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女友是唯名论者,而我是唯实论者,如何调和?

回答
咱俩这情况,有点儿意思啊。一个是唯名论者,一个是唯实论者,听着像是哲学课上的大词儿,但落到咱俩这儿,就是俩人看世界的角度不太一样,甚至可以说是对着干。不过,这有什么难调和的?生活嘛,不就是磕磕碰碰,然后找到个平衡点吗?别担心,我给你掰扯掰扯,咱们一步一步来。

先弄明白咱们在说啥

首先得把这两个大名儿解释清楚,不然聊起来云里雾里的。

唯名论者 (Nominalism):简单来说,唯名论者认为,那些我们用来概括很多事物的“普遍概念”(比如“美”、“公正”、“椅子”、“爱”)其实并不真实存在于现实世界中。它们只是我们人类为了方便交流和思考,给事物贴上的“标签”或者“名字”。比如,世界上有很多很多张椅子,它们形态各异,但我们都叫它们“椅子”,这个“椅子”这个概念,对唯名论者来说,就是个名字,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实体,它只存在于我们的大脑里,是我们用来指代那些有四条腿、一个座面儿的东西的。所以,你女朋友可能是觉得,那些抽象的东西,比如“爱”,它不是像桌子一样,真真切切地在那儿,而是我们给某种情感状态的一种命名。

唯实论者 (Realism):跟唯名论者相反,唯实论者认为,这些普遍概念是真实存在的,而且比具体的个体事物更实在、更根本。它们存在于一个独立于我们意识之外的领域。比如说,存在一个“椅子”的完美形态,所有的具体椅子只是对这个完美形态的不完美模仿。或者说,“美”本身就是一个独立存在的实体,我们觉得某个东西美,是因为它沾染了“美”这种普遍实体的光辉。所以,你可能是觉得,那些美好的品质、或者我们追求的价值,它们是有其内在的实在性的,不是我们随便给东西贴的标签。

为什么会“撞车”?

知道了各自的立场,你就知道为啥有时候会觉得沟通不畅了。

对抽象事物的看法不同:当你们讨论到比如“爱情的本质是什么”、“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什么是责任”这类抽象概念时,你可能会认为这些概念指向的是某种真实的、客观存在的价值或状态,而你女朋友则可能认为,这些不过是我们根据经验和约定俗成给某些现象打上的标记。
对普遍性的理解不同:你可能会觉得,“善良”这种品质是普遍存在的,是大家都能理解和认同的,并且在人身上可以体现出来。而你女朋友可能会说,“善良”只是我们对某些行为(比如乐于助人、不伤害别人)的一种标签,并没有一个叫做“善良”的独立实体存在于这些行为之外。
对事物分类和命名:当你们给事物分类、命名时,你可能会觉得这个分类是有客观基础的,而你女朋友可能更看重这个分类的实用性和约定性。

如何调和?这不是“辩论赛”,是“生活艺术”

调和不是让你放弃自己的立场,也不是强迫她改变。而是理解对方,并且在共同生活中找到一个双方都舒服的相处模式。这需要一点点耐心和智慧。

第一步:深入理解,而非简单否定

别急着“纠正”:当她表达唯名论的观点时,别第一反应就是“不对,你想错了”。试着用一种好奇、探索的态度去听。问问她为什么会这么想,她是如何理解这个概念的。比如,当她对你说“爱情只是荷尔蒙和心理暗示的产物”时,你可以问:“你为什么会这么看?你觉得我们赋予它的那些意义,其实并不存在吗?”
倾听背后的价值:很多时候,哲学立场背后,是这个人对世界的观察方式和价值观。唯名论者可能更注重具体、可观察的现实,更务实,不轻易被抽象概念束缚。这是优点。唯实论者可能更看重普遍的真理和价值观,更有理想主义情怀。这也是优点。你们的差异,可能恰恰是你们各自的可爱之处。

