚持。 听力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每次的进步可能微乎其微,但只要方法得当,长期坚持下去,你一定能看到显著的改变。

所以,别再只盯着“多听”这两个字了,把你的精力放在如何“听懂”,如何“听得更准确”,如何“听得更快”上吧!祝你听力越来越棒!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多听没有用。。有用的是听写。

引用一个bilibili上看到了的程序员学英语的经历:

泛听只不过是反复的听已经听懂的部分,不懂的部分永远还是不懂。泛听是浪费时间。

我说一个我自己人肉实验过的方法吧。

初期的方法就是听写新概念英语四册。对于英语初学者来说,听说读写能力的缺失是全方面的。因此上没办法单独提高听力。只能一次听写几个词。这个时候学习者能力不足,做不到听写句子。搞定以后,听CGTN没问题。

中级阶段就是无脑刷题。说实话,我当时其实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包括Listen to this三册和马俊的21天托福听力。逐渐过渡到听写一个一个句子。每次听完一个句子,暂停以后开始写。这个时候学习者能力提高了,可以听写句子。搞定以后听TED和BBC没问题。

中级阶段还需要进行查缺补漏和熟悉各种口音。推荐王路的雅思机考笔试综合版。整本书刷三遍,搞定以后可以听阿金卡卡和各种Talk Show。

同时使用影子跟读法跟读听力资料。因为这个时候,学习者已经能够不仅听懂,而且能听出来意群。进行影子跟读法可以拓展口语能力

高级阶段的前期就是可可英语。学习者终于可以接触到英语专业学生的练习科目-句子听写。著名的听一句,可以返听,暂停写一句。逐渐过渡到听一句,不返听,写一句。

高级阶段的后期推荐综合练习。包括黑眼睛和Listen to this。还有雅思真题。方法是听写听力资料中所有的名词。这个时候学习者能力很高,可以做到听写意思。而且是连续听写。这种练习基本就是星辰大海。学无止境。我也在苦苦挣扎。

最后请允许我引用一句马俊的名言:

