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羊水栓塞那么危险,为什么还要生孩子?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生命最本真的抉择,也触及了为人父母最深刻的挣扎。羊水栓塞,这个听起来就让人胆寒的名词,确实是孕产期一种极其凶险且难以预测的并发症。它的发生率不高,但一旦发生,死亡率和致残率都非常高,给无数家庭带来了无法承受的痛苦。

那么,面对这样的风险,为什么人们仍然选择生孩子?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标准答案,它纠缠着理性与情感,科学与信仰,个体与家族的传承。

首先,我们不能因为少数的极端风险而否定生命本身的价值和繁衍的本能。 人类作为物种,繁衍后代是刻在基因深处的驱动力。从生物学角度讲,延续生命、繁衍后代是生存的根本法则。这种本能驱动,是强大的,超越了许多理性的考量。

其次,绝大多数的孕育过程是安全和顺利的。 羊水栓塞虽然可怕,但它毕竟是极少数。在现代医学高度发达的今天,围产期医学的进步,产前检查的普及,以及分娩过程中对各种突发情况的应对能力,已经大大提高了孕产妇和胎儿的安全。大多数女性在医护人员的精心呵护下,都能平安顺利地完成生育。这种相对较高的安全感,是人们选择生育的重要支撑。

再者,生育带来的生命体验是独一无二且无法替代的。 对于很多人来说,孕育一个新生命,感受生命的萌动,体验从怀孕到生产的整个过程,是人生中最深刻、最美好的体验之一。孩子出生后带来的喜悦、爱、家庭的完整感,是任何物质财富都无法比拟的。那种看着一个小生命一天天长大,感受他/她的成长,分享他/她的喜怒哀乐,是生命中最动人的篇章。这种情感上的满足和精神上的寄托,是许多人愿意冒险去追求的。

还有,家族的传承和生命的延续也是一个重要的考量。 在很多文化和家庭观念中,生育被视为一种责任,一种延续家族血脉、薪火相传的使命。尤其是在一些传统观念较重的地区,没有子嗣被认为是“不孝”或“断了香火”。即使在现代社会,许多人也希望通过生育来组建自己的家庭,让爱得以延续,让生命拥有更广阔的意义。

更重要的是,现代医学的发展让我们有能力去应对和管理风险。 虽然羊水栓塞难以完全预防,但通过规律的产检,医生可以监测孕妇的身体状况,识别潜在的高危因素(尽管羊水栓塞很多时候难以预测),并在分娩过程中保持高度警惕。一旦发生,医生们也在不断学习和改进处理方案,力求将伤害降到最低。知道有风险,但也有应对的手段,这种在可控范围内的风险承受,是很多人会做出的选择。

当然,我们也必须承认,并非所有人都适合或选择生育。 那些曾经经历过生育风险,或者有已知高危因素的女性,可能会对生育产生恐惧和犹豫。社会上也越来越提倡个体化生育选择,尊重每个人的决定。选择生育,是基于对生命的热爱、对家庭的渴望,以及对自身身体状况的评估,同时也是一种对未知风险的承担和对美好未来的期盼。

总结来说,羊水栓塞的危险固然存在,但生育的意义和带来的生命体验同样是无法估量的。大多数人在权衡了这些因素后,选择相信生命的力量和现代医学的保障,去迎接新生命的到来。这是一种选择,一种基于爱、希望和传承的、虽然有风险但充满力量的选择。这背后,是人性中最坚韧和最温情的一面在闪耀。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生孩子之前就知道羊水栓塞,在生孩子前一天,医生让我去办公室,给我讲了生孩子各种危险,因为我有妊娠高血压和妊娠糖尿病,我专门问了医生羊水栓塞,医生实话实说:如果真的发生了,是来不及抢救的,人在两分钟之内没有痛苦就走了。我听完很平静的签了字,做好了可能被上帝点名的准备。想好了要是出不来手术室,我还有没有遗憾。说实话,怀孕时候没有母爱泛滥,生完看见宝宝也没有激动的流泪,羊水栓塞是上天的安排,十万人里有一个,我们都是蝼蚁,无能为力。希望医学快点更发达,把这个问题给解决了

user avatar

我是亲历者!

