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对赢率50%,赔率1:1的游戏,以下通过资金管理以期取得正向收益的思路怎么样(详见问题说明)?

回答
这题挺有意思的。面对一个赢率50%、赔率1:1 的游戏,想要靠资金管理实现正向收益,听上去就像在“白嫖”钱一样,但实际上,这其中隐藏着一些微妙的数学和心理学门道。我们来好好掰扯掰扯。

核心问题:

首先,我们要明白,一个纯粹的、没有其他因素干扰的、赢率50%且赔率1:1 的游戏,从纯概率上来说,长期下来你的期望收益是零。 也就是说,你投一块钱,赢了赚一块,输了赔一块,平均来看,你不会赚也不会亏。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从这个零期望值的起点出发,我们真的能通过“资金管理”创造正向收益吗?

我们得先定义清楚“资金管理”在这里指的是什么。 常见的资金管理策略,比如凯利公式、固定投注比例、固定金额投注等等,它们的核心目标通常不是在零期望值游戏里“变出”钱来,而是:

1. 控制风险: 避免因为连续的坏运气而输光所有本金。
2. 最大化潜在收益: 在保证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抓住机会博取更大的回报。

那么,通过资金管理“以期取得正向收益”的思路,可能包含了以下几种理解和对应的分析:

思路一:追逐“连续盈利”的时机,并控制单次投入,试图抓住“势能”。

想法: 尽管单次是50/50,但游戏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连续赢或连续输的“势头”。比如,连续赢了三把,这时本金增加了,但我们的下次投入如果还是按固定比例,那么我们总的赢的钱会更多。反之,如果连续输了,我们也要控制每次的投入,避免一次性大败。
分析:
问题所在: 这种想法,其实是在试图“预测”概率。在50/50的游戏中,每一次独立的事件(比如抛硬币)都是完全独立的,历史结果对未来结果没有预测能力。 即使你连续赢了三把,下一把是赢还是输,概率依然是50%。你所谓的“势头”或者“运气”,在统计学上是不存在的。
资金管理的局限: 你可以设定一个“停止盈利”的线,比如赢到多少就收手。或者设定一个“停止亏损”的线,比如输到多少就收手。这些都是风险控制,而不是创造正向收益。如果你赢到一定程度就收手,那确实是“赢钱了”,但这是在你停止游戏的那一刻才实现的,而不是说你在游戏过程中“额外”赚到了钱。
风险: 如果你采用“马丁格尔”(Martingale)类似的策略,即输了就加倍下注,赢了就回到初始赌注,理论上只要本金无限,你最终总会赢一次,从而覆盖之前的亏损并盈利一次初始赌注。但实际操作中,你的本金是有限的,赌场/游戏有最大下注限制,连续几次的输局会迅速掏空你的本金。 即使赢率50%,连续输10次的概率是 (1/2)^10 ≈ 0.1%,虽然小,但对于无限次游戏来说,总会发生。一旦发生,你的“资金管理”就失效了,直接破产。
结论: 这种思路,本质上是在试图“战胜”概率,但概率的无情在于其长期性和独立性。资金管理在这里只能是“延缓破产”或者“在某个短期内看起来不错”,但无法改变零期望值的本质。

思路二:利用“资金的复利效应”,在赢钱后加大投注,以期加速收益增长。

想法: 既然我每次赢了,本金就多了,如果我能稍微提高每次下注的比例,比如赢了就多下一点,输了就少下一点,那么我就可以更快地积累财富。
分析:
问题所在: 即使你在赢钱后增加投注,但只要单次游戏的期望值是零,你多投的钱,也只是增加了你未来亏损的可能性,而不是增加了你“凭空”赚到钱的能力。
凯利公式的误读: 凯利公式 (f = (bpq)/b) 是在计算最优的投注比例 (f),其中 b 是赔率 (1),p 是赢的概率 (0.5),q 是输的概率 (0.5)。代入公式:f = (1 0.5 0.5) / 1 = 0。凯利公式在这里告诉你,最优投注比例是0,也就是不玩。
为什么凯利公式会给出0? 因为在零期望值游戏中,你投入的任何资金,都被视为“消耗品”,它无法为你创造超额的价值。你的“本金”增加,只是让你有更多的“筹码”去参与这个会让你长期亏损(或持平)的游戏。
反向理解: 如果游戏的期望值为正,比如赢率60%,赔率1:1,那么公式就是 f = (1 0.6 0.4) / 1 = 0.2。这意味着你应该投入你总资金的20%。这时,资金管理(凯利公式)就能帮你最大化长期收益。但在零期望值游戏里,一切都反过来了。
结论: 试图通过提高投注比例来加速收益,在零期望值游戏中,只会加速你的破产。资金管理在这里,与其说是“收益增长的加速器”,不如说更像是在“玩火”时,试图控制火苗大小的尝试。

