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很多房东半年租不出去不觉得是亏损,而租金少了100却觉得很亏?

回答
这背后啊,其实是人的心理在作祟,而且牵扯到很多方面的东西。你想啊,咱们都不是机器,都有情感、有惯性,也有对未来的预期。

首先,咱们得明白一个核心点:“亏损”这个词,在很多人的心里,不只是账面上的数字,更多的是一种心理上的感受。

为什么半年租不出去,房东却不觉得“亏”?

1. “时间成本”的模糊性与“机会成本”的不确定性:
时间成本: 大多数房东在计算成本时,更倾向于把看得见的钱算进去,比如买房的贷款利息、装修费、物业费等等。而“时间”这个东西,虽然它也在流逝,也需要投入精力去打理、去招租,但它不像直接从银行账户里扣钱那样有“切肤之痛”。半年时间过去了,房产还在那里,房东觉得“至少我的资产没丢”。
机会成本: 房东可能也在盘算着“如果现在租出去,那之后的价格涨了怎么办?”“万一有个更好的租客,可以给更高租金呢?”这种对未来不确定性的“赌博”心理,会让他们觉得暂时空置也是一种“保留实力”,而不是纯粹的损失。他可能预期半年后能租到更高的价格,或者市场变好了。这种“等待”本身被赋予了一种潜在的价值。

2. 资产的保值增值预期:
房子,尤其是在很多城市,被视为一种重要的资产。房东持有房产,除了租金收入,更看重的是房产本身的增值空间。所以,即使空置半年,他可能觉得“我的房子价值在涨,总的来说还是赚的”。这种增值带来的心理满足感,可以抵消一部分空置期的“负面”感受。

3. “收入断了”和“收入少了”的心理差异:
半年租不出去,意味着“收入为零”。虽然财务上可能不算严格意义上的“亏”,但这种收入的完全中断,会让人感到焦虑、不安,但同时,“零”这个数字是稳定的。房东可能更多地在想“什么时候能开始有收入”,而不是“现在的收入比预期的少多少”。
而租金少了100块,意味着“有收入,但比预期的少”。这触及到了房东的“收入预期”。他已经习惯了某个租金水平,或者他根据市场行情、装修投入等计算出了一个“合理”的租金,现在这个“合理”被打破了。这种“落差感”和“被剥夺感”会非常强烈。

4. 谈判和交易的心理:
谈租金就像谈生意。房东设定了一个目标价,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或者就是等),能够达到或接近这个目标价。如果租金少了100,就意味着他为了租出去,不得不“妥协”和“让步”。这种“让步”本身就会让人觉得不舒服,觉得是自己“亏了”。
半年的空置,房东可能经历了多次看房、多次的谈判、多次的拒绝,这个过程中他可能已经调整了心态,把目标价放低了一些,或者接受了“先租出去再说”的想法。当他终于找到一个愿意租的租客时,即使租金比最初设定的稍微低一点,也可能因为“终于解决了”而感到一种释放,从而忽略那一点点差价。

为什么租金少了100块,房东就觉得很亏?

1. 锚定效应与参照点:
人的心理有一个“锚定效应”。房东心里有一个“锚”,比如“这个房子市场价就应该是XXXX元/月”。当租客提出一个比这个锚点低的价格时,即使只是少一点点,也会显得很不“正常”。他会拿这个低价和自己心中的那个“正常价”对比,自然觉得“亏了”。
更直接地说,房东心里有个“我应该赚多少钱”的预期。这个预期就成了一个参照点。租金少了100,就是直接低于了这个参照点,会产生强烈的“收入不达标”的负反馈。

2. 心理账户的损失厌恶:
我们的大脑会把钱划分到不同的“心理账户”。房租收入通常会进入一个“收入账户”。当房东预期能收到“满额租金”时,这笔钱就已经被他“分配”到“我能有多少钱”的账户里了。如果实际到账的少了100,这100块对他来说就成了“损失”,而不是“虽然少了但仍然是收入”。人们对损失的敏感度远高于对同等数量收益的敏感度。

3. “到手即损失”的直观感受:
租金少了100,是在实际收款的时候发生的。而半年的空置,虽然损失的是潜在收入,但这种损失是以“未得到”的形式存在的,感觉上不那么直接。就像你本来能拿到100块钱,结果只拿到了90块,你觉得“少了10块”;而你本来有机会拿到100块钱,但最终什么都没拿到,你可能更关注的是“怎么才能拿到钱”,而不是“为什么那100块没到手”。

4. 租金少100的“可谈判性”与“抗争成本”:
如果房东咬死不降价,他可能会失去这个租客,然后继续空置。这又回到了前面提到的“半年的感受”。但如果他稍微让步一下,虽然觉得亏,但“好歹租出去了,这比继续空着强”。但当这个“让步”达到一个他认为“不值”的程度时,他就会觉得“我让你这么多了,我反而觉得亏了”。这种感觉是建立在“我还可能坚持不让步,并且能接受这个结果”的基础上。

