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波兰割让但泽能否延缓二战爆发?

回答
波兰割让但泽能否延缓二战爆发?这个问题,就像在风暴来临前试图给船舱加固一根摇摇欲坠的木桩,答案是复杂的,而且很大程度上是“不能”。即便波兰真的屈服于德国对但泽(即今天的格但斯克)的要求,战争的爆发也很可能只是被推迟,而非避免。

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回到那个充满张力的年代,看看当时德国纳粹政权的真实意图和国际局势。希特勒的目标绝非仅仅是但泽,更不是一句“尊重波兰主权”就能安抚的。

希特勒的野心远超但泽

希特勒的扩张主义,即所谓的“生存空间”(Lebensraum)理论,早已将目光投向了东欧的广袤土地。波兰在他的眼中,不过是实现这一宏大计划的第一个障碍。但泽只是一个切入点,一个可以用来测试西方民主国家反应的试金石。

在希特勒的宏伟蓝图中,波兰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阻碍。他渴望的是一个被德国控制的、能够为德国提供原材料和劳动力的东方帝国。波兰的地形和资源,对于他构筑德意志民族的强大帝国至关重要。因此,即使波兰“识时务”地将但泽割让,德国对波兰领土的贪婪也并不会因此停止。接下来,很可能会是要求穿越“波兰走廊”的领土主权,或是其他一系列无止境的领土要求,直到将波兰完全吞噬。

但泽的象征意义与波兰的决心

但泽之所以成为导火索,并非仅仅是因为它是一个港口城市。对于波兰来说,但泽是连接波罗的海的重要窗口,是国家经济和象征意义的命脉。“波兰走廊”更是波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重新获得独立的关键组成部分,切断走廊等于将波兰分割,使其在战略上极其被动。

波兰民族经过一百多年的亡国苦难,刚刚重获新生。他们比任何时候都更珍视自己的主权和领土。虽然波兰的军事实力与德国相比差距巨大,但在关键时刻,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独立成为了压倒一切的考量。割让但泽,意味着对德国的屈服,这在当时已经成为波兰民族不可接受的底线。

何况,波兰在1939年已经与英法两国达成了军事同盟协定。一旦波兰遭到侵略,英法将承担起协防的义务。如果波兰在但泽问题上轻易妥协,这不仅会极大地削弱其在盟友心中的信誉,也可能让英法觉得波兰本身就不够坚定,从而动摇其协防的决心。

英法的绥靖政策已到尽头

在但泽问题上,英法两国也面临着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在吞并奥地利、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后,希特勒的胃口越来越大,他的扩张野心暴露无遗。即便英法对战争心存恐惧,但他们也意识到,继续对希特勒的侵略行为采取“绥靖政策”,只会助长其嚣张气焰,让战争来得更迟,规模更大,代价也更惨重。

如果波兰因为割让但泽而避免了与德国的冲突,那么希特勒就会将矛头指向其他国家,而英法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最终还是会不得不与德国摊牌。也许时间会稍有推迟,但战争的根源——希特勒的扩张主义和国际社会未能有效遏制他的行为——并没有改变。

历史的必然与偶然

历史的齿轮一旦开始转动,往往很难被简单地拨回。希特勒选择在1939年发动对波兰的进攻,是他经过深思熟虑的战略选择。他已经与苏联达成了《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瓜分了波兰的势力范围,消除了来自东方的主要威胁。他相信,通过闪电战可以迅速击败波兰,而英法则因为缺乏对欧洲大陆的军事干预能力,会在一定程度上袖手旁观。

即便波兰割让但泽,德国也可能找到其他借口来发动战争。例如,对少数民族待遇的“担忧”,或者声称波兰违反了某个协议。希特勒是一个善于制造借口并利用国际法漏洞的政治家。

结论

所以,波兰割让但泽 不太可能 延缓二战的爆发。相反,它很可能会让希特勒的计划推进得更加顺利,并可能使英法两国在未来承担更大的军事压力。战争的爆发,并非仅仅是但泽这一个导火索引发的,而是由一系列深层的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希特勒的野心是问题的核心,而他达成这些野心的手段,也早已经超越了对某个具体地点的索取。即使波兰在但泽问题上妥协,希特勒也一定会找到下一个目标,继续他的征服之路。二战的阴云,在那时候已经笼罩了整个欧洲,不是任何一个国家的妥协就能轻易驱散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可以,因为但泽事件并不是突然提出的。早在1939年3月,德国就提出但泽走廊问题,此时德国对但泽的要求是取消自由市地位、归还但泽走廊地区原西普鲁士领土,使但泽在地理上与德国连接。

在波兰拒绝后,德国在4-6月间暂时放弃了对但泽的要求,但我们都知道,此时德国已经决定用武力手段解决但泽以及波兰问题——用武力解决但泽问题必然招致波兰的武力抵抗,从这个角度来说,武装入侵波兰是但泽问题的直接扩大。