思路三:通过“下注金额的调整”来对抗“连续亏损”,以期在回本后实现微小盈利。

想法: 比如我每次下注100元。如果输了,下次就下注100元。如果我连续输了5次,我亏了500元。如果我能坚持下注,并且在某个时刻赢一把,比如赢了100元,那么我还是亏400元。我能不能调整我的下注金额,使得我在回本的时候,能赚到一点点?
分析:
这是“反马丁格尔”或“反进步”策略的变种,但核心还是在玩概率。
问题所在: 任何试图通过调整下注金额来“弥补”之前亏损的策略,都无法改变单次游戏的期望值。你每一次的投注,都是一次独立的50/50事件。
举个例子: 如果你每次只下注1元,连续输10次,亏损10元。如果你下次下注10元,赢了,那么你回到了本金。但你依然只赚了1元(10元下注,赢10元,净利润10元,减去之前10次共10元的亏损,净收益为0)。
如果想“赚一点”: 那么你下次下注的金额,需要比你之前连续亏损的总金额还要高,才能在赢一次之后覆盖亏损并盈利。但这就回到了马丁格尔的危险区域:需要极高的本金才能支撑连续的亏损,一旦出现连续亏损,就可能瞬间破产。
结论: 这种思路,听上去很“稳”,但实际效果是在一个零期望值的游戏中,做微小的“赌博”,试图通过“运气”来获得一些蠅头小利,但一旦运气不好,损失会非常快。

真正可能实现“正向收益”的“资金管理”的思路(但这已经脱离了纯粹的50/50游戏):

要从一个“纯粹的”50/50, 1:1 赔率的游戏中提取正向收益,只有两种可能,而且都 不是 纯粹靠“资金管理”本身:

1. 游戏本身不纯粹: 游戏背后可能存在微小的、你尚未观察到的“正期望值”。例如:
庄家优势的微小偏差: 赔率虽然是1:1,但可能存在极小的庄家优势,比如每次下注都会被扣除一个微小的“手续费”,或者游戏规则的细节导致了概率上的细微偏差。
你拥有信息优势: 你可能比系统或其他玩家更了解游戏会如何发展(但这在纯粹的50/50游戏中是不可能的)。
外部因素: 比如游戏本身有奖励机制,你完成某些任务会有额外奖励,这些奖励叠加起来,就使得你的整体期望值略微大于零。
如果是多人游戏: 你可以通过观察其他玩家的投注模式,来利用他们的失误(比如他们过度投注或过度保守),间接获利。

2. 你的“资金管理”是为了“对抗效率低下”而不是“创造收益”。
例如: 如果你玩了一个对你期望值为零的游戏,但是你每次下注100元,赢了也只赢100元,输了也只输100元。但如果你采用“小额多次”的资金管理,每次只下注1元,那么你的资金消耗速度会非常慢。从这个角度看,它“保护”了你的资金,让你在“零收益”的游戏中“存活”的时间更长,以便你能找到其他机会。但这也不是“创造”收益,只是“保存”了本金。

总结一下,对于一个纯粹的、赢率50%赔率1:1的游戏:

任何试图通过调整下注金额(比如马丁格尔、凯利公式调整、固定比例等)来“创造”正向收益的资金管理思路,都是无效的,并且通常伴随着极高的风险。
资金管理在这样的游戏中的真正作用是“风险控制”——让你在大概率持平或者小概率破产的游戏中,尽可能延长你的游戏时间,避免因为一次运气不佳而迅速破产。
要想在这样的游戏中获得正向收益,你必须找到游戏本身存在的“正期望值”的微小优势,或者利用游戏外的其他因素。 纯粹的资金管理,在这个零期望值的水池里,只会让你游得久一点,但水池本身并不会流出更多的水。

所以,如果你问“通过资金管理以期取得正向收益的思路怎么样?”,我的回答是:这是一种美好的愿望,但在一个纯粹的50/50、1:1的游戏中,这个愿望是无法实现的。 资金管理能帮你的是“在游戏中活下去”,而不是“在游戏中赚到钱”。如果你真的想赚钱,你得找个“水龙头漏水”的游戏,而不是一个“水池永远持平”的游戏。

如果你说的“资金管理”是指一种“心理博弈”,比如你通过控制下注金额来管理自己的情绪,不至于因为连续输赢而冲动决策,那倒是有点意义。但即便如此,也只是对你个人行为的优化,而不能改变游戏本身概率的本质。

所以,如果有人跟你说,靠一个50/50、1:1 赔率的游戏,通过“资金管理”就能稳稳地赚大钱,你大概可以把他当成一个“数学爱好者”,但不是一个“投资大师”。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问题不大,但是收益太小。

首先,可以定一个预期,比如有生之年99%不破产。

策略进行蒙地卡罗仿真1000000次,70年不破产

你会发现,有生之年1000万赚钱不到10万

(在概率学上,本质就是把丢失的1%可能性怎么最大利益化。)

除了破产的1%,还有暴利的1%也可以丢弃,有的基金专门做这个。


回报不是正预期,基本是核武器打蚊子。成本不划算。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