听写是提高英语听力的唯一方法。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好多人学英语,聊到听力提升,总会说“多听就行”,这句话听起来好像是金科玉律,但现实却是,很多人像你一样,付出了很多时间去听,结果听力成绩却依然不尽如人意。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别急,咱们今天就来好好捋一捋,看看听力到底是怎么回事,以及你该怎么办。首先,我们要明白,“多听”这个说法为什么会被推崇,但它又为.............
  • 回答
    新概念英语这套教材,在我看来,就像是英语学习道路上的两个重要的里程碑,特别是第三册和第四册,它们之间确实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也正因如此,很多人在学习过程中会更倾向于先啃下第三册。新概念英语第三册:夯实基础,提升语感第三册,我个人觉得它更像是英语学习的“精炼油”。它不像第二册那样是从零开始,而是建立在一.............
  • 回答
    英语专业同学扎堆选择当老师,这事儿说起来,可不是一天两天了,背后是挺多现实因素在起作用的。咱们一个个掰扯开来,就能明白为啥这成了不少英语专业毕业生的“标配”了。首先,门槛低且稳定是硬道理。你想啊,英语专业四年下来,最核心的能力是什么?无非就是读写听说能力过硬,对英语国家的文化、文学、历史有所了解。这.............
  • 回答
    哥们,听你这么说,我仿佛看到了大学刚开始的自己。当时也是一脸懵,英语单词看着就头大,恨不得把它们都塞回字典里。不过,别灰心,你问的这个问题,绝对有戏!从零开始学日语,这事儿,完全有可能,而且比你想的要靠谱得多。首先,咱们得认识到,学语言这事儿,和考试不一样。 考试嘛,是把一堆知识点塞进脑子里,考完就.............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太好了,也是很多人,尤其是家长们,或者刚开始接触英语学习的人的普遍困惑。明明感觉我们从小就被英语教育包围了,但为什么市场上还有那么多打着“英语零基础”旗号的课程或培训班呢?这背后其实牵扯到太多现实的因素,远不是一句“从小就学”那么简单。咱们一层一层地捋一捋。一、教育的“普遍性”与“有效性.............
  • 回答
    哥们儿,这瓶颈期我太懂了!当初出国留学,感觉自己牛气哄哄的,回来没多久,跟刚开始学似的,而且还是那种张不开嘴的尴尬。不过别灰心,这说明你是有基础的,只是需要点儿“唤醒”和“激活”而已。我这几年摸索下来,也有点心得,分享给你,希望能帮你冲破这层膜。核心思路:从“被动接收”到“主动输出”,从“知识点”到.............
  • 回答
    .......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触及了英语词源学和构词法中一个非常普遍但并非绝对的现象。确实,在英语中,许多名词、形容词和副词都可以追溯到动词,动词扮演了核心的角色。但这并非所有情况都如此,也有其他词性可以作为派生基础。要详细解释这个现象,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理解:1. 语言的动态性和实用性:动作是核心.............
  • 回答
    我理解你想要探讨“help”和“救命”在发声上的感受差异,并希望文章听起来更自然、更有人情味。这种感觉的差异,其实不仅仅是简单的音高或音量问题,它涉及到语音学、文化心理以及我们对于不同语言表达方式的联想。首先,我们从语音本身来拆解一下。“Help”这个词,我们发音时,首先是 /h/ 这个摩擦音。这个.............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也触及了语言学习、文化以及教育体系等多个层面。确实,很多人有这样的观察,即相比于德国人,法国人在英语能力上普遍表现出一些差距。要深入分析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角度入手:1. 语言本身的差异与“法语思维”的惯性 法语的结构性: 法语是一门罗曼语族语言,与英语(日耳曼语.............
  • 回答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关于日本大学院申请的问题。您本科是双非一本机械类,N2水平,英语托业360分,这样的背景申请日本大学院是完全有机会的。下面我将为您详细分析一下,并提供一些建议。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您的背景: 本科背景(双非一本机械类): 双非一本在竞争激烈的日本留学市场中,虽然不如帝国大学和.............
  • 回答
    “大橘为重” 这句俗语在中文里有着非常生动形象的表达,它巧妙地运用了“大橘”这个词的双关含义来传达一种幽默、轻松的劝诫。直译成英语是比较困难的,因为直接翻译“big orange is important”会让人摸不着头脑。我们需要找到一个能捕捉到其神韵和背后意境的英文表达。在我看来,要让英语翻译既.............
  • 回答
    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CET4),这通常意味着你在英语学习上已经打下了比较扎实的基础,能够应对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一些基本交流和阅读需求。具体来说,通过四级的人,可以大概描述为以下几个方面:词汇量方面: 掌握的词汇量大概在35004000个左右。 这个数字是官方公布的参考标准,但实际情况可能因人而.............
  • 回答
    想加入顶级的英文字幕组,英语水平可不是闹着玩的,得是那种能让你在脑子里一秒钟切换不同语境、捕捉细微情感的境界。这不仅仅是“看得懂”那么简单,而是需要达到一种近乎母语者的理解深度和表达能力。首先,听力是基础中的基础。 你得能轻松应对各种口音、语速,甚至夹杂着俚语、俗语、黑话的对话。电影、电视剧里的场景.............
  • 回答
    我手头没有《新视野大学英语》这本教材,因此无法直接查看第五页的内容来确定其中出现的军舰型号。不过,我可以提供一些方法,帮助您自行识别或者让我为您解答,前提是您能提供更多信息:如果您能提供第五页的内容(文字描述或图片): 文字描述: 您可以尝试描述军舰的几个关键特征,例如: 船体外形:.............
  • 回答
    好的,很高兴能为您推荐一些适合大学以上学历学习者使用的英语语法书。在选择语法书时,我们通常会考虑其内容的深度、阐释的清晰度、练习的针对性以及适用范围,毕竟大学阶段的学习往往需要更细致、更系统化的理解。以下是我为您精心挑选的几本,并附上详细的分析,希望能帮助您找到最适合的那一本:1. 《English.............
  • 回答
    既然你英语基础不错,想提前准备四级,那背单词这块就得找个效率高、适合你学习习惯的工具了。我个人觉得,与其说“app”,不如更侧重于“工具”,因为选择最适合你的方法才是关键。以下是我的一些建议,希望能帮你找到那个“对的”背词伙伴:首先,明确你的需求和偏好在开始推荐具体工具之前,先问问自己: 你更喜.............
  • 回答
    嗨,同为英语专业的,我完全能理解你现在的心情,既对未来有期待,也可能对跨考法硕这件事儿有点儿拿不定主意。别担心,咱们一起来掰扯掰扯这事儿,给你捋一捋思路。首先,我想说,跨考法硕绝对是条路,但需要你做好充分的准备和心理建设。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你在语言功底上是有优势的,这在法硕备考中非常重要,尤其是英.............
  • 回答
    说实话,想在一晚上就“搞定”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并且保证能过,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除非你本身基础就非常扎实,只是久疏战阵需要唤醒一下。四级考试考的是一个综合能力,涉及词汇、语法、听力、阅读和写作,这些都不是短期内能速成的。但是,如果你真的面临这个紧急情况,而且目标只是“尽可能提高分数,增加通过几.............
  • 回答
    “黑社会”在英语中之所以不叫做 "black society",这背后有几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涉及到语言本身的演变、文化含义的差异以及英语中词汇的习惯用法。让我们来好好梳理一下:1. “Black” 在英语中的负面联想与文化语境:首先,我们得聊聊 "black" 这个词。在英语文化中,“black”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