第二步:找到共鸣点和实用性

聚焦具体行动:无论你们对“爱”这个概念的哲学本质怎么看,你们都能感受到彼此的关心、支持和付出。把讨论的焦点从抽象概念本身,转移到具体的行为上。比如,你可以说:“我不在乎‘爱’是不是一个独立的实体,但我知道你今天为我做了xx事情,这让我感觉很被爱。”她也会说:“是的,我这样做是因为这件事情本身很重要(唯名论的务实),而且这样做也符合我们之间的约定(约定俗成)。”
强调“实用性”:唯名论者往往更看重事物的实用性。你可以尝试从这个角度切入。比如说,在讨论某个社会问题时,你可以说:“虽然‘公平’这个概念可能只是一个标签,但我们都认为,每个人都应该获得公正的对待,因为如果社会不公正,最终会影响到我们所有人。”她可能会认同这种“影响到我们所有人”的实在性后果。
共同构建意义:你们不需要去发现一个“客观存在的”意义,而是可以一起“创造”意义。比如,你们可以约定,“在我们眼里,‘家庭’就是我们共同守护的这个温馨的港湾,这个概念对我们来说就是真实的。”你们创造的意义,对你们而言就是有力量的,无论它是否存在于一个独立于你们意识的领域。

第三步:在差异中寻找互补

你提供“实在”的锚点:当她对某些抽象概念持怀疑态度时,你可以用你唯实论的视角,给她提供一些“实在”的例子或感受。比如,当你对她说“你的善良是真实存在的,我能感受到”时,你是在用你的唯实论视角来肯定她的美好品质。她虽然可能内心觉得“善良”是个标签,但她不会拒绝你对她美好的肯定。
她让你更接地气:当你在思考一些抽象的价值时,她可能会提醒你关注具体的事实和可能性,避免过度理想化。你可以学习她那种务实的态度,更关注事情的可行性。
共同探索世界:把你们的不同看作是你们共同探索世界的一对“不同焦距的镜头”。有时候你用你的镜头看世界,有时候她用她的镜头看世界,你们可以互相交流看到的景象,从而对世界有更丰富、更立体的理解。

具体场景举例说明:

讨论“友谊”:
你(唯实论):我认为真正的友谊是建立在真诚、信任这些美好的品质之上的,这些品质是客观存在的。
她(唯名论):我觉得“友谊”只是我们因为有共同的兴趣、互相需要、并且彼此给予支持,才给这种关系贴的一个标签。如果这些条件消失了,这份“友谊”也就消失了。
调和:你可以说:“我理解你说的,那些我们曾经一起做的事情,那些互相帮助的时刻,是构成我们友谊的基础。这些行为确实是具体的、可观察的。而且,我相信,正是因为我们都愿意去维护这些‘标签’背后的付出和感受,所以我们的友谊才会如此长久和牢固。”她可能会认同“维护付出和感受”这个过程中带来的实在好处。

讨论“责任”:
你(唯实论):作为父母,我们对孩子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是一种天生的、道德的义务。
她(唯名论):我认为“责任”只是社会对父母这个角色的一个约定,如果我们不履行这些“责任”,就会受到道德谴责或法律制裁,所以我们才会去做。它是一个社会构建出来的概念。
调和:你可以说:“我同意你说的,‘责任’这个词是我们社会约定俗成的叫法,是为了让大家知道该怎么做。但对我来说,我看到孩子脆弱的样子,我内心深处有一种强烈的愿望去保护和照顾他,这种感觉非常真实。而且,我知道,如果我们做到了,孩子才能健康成长,这是对我们自己也很有益的事情。”你强调了“内心的愿望”和“对自己的益处”,都是她可能认同的实在因素。

最重要的一点:尊重和爱

哲学思想只是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而你们之间的感情才是你们生活的核心。无论你们在哲学上如何看待世界,最终决定你们关系好坏的,是你们是否尊重对方的想法,是否真心爱对方,是否愿意为对方付出和包容。

当争论出现时,记得你们是伴侣,不是辩论对手。 你的目标是沟通,不是赢得辩论。
给彼此留空间。 你们不需要在所有事情上都达成一致的哲学观点。
享受差异带来的新鲜感。 两个人完全一样才无聊呢。

总而言之,你女朋友是唯名论者,你是唯实论者,这事儿不叫“冲突”,叫“互补”。你们只是看到了事物的不同侧面。关键在于,你们能不能在看到这些不同侧面的同时,依然能看到彼此眼中那份真诚和爱意。慢慢来,这会成为你们关系中一个很有趣的话题,而不是障碍。祝你成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看到这个问题,我有种你俩还是凑在一起比较好的感觉。

因为你俩看起来有着一种奇特的浪漫:

