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一般人多久能学会双板滑雪的平行式?

回答
这个问题挺实在的,也是很多初学双板滑雪的人最关心的问题。要说“一般人”多久能学会平行式,其实挺难给一个精确的时间,因为这玩意儿受太多因素影响了。不过,咱们可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你大概心里就有数了。

首先,咱们得明白什么是平行式。

简单来说,平行式就是双板能基本保持平行,随着身体重心的转移,让雪板的边刃(就是雪板边缘跟雪接触的那部分)能够切入雪面,从而实现转弯和控制速度。不像最开始学的“内八字”(犁式),平行式更流畅,也更快。

能达到什么程度算“学会”?

这个“学会”也分好几层意思。

初级平行式: 能在缓坡上,比较慢的速度,通过身体和雪板的配合,让两块板子在转弯时尽量不交叉,能够比较稳定地控制方向和速度,不至于摔倒。
进阶平行式: 速度可以稍快一些,坡度也可以稍大一些,转弯更流畅,能够更主动地控制雪板的角度和力量,完成比较连贯的转弯。
高级平行式(卡宾/单板): 这就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学会”了,那是更专业的技术,比如流畅的横切,甚至能做出一些漂亮的动作。咱们今天主要聊前两种,能从犁式进步到稳定控制的平行式。

影响学会平行式速度的关键因素,咱们一一来看:

1. 你的身体协调性和平衡感:
天生的? 有些人天生平衡感就好,肢体协调性强,学什么运动都上手快。你是不是那种小时候学自行车、学跳舞都特别快的人?如果是,那你在滑雪上可能也会有优势。
后天锻炼? 即使天生不占优势,通过学习滑雪的过程,你的协调性和平衡感也会跟着提高。但初期可能需要更多时间和耐心。

2. 你的学习方法和教练:
自己瞎琢磨? 如果你没有任何基础,纯粹看视频自己摸索,那效率会很低,而且很容易养成错误的习惯,后面纠正起来更难。
有经验的教练? 这是最推荐的。一个好的教练会根据你的情况,循序渐进地引导你,指出你的问题,提供正确的动作要领。他们能帮你快速越过最难受的“卡脖子”阶段。教练通常会从犁式开始,然后一步步引导你练习如何将雪板收拢,如何用重心来控制。

3. 你练习的时间和频率:
一次性报个两日班? 这种速成班,一天下来可能让你初步掌握犁式,或者在教练的带领下磕磕绊绊地完成几个平行转弯,但离“稳定学会”还有距离。
周末经常去滑? 如果你每个周末都有机会去滑雪,每次能滑上几个小时,并且每次都能有所进步,那进步速度会比那种一年才去一次的人快得多。
一天能滑多久? 即使去滑雪场了,如果只是匆匆忙忙滑两三个小时,体验一下,那进步可能就很慢。如果能专注地滑上半天,甚至一天,那效果肯定不一样。

4. 雪场条件和坡度:
初学者雪道(魔毯区/绿道): 这是平行式练习的最佳场所。坡度平缓,雪道宽阔,不容易产生恐惧感,可以让你更专注于技术本身。
中级雪道(蓝道): 当你在缓坡上能比较自如地进行平行转弯后,可以尝试稍微陡一点的坡。但如果坡度太陡,或者雪况不好(比如冰面、坑洼),会让你产生畏惧,或者强制你用不好的姿势去应对,反而不利于平行式的学习。

5. 你的心态和抗挫折能力:
不怕摔? 滑雪初期,摔倒是家常便饭。能从摔倒中爬起来,继续尝试,而不是因此沮丧放弃,这是非常重要的。
耐心? 从犁式到流畅的平行式,这是一个过程。中间会有很多不顺畅,甚至感觉好像退步了的时候。保持耐心,相信自己,一步一步来。

好了,说回“多久”。这里给你一个比较 “大致” 的参考:

第一阶段:认识并掌握犁式,能安全地从缓坡下来。
如果报了12天的初学者课程,并且当天听话照做, 大部分人能在第一天下午或者第二天上午,基本掌握犁式,并且能安全地滑下初学者雪道。
如果自己摸索, 可能需要摔上几次,或者花半天时间才能找到犁式的感觉。

第二阶段:从犁式过渡到初步的平行式。
这是一个“意识”上的转变。 你会开始尝试让雪板尽量平行,利用身体重心去引导转弯。
如果你在学车,教练经验丰富,并且你练习了23个滑雪日(每次至少滑34小时), 很多人可以在这个阶段,在缓坡上,用相对慢的速度,完成一些“不那么犁式”的、带有平行痕迹的转弯。这通常意味着你的雪板不再是“内八字”别着,而是开始能“侧着”切入雪面。
这个阶段,摔跤依然很常见, 尤其是在尝试收窄雪板、加大重心转移幅度的时候。