5. 精力的投入回报比:
半年时间里,房东可能为了出租付出了很多精力,比如联系中介、看房、打扫卫生、回复咨询等等。如果租金少了100,他可能会觉得“我付出了这么多精力,最后到手的钱反而缩水了,这不划算”。这种“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的感觉,会加剧“亏损”的心理。

总结一下:

房东半年租不出去不觉得“亏”,更多是因为“时间”的模糊性、“资产增值”的预期,以及把“零收入”和“收入减少”的心理感受分开。他们更关注的是“资产是否还在”和“未来能否盈利”,而不是当下“账面上的损失”。

而租金少了100,则直接触碰到了房东的“收入预期”、“心理锚点”和“损失厌恶”心理。这种“到手即损失”的感受,以及与期望值之间的落差,让他们觉得“亏”,并且这种亏损的感觉比空置半年更能让他们产生负面情绪。

所以,这真的是一种非常普遍的人类心理现象,用经济学上来说,可能涉及到行为经济学里的概念,比如损失规避(Loss Aversion)和锚定效应(Anchoring Effect)。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看房租和租客的,房东挂出去的价格肯定保留了砍价空间。

房租高的,有降价空间,而且空一天亏得也多,所以还愿意降价。

房租本来就低的,降价空间也小,而且很多业主都是抱着“钱少了还不够装修损耗和时间成本”的心态,所以不愿意降价。

租客一看就是体面人,愿意长租的,房东就会愿意降价。

租客是精致单身女的,想要到降价恐怕不容易。

user avatar

四线城市,我从来不这样想,我所有出租的房子都有一个心里价位,比周围同等档次的房子至少低15%左右,而实际租的价位还要低个10%到15%,上下浮动就是这个坎吧,而且基本是从不涨租,就是能租900到1000的,只要700左右,能租到1800的,喊价只喊1500,郭德纲说得好,全靠同行帮衬。

我手里有比较多的人口聚集区,但是房子有硬伤的房源(公共厕所),因为实在穷,这些都差不多就是一室一厅,和假两室假三室的(一室只能放下一张床,放个衣柜就只能从床尾)上床了,就是老城区那种老破小,基本没人住,楼梯,完全可以联排的买下来,买一层都不值人家一套商品房,但是我善良啊,房租低得吓人,这种一室,市中心,真真正正的市中心,就租150,房租真的极低,这样说把,我有个假四室,能保证一家四代同堂都有自己房间(能放得下床的储藏室也算一室),租金700。

租房这个事情,就得不能闲置,我普通算吧,本来这个房子你能租1000,但是不常有人租,你直接租700,一年8400是实实在在的,但是如果你租1000,你一年未必租得出去,落袋为安,稳定的现金流最重要。

对了,我还时不时给部分相处比较好,按时交租的租客减租和免租玩,比如前年疫情严重,有部分租客我免租从二月份直接免到七月,本来是该六月免租就结束了的,但是建党99周年,就直接免到七月了凑个吉利,去年因为疫情,过年我也免租了一个月,然后七月建党100周年,也有减免,主要针对那些老老实实的打工人,租我房子干不可描述勾当的我最多就是过年发个红包。

user avatar

首先是一个信息不对称。没有任何一个房东会提前知道自己半年租不出去。往往大家都觉得可能下礼拜就租出去了,结果一晃过了半年。你如果真的提前告诉他,因为价格少了100块,所以你将会空置半年,那他肯定会降价,但问题是他不是不能未卜先知吗?你也是看到他空了半年才来说这个便宜话的,你早干嘛去了呢?

其次。租房市场并不是完全竞争市场。你把房子挂在那里,平常没有人问的时候,你其实降不降价根本无所谓。等真出现那个人了,根据这个人实际的情况自然会调整价格,所以即便要降价,也会等有意向的租客出现以后再去调整价格,没必要挂牌价格就不断的往下降。所以如果真的半年没租出去,那可能真的是半年没有人去问。当然如果真的有有意向的人去问了,人家降点价成交了你也不知道。

第三,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并不会把机会成本当做实际损失。因为期望是不一样的房子,空关一段时间才能租出去,这本来就是大部分人的期望,所以即便空关了半年,可能并没有低于他的期望太多。但当你租房一定要降价的时候,是实打实的低于期望,每一块钱对人的触动都很大,至少比机会成本大。

