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加州独立组织宣布将在总统大选后第二天举行独立公投,成功的把握有几成?

回答
加州独立组织宣布将在总统大选后第二天举行独立公投,这无疑是在美国政治光谱中最具争议性的话题之一。要评估其成功的把握,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剖析,而不仅仅是简单地给出一个百分比。这背后牵扯到法律、政治、经济、社会心理以及国际因素等多方面的复杂博弈。

首先,我们必须直面最根本的障碍——法律层面。美国宪法并未明确规定州脱离联邦的程序,但联邦最高法院在1869年的“得克萨斯诉美国”(Texas v. White)一案中确立了一个重要原则:“不可分割的联邦”(an indestructible union, composed of indestructible states)。这意味着,除非得到国会和各州的同意,任何州都不能单方面脱离联邦。因此,加州独立公投,即便在州内获得绝大多数支持,也必须获得美国国会的批准,才能真正实现法律上的独立。而考虑到美国国会当前的政治格局,以及历史的先例(例如,南方州脱离联邦就导致了内战),国会批准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其次,从政治博弈的角度来看,此次公投的时机选择——总统大选后第二天——充满策略性,但同时也伴随着巨大的风险。
潜在的“顺水推舟”: 如果总统大选的结果让加州独立派感到极度失望,或者他们认为新上任的总统在处理国内事务上会更加弱势,他们可能会试图借由总统大选的政治余温来推动公投。大选后的几天,全国政治氛围可能会出现波动,为他们的议题提供一定的关注度。
“孤注一掷”的风险: 然而,这种时机选择也可能适得其反。如果大选结果对独立派不利,或者引发了更大的政治分裂,加州独立公投的呼声可能会被淹没在更广泛的政治动荡之中,失去其原有的影响力。此外,大选后的第二天,全国的政治焦点很可能仍然集中在大选结果及其后续影响上,加州的独立诉求可能难以获得全国性的关注和支持,反而可能被视为一种“不合时宜”的举动。

再者,成功与否的衡量标准也需要明确。我们说“成功”,是指公投在加州境内获得通过,还是指最终实现法理上的独立?
公投在加州的通过率: 如果仅就加州州内公投而言,其成功的可能性会比法理独立高得多。民意调查显示,加州民众对联邦政府的不满情绪时有存在,尤其是在经济、环境政策、政治代表性等方面。如果公投的议题设计得当,能够触动加州民众的痛点,并提出具有吸引力的独立愿景,那么在州内获得多数支持并非不可能。然而,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过于乐观。加州作为一个经济体量庞大、文化多元的州,其内部也存在着支持和反对独立的巨大分歧。加州南部与北部、沿海与内陆、不同族裔群体之间,在对联邦的认同感和对独立后果的预期上,都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即使公投能够举行,其通过率也难以预测,很可能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拉锯战。
法理上的独立: 如前所述,这是最难跨越的门槛。国会和最高法院的态度是关键,而目前来看,几乎没有迹象表明他们会同意任何州的独立。

我们还需要考虑经济和国际因素。
经济独立的可行性: 加州是全球第五大经济体,拥有强大的科技、农业和娱乐产业。一些独立派人士认为,加州脱离联邦后,可以拥有更大的经济自主权,例如自行制定税收政策、贸易协定等。然而,独立也意味着要承担建立独立国家所需的一切成本,包括建立新的中央银行、货币体系、国防力量、外交机构等。此外,与联邦政府在经济和贸易上的切割,可能会对加州经济造成巨大的短期冲击,例如失业率上升、贸易壁垒出现等。加州民众是否愿意为了“独立的潜在好处”而承担这些“实际的风险”,是决定公投成败的关键。
国际社会的态度: 加州独立若要成功,也需要国际社会的承认。一个脱离美国联邦的州,其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将完全重塑。目前,没有任何主要国家表示支持加州独立,反而可能会因维护美国主权和国际稳定而反对。

综合以上种种,我们可以大致描绘一个图景:

加州独立组织宣布将在总统大选后第二天举行独立公投,其成功的把握,如果指的是“在加州州内获得多数支持”,那么我认为有一定的可能性,或许在30%40%之间,但前提是他们的宣传策略得当,能够有效凝聚不满情绪,并且总统大选的结果能够为他们的议题提供一个有利的契机。

