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按地区分的七普口径性别比数据看,在七普时点只有吉林(99.69)和辽宁(99.70)是女多男少的地区。
按性别比从低到高排,除了吉林辽宁,四川前面还有黑龙江(100.35)、河南(100.60)、河北(102.02)这些地方,然后才是四川(102.19)。值得一提的是四川后面紧跟着的就是旁边的重庆(102.21)。
四川明明是男多女少,在省级地区中性别比只是第六低的,问题的说法完全不成立。
尽管题目说法错误,但四川的总人口性别比确实比全国低不少。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结果?可以试着从四川卫健委公布的2010年与2020年人口金字塔图表的对比[1]中寻找答案。
从人口金字塔的整体结构来看,四川在2010年就已经很明显地朝着倒三角的形态在发展,这就是老龄化的结果。
四川的老龄化水平在全国名列前茅。2020年全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是13.5%,按从高到底排,四川(16.9%)只排在辽宁(17.4%)和重庆(17.1%)的后面,位居第三。
老龄化会直接推动总人口性别比下降,2021年全国的总人口性别比就从2020年的105.7下降到104.88。
根据官方数据,2021年全国总人口依然保持增长。但看分性别人口,男性人口的数量已经在下降了,从2020年的72334万下降到2021年的72311万。
尽管图表里没有数据标注,但注意观察对比上表中2010年时10-14、15-19和20-24岁三个年龄组和2020年时20-24、25-29和30-34岁三个年龄组,很明显的可以发现在十年间四川的青年年龄段的人口有一定的流入,而且其实是女性人口明显增加,男性人口基本持平。2020年时的25-29和30-34岁年龄组的人口中女性已经明显比男性多了。
通过下图的对比可以看得很明显。
以同样的方法观察对比上表中2010年时30-34岁、35-39岁、40-44岁和45-49四个年龄组和2020年时40-44、45-49、50-54岁和55-59岁四个年龄组,可以发现:
四川的壮龄段人口确实有明显流出(死亡率在这个年龄段还没开始显著抬升),但其中男性与女性人口流出的情形差不多。
这跟我们的一般印象不一样。在一般印象里,外来务工人员以男性为主。另一个劳动力输出大省——河南,该省总人口性别比(100.6,2020年)显著低于全国水平(105.7,2020年)就是由壮龄段男性人口大量流出使得该年龄段性别比突然从明显偏高水平下降到低于100的水平所致。
但根据四川卫健委公布的人口金字塔,四川的情况好像不太一样:流出人口中性别分布是比较均匀的,这可能与务工的工种或其他因素有关。但四川并未像河南那样公布全省分年龄段人口的原始数据,所以难以继续求证,只能先暂且先下个结论:
从目前的数据来看,四川较低的人口性别比主要是由先于全国的老龄化进程的进一步加深和青年段流入人口中女性占比更高导致的。
尽管四川是劳动力输出大省,但从四川卫健委给出的人口金字塔中难以得出四川在外务工人员中男性更多以致影响总人口性别比的结论。劳动力输出对四川总人口性别比的影响有待进一步求证。
虽然我一直说中国重男轻女,但是男女比例不能反映男女平等,还要跟经济和人口流动相结合。
重男轻女也有变种,那就是重男不轻女,重男轻女是导致底层光棍横行的主要原因,二胎那就是给光棍加了把火。
很多较落后的地区都是男性外出打工,女性在家带小孩。所以导致女性比男性多。
安徽省阜阳市2019年人口变动调查主要数据公报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为409.2万人,占总人口的49.54%;女性为416.7万人,占总人口的50.46%。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98.2。
那么能否说明阜阳男女平等?
当然不是,阜阳等皖北地区可以说是安徽男女最不平等的地方。
阜阳之所以男性比女性少是因为。阜阳的户籍人口1070万,但常住人口仅820万。
正因为男女失衡和重男轻女造就了皖北等地的高额彩礼。
部分人认为高额彩礼是女性地位超过男性的表现。如果你认为把女儿当货物卖给男方,再把买卖所得给予女方弟弟是女性地位超过男性那就是。
我对象大学室友,是皖北人,她有两个姐姐一个哥哥。一个姐姐给她哥哥在村里盖了个楼,一个姐姐给哥哥讨了老婆。哥哥没什么正经工作,但现在想在城里买套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