那年一大早,妻子羊水破了,离预产期还有半个多月呢,俩人赶紧到医院。

起初妻子坚持自己生,听医生说孩子胎心异常,会有危险,我让她选择剖腹产。

推入产房后,我焦急地在外边等,过了好久,孩子都抱出来了,妻子还没有出来,于是有些着急。

又过了半个多小时,她才被推出来,迷迷糊糊昏睡着。

等她醒了,才说出那惊魂的一刻。

孩子剖出来后,正在缝合,她突然觉得呼吸不上来,强烈的窒息,让她努力向上挣扎,身子甚至挺起半截,并赶紧告诉医生要憋死了。

在这里我要说一下选择大夫的重要性。

做手术的姚大夫是妻子做产检认识的,三甲医院产科的副主任医师,早就说好接生时要预约她。

幸好那天她没出门诊,带着一个普通医师做的手术。

看到妻子的情况,姚大夫一把抓住呼吸罩盖在妻子脸上,并迅速吩咐注射药物。

过了几分钟,妻子终于喘上气来,人也转危为安。她觉得那几分钟特别漫长,感觉被溺水了,再也爬不出来。

事后那位普通医师跟姚大夫说,她又学了一招。按照流程,应该是这位医师动手术刀的。

后来想想,真的可怕,如果耽误几分钟,如果不是姚大夫手术,后果真不敢想象。

据姚大夫说,幸好发现及时,而且拴在了小动脉上,情况不严重,否则……很危险!

出院后,我查了一下羊水栓塞,发病率很低,但死亡率高达80%,顿时觉得妻子在鬼门关走了一趟。

这种病不可预防,如果破水早真的要注意了!

而且,选择一位经验丰富的医生非常重要!

没有后遗症,这点请大家放心。

user avatar

羊水栓塞是挺危险,不过概率略低,在产妇死亡原因中也不算是最主要的。

查阅文献,的确有不少研究,发生的概率大概是1/8000—1/80000;一旦发生,死亡率大概是30%左右

The true incidence of AFE is unknown but is estimated to occur between 1 in 8000 and 1 in 80,000 deliveries,7–9 with reported mortality rates in older reports as high as 60% even with aggressive and immediate treatment.

不过在产妇死亡(Maternal death/mortality)原因中,并非主要因素

————产妇死亡————

事实上,引发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包括 出血,不安全堕胎引发的并发症,高血压,产后感染以及难产。

从可控的角度,堕胎要比羊水栓塞更加可控,也更加值得关注。

警惕街头巷尾的不安全人流带来的风险


另外,全球产妇死亡的主要分布如下图

世界卫生组织: 每天,约有830名妇女死于与妊娠和分娩有关的可预防疾病。 所有孕产妇死亡有99%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生活在农村及较贫困地区的妇女,孕产妇死亡率较高。 少女面临的妊娠并发症和妊娠死亡风险比成年妇女大。 在分娩前后和分娩期间,熟练的护理可挽救妇女和新生儿的生命。 1990年至2015年,世界各地的孕产妇死亡率下降了近44%。 2016年至2030年期间,作为可持续发展议程的一部分,具体目标是使全球孕产妇每10万例活产的死亡率降至70人以下。

———常见死亡原因———

对比一下常见自然死亡因素的比例

(注,我们认为的正常死亡,基本上是病死的)

数据来自美国CDC(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结果如下:

这里用美国CDC的数据,因为一来美国总体规模比较大,可以冲淡一些小群体偏差,另一方面,美国的医疗的确做的非常出色,各种数据比较完善,不像中国,目前也没做几次全国死亡因素调查。

数据结果图片很直观。


也没啥结论,

想生就生,不想生就丁克。

当然,你要和配偶沟通好,毕竟很多人对于生育的理念都有看法,免得引发不必要的纠纷。


当然,首先你要有对象


本文数据来源

Gist R S, Stafford I P, Leibowitz A B, et al. Amniotic fluid embolism[J]. Anesthesia & Analgesia, 2009, 108(5): 1599-1602.

