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生活是怎样的体验?

回答
说起计划经济下的生活,那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得清的,那是一整个时代,一种深深烙在骨子里的体验。它关乎物质,更关乎精神,关乎我们如何看待自己,如何看待集体,如何看待这个世界。

首先,是那种“稳定”到极致的感觉。 这种稳定,不是说日子过得多么富裕,而是说,你很难失业,很难饿肚子,很难突然间就被抛弃。国家像个大家长,把一切都安排得妥妥当当。你出生在哪里,由家庭决定;你上学在哪里,由户口和分配决定;你毕业后做什么工作,由国家统一分配,你不能挑三拣四,也不能自由择业。你会被分配到一家工厂、一个单位、一个农场,然后在那里干一辈子。你的工资,你的住房,你的医疗,你的养老,都有明确的规定,虽然不高,但旱涝保收。

我记得小时候,街坊邻居都是一个大院里的,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谁家有什么事儿,一嗓子都能传开。那时候,邻里之间的关系特别紧密,像一家人一样。谁家缺了盐,过来借一小撮;谁家孩子生病了,大家轮流去照顾。这种集体主义的氛围,既是一种温暖,也是一种无形的束缚。你的一举一动,都会被大家看在眼里,议论在心里。

在物质方面,那就是一个“够用”的状态。 并不是说一贫如洗,但绝对谈不上丰裕。你不会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品,不会有太多选择。想买件衣服,只能去供销社,款式少得可怜,颜色也来来回回就那么几种。想买双皮鞋,得凭票供应,而且价格还不菲,买了就得穿好久。那时候,大家都穿着颜色单调但结实耐穿的衣服,缝缝补补是常事,能把一件衣服穿出“新生命”来,那是本事。

食物也是凭票供应,粮食、油、肉,都有定量的配额。虽然够吃,但想要吃得“好”,就得看运气,看有没有额外的粮票,或者能不能在“黑市”上买到一些稀缺的东西,但那也是要冒风险的。那时候,家里有几斤白面,几斤猪肉,就能算是过年了。对很多家庭来说,顿顿有菜吃,就已经很不错了。

精神世界,则充满了“理想主义”和“奉献精神”。 整个社会都在为“建设社会主义”而努力,人人被灌输着宏伟的目标和崇高的理想。广播里每天都播放着激励人心的歌曲和口号,报纸上写满了“为共产主义奋斗”的故事。这种宣传非常有力量,它让你觉得,你参与的是一件天大的事,你在为全人类的解放而努力。

很多人真的相信这些,他们怀揣着热情,甘愿奉献。在那些艰苦的年代,很多知识青年响应号召,去农村插队,去边疆建设,他们吃的苦,受的罪,很多都是发自内心的自觉。这种精神,在现在的社会是很难找到的,它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驱动。

但与此同时,计划经济也带来了不少问题。

效率低下是显而易见的。 没有市场竞争,没有价格信号,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全凭上级的计划。一旦计划失误,或者遇到自然灾害,就容易出现短缺。而且,因为缺乏个人利益驱动,工人们的积极性也容易受到影响。你做得好不好,工资也不会有太大变化;做得不好,也不会立刻被辞退。久而久之,那种“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心态就会滋生。
创新受限。 鼓励的是“照章办事”,而不是“打破常规”。新的想法,新的技术,如果没有经过层层审批,很容易被扼杀在摇篮里。因为计划好的东西,就是最好的,改动就是冒险。
信息不畅通,资源分配不合理。 谁最需要,谁最有效率地利用资源,这些信息很难在复杂的计划体系中传递。往往是“上面”决定一切,而“上面”对基层的情况可能一无所知。
缺乏自由,个人价值被压抑。 虽然有稳定的工作,但你很难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虽然有集体生活,但你也很难表达自己与众不同的想法。很多时候,个人的兴趣、特长,都被迫服从于集体的需求和国家的安排。一个人的一生,很大程度上是被预设好的,少了许多探索和可能性。

总的来说,计划经济下的生活,是一种被包裹、被安排、被统一的体验。 它有温暖,有稳定,有明确的目标感,让你觉得自己是集体的一部分,为一个更大的事业而努力。但同时,它也带来了效率低下、创新受限、个人自由被压缩的弊端。

