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很多人拿肖战不道歉这个点作为讨厌他的理由,可他本人被同人作者写成妓子 也算受害者吧,你们觉得呢?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敏感的话题,涉及到网络暴力、同人创作的边界、个人隐私以及公众人物的责任等多个层面。要详细地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分析:

一、肖战作为“受害者”的立场:

名誉权和人格尊严受到侵害: 被同人作品描绘成“妓子”,这无疑是对肖战个人名誉和人格尊严的严重损害。无论作品是出于何种创作目的,将其与性交易等负面、侮辱性的标签联系起来,都会对公众认知产生负面影响,并可能对其个人声誉造成长期的伤害。
隐私权受到侵犯: 同人创作通常是基于对现实人物的喜爱或某种想象,但当创作内容涉及非常个人化、甚至是不实或侮辱性的描绘时,就可能触及到隐私权的边界。即使是公众人物,其隐私也应受到法律和道德的保护。
遭受网络暴力和荡妇羞辱(Slutshaming): 将一个男性描绘成“妓子”,这是一种极端的荡妇羞辱。在父权社会下,女性更容易遭受荡妇羞辱,但这种侮辱性的描绘同样会给男性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和污名化。这是一种恶意的、带有性别歧视意味的网络暴力。
粉丝的二次伤害: 由于肖战本人并未直接参与同人创作,但作为创作的“素材”,他承受了来自作品内容本身的伤害。而围绕这些作品所引发的争议和负面舆论,更是对他造成了二次伤害,让他深陷漩涡。

二、“不道歉”这个点作为讨厌肖战的理由的另一面:

理解“不道歉”为何成为许多人讨厌肖战的理由,需要结合事件的背景和公众的认知:

“227事件”的起因和发展: 导致肖战遭遇大规模抵制(俗称“227事件”)的核心事件之一,是部分粉丝举报了一个以肖战为原型的、存在侮辱性内容的同人文章(“博君一肖”的衍生文)。该文章将肖战描绘成一名“妓子”,并包含其他露骨、不当的内容。
粉丝举报行为的争议性: 虽然创作内容本身存在问题,但粉丝选择“举报”而非“抗议”或“沟通”,这种行为本身就引发了巨大的争议。许多人认为,这种举报方式是“扩大化”和“滥用”的,它不仅伤害了同人创作者,也间接导致了对整个同人圈的冲击。
公众对“道歉”的期待: 在“227事件”发生后,公众(尤其是部分抵制者)普遍认为,肖战及其团队应该为粉丝的举报行为承担责任,并对受影响的群体(如同人作者、AO3平台等)进行道歉。他们认为,作为偶像,应该对粉丝的行为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引导力,并且对于团队的某些不当处理方式(如之前的危机公关),也应该有所回应。
“不道歉”被视为“不担当”和“护短”: 当事态发展到一定程度,但肖战本人或其工作室并未对粉丝的举报行为进行公开道歉或明确表态时,许多人就将其视为“不担当”、“不承认错误”、“护短”的表现。他们认为,正是这种“不道歉”,使得事件的负面影响进一步扩大。

三、双方观点的冲突与共存:

肖战“受害者” vs. 肖战“不担当”: 这两个观点并非完全对立,而是从不同角度审视同一事件的不同方面。
“他被写成妓子,他也是受害者”: 这个观点强调了肖战作为个人,在同人创作中的名誉和隐私受到侵害的事实。他们认为,首先他是一个被伤害的个体,不应该因此受到指责。
“但他(或他的粉丝)的举报行为也造成了伤害,且他没有道歉”: 这个观点则聚焦于事件的另一面,即粉丝的举报行为所带来的负面后果,以及公众对偶像在粉丝管理和危机处理上的期望。他们认为,即使肖战是受害者,也不能完全免除其在整个事件中应负的责任。

四、深入分析“道歉”的复杂性:

