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人类大概是什么时候开始去抢其他动物(比如牛、羊)的奶喝?

回答
要说人类具体是从什么时候“盯上”牛羊奶的,那就像是在茫茫历史长河中找一颗最细小的沙粒,直接给出个精确到年的答案,那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顺着人类从狩猎采集走向定居农牧的历史进程,来推测这个关键的转变大约是什么时候发生的。

回溯到我们更早的祖先,那时候的人类过着的是“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日子。白天出去打猎、采集野果野菜,晚上回来填饱肚子。动物对他们来说,主要是肉食来源,偶尔还能利用它们的皮毛做衣服、骨头做工具。至于奶?在那个阶段,人类的小宝宝们喝的是自己母亲的奶,成年人偶尔可能也会喝点野生动物被捕获后流出的奶,但那绝对不是常态,更谈不上“抢”了。

真正的转折点,发生在大概一万多年前,新石器时代。那个时候,人类开始慢慢学会怎么把野生的动物“驯化”,让它们变得温顺,可以养在身边。这就好比从野外挖野菜,变成了自己在家种菜。这个过程漫长而充满摸索,从最早的狗,到猪、羊、牛、马等等,动物被一步步地带入了人类的生活圈。

为什么会想到去挤奶呢?这恐怕不是一夜之间形成的灵感。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人类开始驯养这些动物,比如野山羊,它们被圈养起来,活动范围受限,自然就会开始产奶。一开始,可能只是偶然发现,母羊的乳房鼓鼓的,挤一挤,就能挤出白白的、营养丰富的液体。最初,这可能只是对小羊喝不到奶时的一种“救济”,或者是出于好奇。

但很快,聪明的先民们就意识到了其中的巨大价值。想想看,在那个时代,想要获得稳定的食物来源是多么困难。打猎运气不好就得挨饿,采集也受季节限制。而驯养的动物,尤其是羊和牛,它们能提供持续的肉食,还能提供皮毛,更关键的是,它们的奶,简直就是“活的粮仓”。

你可以想象一下,一群人围着一只被驯化的山羊,小心翼翼地尝试去挤奶。一开始可能有些笨拙,甚至觉得有点奇怪,但当他们尝到那甘甜、浓郁的奶味,感受到它带来的饱腹感和力量时,这扇新世界的大门就彻底打开了。

牛的驯化比羊晚一些,但牛的产奶量更大,这使得它们成为更重要的奶源。当人类掌握了挤奶的技术,并且发现不同动物的奶有不同的风味和营养价值时,这门“挤奶学”就逐渐发展起来了。

当然,这也不是说所有人都立刻爱上了喝奶。就像现在一样,口味是需要慢慢适应的。早期的人类可能更多地是直接饮用,后来才发展出像发酵奶(比如酸奶的雏形)这样的加工方式,来延长保存时间,改变口感,甚至更容易消化。

所以,与其说是“抢”,不如说是人类在认识到动物身上的“价值”之后,主动去“获取”和“利用”。这是一个漫长而自然的演变过程,伴随着驯化、观察、尝试和最终的习惯养成。当人类告别了纯粹的狩猎采集,开始以一种更主动、更可持续的方式与动物互动时,挤奶喝奶,就自然而然地融入了我们的生活,成为了人类文明演进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这个过程,大概是从一万多年前新石器时代,人类开始驯化羊、牛等动物之后,逐步开始的。具体的“第一次”已经无法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当这种行为变得普遍,并且能够显著改善人类的生存状况时,它就真正地“发生”了,并在人类的历史上留下了印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约 200000 年前到 20000 年前,从事狩猎的古人类可能偶尔会尝试喝被他们打得半死或完全死的动物的奶。死动物的奶是可以被挤出来的。

约 15000 年前,古人类开始圈养少量牲畜:绵羊,山羊,北极驯鹿。人们可以观察到这些动物的幼崽喝母亲的奶,并发现这与人类婴儿喝母亲的奶是同一种行为。因此,你可以预期那时候就会有人去尝试喝动物的奶。