然而,如果“成功”指的是“最终实现法理上的独立”,那么其成功的把握可以忽略不计,接近于0%。 这是因为,无论加州民众如何在州内投票,缺少美国国会和联邦法律的认可,独立就是一句空话。历史告诉我们,美国联邦是一个高度紧密的政治实体,轻易不会允许成员的退出。

更详细地说,在总统大选后的第二天举行公投,是试图利用大选后的政治真空期或者情绪波动来增加关注度。 想象一下,如果大选结果让加州许多人感到愤怒或失望,他们可能会更容易接受“逃离”这个选项。独立组织可能希望抓住这种情绪,将不满情绪转化为对独立的动力。然而,这个策略也可能因为大选本身带来的疲惫感和政治焦点转移而被稀释。

为了让这个公投在加州州内看起来“有希望”,组织者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 清晰的“独立理由”: 必须清晰地阐述为什么需要独立,例如,联邦政府如何未能代表加州的利益,如何限制了加州的经济发展,或者在哪些政策上与加州的主流价值观相悖。
2. 可行的“独立蓝图”: 需要描绘一个关于独立后的加州经济、社会、治理模式的详细规划,让民众看到一个可行的未来,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不满”的情绪上。
3. 强大的动员能力: 需要能够有效地动员其支持者,确保在公投日能够有足够高的投票率,并形成压倒性的支持声浪。

但即便如此,正如前面所说,法律障碍是不可逾越的。 即使加州90%的选民投票支持独立,美国国会也会大概率选择忽视,或者通过法律手段来阻止。最高法院的裁决也将是决定性的。

因此,这场公投与其说是一次争取独立的“实际行动”,不如说是一次“政治宣言”或“民意表达”。 其主要目的是向联邦政府和全世界展示加州民众对现状的不满,以及对更大利益和自主权的渴望。它更多的是一种“施压”和“表态”的工具,而不是一个能够直接导向分裂的程序。

总而言之,这场宣布后的公投,如同在干燥的柴火上点燃一根火柴,能够瞬间引燃一部分人的热情,吸引媒体的目光,但它并不能直接将木柴变成火焰,更不可能瞬间烧毁整个联邦。其成功的“度量衡”,最终取决于它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未来的政治走向,以及在加州民众心中播下多深的“自治”或“独立”的种子。但就实现“法理上的独立”而言,成功几率几乎为零。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垄断资本早就想好了办法,也就是我们说的金蝉脱壳​:美国解体。

不要觉得这个选项不现实​:美国从诞生的一开始,就是垄断资本制衡民族国家的政治和金融工具,如今为了同样的目标​而解体,完全合乎最深层逻辑。​


美国一旦解体,那么美国的债务就可以名正言顺的一笔勾销。而垄断资本在全球的既得利益,可以通过重新打包的方式名正言顺的进行让渡。


比如说吧,苹果以后不是美国苹果,而是加利福尼亚共和国苹果。对于苹果的供应链,市场,消费者来说,没有任何变化。


同样的,高盛依然是高盛,波音依然是波音,离岸公司们依然是离岸公司。


因为整个西方世界的统治者,并没有换人,依然是垄断资本。


不要把美国想成一个民族国家,把美国想成是一个公司更加贴切。对于股东来说,公司不行,就炒掉CEO。还是不行,那就兼并重组。


所以,美国解体,就是一场资产的兼并重组。


那么有人问了,那美元的霸权怎么办?美国的全球军事存在怎么办?


第一,美元会被新的垄断资本世界货币取代。比如,之前的比特币可以说是一场实验。相信比特币本身是为了去中心化(去垄断资本化)而存在的人,是最可怜的傻瓜。我个人倒是觉得,选择会远远比数字货币多。

但是有一点不容置疑,那就是整个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依然会试图打造一个以西方为中心的金融系体系,不管这个货币是英镑,欧元,还是比特币,还是加利福尼亚元,还是新英格兰英镑。

在这基础之上,世界联储便会成立。


第二,美国的全球军事存在怎么办?

你就别替垄断资本操心了。西方社会平日里吵吵闹闹,这个时候会统一选择一种共管方式:以前有北约,现在有五眼联盟。
说的直白一点,全部西方的军事力量,都是垄断资本的佣兵。


所以,即便美国这个壳子换了,西方的金融和军事霸权会依然存在。

转不过弯来?