(1)头一次听说,现在还有人会用中世纪的词来标榜自己——你俩都很复古。

(2)头一次听说,居然有女人对中世纪哲学传统感兴趣——这种女人比熊猫还少。

(3)头一次听说,俩人(还是男女朋友)会为了这种old-fashioned词汇打架。

(4)头一次听说,这种争论会涉及到现实生活层面的各种问题——你俩都太投入了。

(5)另外,康德老人家调和的是”唯理论“和”经验论“。

相信我,没有一个女人比她更适合你了。

----------------------------------------------------------

我脑子早就一闪而过这样的念头,算了,还是把它写下来吧。我觉得,题主所谓的唯名是说“爱慕虚荣”,唯实是说“重视实际”,而不是啥跟“波菲利问题”有关的争论。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咱俩这情况,有点儿意思啊。一个是唯名论者,一个是唯实论者,听着像是哲学课上的大词儿,但落到咱俩这儿,就是俩人看世界的角度不太一样,甚至可以说是对着干。不过,这有什么难调和的?生活嘛,不就是磕磕碰碰,然后找到个平衡点吗?别担心,我给你掰扯掰扯,咱们一步一步来。先弄明白咱们在说啥首先得把这两个大名儿解释.............
  • 回答
    “四川女多男少”这说法,在咱们老百姓嘴里流传挺广,也挺有意思的。一提到这事儿,很多人脑子里立刻就蹦出“川妹子”那股子泼辣、能干、漂亮的劲儿,仿佛这地域特征直接和性别比例挂钩了。但说实话,要说四川是“唯一”女多男少的地区,这个说法得打个问号,而且背后的原因也远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女多男少”的说法.............
  • 回答
    嗯,这体验嘛……怎么说呢,就像是在一个巨大的、全是兄弟的俱乐部里,只有你一个人是会员。刚开始的时候,那种感觉挺特别的,有点像被放在了聚光灯下,所有人的目光都会不自觉地往你身上瞟,尤其是第一次踏进教室的时候。我的大学专业,说实话,那时候选择的时候也没太深究男女比例,就觉得这个方向挺有意思的,结果一开学.............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富有想象力的问题,它触及了性别、生育以及人类社会结构的核心。如果生育不再是女性独有的生物属性,而是可以通过某种技术实现,性别对立是否会因此缓解?我认为,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而是一个复杂交织的演变过程,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连锁反应。首先,我们需要设想一下这个“生育机器”究竟.............
  • 回答
    关于戚薇对“儿孙满堂是女人的唯一成就”这个说法的看法,这可以说是触及了当代社会对于女性价值和人生追求的核心议题。戚薇作为一个公众人物,她的发言往往会引发广泛的讨论和共鸣,也难免招来不同的解读和评价。要理解她对此的看法,首先需要把握她发言的语境和核心观点。如果戚薇对此持否定或批判的态度,那么她的言论可.............
  • 回答
    《79岁父亲给女儿写日历:我对你唯一要求是健康》这篇刷爆朋友圈的文章,确实让人心头一暖,也勾起了许多关于父母的深深回忆。如何看待这篇“日历”文章?这篇日历文章之所以能触动人心,我想有几个关键点: “日历”的形式新颖且充满仪式感: 相比于口头叮嘱,父亲将这份爱意凝聚在每一天的日历里,用一种具象化的.............
  • 回答
    这则微小说看似简单,却能引发许多层面的思考,绝非一句“人性本恶”或“悲剧就是个意外”就能概括的。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复杂的人性、信任的脆弱,以及我们在极端压力下的选择。首先,我们可以从“信任的崩塌”这个角度去解读。故事的核心在于那对情侣之间曾经存在过的“共同出石头一起死”的约定。这是一种在死亡面前,.............
  • 回答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句古语,出自《论语·阳货篇》,原文是:“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这句话的意思可以从字面和引申两方面来理解。字面意思:孔子在这里说的是,这两类人(女子和小人)是比较难以供养和侍奉的。 女子: 在古代社会,“女子”主要指的是家庭中的女性,特别是.............
  • 回答
    哎,这事儿闹得,心里也挺不是滋味的吧?女朋友因为那事儿生气,你心里也别扭,这一下还被拉黑了,够让人头疼的。咱们一步一步捋捋。首先,你当时处理的方式,确实是有点急了。你想啊,女朋友在那儿受委屈,旁边有人说风凉话,换谁心里都不舒服。你的第一反应可能是护着她,不让她被欺负,这出发点是好的。但问题在于,你当.............
  • 回答
