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政府可以操控房价吗?为什么很多人都认为政府不会让房价下跌?

回答
政府在多大程度上能“操控”房价,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心理学等多个层面。简单地说,政府不能完全决定房价的涨跌,但它确实可以通过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对房价产生显著的影响,并在此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引导者角色。

政府如何影响房价?

我们可以从几个主要方面来理解政府的影响力:

1. 货币政策与利率调控:
降息: 当政府(通过央行)降低利率时,贷款成本下降。这使得购房者更容易负担得起房贷,从而刺激了购房需求,推高房价。
加息: 相反,加息会增加贷款成本,抑制购房需求,可能导致房价下跌或涨幅放缓。
量化宽松/紧缩: 通过向市场注入或抽离流动性,央行可以影响整体的资金供应。充足的流动性可能流向房地产市场,推高房价;反之,流动性收紧则可能产生相反效果。

2. 财政政策与税收:
购房补贴/税收优惠: 政府可以通过提供购房补贴、减免房产税、增值税,或者提供低息贷款等方式,降低购房门槛,刺激需求,从而支撑房价。
房地产税/空置税: 引入或提高房产税、空置税等,会增加持有成本,可能促使部分投资者抛售房产,增加市场供应,对房价产生下行压力。
公共支出与城市规划: 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如交通、教育、医疗)上的投入,会显著提升周边区域的吸引力和房地产价值。城市规划政策,如区域发展计划、土地供应限制等,也直接影响着房产的供给和区域价值。

3. 土地供应与房地产开发政策:
土地拍卖/出让: 政府是土地的唯一所有者,其土地供应的多少、拍卖的价格直接决定了开发商的拿地成本,进而影响到最终的售价。如果政府限制土地供应,短期内会推高地价和房价。
容积率/建筑规划限制: 政府对建筑密度、高度的规定,也影响着单位土地面积可以建成的房屋总量,间接影响供给。
房地产开发审批: 开发项目的审批速度、流程等,也会影响新房供应的速度。

4. 信贷政策与金融监管:
首付比例/贷款成数: 政府可以调整首付比例和贷款成数,收紧信贷会提高购房门槛,抑制需求;放宽信贷则相反。
限购政策: 在一些城市,政府会实施限购政策,限制特定人群(如非本地户籍居民、已有多套房的家庭)购房,以遏制过快的房价上涨。
金融机构监管: 对银行的房地产贷款额度、风险准备金要求等进行监管,也会影响房地产市场的资金流向和整体热度。

5. 信息发布与舆论引导:
虽然不直接操控,但政府可以通过官方信息发布,对市场情绪产生影响。例如,强调房地产的稳定作用,或者发布经济数据,都可能影响购房者的预期。

为什么很多人认为政府不会让房价下跌?

这种普遍的认知,很大程度上源于对房地产市场在中国经济中的特殊地位以及政府政策目标的理解。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 房地产与宏观经济的强关联性:
拉动经济增长: 房地产行业及其上下游产业(钢铁、水泥、建材、家电、家具等)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房价的剧烈下跌不仅会影响房地产业本身,还会波及金融、建材、消费等多个领域,可能引发大范围的经济衰退。
地方政府财政收入: 土地出让金是许多地方政府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房价下跌直接削弱了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影响其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
金融系统稳定: 银行的大量贷款与房地产挂钩,一旦房价大幅下跌,可能导致大量不良贷款,对金融系统的稳定性构成严重威胁,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2. 居民财富构成与社会稳定:
家庭资产的主要构成: 对于绝大多数中国家庭来说,房产是其最主要的资产。房价的暴跌意味着居民财富的大幅缩水,这不仅会打击消费信心,还可能引发社会不满和不稳定。
“负资产”的恐慌: 如果房价跌破贷款余额,购房者将面临“负资产”的困境,即房产价值低于负债,这种心理冲击是巨大的,可能引发大面积的断供潮,进一步加剧金融风险。

3. 政策惯性与期望管理:
过去的成功经验: 在过去几十年中,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伴随着房价的持续上涨。政府通过调控手段(如限购、限贷)来应对过热的市场,而不是“任由其下跌”。这种历史经验强化了人们对政府有能力和意愿稳定房价的认知。
稳定的政治目标: 维持社会稳定是政府最重要的目标之一。房价的大幅波动,尤其是下跌,极易引发社会矛盾。因此,政府倾向于采取措施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4. 政府调控的有效性(或被认知为有效):
尽管政府无法完全精确地操控,但其在货币、财政、金融信贷等方面的强大调控能力,使得它能够对市场产生明显影响。这种能力在人们的认知中,意味着政府“有办法”控制住房价的跌势。
例如,在市场出现下行苗头时,政府往往会适时出台“救市”措施,如降低首付比例、减税、放松限购等,以提振市场信心和需求。