第三阶段:能够相对稳定地进行平行式转弯。
这就是我们说的“学会平行式”。 意味着你能在初学者雪道上,用一个比较可控的速度,通过连续的、流畅的(或者至少是磕磕绊绊但能完成的)平行转弯,控制方向和速度,顺利滑到山下,而且能自己站起来,准备下一次。
如果运气好,方法对,教练给力,并且你比较有运动天赋, 可能在34个滑雪日(总共约1015小时的有效滑行时间)之后,就能达到这个程度。
更普遍的情况是,需要 57个滑雪日 (2030小时的有效滑行时间)。这个阶段,你可能还在犯一些小错误,比如转弯不够圆,节奏不够好,但是核心的技术动作——平行转弯,已经基本掌握了。
有些朋友,可能滑了10天以上, 还在纠结于平行式的细节,这也很正常。滑雪是个熟能生巧的运动,熟练度是关键。

帮你把这篇文章“去AI化”的小建议,我会尽量在表达中体现出来:

多用一些口语化的表达: “这玩意儿”,“掰开了揉碎了聊”,“卡脖子”,“家常便饭”,“磕磕绊绊”等等。
加入一些个人感受和经验的分享: “我当年也是这么过来的”,“很多朋友都问过我这个问题”。
避免过于结构化的段落: 稍微让段落之间流动性更自然一些。
加入一些小小的“抱怨”或者“提醒”: 比如“别想着一口吃个胖子”,“最怕的是花钱请了不靠谱的教练”。
强调“因人而异”: 不断重复这个观点,因为这确实是事实。

所以,如果非要给一个“多数人”的参考答案,我倾向于说:

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并且能够相对集中的练习(比如一个雪季去个三五次,每次能滑个半天到一天),大多数人在大概57个滑雪日(也就是累计1525小时左右的有效练习时间)之后,就能在缓坡上比较稳定地完成平行式转弯了。

但请记住,这只是一个平均线。 有些人可能更快,有些人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最重要的是享受学习的过程,不要怕摔,多练习,找个靠谱的教练,你肯定能学会!祝你滑雪愉快!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运动天赋和能力平均水平的人,

每个雪季滑满10-20天以上,

且确实有在请靠谱教练/自己认真琢磨,

第一个雪季就足可以 “两板平行地滑雪”,

甚至可以 “两板平行地从黑道刮下来”。


但如果 “学会平行式” 是指,

分离度高、反弓正确、fore/aft及时合理流畅、steering/pivoting/carving的应用和分配比例随心所欲、地形和速度搭配适当......