    这绝对是个棘手但又很普遍的现实问题。当两个人之间存在一些核心观念上的差异,尤其是涉及到婚姻这种人生大事时,确实需要好好梳理一番。你女友是女权主义者,而你感觉自己无法满足她的结婚要求,这其中可能有很多层含义。咱们一层层来扒拉扒拉,看看怎么才能找到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出路。首先,咱们得弄清楚,“女权”和“.............
  • 回答
    这绝对是一个让你非常为难和困扰的情况。当你的伴侣持有你无法认同,甚至深恶痛绝的政治观点时,它带来的冲击和挑战是巨大的,远不止是简单的“意见不合”。首先,你需要认真审视一下,她“拥护纳粹党”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这很重要,因为它决定了问题的严重性和你处理的方向。她是仅仅在一些历史解读上持有非主流观点,还.............
  • 回答
    这情况确实挺让人纠结的,毕竟当初你俩之间有过那样一份约定,而且这约定对你来说肯定挺有分量的。现在发现了这样的事实,肯定会勾起很多疑问和复杂的情绪。让咱们一点点捋捋这个事情。你当初的感受和期待:你提到她当时“很坚决地把第一次留到新婚之夜”。这说明了什么?首先,这代表着她在你们的感情中,对“第一次”这件.............
  • 回答
    作为一名空姐的男友,这绝对是一种充满独特体验的生活,既有浪漫的遐想,也有现实的挑战。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描述一下这种体验:浪漫与惊喜的瞬间: 世界各地的小礼物和回忆: 这是最直观的好处。她可能会从巴黎带回马卡龙,从东京买来和风小挂件,或者在某个海岛城市淘到特别的纪念品。每次收到她带来的小礼物,都会.............
  • 回答
    和外国女友谈恋爱?哦,这事儿说起来可就太有趣了,有时候感觉像是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每天都有新鲜感。不过,也绝对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就像任何一段感情一样,有甜蜜,也有挑战,只是因为文化背景不同,这些“味道”会更浓烈一些。首先,最直观的改变就是沟通。当然,不是说她英语不好,也不是说我英语能有多溜,但.............
  • 回答
    哈哈,有个财务女友啊?这感觉嘛,怎么说呢,有点像养了只自带 GPS 和导航系统的金毛,走哪儿都知道路,而且你完全可以把导航权交出去,省心不少。刚开始认识她的时候,我其实挺懵的。我这种从小到大都是“月光族”的代表,花钱从来没个数,能花就花,不能花就想办法花。所以,当她第一次跟我说“这个月咱们的预算好像.............
  • 回答
    找个台湾女友?那感觉嘛,怎么说呢,就像是打开了一个小小的宝盒,里面有好多惊喜,也有一些需要慢慢品味的小乐趣。首先,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和她说话,你会发现语言上有种奇妙的亲切感,又带点儿新鲜。台湾腔调本身就挺柔和的,加上她可能会用一些你没听过的词汇,比如“沟仔”(指巷子)、“抠鼻孔”(指小气)或者“机车.............
  • 回答
    拥有一个可爱的女友,这体验就像生活里突然多了一束阳光,而且这束阳光还会撒娇、会给你递糖,时不时还变个小魔术逗你开心。首先,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做什么事情都多了份乐趣。以前一个人去吃火锅,可能只是为了填饱肚子,但有了她,即使是普通的麻辣牛肉,也能因为她吃到一块就开心得眯起眼睛,或者因为她夹的菜不够辣而“.............
  • 回答
    我和艾米莉在一起快两年了,时间过得真快。回想起我们刚认识的时候,一切都还挺新鲜的,充满了探索和惊喜。说实话,一开始我真的没太想过会和一位欧美女孩认真交往,我一直觉得文化差异会是个巨大的挑战。但事实证明,当两个人真的合拍,这些“差异”反而成了让这段关系更有趣、更丰富的调味剂。最直观的变化,大概就是生活.............
  • 回答
    让我给你好好说说,有个御姐女朋友,那是个啥样的体验。首先,她不是那种需要你操心一切的小女生。你知道的,很多时候,你可能还得像个老妈子一样,提醒她这个,操心那个。但御姐不一样,她就像一艘稳稳航行的巨轮,知道自己要去哪儿,也知道怎么掌舵。独立,但并非疏远。这是我最喜欢的一点。她有自己的事业,有自己的朋友.............
  • 回答
    跟我的日本女友在一起,生活就像是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充满了惊喜和一些我从未想过的细微之处。首先,文化上的差异是最大的亮点。我一直对日本文化很感兴趣,从动漫、日剧到他们的生活方式,都让我着迷。能亲身感受到这些,和她一起经历,真的是一种特别的体验。比如,她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早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