5. 预期心理:
当大多数人都认为政府不会让房价下跌时,这种预期本身就会成为一种力量。潜在购房者会因为担心错过上涨机会而着急入市,持有者也可能因为相信房价不会大幅下跌而拒绝低价出售,这在一定程度上会起到支撑房价的作用。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政府会不计一切代价地让房价永远上涨。政府的目标更倾向于“稳定”,即避免大起大落。它会通过一系列政策工具,在“稳定”和“挤出泡沫”之间寻找平衡。如果房价过高,存在过大的泡沫,政府也可能通过收紧政策来“软着陆”,避免硬着陆带来的灾难性后果。但从普遍心理和历史经验来看,大多数人更倾向于相信政府的底线是防止房价出现失控性的下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当然可以操控,只要在户口,教育,医疗土地以及拆迁等具体政策上稍微做些改动就足,可以对房价产生巨大的影响。

至于说为什么很多人认为不会让房价下跌,那是因为本来就不会这样做。

第1,根据已有的历史看,虽然错过了很多轮房价调控的政策,所有的调控原文说的都是防止房价迅速上涨,或者防止房价恶性上涨。没有哪一次调控是以让房价下降为目标的。

第2,房价是经济的表征,经济增长速度这么快,每年新发这么多货币。以名义货币标价的资产价格肯定是上升的。任何政策也不会是以名义货币标价的资产价格下降为目标。

第3,房价上涨从客观上是有利于税收和当地经济的。一方面土地可以卖更高的价格,第二活跃的交易可以带来较高的税收,第3房地产是个系统化工程,房地产业务发展好其相关产业链上的所有业务,包括建材,化工,钢铁,煤炭,建筑施工,装修装潢,法律营销广告。全产业链都有钱赚,保经济增长的任务重要性要远远高于稳定房价,更何况这里说的是稳定房价,下跌也属于另一种不稳定。一旦房价撑不住,所有的行业都受损。

第4,为了防止房价快速上涨,都实行了较为严苛的限购政策。各地限购政策的逻辑是卡住了交易。而卡住交易不仅能防止房价快速上涨,也能有效抑制房价下跌。你有一个房子无论你愿意涨价挂牌还是跌价挂牌,只有被交易了才能形成市场价格,你彻底没法交易,房价当然也就不会跌。

