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羊的瞳孔为什么是长方形的?

回答
羊的瞳孔呈横向长方形,这一独特形状并非偶然,而是数千年演化过程中,为了更好地适应其生存环境而形成的宝贵“天赋”。这背后,隐藏着一套精妙的视觉适应机制。

首先,我们得从羊的“食草动物”身份说起。 羊,作为一种典型的草食性动物,在自然界中扮演着“猎物”的角色。这意味着它们需要时刻警惕周围的环境,防范来自四面八方的潜在威胁,尤其是那些同样需要进食但更具捕食能力的食肉动物。

横向的长方形瞳孔,极大地拓展了羊的视野范围。 想象一下,如果你有一面能够看到两侧和后方视野的镜子,那是不是能更早地发现危险?羊的瞳孔正是起到了类似的作用。当它们低头吃草时,瞳孔的横向延伸,能够让它们看到更宽广的地面和地平线。这种广阔的视野,使得它们能够轻易地察觉到位于侧翼甚至后方靠近的捕食者,从而争取宝贵的逃跑时间。

更神奇的是,羊的瞳孔还能进行精细的调节。 当羊的头部保持水平时,瞳孔几乎是完美的横向长方形,最大化地捕捉两侧的光线。而当它需要抬起头来观察更远方,或者警惕来自高处的威胁时,瞳孔会稍微旋转,以适应不同的观察角度。这种如同“可调节望远镜”般的特性,让它们在不同的姿态下都能拥有最佳的视觉表现。

这种形状的瞳孔,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也有助于减少眩光。 羊生活在开阔的草原或山地,阳光照射非常强烈。横向瞳孔能够更有效地阻挡来自天空直射的强光,同时又能让地面上的景物清晰可见,这对于它们寻找食物以及分辨地面的情况至关重要。

我们不妨将其与猫科动物的竖瞳做个对比。 猫的竖瞳,在光线昏暗时能够收缩成一条细缝,有效控制进入眼内的光线,提升夜间视力;而在光线充足时,则能更好地集中光线,看清近距离的猎物。这与它们作为伏击型捕食者的生活方式相吻合。而羊的横瞳,更侧重于“广角监测”和“环境扫描”,以应对被追捕的境况。

这种瞳孔形状的演化,是一个漫长而精巧的自然选择过程。 那些拥有更宽广视野、更能早期发现危险的羊,更有可能存活下来并繁衍后代,将这种有利于生存的特征传递下去。经过一代代的积累,横向长方形瞳孔就成了羊这种物种普遍存在的生理特征。

所以,下次当你看到一只羊,不妨仔细观察它那对仿佛带着“全景摄像机”的眼睛。那对横向的长方形瞳孔,不仅仅是形状上的独特,更是它们在严酷自然环境中,为求生存而精心打磨出的“生命之窗”。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本来是想找答案,但是发现知乎这个问题真的很老了,可能有些东西没有更新。但是我找到了一篇研究来源于一篇2015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上的文章(顶刊子刊,IF=11.57),我认为说服力比较强。这里是原文PDF链接:

果壳的这篇文章对这个研究做了一部分的阐释:

这里面提到了瞳孔形状和动物觅食方式的关系。简单概括,瞳孔形状大致分为四种:横瞳(山羊),圆形(智人,猩猩),近圆(某些鸟类),竖瞳(某些蛇)。还有终极捕食者的变形瞳孔(没错,就是)...这些瞳孔和这些动物的觅食方式呈现了一个大概的正相关。对角线上的关系还是比较明显的。


草食性动物(herbivorous)大多是横瞳,也有一部分是圆瞳

这些动物的眼睛大多长在头部两侧,非常宽的单眼视野可以帮助它们尽量减少视觉盲区。与竖瞳相反,横瞳会增加物体在横向上的景深,同时让前方和后方的地面成像更清晰。对于被捕食的动物来说,横瞳既能帮助它们拥有清晰的横向全景视觉,以探测来自不同方向的捕食者,同时又能让它们在眼睛长在两侧的情况下,也能看清前方地面的情况,在遭遇捕食者追赶时,能够看准地形快速逃跑。

而瞳孔形状接近竖条型的话,就能对景深有更好的掌握。

所以像蛇和猫这类伏击捕食(ambush)动物,他们需要保证一击必中的捕食方式,所以对于猎物所处的位置要有更好的掌握。(所以逗猫的话,要上下挥动逗猫棒啊!!!