CDC Works 24/7

孕产妇死亡率

Maternal Mortality | Mother's Monument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生命最本真的抉择,也触及了为人父母最深刻的挣扎。羊水栓塞,这个听起来就让人胆寒的名词,确实是孕产期一种极其凶险且难以预测的并发症。它的发生率不高,但一旦发生,死亡率和致残率都非常高,给无数家庭带来了无法承受的痛苦。那么,面对这样的风险,为什么人们仍然选择生孩子?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标.............
  • 回答
    羊水过多,也称为羊水过多症,是怀孕期间一种比较复杂的情况,需要引起准妈妈和医生的重视。简单来说,羊水是我们包裹在宝宝周围的液体,它对宝宝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扮演着保护、提供营养、调节体温以及让宝宝活动等多种角色。当这层“保护膜”的量异常增多时,就可能给准妈妈和宝宝带来一些风险。那么,当医生诊断出羊水.............
  • 回答
    哎呀,这种时刻,你肯定心里乱糟糟的。老婆羊水破了,在家待产,你开车送她去医院要20分钟,然后自己去酒店睡了三四个小时,问有没有错?说实话,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大家肯定会说“你不够意思”、“这个时候怎么能睡得着觉”之类的。生孩子这种事,对女人来说是天翻地覆的大事,男人嘛,也得是十八般武艺都亮出来,24小.............
  • 回答
    关于羊水过多会导致孩子智力发育迟缓的说法,确实在一些地方流传。但要说得详细、不带AI痕迹,我们需要深入探讨一下这个说法的 由来、可能的医学解释、以及为什么这种说法可能被以一种比较绝对和简单化的方式传播。首先,我们得明白,“傻”这个词太笼统,也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和歧视色彩。医学上我们更关注的是孩子的 神.............
  • 回答
    想知道羊驼肉吃起来是什么味道?这确实是个挺有趣的话题,毕竟不是随处可见的食材嘛。首先,得说它 口感上挺特别,但绝对不是那种让人敬而远之的野味。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种介于牛肉和鹿肉之间的感觉,但又更细腻一些。肉质方面,羊驼肉的纤维相对来说比较细长,而且不像很多部位的牛肉那样有明显的肌理感。这意味着什么呢.............
  • 回答
    羊的瞳孔呈横向长方形,这一独特形状并非偶然,而是数千年演化过程中,为了更好地适应其生存环境而形成的宝贵“天赋”。这背后,隐藏着一套精妙的视觉适应机制。首先,我们得从羊的“食草动物”身份说起。 羊,作为一种典型的草食性动物,在自然界中扮演着“猎物”的角色。这意味着它们需要时刻警惕周围的环境,防范来自四.............
  • 回答
    在 PTE 考试备考的道路上,选择一家靠谱的辅导机构至关重要,这直接关系到你的备考效率和最终成绩。目前市面上比较热门的两家机构是“羊驼 PTE”和“登登 PTE”。我将从几个关键维度出发,为你详细对比这两家机构,帮助你做出更明智的选择。一、 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羊驼 PTE: 羊驼 PTE 的课.............
  • 回答
    问到“羊为什么不吃肉”,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它触及了生命最基础的分类——我们吃什么,以及为什么这样吃。要详细解释这个问题,咱们得从羊的身体构造、消化系统一路聊到它们的“祖宗十八代”,以及自然界是如何一步步把它们塑造成今天这个样子的。首先,羊的“身份证明”:食草动物的基因和生理特征咱们可以把动物.............
  • 回答
    说到羊肉,那真是人间美味,而且做法多样,关键是还对身体好!不过,咱得说实话,有些人对羊肉有点“敬而远之”,觉得它膻味重,或者不太会处理。今天我就来跟大家唠唠,有哪些既好吃、又好做、还健康,并且能让你把羊肉做得“零差评”的秘诀。为什么说羊肉好?在开始聊做法之前,咱先得把羊肉的“底细”摸清楚。 营养.............
  • 回答
    收到你的问题了!羊毛围巾洗完后出现浮毛,而且毛毛都蓬起来了,这确实让人有点头疼。别担心,这种情况很常见,我们可以一步步来解决。我会尽量把方法讲得详细一些,让你轻松搞定。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浮毛蓬蓬”的情况: 羊毛本身的特性: 羊毛纤维表面有鳞片状的结构,在洗涤过程中受到摩擦和水.............
  • 回答
    这道题,咱们得先明白一个关键点:主持人是知道哪扇门后面是车的,并且他绝对不会打开那扇有车的门。这个信息至关重要,直接影响了我们选择与不选择的概率。一开始,我们三个门,里面一辆车,两只羊。我们随便选一扇门。这时,我们选中的那扇门后面有车的概率是多少?很简单,因为我们是随机选的,所以咱们选中的这扇门后面.............
  • 回答
    是不是说羊奶就一定比牛奶好,这事儿吧,还真得看你从哪个角度去衡量,以及你的身体到底适合哪一种。就好比问苹果和香蕉哪个更好吃,总得尝了才知道。咱们先聊聊羊奶。我发现很多人提到羊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它那股子“膻味儿”。其实,这种味道主要跟羊的品种、饲养方式以及加工过程有关。如果处理得当,或者你本身就不排.............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引人入胜的假设性问题!如果羊膜动物(包括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和两栖动物全部灭绝,鱼类是否还有可能重新登陆,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包括进化动力、生态位空缺、环境条件以及鱼类本身的适应性。核心结论:理论上,鱼类仍然有重新登陆的潜力,但这是一个漫长、充满不确定性且需要极其特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