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的问题就是:
成也支付宝,败也支付宝。
一个做电子商务起家的公司,必然是零售思维。
而一个做社交起家的公司,才是真正的互联网思维。
阿里要不是有一个支付宝,和什么京东,当当有什么区别。
现在支付宝收归国有了。自然就打回原形了。
曾几何时,BAT互联网三巨头已经变成了AT。
我曾经在百度做过电话营销,后来也代理过阿里巴巴的诚信通,做过腾讯的游戏代练。
可以说BAT都接触过点点皮毛。
针对阿里和腾讯两大财团近年来的动作,不难看出,两家互联网公司的竞争十分的激烈。
两家公司的投资风格都略有不同。
拿阿里来说,阿里动物园里,有天猫,蚂蚁,神马,菜鸟,飞猪,盒马,闲鱼,虾米,松鼠等,园长是马云。
这群小动物们手拉手,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利益链。
而咱们网友,就是动物园里的猴,每天逛着动物园,给这些动物们投食。
将小动物们喂得块大膘肥,体态丰满,珠圆玉润。
腾讯靠着一只小企鹅与阿里众多小动物们展开了多年血雨腥风的厮杀。
但是两家财团你争我夺,竞争了这么多年,都有了各自成熟的领域,都有各自的优势。
腾讯早期的互联网创新思维,使得腾讯历经千难万险,不断的紧跟市场步伐,用QQ击败了ICQ,用QQTM击败了MSN,用QQ群击败了聊天室。
阿里一直想做一款即时通讯社交软件,但是一直都没成功。
像陌陌,来往,钱砸下去了,甚至一度想将支付宝也做成一款社交软件,但是结果大家也看到了,没多大水花。
众所周知,腾讯是做流量起家,阿里是做线下推广起家。
目前来说,腾讯和阿里,在互联网领域可以说是各有优势,各有所长,即便有一两个领域一家独大,那也是市场的选择。
腾讯一直追逐着阿里的步伐,例如移动支付,例如电商……
腾讯早年一直想做一个可以与淘宝抗衡的做电商平台,像以前的拍拍,现在已经演变成了京东的二手交易平台。中间还经历过了几次难产。
移动支付方面,腾讯也是紧赶慢赶,凭借强大的流量,稍微追上了一点点阿里的步伐。
但是与之庞大的交易流量相比,微信的移动支付还不够看。
支付宝的芝麻信用积分,蚂蚁金服,花呗,借呗,在未来的移动支付道路上,就足够吊打微信的移动支付。
而腾讯的游戏领域,却并不是一家独大,留下了许多的竞争空间给对手。例如网易。
阿里游戏的收入从原来的创新业务被并入数字媒体文娱版块。
腾讯的投资多以并购为主,主要投资领域围绕着社交为核心,投资方向也以游戏文娱为主。
而阿里的投资风格则比较强势,更讲究战略投资和收购。
我相信,在未来的市场考验下,这种一家独大的格局可能会有所改变。
而就目前的格局来说,想要改变,绝对不能按照现在的思维来看。
不能以老一套的观念,打土豪分田地的模式。
我之前是做品牌运营的工作,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
“消费者对任何品牌都没有丝毫的忠诚度可言。”
考虑到社会福利,消费者会对品牌的忠诚度逐渐倾向于对自己有利的一方。
所以,互联网巨头们需要考虑的是自己的社会责任。
不管未来如何发展,如何逐步扩大市场,千万不要触动国家逆鳞和人民的矛盾,对消费者保持敬畏之心。
正所谓,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
两大互联网公司,都不要滥用自己的科技力量,对消费者,对自己的力量,对科技,都要充满敬畏。
看起来阿里被腾讯打得节节败退,实际上也仅仅只是在社交领域阿里是真打不过。
而游戏领域,阿里几乎是没有涉足。
腾讯占上风,个人觉得,也仅仅只是表面现象。
谁打败谁?
这两大财团,就像金庸小说里的洪七公和欧阳锋,都是势均力敌。
回答提问来讲。
阿里被腾讯打的节节败退,这根本不存在的事情。
市场也绝对不会被腾讯一家独大。
消费者不会同意。
我也不会点头。
现代商业的竞争从来不是简单的楚汉争霸,而是文艺复兴般的降维打击。
前者的逻辑就是竞争,不过是打价格战挤压市场的初级模式,而后者的逻辑则在于变革,是蒸汽机对牛车的碾压,是文艺复兴对人类思想的升华。
其实这种引战大家大可不必放在心上,这些也不过是某些无良媒体想搞个大新闻吸引眼球罢了,动不动就是谁革谁的命,谁动了谁的蛋糕,然后顺带着掺杂点小道消息顺带编排一些大佬密事争整上一出大型悬疑剧。
而剧中的腾讯阿里不共戴天,二马见面那是分外眼红,见面了那是刀光剑影,血雨腥风,双方咬牙切齿,勾践夫差之感跃然纸上,背地里那是硝烟四起,烛光斧影,恨不得搞点玄幻巫术强扎娃娃,整个就是一楚汉争霸问鼎中原的局势。
但这种桥段虽说看上去总会让人有热血沸腾之感,但却着实经不起推敲。
纵观历史,从来没有任何一家伟大的公司是被竞争对手打倒的,虽然后世之人总喜欢给失败的公司找各种理由进行解释,但归根到底决定公司兴亡的从来就只有他们自己。
诺基亚的王朝并不是因为苹果的出现而消亡,而是诺基亚自认为达到巅峰后的不思进取,以及面临全新形势后的固执己见,诺基亚并不是没有机会去翻盘,但最终让它丧失翻盘机会的则是它的傲慢和偏见。
商业的世界残酷却也现实,历史上没有任何企业能够真正意义上做到一家独大,即使是在世界历史上留下自己浓墨重彩一笔的东印度公司也最终消失在了历史的尘埃,商业的世界从来都是在竞争中前进,在竞争中成功。