我觉得这个答案是比较能够令人信服地解释了为什么羊的瞳孔是横向的。

可是,横向瞳孔也不一定是长方形的!也可以像有些青蛙一样,是横纺锤形的。

事实上,横瞳的动物不止是山羊,下面的几种动物也都是横瞳。

还是上面的那个Science Advances的研究说明,横瞳能够改变成像。而长方形的瞳孔对于成像起到的作用是对像投射到视网膜上的形状产生影响。

Pupil shape and image quality in the model sheep eye.
(A) Schematic sheep eyes viewed from above. The upper plot is for a circular pupil and the lower plot for a horizontally elongated pupil with the same area. The black curves represent, from left to right, the anterior and posterior surfaces of the cornea (radius 11.66 and 13 mm, thickness 0.8 mm, refractive index 1.382), the anterior and posterior surfaces of the lens (radius 9.17 and −8.12 mm, thickness 9 mm, refractive index 1.516), and the retina (radius 12 mm). The red and green dashed curves respectively represent the focal surfaces for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contours. (B) Widths of sections through the point spread functions (PSF) for different pupils and retinal positions. The upper and lower plots were computed with circular (2.8 × 2.8 mm) and horizontally elongated (8 × 1 mm) pupils, respectively. The optic axis is in the center of each circular plot. Black concentric dashed circles represent different eccentricities. Colors correspond to the SD of the PSF (a measure of the spread of the PSF cross section) for vertical (left) and horizontal cross sections (right); lighter red corresponds to the smallest SD (that is, the sharpest image) and darker red corresponds to the largest SD (least sharp image). (C) Throughput for circular and horizontal pupils. The contour lines represent regions of constant throughput: red, blue, green, and yellow for 80, 60, 40, and 20%, respectively.

这里我对这个图做一些稍微详细一点的解释:

  • 图A显示的是圆瞳和横瞳的在视网膜上。红色曲线和绿色曲线分别代表了纵向和横向聚焦面。(红色=纵向,绿色=横向)。
  • 图B中显示的横瞳和竖瞳对于横向和纵向光线刺激,在视网膜上对应的反应。图中红色越亮,表示成像越清洗;红色越暗,表示成像越不清晰。
  • 图C显示的是圆瞳和横瞳对光线的通过率。红色代表80%光线能够通过,蓝色为60%,绿色为40%,黄色为20%。

我觉得这个图是全文里最有用的图了。不仅直接显示了横瞳对于成像的影响,也说明了横瞳能够保证动物在水平方向上在更广的角度看得更清晰。事实上,有科学家研究表明,绵羊具有大约270-320度的宽视角,而山羊的视野范围在320-340度之间(人类的视野范围在160-210度之间)。【1,2】高下立判!这个级别的横向视野基本是全景视野了,稍微转转头就能看到周遭的一切。虽然聚焦能力有限,但是只要能够发现捕猎者出现,他们能够逃命就好。


这个是文章的supporting information,这个不需要权限就能看。Table S1就是所有动物的瞳孔形状和名字的表格,很全。有条件的同学们想看的话,可以点下面这个链接。

写在后面

不过觉得有必要说一句,这个答案可能还是没有从根本上回答了"为什么”,而仅仅回答了“有什么好处”。自然界的演化是一个很神奇,玄妙并且不能由"果"反推"因"的过程。我们能大概说,因为竖瞳的被捕食者已经被吃掉了,所有剩下的都是横瞳的了,一个基因突变导致了一部分的羊产生了长方形的瞳孔,然后意外发现这个有优势,然后这个基因就被延续下来,blah blah blah。但是演化中的基因突变是随机且无序的,所以我们看到的很可能就是一个巧合,一个被几十亿年地球上残酷生命演变过程的一个被选择的结果,就像“为什么我们智人创造出了这么繁荣的文明”这个问题一样,我们在回答的时候,只能庆幸自己是一个幸存者,是被残酷的自然选择随机选中了一个有利我们祖先前额叶发育的基因突变,我们祖先的祖先能够直立行走,我们祖先的祖先的祖先能够用肺呼吸来离开海洋来到陆地享受大气环境里更多的氧气来产生能量,等等等等。