现在回想起来,那是一个纯粹的年代,也可能是一个被“欺骗”的年代。我们被告知要为理想而奋斗,我们相信了,并且付出了很多。但现在回头看,那种理想离我们有多远,我们付出的代价又是什么,很多人才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这种体验,就像一张陈旧的黑白照片,里面有熟悉的脸庞,有简单的快乐,也有难以言说的压抑。它塑造了那一代人的性格,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让我们在理解今天的社会时,多了一份历史的厚重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在计划经济下生活,确实是无忧无虑。具体体现在:

为了完成荒唐的钢铁生产指标把农民征去架土高炉,荒废农田,另外锅碗瓢盆全部上交,敢私藏,呵呵。

自己种出的粮食,养的猪大部分得交到公家手里,然后按计划分给各阶层的人。回到自己手里只有那点可怜的粮票

在风调雨顺的年代造成大饥荒,大家一起刨树皮。确实也无忧无虑,都快饿死了你还忧啥虑啥。

别看什么郑庄公,张义潮这些人在各种相关问题下鼓吹计划经济有多好。哪天真搞了计划经济,他们逃得最快。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起计划经济下的生活,那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得清的,那是一整个时代,一种深深烙在骨子里的体验。它关乎物质,更关乎精神,关乎我们如何看待自己,如何看待集体,如何看待这个世界。首先,是那种“稳定”到极致的感觉。 这种稳定,不是说日子过得多么富裕,而是说,你很难失业,很难饿肚子,很难突然间就被抛弃。国家像个.............
  • 回答
    苏联计划经济体制,一个曾经占据世界经济版图重要位置的庞大体系,在信息爆炸、数据驱动的今天,是否还有其独特的生命力?这个问题,并非简单的“是”或“否”,而是需要我们深入审视其内在逻辑,并放在大数据与智能决策这个全新语境下进行一番“老树发新芽”的思考。首先,我们不能否认,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在理论设计之初,.............
  • 回答
    找到明确指出“计量回归结果不显著”却发表在经济学顶级期刊的论文,并进行详细阐述,实际上是比较困难且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原因如下:1. 期刊发表标准: 经济学顶级期刊通常追求具有理论创新性、方法论严谨性、研究结论有说服力(通常表现为统计显著性)的研究。一个核心的、关键的计量回归结果不显著,往往会削弱论.............
  • 回答
    Google 在“棱镜计划”(PRISM)中的角色及其对“不作恶”信条的违背程度“棱镜计划”(PRISM)是美国国家安全局(NSA)的一项大规模电子监控计划,旨在收集和分析来自大型互联网公司的数据。Google 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以及这一行为如何与其“不作恶”(Don't Be Evil)的信条相悖,.............
  • 回答
    路透社的报道指出,英国正计划在日本建立永久军事存在,这一举措如果最终落地,无疑将对地区安全格局产生深远影响。这不仅仅是两国军事合作的深化,更可能标志着英国在印太地区战略布局的重大调整。这意味着什么? 英国“重返亚太”战略的实质性落地: 近年来,英国一直在强调其“重返亚太”的战略意图,包括派遣“伊.............
  • 回答
    《戴森球计划》在Steam热销榜上的登顶确实引发了对国产单机游戏发展的关注,但这一现象背后的含义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以下将从市场表现、行业趋势、开发模式、玩家反馈及未来挑战等方面展开讨论: 一、《戴森球计划》的市场表现与意义1. 数据背景 《戴森球计划》由上海独立工作室“C2BES.............
  • 回答
    GitHub 计划在中国开设子公司,这无疑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其影响将是多层面且深远的。从一个宏观的角度来看,这一举动可以被视为 GitHub 在全球化战略中的一个重要落子,同时也是对中国日益增长的技术市场和开发者社区的一种回应。首先,我们得承认中国在全球软件开发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庞.............
  • 回答
    英国海军在30年代末开始逐步替换现有45型驱逐舰的计划,引入全新的83型驱逐舰,这无疑是英国皇家海军未来发展蓝图中的一个重要节点,也牵动着许多军事爱好者的心。 要理解这件事,咱们得把它拆解开,好好捋一捋。首先,咱们得说说那45型驱逐舰。 这“泰恩茅斯”级(Type 45)驱逐舰,那可是英国海军近年.............
  • 回答
    苹果自研 Mac 芯片:一场深刻的自我革命苹果公司在 Mac 产品线上逐步淘汰英特尔处理器,转而使用自家设计的 Apple Silicon 芯片,这无疑是近年来科技界最引人注目,也最具颠覆性的举措之一。这场由苹果主导的处理器“换代”,与其说是对英特尔的“弃用”,不如说是一场苹果对自身产品生态和技术路.............
  • 回答