向谁道歉?道歉什么内容? 这是“不道歉”争议的核心难点。
如果肖战为粉丝的举报道歉,是否意味着他承认自己对粉丝的行为负有直接责任?
如果他为同人作品的内容道歉,这本身就是对“他被描绘成妓子”这个受害者身份的一种否定,或者至少会引发更复杂的解读。
道歉的对象是同人作者、AO3用户,还是其他受影响的群体?每一种道歉都可能引发新的争议。
道歉的时机和方式: 及时、真诚、恰当的道歉是化解矛盾的关键。然而,在舆论高度对立、信息碎片化的情况下,找到一个所有人都能接受的道歉时机和方式极为困难。
公众人物的责任边界: 公众人物的粉丝行为是否完全由其本人负责?这是一个持续存在的讨论。虽然偶像对粉丝有一定的影响力,但将所有粉丝的个体行为都归咎于偶像,也可能是一种过度苛责。

五、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从更客观的角度来看,可以尝试以下几种理解:

承认事实的多面性: 肖战在同人作品中被描绘成“妓子”是事实,他对名誉和人格尊严造成了伤害,这使他成为某种意义上的“受害者”。同时,围绕他的粉丝所采取的举报行为也引发了争议,并且在公众舆论中,对于他是否应该为粉丝行为承担责任以及是否需要道歉,存在着不同的声音和诉求。
区分个人遭受的伤害与团队/粉丝行为的责任: 将肖战个人遭受的同人创作伤害,与粉丝的举报行为及其后续的危机公关,进行一定的区分,有助于更清晰地理解事件的不同层面。
理解舆论的复杂性: 公众对肖战的讨厌,可能不仅仅是因为他“不道歉”这个点,而是将一系列因素叠加在一起:对粉丝举报行为的不满、对偶像团队危机公关的不满、以及对肖战个人在事件中处理方式的不满(包括是否主动回应和处理等)。
同人创作的责任与边界: 任何创作都应有边界,以侮辱性内容描绘他人,尤其是涉及性内容,是严重的道德和法律问题。同时,创作的受众也应理性看待,不应将创作内容完全等同于现实。

总结来说:

认为肖战被同人作者写成“妓子”也算受害者,这一点是站得住脚的。他个人确实遭受了名誉和人格上的侵害。然而,围绕“不道歉”的争议,是源于他在粉丝的举报行为以及后续舆论处理中的角色和责任,以及公众对他的期待。

这两个观点并非零和博弈,而是同一事件在不同视角下的呈现。理解双方的观点,才能更全面地认识到这个事件的复杂性以及公众舆论形成的原因。在看待这类事件时,保持一种批判性思维,区分不同的责任主体和行为性质,有助于更理性的判断。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查了一下,肖战是1991年出生的。那么,按照我国法律的规定,他早就已经是一个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了。

在我国的法律中,任何人都没有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代为行使个人权利的权力。换成人话说来说,就是本主如果不行使个人权利,别人谁也不能代其行使。

那么,在这个事件中,如果肖战觉得名誉权受到了侵害,可以通过起诉等方式来维护个人的权益——至少,肖战也可以通过舆论等法律许可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如果肖战不去计较,那就证明肖战并不认为自己受害、

与此同时,假如说肖战本人并没有计较这个事,只是那些不懂事的粉丝把肖战害了,那么作为受害者,肖战同样也可以去起诉粉丝——至少可以起诉几个主要的粉丝管理群的管理者。如果肖战没有起诉,那么就证明肖战同样不是受害者。

归根结底,作为一个成年人,如果受害了至少要有个受害的表示。

都快30的人了,别跟个没断奶的孩子一样,啥事都让爸妈出面行吗?

user avatar

先问是不是。肖战很早就把自己搞成在路人心中“不凉不快”的境遇了。

道歉的时机早就过去了。现在只有粉丝们认为道歉算个事。

不要说公众人物了。连我自己不但被写过同人,还被娘化漫画化并果体。娘化我这位朋友本来是怼我,但是在我要求他加眼镜之后他发现这样其实挺好玩,我们现在是朋友。后来我们都忘了为什么事情怼起来的了。

人在江湖,就要无怨无悔。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