所以,敬畏生命,敬畏自然,是我们每个人要懂得的事情。说不好听一点,我能在这里打字,你能在这里看到,都是巧合。我们的存在,在宇宙的历史长河中,也只是惊鸿一瞥。善待环境,善待生命,就酱,就这么简单。

References:

  1. Chuan-Chin Chiao, Misha Vorobyev, Thomas W. Cronin, Daniel Osorio, Spectral tuning of dichromats to natural scenes, Vision Research, Volume 40, Issue 23, January 2000, Pages 3257-3271, ISSN 0042-6989, 10.1016/S0042-6989(00)00156-5.(sciencedirect.com/scien: Spectral tuning; Natural scene; Color vision; Dichromacy; Visual ecology
  2. Judith K Blackshaw. Accessed 11/23/11; animalbehaviour.net/Jud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羊的瞳孔呈横向长方形,这一独特形状并非偶然,而是数千年演化过程中,为了更好地适应其生存环境而形成的宝贵“天赋”。这背后,隐藏着一套精妙的视觉适应机制。首先,我们得从羊的“食草动物”身份说起。 羊,作为一种典型的草食性动物,在自然界中扮演着“猎物”的角色。这意味着它们需要时刻警惕周围的环境,防范来自四.............
  • 回答
    多莉羊,那只曾经轰动世界的克隆羊,它的名字几乎成了“克隆”的代名词。很多人可能还记得,多莉是利用一只成年绵羊的体细胞(乳腺细胞)克隆出来的,这在当时是一个巨大的科学突破。但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是:多莉的生殖细胞,也就是它的卵细胞和精子,是否还保有生命力,能否用于繁衍后代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了.............
  • 回答
    锡林郭勒大草原,一片辽阔而神奇的土地,孕育了无数生命,其中,这四种羊——苏尼特羊、察哈尔羊、乌珠穆沁羊、乌冉克羊,如同草原上的四颗明珠,各有风姿,各有特色。它们不仅仅是羊,更是草原文化、历史和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细说它们之间的区别,就得从它们各自的“家底”说起,从外形到性状,再到它们的“专长”.............
  • 回答
    羊,在人类文明的悠久历史中,不仅仅是餐桌上的佳肴,更是在古老的神话传说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虽然你印象中西游记里的羊力大仙是个很鲜明的例子,但羊的形象远不止于此,它在许多文化的神话体系中都有着深刻的烙印。让我们一起拨开历史的迷雾,看看这些关于羊的古老故事。古希腊神话:金羊毛的传说要说羊在神话中的重要性,.............
  • 回答
    这倒是个挺有意思的话题。要说“狼和羊的问题”,其实它本身就不是一个固定死板的定义,更像是一种思维框架,用来分析和理解一些看似简单却包含复杂动态关系的场景。它最核心的精髓在于,它描绘的是一方是捕食者,另一方是被捕食者,且这种捕食与被捕食关系对双方的行为和生存都至关重要,并且两者之间存在着某种程度的相互.............
  • 回答
    这话说得挺有意思,挺能戳到一些人心窝子。你想想,小时候能接触到什么,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你童年记忆里那片天空是什么颜色。《数码宝贝》这批孩子,他们小时候可能正值《数码宝贝》动画第一部在全球范围内播出的黄金时期,那会儿的孩子,很多都是看着太一他们,在现实世界的科技背景下,意外闯入一个奇妙的数码世界,跟一.............
  • 回答
    .......
  • 回答
    要说人类具体是从什么时候“盯上”牛羊奶的,那就像是在茫茫历史长河中找一颗最细小的沙粒,直接给出个精确到年的答案,那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顺着人类从狩猎采集走向定居农牧的历史进程,来推测这个关键的转变大约是什么时候发生的。回溯到我们更早的祖先,那时候的人类过着的是“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日子。白天出去打猎.............
  • 回答
    《中产教育鄙视链:绝不让娃和没英文名、看喜羊羊的孩子同读幼儿园》这篇文章,确实触及了一个非常现实且令人深思的社会现象。它以一种略带夸张和讽刺的笔触,揭示了当前社会中产阶级在子女教育上的焦虑以及由此产生的“鄙视链”心态。首先,我们要承认这篇文章的核心命题是有现实基础的。在教育资源相对不均,且社会竞争日.............