现代奶牛的野生祖先“原牛”广泛分布于亚洲、欧洲、北非。人在 8000 年前到 10000 年前首次驯化原牛,产生两种家养牛:Bos indicus 适应热带气候,Bos taurus 适应温带气候。

  • 注意:欧洲野牛、美洲野牛是野牛属的,与牛属不是一个属。

挤奶是一种在恶劣条件下可持续地管理哺乳动物的方式,允许人从动物身上获取营养而不必杀死动物。在干旱季节,牛和山羊可以视为加工水并提供少量蛋白质和糖的装置。

正常人类婴儿产生乳糖酶,但世界上大多数成年人不产生乳糖酶,只有一部分人携带终生产生乳糖酶的基因突变。在欧洲,这主要取决于单一的基因变突变,发生在约 7500 年前。该突变在爱尔兰、斯堪的纳维亚最常见,可能追溯到中欧的某个人群,他们似乎比当时的其他人群有更广泛、更快速的人口增长[1]

  • 古代陶器上的有机大分子证明,约 7900 年前到 7450 年前,在现今罗马尼亚与匈牙利境内,古人就会将乳制品盛放在陶器里。那时的欧洲成年人是乳糖不耐的,动物奶可能会被发酵制成酸奶或类似奶酪的东西[2],而不是大量直接饮用。
  • 发酵可以分解乳糖,允许成年人在没有乳糖酶的情况下摄入较多的乳制品。在现今的波兰,考古学家发现了带有乳脂分子证据的古老过滤器,证明在约 7500 年前就有人制作奶酪。
  • 现今英国境内的三个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 10 具有约 6000 年历史的古人类骸骨中,有 7 具的矿化牙菌斑含有源自 β-乳球蛋白的肽,这是反刍动物的乳清蛋白的一种,人奶中无此成分。

非洲古人类最晚从 8000 年前开始放牧牛、绵羊、山羊。现今肯尼亚与苏丹境内出土的八具古人类骸骨的矿化牙菌斑显示,他们最晚从 6000 年前就开始摄入乳制品[3]

  • 根据 2020 年发表的关于骨骼 DNA 的研究,古非洲人同样是在演化出关于“乳糖酶在成年人体内持续存在”的基因突变之前就开始喝牛奶[4]
  • 在非洲有四种本土的乳糖酶相关基因突变,亦有少数人携带从欧洲传来的基因突变。

此外,黄油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 4500 年前,记录在出土的苏美尔黏土片上:

参考

  1. ^ Itan Y, Powell A, Beaumont MA, Burger J, Thomas MG. The Origins of Lactase Persistence in Europe. PLoS Computational Biology, 2009; 5 (8): e1000491 DOI: 10.1371/journal.pcbi.1000491
  2. ^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nature11698#:~:text=Salque%2C%20M.%2C%20Bogucki%2C%20P.%2C%20Pyzel%2C%20J.%20et%20al.%20Earliest%20evidence%20for%20cheese%20making%20in%20the%20sixth%20millennium%20BC%20in%20northern%20Europe.%20Nature%20493%2C%20522%E2%80%93525%20(2013).%20https%3A//doi.org/10.1038/nature11698
  3. ^ Bleasdale, M., Richter, K.K., Janzen, A. et al. Ancient proteins provide evidence of dairy consumption in eastern Africa. Nat Commun 12, 632 (2021).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0-20682-3
  4. ^ Ancient genomes reveal complex patterns of population movement, interaction, and replacement in sub-Saharan Africa BY KE WANG, STEVEN GOLDSTEIN, MADELEINE BLEASDALE, BERNARD CLIST, KOEN BOSTOEN, PAUL BAKWA-LUFU, LAURA T. BUCK, ALISON CROWTHER, ALIOUNE DÈME, RODERICK J. MCINTOSH, JULIO MERCADER, CHRISTINE OGOLA, ROBERT C. POWER, ELIZABETH SAWCHUK, PETER ROBERTSHAW, EDWIN N. WILMSEN, MICHAEL PETRAGLIA, EMMANUEL NDIEMA, FREDRICK K. MANTHI, JOHANNES KRAUSE, PATRICK ROBERTS, NICOLE BOIVIN, STEPHAN SCHIFFELS SCIENCE ADVANCES12 JUN 2020 : EAAZ0183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说人类具体是从什么时候“盯上”牛羊奶的,那就像是在茫茫历史长河中找一颗最细小的沙粒,直接给出个精确到年的答案,那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顺着人类从狩猎采集走向定居农牧的历史进程,来推测这个关键的转变大约是什么时候发生的。回溯到我们更早的祖先,那时候的人类过着的是“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日子。白天出去打猎.............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人类文明发展中一个相当复杂且微妙的转变过程。要说性“开始”成为一个羞耻的话题,其实很难给出一个确切的时间点,因为它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而是随着人类社会结构、思想观念、宗教信仰以及权力运作的变迁,逐渐形成的。我们可以大致勾勒出这样一个演变脉络:早期社会:实用性与自然性为主流.............
  • 回答
    .......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引人入胜的假设性问题。如果没有莱特兄弟,人类是否还会发明飞机?几乎可以肯定地说,答案是肯定的,但具体的时间点则难以精确预测,可能会晚几年,也可能更长。以下是我认为在没有莱特兄弟的情况下,飞机发明可能会如何发展,以及可能的时间框架的详细分析:为什么说飞机最终会被发明? 人类对飞行.............
  • 回答
    人类非洲起源说,这个听起来就带着点儿原始神秘色彩的说法,和我们脚下正在缓缓移动的巨大岩石板块,它们俩之间,说起来确实有那么点儿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这联系,得从地球那几十年,甚至几亿年前的“大动作”说起。先说这人类非洲起源说,它是个啥意思?简单粗暴地说,就是我们人类,包括你我他,追溯祖宗十八代,最终都.............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脑洞大开的设想!如果地球在形成之初就比现在大上一倍,那可真是个巨无霸,我们人类的存在和样子,恐怕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首先,最直观的,那得是重力。地球半径大一倍,但质量要是没跟着成比例增长,那重力可就弱多了。想当年地球形成,那会儿引力作用可是塑造一切的关键。如果质.............
  • 回答