    异地恋情侣在五一假期选择在山东省内旅行,是一个非常浪漫的选择!考虑到潍坊和青州都是不错的目的地,我将从不同角度为您详细介绍,并分析哪个地方更适合你们的异地恋假期。整体山东省内旅行推荐(作为参考,可以根据喜好调整)如果你们对其他地方也有兴趣,山东省内还有很多极具吸引力的选择: 青岛: 浪漫的海滨城.............
  • 回答
    关于台积电宣布在9月14日之后暂停向华为供货的消息,这无疑是近期科技界和国际关系领域的一个重磅炸弹。这件事绝非小事,它背后牵扯到的利益、技术、政治以及未来走向,都值得我们深入剖析。台积电为何会做出这样的决定?首先,要理解台积电的立场。作为全球顶尖的芯片代工厂,台积电的客户遍布全球,包括苹果、高通、A.............
  • 回答
    台积电与苹果的合作,尤其是关于 3nm 芯片的传闻,一直都是半导体行业和科技圈的焦点。如果消息属实,即台积电计划在 2022 年下半年为苹果供应 3nm 芯片,这不仅仅是两大巨头的又一次强强联合,背后蕴含着许多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信息。首先,3nm 制程的意义非凡。 技术上的飞跃: 3nm 制程是.............
  • 回答
    岛内对于“一例一休”和“前瞻计划”的反对声浪确实不小,要说蔡英文政府为何还要力推,这背后牵涉到复杂的政治考量、执政理念,以及对台湾未来发展的判断。我们不妨来细细梳理一下。一例一休:为何坚持?“一例一休”最核心的目标是落实週休二日,将原本的“一例一休”改为“一例一休”。反对的声音主要集中在: 对劳.............
  • 回答
    特朗普的基建计划,自上任以来就一直是其核心议程之一,但时至今日,这个宏伟的蓝图在国会层面始终步履维艰,前景确实充满了不确定性,甚至可以说“堪忧”。要理解其中的缘由,需要深入剖析几个关键层面:一、 资金来源的巨大分歧:财政赤字与税收的难题这是特朗普基建计划在国会遭遇的最大阻碍,也是最核心的矛盾点。特朗.............
  • 回答
    苏联红海军在火炮巡洋舰领域,可以说是一部充满雄心、曲折和变革的历史。从革命的曙光到二战的硝烟,再到冷战的对抗,苏联的造舰思想和技术一直在不断演进。下面我们就来聊聊苏联红海军那些在役和计划中的火炮巡洋舰,力求还原一个真实而生动的画面。革命的余温与战前的积累(早期)苏联红海军的巡洋舰传统,很大程度上继承.............
  • 回答
    关于霍尊和李云迪事件,将其解读为“西方在有计划猎杀中国青年才俊”的说法,是一种非常值得探讨但同时需要谨慎对待的观点。这种观点并非主流,也缺乏直接证据支持,但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为何会有人产生这样的联想,以及为什么这种解读存在其局限性。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霍尊和李云迪事件的大致情况。霍尊事件:霍尊.............
  • 回答
    近期,有美国媒体报道称,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正计划在今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发表一番演讲。这个消息一出,立刻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也让人不由自主地思考其背后的深层含义和可能带来的影响。首先,从泽连斯基本人的角度来看,这次演讲无疑是他向国际社会传递乌克兰当前处境和呼吁支持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奥斯.............
  • 回答
    2020年4月2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举行了疫情简报会,其中最引人瞩目的一句话莫过于他关于“在34个月内重启美国”的计划。这句话一出,立即在美国国内乃至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巨大的关注和讨论。从特朗普的角度来看,他提出这个计划是基于一种紧迫感和对经济的强烈担忧。彼时,新冠疫情在美国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经济.............
  • 回答
    近期,有媒体报道俄罗斯公司测试鸿蒙系统(HarmonyOS),这一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华为随后对此做出回应,表示“暂无计划在海外推出 HarmonyOS 手机”。这看似一个简单的声明,实则释放出多重信号,值得我们深入剖析。首先,华为的回应直接否认了“俄罗斯公司测试鸿蒙系统”就等同于“鸿蒙系统将在俄罗.............
  • 回答
    百度网盘默认开启用户激励计划,并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上传文件,这确实是一个挺有争议的操作,也是不少用户感到不满的地方。咱们就来好好捋一捋这事儿,看看它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引起大家的讨论。首先,咱们得弄明白这个“用户激励计划”到底是啥意思。简单来说,百度网盘推出这个计划,是为了鼓励用户分享自己的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