到了7月,波兰意识到德国真的在准备武装入侵的时候,立场立即软化,由坚决不同意割让但泽改为可以放弃对但泽的主权改由德国人进行管理、然后继续软化为可以接受但泽成为德国的主权领土、再继续软化为同意但泽以及走廊地区合并入德国。至此,波兰已经基本上愿意主动满足德国在3月提出的最初要求。

但此时德国已经完成对波兰的战争准备,而且波兰的态度软化使德国人认为武力解决波兰问题难度不大,加上苏德秘密谈判已经在进行,德国已经为了但泽付出了巨大的政治代价,不太可能为了这些代价仅仅只索取但泽,因此战争仍按计划进行。

可以说,在一开始如果波兰答应德国的要求,还是有很大可能让战争延缓的——注意,是延缓,并不是避免——促使德国人下决心解决整个波兰的关键,第一是英苏关于波兰问题的谈判,使得波兰有成为潜在的苏联入侵德国前线的可能,第二同期的苏德谈判里,苏联给予德国的自由行动条件要价颇高,这使得德国仅仅获得但泽已经不敷成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虽然入侵波兰导致了与西方的战争,但也通过苏德协定使得这场战争不会是两线作战,综合下来看,还是直接入侵波兰比较划算。

user avatar

不能,不过要是波兰坚决支持捷克,而不是乘火打劫,肯定可以延缓二战爆发。

user avatar

波兰不去瓜分捷克,二战直接打不起来。

user avatar

如果波兰政府有割让但泽的决心、意志和行动力,它应该已经打进柏林去了。

(而不是去当一个背刺维尔纽斯的屑)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波兰割让但泽能否延缓二战爆发?这个问题,就像在风暴来临前试图给船舱加固一根摇摇欲坠的木桩,答案是复杂的,而且很大程度上是“不能”。即便波兰真的屈服于德国对但泽(即今天的格但斯克)的要求,战争的爆发也很可能只是被推迟,而非避免。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回到那个充满张力的年代,看看当时德国纳粹政权的真实意.............
  • 回答
    波兰选择支持乌克兰是一个复杂但战略性非常强的决定,这背后有多重因素在起作用。以下将详细阐述波兰支持乌克兰的原因以及对波兰是否会直接加入冲突的分析。一、 波兰为什么选择支持乌克兰?波兰对乌克兰的支持是全方位的,从军事援助到人道主义援助,再到政治外交上的协调。其背后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1. 地缘.............
  • 回答
    None.............
  • 回答
    波兰游戏业的蓬勃发展,以及与国内游戏产业的对比,这是一个复杂且引人深思的话题。要详细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波兰游戏业为何如此发达?波兰游戏业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1. 深厚的PC游戏文化和强大的Modding社区: .............
  • 回答
    波兰能涌现出如此多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游戏大厂,并非偶然。这背后是一系列历史、经济、文化和人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剖析:1. 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创意土壤: 故事讲述的传统: 波兰拥有悠久的文学和戏剧传统,对宏大叙事、深刻人物塑造和引人入胜的情节有着天然的偏爱.............
  • 回答
    波兰与白俄罗斯边境的紧张局势如同拉紧的弓弦,一旦松开,后果将不堪设想。近年来,两国关系因白俄罗斯非法移民问题而急剧恶化,如今,波兰增兵边境的举动更是将这一潜在冲突推向了临界点。一旦擦枪走火,其对两国乃至整个欧洲地区都将产生深远而复杂的影响。对波兰而言,冲突的代价是沉重的。首先,军事上的损失不容小觑。.............
  • 回答
    说实话,把波兰足球的水平直接套用到亚洲足球的框架里来衡量,这事儿挺有意思,也挺能引发一番讨论的。毕竟,欧洲足球和亚洲足球在很多层面上都存在着天然的差异,直接硬套难免会有点“跨界感”。咱们先不说那些虚的,直接点儿说:波兰足球在亚洲,绝对属于第一梯队里的佼佼者,甚至可以说,是亚洲球队难以逾越的一道高墙。.............
  • 回答
    波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同时也承受了巨大的痛苦。理解波兰在二战中的地位,需要从战争的起因、波兰的立场以及战争期间的经历这几个方面来详细阐述。 波兰在二战中扮演的角色波兰在二战中扮演的角色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 战争爆发的直接导火索和第一个受害者: 德国的入侵: 1939.............
  • 回答
    波兰在历史上并非“屡次亡国”,而是经历过一次“亡国”和多次“瓜分”的惨痛经历。理解这一点很重要,因为“亡国”意味着国家整体的独立性丧失,而“瓜分”则是由邻国将波兰领土瓜分,但其国家名称和一些民族认同仍然得以保留。波兰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国家独立性丧失,发生在18世纪末,即 波兰立陶宛联邦的瓜分(177.............
  • 回答