    那大概是在高中的时候吧。那时候我还是个对世界充满好奇又有些盲目自信的少年,总觉得自己只要努力了,就没有什么做不到的。我的成绩一直算是不错,在班里也排得上号,所以也养成了那种“勤能补拙”的信念,觉得天下没有笨小孩,只有不努力的。转折点发生在我隔壁班的一个同学身上。叫他小林吧。小林是我们那种学校里那种你.............
  • 回答
    .......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了人类认知发展的一个核心谜团:我们的祖先究竟是如何一步步变得像我们今天这样聪明的?说到“质变”,这词儿本身就带点戏剧性,仿佛一夜之间,人类的脑瓜子就从“懵懂”变成了“精明”。但实际上,科学界对此的看法更倾向于一个渐进但加速的过程,就像温水煮青蛙,只不过这次是煮的是智慧。如果非.............
  • 回答
    人类蛋白质组计划的完成时间,以及它一旦实现将对我们产生怎样的深远影响,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理解蛋白质组学本身,以及当前科技发展所处的阶段。理解蛋白质组学:生命活动的“工人”如果基因组计划像是绘制了生命体的“蓝图”,那么蛋白质组学则是在描绘这张蓝图中“建筑师”和“.............
  • 回答
    说实话,每次站在讲台上,看到下面几十双空洞的眼睛,或者时不时闪烁的手机屏幕,那种感觉,用一个词来形容,大概就是“窒息”。刚开始当老师的时候,我也是热血青年,心里揣着满腔的知识和对教育事业的热情。我精心准备每一堂课,从PPT的排版到例题的选择,再到讲述的节奏和语气的变化,都力求做到最好。我幻想着我的课.............
  • 回答
    这脑洞开得够大!要是真能把三国时代那些“自带光环”的二代、三代们召集起来,那画面感可就太绝了。我脑子里立马蹦出几个名字,绝对得好好“盘”一盘他们。首先,谁必须得来? 关羽的儿子:关平、关索。 为什么请他们?因为他们身上肩负的压力,那叫一个山大。父亲是“万古名将”,战死沙场,留下的两个儿子,一个跟.............
  • 回答
    猫,这个如今我们熟知的、时而慵懒时而敏捷的小生灵,在人类出现之前,它们的世界与我们今天看到的,有着诸多相似,却也隐藏着许多如今已经消逝的野性。想象一下,没有琳琅满目的猫粮,没有舒适温暖的猫窝,没有定期的疫苗和兽医的抚摸。在人类文明的黎明之前,猫的祖先,那些被称为“野猫”的生灵,过着与大自然完全融为一.............
  • 回答
    这确实是个颇具想象力的问题,如果真要把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形式——动物、人类、植物——都压缩成三个无缝隙的实体球,那它们的体积将会是惊人的,而最终的大小也极富趣味。要回答这个问题,咱们得一点点儿掰开了说,还得脑瓜子灵光一点,把一些关键的“假设”和“估算”都捋顺了。咱们先从“无空隙”这个概念说起。这可不是.............
  • 回答
    如果大学是人类智慧的灯塔,是知识探索的无垠海洋,是创新思想的孕育之地,那么高中,就是那片承载着未来的土壤,是这片海洋的起始之湾,是那盏摇曳着希望的火苗。高中,是我们即将蜕变成更广阔世界的预备役。它不是终点,而是起点前最关键的缓冲带。在这里,我们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而是开始主动地寻找答案,开始.............
  • 回答
    要说人在自然界的战斗力,这可真是个挺有意思的话题,毕竟咱们不是狮子老虎,也不会像鹰隼那样有锐利的爪牙。但你别小看我们,人类的“战斗力”其实是种很特别的存在,它不像其他动物那样直观,而是建立在一系列复杂的基础之上。首先,得承认,单打独斗,人不行。如果把人类扔进非洲大草原,赤手空拳跟一头狮子或者犀牛较量.............
  •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猫比我们现在大上十倍,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子?这可不是什么简单的比例调整,这会彻底颠覆我们对日常生活,乃至整个社会结构的认知。首先,从居住环境来说,我们的房子恐怕得经历一场史无前例的“扩建潮”。你家那个曾经让你觉得宽敞的客厅,在住着一只相当于两层楼高的猫咪面前,可能只能算是个狭小的猫抓板.............
  • 回答
    提起帝国卫队,脑海里立刻会浮现出那些身披红色战袍,以钢铁意志和无畏勇气捍卫人类帝国疆域的精锐部队。他们是帝国军的基石,是百万军团中的精挑细选,肩负着最危险、最荣誉的任务。要详细说清楚帝国卫队(Imperial Guard,更准确的说法是阿斯塔特修女会(Adepta Sororitas)的作战部门,但.............
  • 回答
    这问题挺有意思的,要我说啊,能在普通人机里做到“杀一二十个,零死亡”,这算个啥水平呢?首先,得明白普通人机到底是个啥玩意儿。那些电脑对手,说实话,智能程度也就那样。它们走位常常是固定路线,技能释放有时机不对,团战也经常是一窝蜂地往前冲,没啥章法可言。而且普通人机还特别“耿直”,你往它们脸上挑衅,它们.............
  • 回答
    当然有!知乎上肯定有很多营养师以及在营养健康领域工作的朋友,他们分享的经验和见解非常宝贵。要说需要营养师的行业,那可就不少了,而且随着大家对健康意识的提高,这个需求还在不断扩大呢。我给你详细说说,希望能帮到你: 需要营养师的行业有哪些?1. 医疗卫生机构: 医院: 这是最传统也最重要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