  • 回答
    想知道羊驼肉吃起来是什么味道?这确实是个挺有趣的话题,毕竟不是随处可见的食材嘛。首先,得说它 口感上挺特别,但绝对不是那种让人敬而远之的野味。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种介于牛肉和鹿肉之间的感觉,但又更细腻一些。肉质方面,羊驼肉的纤维相对来说比较细长,而且不像很多部位的牛肉那样有明显的肌理感。这意味着什么呢.............
  • 回答
    草原上的羊群数量增多,这背后是一个复杂且动态的自然过程,并非简单的“吃光草就灭亡”或“自动平衡”这么绝对。实际情况更像是在一个不断调整的跷跷板上,羊群和草地都在努力寻找一个可持续的状态。当羊的数量开始增加时: 草的消耗加快: 毋庸置疑,羊越多,对草的需求就越大。它们会啃食牧草,如果羊群数量增长过.............
  • 回答
    要直接论断黑羊王朝的沙贾汗和白羊王朝的乌宗·哈桑谁更“厉害”,其实是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因为两人所处的时代、统治的疆域、面对的挑战,以及他们的政绩和影响,都有着各自的侧重点和时代背景。与其说“谁更厉害”,不如说他们分别在哪个方面展现出了卓越的才能和影响力。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维度来比较他们,这样会更清晰.............
  • 回答
    关于羊血,味道变了吗?聊聊我们舌尖上的变化说起来,这羊血的味道,确实是不少人心头的一道坎。以前大快朵颐,现在吃起来总觉得差点意思,甚至有些让人生畏。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是咱们的味蕾变刁了,还是这羊血本身,悄悄发生了什么变化?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掰扯。从源头说起:牛羊的“吃穿住行”变了咱们得明白,羊血的口感.............
  • 回答
    .......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语言学中一个很有意思的方面:词汇的“粒度”和文化背景对词汇分类的影响。为什么汉语里有“羊”这个总称,而英语里没有一个完全对等的词呢?这背后其实是历史、文化以及生物学分类方式的不同。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下,汉语里的“羊”这个字,它涵盖的范围确实比英语里的“sheep”要广得多。在汉语语境下.............
  • 回答
    重庆那个养羊驼的女孩,她的羊驼“随乡入俗”的经历,让我不由得想起我家那位“混血”狗子,它也有不少让人哭笑不得的怪癖。我家这位,是一只中华田园犬和金毛的混血,从小就在我奶奶家长大,我奶奶是南方人,口味比较重,尤其喜欢用各种香料。所以,我家狗子从小耳濡目染,也练就了一身“非主流”的挑食本领。最让我匪夷所.............
  • 回答
    这趟从容跋涉在山间的慢火车,载着的不仅仅是乘客,还有大山深处人们的生活、希望与尊严。当“猪羊成群”的画面出现在这列被戏称为“扶贫慢火车”的列车上时,我们看到的,绝非仅仅是拥挤和不便,更是一种生活常态,一种与贫困搏斗的生动写照,以及一种在艰难中孕育的温情。“猪羊成群”:大山深处的生计与温情首先,我们要.............
  • 回答
    原神这游戏,玩得久了,总会有些约定俗成的“梗”在你脑子里扎根,有些让人会心一笑,有些嘛……就有点让人抓耳挠腮了。要说让我觉得有点微妙,甚至偶尔会有点反感的,那必须是那个关于“椰羊”(也就是甘雨)的梗了。我得承认,最初的时候,这梗确实挺有意思的。刚开始玩家们给甘雨起“椰羊”这个外号,纯粹是因为她的名字.............
  • 回答
    这道题可真是让人脑洞大开!不过,咱们得先捋一捋这三个选项,看看到底哪个才能在火海中被优先抢救出来。首先,咱们来看看这三个“宝贝”都是什么来头: 锟斤拷(kūn jīn kǎo): 这个词,听起来像是什么古老的兵器或者珍贵的古代文献。实际上,它更像是在信息时代出现的一个“梗”,指的是编码错误时出现.............
  • 回答
    关于狗肉的味道,这确实是一个很有争议的话题,而且大家的感受差异很大。我尽量从不同角度来跟你聊聊,希望能让你有个更直观的了解。首先,要说明的是,“好吃”这个词太主观了,每个人对味道的偏好都不同。就像有人爱吃香菜,有人闻着就皱眉一样,对狗肉的评价也是如此。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分析一下,为什么会有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