第四,大多数房东都不是指着这点房租生活,因此,房租固然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还是在从事这个交易时候的心态和感受。我就是不愿意打折的方式把我自己的房子租出去。这也会成为很多房东的一种交易心态。无可厚非。就像很多人宁可单着也不找一个不喜欢的人勉强做自己的对象一样。房东又不急,何必做委屈自己心意的事情呢。

user avatar

老规矩,先问是不是,作为房东,我确实不觉得这种情况是亏损——仅代表个人观点。

在问为什么,原因如下

  1. 我真的不差这点钱,不会因为少几个月房租,就影响到生活
  2. 我在筛选租客,如果我开高的价格,租客一口接受,说明是个爽快人,不麻烦
  3. 一直纠结一百两百一定要砍价的,大概率后续会事很多
  4. 遇到好的租客,我是愿意降价的,问题是大部分租客看上去都不那么好

你看到的是我在纠结那100块钱,实际我纠结的是人,我现在住的房子,毛胚房买来后空关了2年,直到有2老2中1小的大家庭来租,要求租4年,理由是他家娃就在我家小区对面的初中就读。我收的房租是低于市场价的,装修他们自理,不允许改变房屋结构。4年时候到点钱就打进来了,双方无任何交流,搬走的时候说押金能不能退,我爽快的退了。

当然,这里仅代表我们这类比较懒的房东。有些指望着房租发财的房东,他们就可能真的非常在乎那100块钱发财。

user avatar

房东和房东不一样。

我之前遇到个奇葩的例子,自己买了房子,却出来租房子住。

这哥们买了个2居的房子,600万,贷款243万,一个月还14000左右。

他选择把房子8000租出去,然后自己租一个1500的单间,这样差出来的6500就可以用来贴补房贷。

他就是强行上车的例子,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哪怕降价,他也不敢让房子空着。

只要两个月租不出去,他的房贷就要断供了。

这种房东,别说降100,不好租的时候,就算降1000,都得赶紧租出去。

并且他不找中介,舍不得中介扒皮,就自己往外租,自己给租客提供各种服务,那个周到,就怕人家退租。


还有另一种房东,人家没有债务,房租那点儿收入,根本不会影响人家的生活质量。

就中国这个租售比,和房子升值的收益比起来,租金洒洒水。

这种人一般是房子很便宜时买的,并且不止一套房产。

对这种人来说,磨叽房租,反倒是一种负担。

我不租,无非是少点儿钱,我和你磨磨唧唧扯皮房租,我烦。

更别说磨叽房租的,大多数经济条件都很一般,也容易有纠纷。

万一给你房子祸害了,要钱没有要命一条,人家光脚不怕穿鞋的,你烦不烦?


多逛逛北京的楼市,你还能看到20年一直清水状态的房子,并且不少。

20年房租最多100万,但是房产升值已经有将近1000万了,真看不上那点儿租金。

user avatar

像我家房子出租长期低于市场价3-500,但是唯一一点要求就是挑租客。

降价不是问题

因为降价成交带来的后续手尾才是问题

有些人觉得房东是强势群体可以挑挑拣拣

其实房东也是弱势群体

对比房租维修成本和撕逼耗费的时间成本

租金还真算小头

现在大部分的商品房房东其实都是中产工薪阶级

与城中村那些新时期地主相比

最大的区别是时间和精力

没有这个时间和精力跟你哔哔

租客不喜欢事比房东

房东更怕事比租客

根据我家多年经验

租给读小学、初中、高中的陪读家庭是最省心,最好沟通的

租给打工家庭,特别是几个女孩子合租的会烦的你要命,什么鬼都要烦你,你根本无法想象几个青春靓丽的小仙女背后有多脏乱差

你想象的到租两年没有拖过一次地,灰尘积了两层厚是什么感觉吗?

洗衣机发臭、厨房堆满不洗的餐具、在墙上乱贴插画这种都不算事了,赶紧送瘟神走了算了。

收房回来搞卫生搞的阿姨都要吐了。

租房时嘴甜的要命,提前退租要退押金,不退各种跟你哔哔,还用不保证家私家电能用威胁你,导致我父母直接拉黑某个地区的人,以后不租。

后来等到我负责出租,就更简单了

直接看芝麻信用

低过650的一律不租

不管你是家庭还是个人,只要芝麻信用高过650的分数就比市价便宜个300,而且承诺不涨租。

发在豆瓣还省中介费

从此之后风平浪静

每个月准时收租,从来不麻烦我们

他觉得我们好房东

我觉得他们好租客

对比人脸识别,我还是更相信阿里的大数据

宁愿空半年都不愿意减100,是怕手尾长

如果你是高素质租客,便宜个3-500都大把房东愿意租给你。

user avatar

你真正的问题是:想还100块价没成功,也知道这个房东不愁租不出去,更知道换一个房东也不会便宜,还知道便宜100块的房子太差你不想要 -------- 这就叫市场价。

user avatar

看着这小子占便宜比我自己亏钱还难受。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