我简单的问你:军火商还在不在?军工厂还在不在?雇佣兵还在不在?

既然都在,那就不存在军事真空。

如果国家弱,那总有人要来欺负你:不管是八国联军,还是日本鬼子。

如果国家强,那么不管敌人是联合国军还是什么阿猫阿狗,照打不误。

打铁还需自身硬啊。


所以,美国如果解体,从大账来算,短时间内并不能改变西方国家是金融和军事一体的基本事实

user avatar

议会斗争能胜利现在早就是赤旗的天下了

武装斗争之前的任何独立尝试都不会超过“笑话”这个层级,比方说,自残专家哥谭。

user avatar

半成也没有,独立是不可能独立的,叫唤还是要叫唤的。以下是我在 2017 年加利福尼亚州进行所谓「公投独立」时写的文章,如今依然适用(也不得不慨叹,其实这三年间,我对联邦制的理解,并没有丝毫长进):

--

美国的一个州要独立,涉及三个宪法问题:
1. 各州为什么要加入联邦;
2. 各州能否脱离联邦;
3. 一个州如果脱离了联邦,联邦政府和其他各州如何应对。
建国初期,联邦党人回答了第一个问题:
为了共同的利益

而在南北战争期间,亚伯拉罕 林肯回答了第二和第三个问题:
不能,
谁敢反水就干他丫的。

我们这里一个个展开来说:

列克星敦一声枪响,北美十三块殖民地展开了追求独立的战争,耗费无尽之财富,牺牲无数之生命,终于脱英自立。
仗打完了,马放南山,解甲归田,却留下了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独立后,我们是一个“国”,还是十三个“州”?
有人说,好不容易才脱离了英联邦的统治,难道现在我们又要搞出一个中央政府来收我们的税,管我们的地方政策,这岂不是才出虎穴又入狼窝吗?
有人则认为,各州团结起来成立一个联邦政府,才更加符合各州的利益,并列出了诸多理由:
例如军事,唯有一支指挥统一的军队才能捍卫独立果实,各自为战就会被各个击破;
例如经济,如果缺乏中央政府统一的协调管理,那么各州会彼此以邻为壑,设置高昂的州际关税,导致货不能畅其流;
例如外交,如果各个州分别签订条约,自行其是派出外交人员,则可能导致美国在国际上自我矛盾,缺乏号召力,不能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的大国。
支持成立联邦政府的一批能人志士,史称“联邦党人”,他们在与反对者的一系列论战中阐述了成立联邦对美国各州人民的好处。
在联邦党人的宣传下,推崇联邦制的美国宪法得到了大多数州的支持。
宪法开头说到:“我们美利坚合众国的人民,为了组织一个更完善的联邦,树立正义,保障国内的安宁,建立共同的国防,增进全民福利和确保我们自己及我们后代能安享自由带来的幸福,乃为美利坚合众国制定和确立这一部宪法。”这一段话,集中概括了各州加入联邦的原因。


各州为了实现共同利益形成联邦,这个立国基础有一点漏洞:反过来说,如果国内国际环境改变了,联邦不能“保障国内的安宁,建立共同的国防,增进全民福利和确保我们自己及我们后代能安享自由带来的幸福”,按照联邦党人的逻辑来看,似乎各州就有充足的理由脱离联邦。

尴尬的是,宪法中并没有说明在什么条件下各州可以脱离联邦,如何脱离联邦。这在情理上说得通,就好比有多少人会在婚礼上立下字据,规定离婚的条件呢?

建国初期,甚至有学者认真地讨论宪法应该多久重新通过一次,其背后的逻辑,就是把宪法看作一种基于利益的契约,把各州的联合看作一笔需要不断“续约”的买卖。

各州想要脱离联邦,在历史上不止一次发生过,最大规模的一次就是美国内战。南方表示:一开始是你们北方人要搞个联邦政府的,我勉强答应入伙了,现在你们这个联邦政府对我们的政策指手画脚,我看不惯,所以老子要单干。

如果说宪法是一种基于各方同意的“契约”的话,那么南方的理由看上去非常正当,这是一个“反对强买强卖”的逻辑。


列克星敦的硝烟散去不到86年,又一场战争打响了,

四年内战,手足相残,超过六十万人战死沙场。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硝烟散去,美国人开始反思,这一场战争是为了什么?北方以武力维护统一的正当性又是什么?