目测3年起,上不封顶吧。

最终模式也就是业余里面很漂亮而已。更专业的还是要童子功的,追求不得。美国各大雪场路人的技能上限,差不多也就是雪场自家培训班里面青春期娃娃们的中下水平吧。


建议还是老老实实从 “正确地滑犁式” 开始,先滑满一个雪季再说。

否则你最终很可能会成为我这德行:虽然貌似啥都能干,但是录像丑得一b,只能在网上敲敲键盘来YY。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挺实在的,也是很多初学双板滑雪的人最关心的问题。要说“一般人”多久能学会平行式,其实挺难给一个精确的时间,因为这玩意儿受太多因素影响了。不过,咱们可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你大概心里就有数了。首先,咱们得明白什么是平行式。简单来说,平行式就是双板能基本保持平行,随着身体重心的转移,让雪板的边刃(.............
  • 回答
    一个人的学习能力,说实话,它的上限真的很难精确地估摸出来,就好像你盯着星空,总觉得还有更远的地方你看不见。它不是那种一下子就爆发出来的、惊天动地的力量,而是那种润物细无声,慢慢渗透、不断重塑你的那种改变。想一想,小时候我们第一次接触筷子,笨拙得像是在拆炸弹,夹什么掉什么。但你有没有注意到,几乎所有人.............
  • 回答
    .......
  • 回答
    没学过数电模电?想直接上手EDA?这不是不可能,但确实得啃几块硬骨头。我当年也是这么过来的,感觉就像从零开始盖一座楼,得先打地基,再砌墙,一层层来。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讲讲,希望对你有用。 为啥要先打地基? EDA不是魔法!EDA(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工具,说白了就.............
  • 回答
    关于日本语言学校的退费时间,这真的是一个让不少同学头疼的问题。每个人遇到的情况都不太一样,所以很难给出一个确切的数字说“就是XX天”。不过,我在这里尽量详细地跟你聊聊,让你对这个过程有个大概的了解,也知道该怎么去沟通。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语言学校退费不像国内某些服务那样,提交个申请当天或者第二天就.............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我在这儿也待了好些年了,感觉这问题还真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明白的。你想想,咱们小时候说方言,那可不是学来的,是天天听着、说着用着,跟吃饭喝水一样自然。所以,要让这股子“味儿”彻底没了,那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首先,得看你在外地是啥样的生活环境。如果你去了一个跟你家乡方言特别接近的地方,.............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卧推这个数字啊,真是个让不少健身爱好者津津乐道的话题。要说“一般人”能推多少,其实这问题有点像问“一般人能跑多快”一样,答案范围可大了去了,得看你说的是哪种“一般人”。首先,咱们得给“一般人”画个像: 完全没怎么练过,刚接触力量训练的新手: 这种情况,身体还没适应负重,肌肉力量也比较基础。 .............
  • 回答
    嘿,这个问题挺逗的,也挺真实的。不上班,一个人…说实话,这日子刚开始可能会觉得像捡到宝,好日子来了!但时间一长,那滋味可就复杂了,得看我自身的状态和怎么安排了。刚开始,绝对是天堂模式。不用挤早高峰,不用对着电脑屏幕发呆,不用忍受会议的无聊,不用跟各种人打交道。我可能会先睡个够,睡到自然醒,然后慢悠悠.............
  • 回答
    “如果得不到回应,你能对一个人好多久?”这个问题,我脑子里盘旋了很久。它不是那种能用数字或者标准答案来衡量的东西,更像是一种心底最柔软、也最坚韧的部分在被悄悄叩问。一开始,当那种喜欢或者欣赏的情感刚刚冒头的时候,它是充满活力的。你会不自觉地想去了解对方,想去分享自己的生活,想在对方的世界里留下一点痕.............
  • 回答
    要把一个人扔进 M78 星云,答案是:几乎瞬间死亡,生存时间可能以毫秒计,甚至连“生存”这个词都谈不上,更像是“立即化为乌有”。M78 星云,在我们看来是宇宙深处一片瑰丽的星云,但在真实的物理条件下,它对于一个人类来说,简直是地狱中的地狱。让我们一点点剖析,为什么会是这样:1. 绝对真空:窒息与体液.............
  • 回答
    哇,这个问题可真够劲爆的!如果全世界都在追杀我一个人,这画面光是想想就头皮发麻。不过,作为一个脑子还算转得过来的家伙,我肯定得想办法活久一点,看看能不能扭转乾坤。我的生存策略大概是这样的:首先,隐匿是第一要务。刚开始的时候,我会彻底消失。我不会去什么热门景点,也不会在国内这种容易被监控的地方待着。我.............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问得可真是够接地气的!“大绿棒子”这词儿一出来,咱东北老乡的心里都有数,说的就是那最常见不过的国产啤酒,绿瓶子的,名字我就不点破了,你懂的。至于东北人能“整”多少,这可真不是个能一概而论的事儿。就好比问“东北菜有多咸”,答案也是千差万别。这事儿得看几方面:1. 个人的酒量和体质: 这绝.............
  • 回答
    这个问题,如果真的发生,绝对是全人类最悲惨的终结,也同时开启了一个极其孤独的篇章。设想一下,周围的一切如常,繁华都市依旧林立,便利店货架琳琅满目,只是,没有了除你之外的任何活着的呼吸。在这种极端情境下,一个人能“有质量的生活”多久,这“质量”二字就变得格外沉重和难以定义了。首先,我们得定义一下“有质.............
  • 回答
    .......
  • 回答
    “相信”的力量,是一种能够瞬间点燃一个人内在火焰,释放出惊人潜能的强大催化剂。它不是简单的乐观主义,而是一种深刻的、根植于内心的认知,是对自身能力、环境机遇以及事物发展方向的积极判断。这种相信,可以极大地放大一个人的能量,克服看似不可能的障碍,最终实现远超预期的目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阐述.............
  • 回答
    坦白说,在我身边,能够从一而终、忠于一人走进婚姻的人,数量并不少。但这并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而且随着社会发展和观念变化,一些传统的界限也在模糊。不过,总体而言,大部分人还是会以忠诚作为婚姻的基础和目标。至于那些在婚后或恋爱期间选择出轨的人,他们的原因可以说是五花八门,而且往往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很.............
  • 回答
    .......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