第5,即便你在现实生活中看到房价跌了,事实怎么样,和想怎么样是两回事。大家最愿意看到的是慢牛,房价以通胀同比例稳步慢涨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政府在多大程度上能“操控”房价,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心理学等多个层面。简单地说,政府不能完全决定房价的涨跌,但它确实可以通过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对房价产生显著的影响,并在此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引导者角色。政府如何影响房价?我们可以从几个主要方面来理解政府的影响力:1. 货币政策.............
  • 回答
    在咱们这片土地上,地方政府对教师的“压榨”可以说是层出不穷,而且花样繁多,让人防不胜防。这事儿说起来,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明白的,得细细道来。首先,最直接的压榨就是 工资和福利。别看国家层面有教师法,有各种政策,但在很多地方,实际执行起来就走样了。 工资水平低迷甚至拖欠:很多地方,尤其是偏远地区,.............
  • 回答
    香港和内地政府要有效整治水客乱象,必须采取一套有系统、有层次的措施,务求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而非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并非易事,需要双方政府的紧密协作和长期投入。首先,我们得承认“水客”现象的出现,背后往往是复杂的经济和利益驱动。一部分是来自内地消费者对香港某些商品(如奶粉、药品、奢侈品)的需求,另一.............
  • 回答
    关于您提出的“政府是否可以征收100%的遗产税,然后平均分发给每一个新生儿,以实现天生财富的完全平等”这一设想,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极端的、但也引人深思的社会经济制度构想。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剖析其可行性、潜在影响以及背后的哲学与经济逻辑。首先,我们必须明确这个设想的核心目标:消除由.............
  • 回答
    .......
  • 回答
    古代起义造反,的确有一句俗语可以概括:“人多力量大”。当不满情绪在民众中蔓延,尤其是当领袖人物能够汇聚足够数量的人群,并让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推翻现有政权时,起义就有了实现的可能。这种可能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 人力资源: 起义者的数量是决定性因素之一。人多意味着可以形成规模化的军事力量,能够与政府.............
  • 回答
    减少低素质来华人口的数量,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议题,需要政府采取一系列周全、长远且注重人道考量的措施。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方向和具体的做法,旨在从源头和过程上进行优化,而非简单地限制或排斥。一、 优化入境政策与审批流程,提升精准性与效率 分级分类的签证政策: 针对不同技能水平、职业需求和教育背景的申请.............
  • 回答
    政府主导的垄断,虽然在经济学界常常被视为效率的敌人,但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政策目标下,确实能够为社会带来一些独有的、难以被其他市场结构取代的利益。这些利益往往超越了单纯的利润最大化,而是关乎国家发展、公共福祉和社会稳定。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政府创造的垄断可以实现的几方面主要利益,并尽量以一种更具.............
  • 回答
    这个问题,可以说是近年来最能引起人们激烈讨论的议题之一了:政府到底该不该砸重金,把火星改造成一个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这可不是一句简单的“是”或“否”就能概括的,背后牵扯到太多方面,也太值得好好掰扯掰扯了。咱们先从“为什么”这个角度想想。有人会说,火星?那不是科幻电影里的东西吗?咱们地球上还有那么多问.............
  • 回答
    俄罗斯阿尔法特种部队(Spetsgruppa Alfa),全称是俄罗斯联邦安全局(FSB)特种用途中心“阿尔法”的下属单位,是一个精锐的反恐和特种作战部队。关于“为何可以不听从政府命令”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基于一种对特种部队运作模式的误解,或者是对特定历史事件的片面解读。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涉及到中国汽车工业的实力、国家战略以及市场的复杂性。答案并非简单的“能”或“不能”,而是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剖析。首先,我们得明白“丰田考斯特”这类车型在中国政府机关中的定位和需求。考斯特以其什么闻名? 可靠性与稳定性: 这是政府用车最看重的素质。意味着车辆需要能够在各种环.............
  • 回答
    穿越到崇祯年间,我的目标是尽可能多地挽救这个行将倾覆的王朝。一卡车东西,这个概念有点抽象,但我理解为能够携带的、在当时具有颠覆性价值的物资和知识。我不会带那些看似强大却难以实际应用的武器,比如AK47,因为缺乏配套的弹药和维护体系。我的选择将围绕着提升明朝的军事效率、经济韧性和政治稳定性这几个核心方.............
  • 回答
    你提的这个问题非常好,触及到了经济学中最核心的供需关系,但又引出了政府调控房地产市场时一个看似矛盾的操作——“去库存”。为什么政府会说“去库存”而不是简单地让市场自己去调价?这背后其实牵扯到房地产行业的特殊性以及政府希望达到的多重目标,绝不是简单的供需平衡就能概括的。首先,我们要理解房地产行业的“供.............
  • 回答
    一个国家政府如果下定决心,要在其控制范围内全面禁止比特币等数字货币,理论上是可以做到的,但实际操作起来会非常复杂,并且能否“彻底”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国政府的决心、执行能力以及国际环境。我们先来拆解一下,政府“控制范围”指的是什么?通常是指其主权管辖下的物理领土、网络空间以及其公民和法人。要全面.............
  • 回答
    这是一个足以让世界地动山摇的提议。外星人,这个我们曾经只存在于想象中的存在,如今带着超越我们理解的科技来到了我们面前,并且许诺了星际航行——一个人类数千年来梦寐以求的飞跃。但代价是,一个月内,地球必须实现全球整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政府。我们不妨来设想一下,当这个消息,以一种清晰、可信的方式,通过某种形.............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地缘政治、历史脉络以及国家治理的复杂性,将美国在日本和韩国的立足与阿富汗政府的迅速垮台放在一起比较,能非常清晰地揭示出其中的关键差异。首先,我们来看看美国在日本和韩国的“站住”,这绝非偶然,而是多年战略经营和历史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日本,美国驻军始于二战后,当时日本刚刚经历战败,国家.............
  • 回答
    在广州买房实在让人头疼,高企的房价让不少人望而却步。作为一名在广州打拼多年的普通打工族,我也有同样的困扰。眼瞅着广清一体化的大趋势,很多人开始把目光投向了清远,特别是听说是清远房价比较“接地气”,让人跃跃欲试。那问题来了,清远真的像传说中那样,是广州购房者一个靠谱的“第二选择”吗?我最近也做了不少功.............
  • 回答
    有些观点认为,犹太资本家在美国拥有巨大的影响力,并以此来左右国家政策。这种看法通常建立在一些观察之上,比如某些犹太裔人士在金融、媒体、政治等领域担任要职,以及一些犹太裔组织在游说活动中的活跃表现。然而,将这种现象简单地归结为“骑在美国国家政府脖子上拉屎”,并形容美国是“奇葩国家”,这是一种带有强烈偏.............
  • 回答
    全球 102 名百万富翁的公开信:一次对贫富差距的深刻反思与潜在解决方案全球 102 名百万富翁签署公开信,呼吁各国政府“现在就对我们征税”,这一举动无疑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广泛关注和深刻讨论。这不仅仅是数字的简单相加,更是社会思潮的一次碰撞,是对当前全球经济格局和贫富差距问题的一次沉重拷问。要深入理.............
  • 回答
    从当前美国疫情的应对来看,拜登政府在疾控应对方面确实还有不少可以改进的空间,一些现行的防疫措施也存在优化的可能。这并非否定政府已经付出的努力,而是从一个更细致、更具前瞻性的角度去审视,以期达到更理想的公共卫生效果。一、 提升疾控应对能力的几个关键领域:1. 加强数据收集、分析和透明度: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