我的宪法学授业恩师,清华法学院刘晗老师曾经就此发表过一场演讲《美国主权宪政是革命的鲜血铸就的》,我在这里摘录讲稿的一部分:

“林肯在面对分离危机的时候,诉诸的不是宪法,因为宪法对联邦不利。他诉诸的是革命的历史和合理性。林肯认为只有革命,而不是宪法才能造就主权国家。问题在于,1776年的独立战争造就了多少个主权国家呢?南方的回答是13个,林肯认为只有1个。对于林肯来说,主权不是人口、领土以及其他法律标志,而是牺牲。林肯的演讲中很少谈及美国宪法,而是更关心独立宣言。林肯相信,《独立宣言》并不仅是知识分子用墨水写在纸上的政治文件,同时还是出生入死的革命遗产,是墨水更是鲜血。各州不是分别进行革命牺牲的,而是在一次共同的革命中一起冒着生命危险进行斗争的,也是一起获得独立的。无论以后的法律如何改变,是邦联还是联邦,革命的结果就是统一的主权.....如今或许人们会从美国的立宪得出一个结论,签订一个宪法文本就可以建立国家(这是联邦党人的逻辑)。而从美国内战来看只有牺牲才能建立、保护一个国家。.“


大家或许都听说过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讲》,这篇演说更是集中体现了这种以牺牲来赋予联邦政府正当性的理论。“我们要从这些光荣的死者身上汲取更多的献身精神,来完成他们已经完全彻底为之献身的事业; 我们要在这里下定最大的决心,不让这些死者白白牺牲; 我们要使国家在上帝福佑下得到自由的新生,要使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世长存。”
图穷匕见,林肯把话说的很明白了 -- 维护联邦政府,保卫统一,就是在继承先烈遗志。

有趣的是,在中国的宪法中,也暗含着“国家的正当性来自于牺牲”的逻辑。我国宪法序言中说道 “一八四0年以后,封建的中国逐渐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中国人民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民主自由进行了前仆后继的英勇奋斗......一九四九年,以毛泽东主席为领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经历了长期的艰难曲折的武装斗争和其他形式的斗争以后,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的主人。”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在林肯看来,是各州人民争取独立的牺牲铸成了联邦,联邦不仅仅是利益驱使下的联合。
这就显得非常道貌岸然(或者说鸡贼),面对未来的分裂,联邦政府可以诉诸于“革命先辈”的遗志来捍卫统一,而非仅仅听从各州的自由选择。


”牺牲“这个概念,说起来血淋林的,在我看来,我们可以更抽象地将其理解为一种从共同的奋斗中获得的凝聚力,一种基于历史的共识。

“基于历史的共识”说起来有点书卷气,我换一个更通俗的说法,可以理解为“为什么我是美国人,是什么把我们团结在一起”。

历史上有过很多的原因,例如大西进运动中承“昭昭天命”而开疆辟壤的共同使命;例如追求“美国梦”,勤劳致富的共同奋斗,例如世界大战中捍卫自由的共同目标,例如冷战时期对于自身意识形态的共同自信(或者说,盲信)。

共同的目标,在历史的很多阶段都为美国的统一提供了正当性,让各州人民“放开彼此心中矛盾,理想一起去追”。


然而,在今天,“共同的目标”这一概念却愈发模糊。
从前的美国,将自己称为“大熔炉”,但今天这个国家却愈发变得同而不和。白人,黑人,亚裔,穆斯林,墨西哥后裔,很难说真正有一个共同的诉求。
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
这次大选中特朗普反复灌输”让美国再次伟大”,他所怀念的,也许就是那个在美国梦号召下全社会有共同目标的时代。
然而,今天的美国人,已经不是乘着五月花飘洋过海同舟共济的兄弟,不是一条战壕里的同袍,不是团结一致向钱看的追梦人,不是一同拉起铁幕的盟友,甚至随着特朗普的上台,也不再是以输出价值观为己任的国际警察。
逐渐逝去的,是那种以“牺牲”铸造的,超越法律和制度的纽带。