我们就拿腾讯和阿里为例,它们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们在过往的时候用自己的模式淘汰了旧有的模式开辟了属于自身的赛道,腾讯的出现是对中国社交模式的塑造,阿里的出现则是对中国原本商业模式的变革一般,它们抓住了时代的发展脉络,自然就走向了成功。
但没有任何企业是有资格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腾讯不行,阿里也亦然。
就拿问题中所提及的例子吧,拼多多的出现确实对阿里电商业务产生了冲击,但拼多多之所以能异军突起原因在于拼多多成功认准并抓住了“下沉市场”的定位进行了反击。
这不能算是阿里的失败,只能说是拼多多比阿里更敏锐地捕捉到了现实中其他用户的需求,并抓住了客户的痛点进行了开拓,这是市场正常的竞争活动,也是中国现代商业迭代中对企业运营者所提出的更高要求。
相应的,京东最初做的京东物流并不被看好,甚至说京东自营也没有引起淘宝的重视,但最后京东也确实依靠着些优势闯了出来,也同时倒逼着马云整合物流成就五岳盟主,这些都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而这些竞争也不仅仅只是针对阿里的,腾讯的发展也无时无刻不面临着竞争,如果当时腾讯选择抱着QQ止步不前而不是支持张小龙去搞微信,那么现在的微信就可能不再属于腾讯。
而这就是商业的逻辑,机会就在这里,市场就在这里,用户的需求就在这里,机会对双方都是平等且公正的,谁能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并提供更好更精准的服务,谁就能抓住用户,谁就能最终赢得市场。
而这些充分竞争的市场也是利好我们消费者的。
没有腾讯的出现,或许我们现在还会用着并不便利的短信通话,如果没有阿里的出现,那么我们的网购可能还没有现在发达,而如果没有拼多多,或者下沉市场就没有这么多机会去接触到电商的便利,中国电商的整体蛋糕或许也就不会这么多。
而一个规范完善的市场从来都是不吝啬机会的,现在的我们去讨论未来的情况未免会显得特别托大,时代的变化在科技的剧烈发展后改变的最为强烈,就像十多年前所有人都认为诺基亚将会是下个十年的霸主一般,而今天的腾讯阿里也是一样的,他们或许会在未来继续延续他们的伟大,但也完全不排除他们在未来会一蹶不振,成为历史。
腾讯阿里都拥有着优势,都在各自的领域达到很高的成就,但这不代表他们在未来依旧就会一如既往的成功,决定他们自身企业命运的钥匙从来不握在他们各自的竞争对手,而只握在他们自己手中。
题主的感觉正确.
醒木一拍风雷动,折扇轻摇论AT. 对, 没有B.
大家好,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 从今天起我就和大家掰扯掰扯互联网的那些事.
update: 2020.10.24
话说那日, 探马流星似的飞跑进阿里的中军宝帐, "报 ---".
马老师正坐在帅案看片儿呢, 不看书呢, 看到这小校慌慌张张的样子, 心说大事不好, "你快报上来"!
"腾讯已兵进杭州文二路, 距咱们的西溪大营仅 6.5 公里, 11 个红绿灯".
"啊---", 马老师听完后也是大吃一惊, 腾讯这都快"兵临城下" 了.
旁边的逍遥子微微一笑说道, "主公你慌什么, 咱们杭州城西带甲百万, 战将千员, 蒋凡, 孙权等将更是有万夫不当之勇, 而且眼看蚂蚁要上市了, 咱们的粮草吃 10 年不成问题. 反倒是腾讯从深圳远路来伐, 将士疲惫, 不足虑也".
听完马云也乐了, "逍遥子你说的太好了, 刚才听说腾讯都快打到咱们家门口来了, 让我是有点紧张, 你这么一说我就放心. 要不, 逍遥子你来调兵遣将吧". 逍遥子一番推让后, 见马云执意要让自己派遣, 便不再推辞了.
马云把帅案后面的正座让出来, 自己在旁边拉了个座.
逍遥子秉正归了座, 开始调兵遣将.
令大将阿里云弃守 "云栖小镇"兵扎欧美金融城, 与在未来 park 的钉钉成 "掎角之势".
蚂蚁金服不要回西溪防守了, 因为回来的道儿已经被腾讯挡住了, 向南撤退, 东临之江, 背水一战.
在原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嘉泰学院)的位置上, 聚草屯粮, 深沟高垒, 修造号称全球最大的阿里总部 5 期, 效仿当年关羽筑城防守江陵那样, 两城之间设立甬道, 互相支援.
此外, 阿里巴巴在中泰附近还设有达摩院, 之江实验室等兵将, 还没动呢...
听完逍遥子这番安排后, 帐内的将校无不拍手称快, 马云也频频点头称是.
这时怒闹了帐下一人, "主公何必这样大费周章, 我愿保举一人, 此人可破腾兵!"
哦? 大家纷纷扭过头去看, 原来说话的竟是他!
预知后事如何, 请听下回分解!
魔性视频版(老版本), 感兴趣的阔以康康 :)
看到这点赞的说明这些梗都 Get 到了,
祝大家 1024 程序员节快乐, 分享一个打开程序员隐藏神技能, 开启财富认识. (不是广告, 也是我的回答, 和抖的这个机灵相互印证吧)
1024 程序员节即将到来,互联网人都有哪些隐藏的神技能? - 科技挖掘机的回答 - 知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