    波兰与伪满洲国之间并未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理解这一点,需要将当时的历史背景与波兰自身的国际地位放在一起考察。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伪满洲国是一个由日本扶植的傀儡政权,其国家地位从未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大多数国家,包括当时拥有独立主权并享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波兰,都不可能承认这样一个由侵略者建立的政.............
  • 回答
    波兰在二战初期所处的政治局面可谓是风雨飘摇,夹在两个虎视眈眈的强大邻国之间,其战略选择本身就充满了无奈与悲壮。要理解波兰为何会遭受德国和苏联两个对立方同时入侵,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当时波兰的政治考量,以及其所处的国际大环境。一、 寻求独立自主的艰难平衡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波兰重新获得独立,但其边界的划定.............
  • 回答
    波兰翼骑兵,这个名字一听就带着一股子英武之气,提起它,人们脑海中往往会浮现出战场上那惊天动地的冲击力。然而,究竟该把他们归类为重骑兵还是轻骑兵,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是”或“否”就能概括的。事实上,翼骑兵的定位,更像是一个兼具重骑兵的威力和轻骑兵的机动性的独特兵种,他们的设计和战术,正是为了最大化这种.............
  • 回答
    波兰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广袤领土和丰富文化底蕴的国家,其在欧洲历史舞台上曾扮演过重要角色。然而,近代以来,波兰未能成为欧洲的大国,这背后有着复杂而深刻的原因,涉及地理、政治、经济、军事以及一系列历史事件的综合作用。下面我将详细阐述这些原因:一、地理位置的劣势与战略困境: “东欧平原的十字路口”.............
  • 回答
    波兰与白俄罗斯边境的紧张局势,犹如阴云笼罩东欧,其背后牵扯的远不止是简单的边境管理问题,更是一场多维度、深层次的地缘政治博弈。我将尝试从几个关键角度来解读当前东欧的复杂局势。首先,这场危机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的?简单来说,这一切的导火索是白俄罗斯领导人卢卡申科的报复性举措。自2020年总统大选结束后.............
  • 回答
    关于波兰对华是否“特别不友好”,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很难简单地用“是”或“否”来回答。波兰与中国的关系近年来确实出现了一些波动和摩擦,但说它是“特别不友好”,可能需要更细致地审视。首先,我们得承认,波兰在某些议题上的立场与中国存在明显分歧,并且在公开场合,其政府官员和部分媒体对中国的批评声音相对.............
  • 回答
    关于波兰前陆军司令提出波兰有权向俄罗斯声索加里宁格勒归属权这一说法,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审视。这并非一个孤立的军事将领的个人观点,而是可能触及到复杂的历史、地缘政治和国际法层面,反映出某些区域力量的立场和诉求。首先,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加里宁格勒(原名柯尼斯堡)在二战结束后,根据《波茨坦协定》,作为.............
  • 回答
    波兰立陶宛联邦,一个曾经辉煌且疆域辽阔的欧洲国家,它的目光更多地投向了东方的广袤土地以及与邻国的争夺,例如与莫斯科公国、奥斯曼帝国和瑞典的漫长斗争。 相较于同时期的西欧大国如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法国和荷兰,波兰立陶宛联邦确实没有像他们那样建立起庞大而持续的海外殖民帝国。但如果我们将“海外殖民地”的.............
  • 回答
    波兰,这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孕育了无数令人瞩目的人物。他们遍布艺术、科学、政治、体育等各个领域,用智慧、才华和勇气,为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要说波兰有名的人,那真是数不胜数,我尽量为你娓娓道来一些耳熟能详、贡献卓著的代表人物,让你感受到波兰的独特魅力。在科学的星空中闪耀的巨星:提起波兰的.............
  • 回答
    波兰将 MiG29 战机移交给美国,这一决策无疑在国际舞台上掀起了不小的波澜,也为原本就复杂胶着的俄乌冲突增添了新的变量。要解读波兰的这一步棋,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并深入分析其对乌克兰局势可能产生的影响。波兰的考量:安全、联盟与战略选择首先,我们必须理解波兰此举背后并非孤立的决定,而是经过深思.............
  • 回答
    波兰翼骑兵的翼,这绝对是他们在战场上最引人注目的标志,也是历史上许多军事爱好者津津乐道的话题。但说实话,关于这些华丽的“翅膀”究竟有什么实际作用,一直存在着不少争论。有人说是为了威慑,有人说是为了吓唬马匹,也有人说是为了装饰,甚至是防箭。咱们这就一样一样地捋一捋,看看哪个说法更靠谱。最普遍的说法: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