如果加州真的选择独立(而不像德州那样隔三差五吆喝两声策马奔腾放放枪),特朗普注定做不了第二个林肯。

一方面,当今的美国人,已经逐渐找不到那种靠牺牲所结下的历史纽带,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小团体高举着自己的主义,

另一方面,特朗普纵然壮心不已,也终究难免败给了”年老德薄”四个字,缺少林肯当年废除奴隶制这样看上去伟大光荣的旗帜。我从不否认特朗普有砸烂一个旧世界的魄力和决心,然而,目前如果他想建立一个新世界,还缺乏全社会最广泛的支持,留给他的时间也有限。


当然,从加州的角度上来说,也绝对没有昔日南方那种舍得一身剐,敢把联邦拉下马的决心。
所谓秀才造反,十年不晚,加州人民目前的斗争手段仅仅是投票箱,能想到的斗争工具还局限在现有制度的条条框框里,离真正摸到枪杆子还差得远,这就在一开始暴露出了软弱性。
这两方面综合来看,也许这一场“独立公投”最后很可能会不了了之。联邦政府无法重新把人心聚起来,加州也不会闹出什么大动静。

user avatar

这次投票成功的机会是零,但万里长征总得走出第一步(况且这还不是第一步)。

实际上随着民主党和共和党建制派联合搞得那套“政治正确”、“普世价值”后,美国的文化反而因各自都认为自己才是“普世价值”而进一步分化了。

当国家没有主体文化、主体民族的时候,再强大也会走上逐步各自独立的境地吧。

user avatar

讨特逆朗普檄


——为加利福利亚共和国作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鸿蒙未开,故国已殇;

幽冥何处,诉我衷肠?往新大陆,道阻且长;

五月花号,几番流离,摧折性命,膏腻在望;

劈斩荆棘,驱逐虫兽,乃建大城,名唤新乡(New York);

汗湿重衣,夙夜不寐,登山蹚泽,直入蛮荒;

故国旧君,不念恩泽,重役苛税,不曾稍让;

又波士顿,倾茶于海,煌煌君主,顿成寇仇,熊熊战火,赳赳武夫,据敌于远洋。

夫华盛顿,首倡自由,率大陆军,成就一方!



年两百载,先去分裂,再释黑奴,国力日强;

战墨西哥,逐西班牙,一战而得势,二战而定鼎,霸业达于四海,政令及于诸国,威服万邦;

以陲远新国,控亚欧大陆,使猜忌横生,兴石油美元,战诸多不服,成超级大国,号人间天堂!



特逆朗普,跳踉小丑,摇唇鼓舌,出乖弄张;

私窃大位,顽冥不灵,寡廉鲜耻,治国无方;

闲暇不思先祖列总统威仪,匆忙只做苟且争名利文章;

新冠疫情,诓骗在前,无能在后,处置失当;

怜我国民,终日惶惶,失亲嚎啕,丧偶心伤;

求医无门,求测不能,居家闭户,恐无存粮;

区区月余,举国尽墨,堂堂美帝,竟似蛮邦!



西南数州,自立为盟,为民为国,且保且昌;

讨特朗普,驱此丑类,兴美利坚,迎民主党!

振四十四世余烈,奋五十一州儿郎;

共逐愚顽,射之太阳!

重兴自由,国运永光!


对的,这篇檄文我贴了三个回答,bite me?


我觉得涉及美国疫情的问题下都可以用这个檄文。

user avatar

最有趣的不是这事情能不能成,而是有些人,谈起加独,就是违宪。反过头来谈起TD,GD,杂七杂八的理由就都冒出来了。

对我们来说,眼下加州搞独立的意义就三个:

  1. 让灯塔国投鼠忌器,不再能随意打着各种旗号撺掇别国分裂。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2. 让精美们看清美帝的皿煮滋油的真面目。皿煮是假,瓦解对手各个击破,做强自己才是真实目的。
  3. 选择性忽视上面两条的,非蠢即坏。
user avatar

你说的成功的把握是什么?是成功举行公投还是成功独立?

如果是后者,这么说吧,连这个组织都压根儿就没相信过能成功……

你以为这是脱欧呢……


就算天佑中华,举行公投了,而且还真的绝对多数赞成独立了,你以为就能独立了?更别说这个假设出现的概率就接近零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