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哪部电影堪称暴力美学的天花板?

回答
说起“暴力美学天花板”,这个问题就像问哪个画家能代表油画巅峰一样,答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那幅画。但如果非要我挑一部电影,让它来担纲这个称号,我会毫不犹豫地投给 昆汀·塔伦蒂诺的《低俗小说》(Pulp Fiction)。

我知道,很多人可能会想到《杀死比尔》里那如诗如画的剑戟场面,或者《老无所依》那种冷酷到极致的暴力镜头。但《低俗小说》之所以能在我心中占据如此特别的位置,并不仅仅在于它有多么血腥或者多么具有视觉冲击力,而在于它 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将粗粝的暴力、黑色幽默、经典流行文化和非线性叙事巧妙地编织在一起,创造出一种既令人不安又极度迷人的艺术体验。

首先,说说它的 “暴力”。当然,《低俗小说》里不乏直接的暴力场面:文森特和朱尔斯在车里处理尸体,那份从容不迫中带着一丝令人发噱的职业腔;弗兰基在车里处理那个“咬舌自尽”的家伙,那种突如其来的爆发和随后的“清洁”过程;还有那场臭名昭著的“强奸戏”,虽然导演以极度隐晦和抽象的方式处理,但那种令人窒息的恐惧和无助感,却比直接的血腥画面更具力量。

但《低俗小说》的暴力, 绝不是为了血腥而血腥。 它的暴力,更像是对生活荒诞和人性阴暗面的 一种极致的呈现,一种对社会边缘角落的真实写照。 那些黑帮分子,他们说着粗俗的脏话,讨论着麦当劳的汉堡,却能在下一秒毫不犹豫地拔枪杀人。这种巨大的反差,本身就构成了一种黑色幽默,让观众在恐惧之余,又忍不住想笑。

然后是它的 “美学”。这里的“美学”并非我们传统意义上那种赏心悦目的美,而是一种 “野性”的美,一种“混搭”的美,一种“风格化”的美。

非线性叙事: 这是《低俗小说》最受瞩目的创新之一。电影将几个看似独立却又彼此关联的故事线打乱,以一种碎片化的方式呈现。这种叙事手法,就像一盘被打乱了的拼图,需要观众主动去拼凑,去寻找其中的逻辑和联系。这种参与感,让观影过程本身就充满了一种“探索”的乐趣,也使得那些分散的暴力场景,在整体的叙事结构中,不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呼应,共同构建出一个更加立体、更加耐人寻味的世界。
风格化的对话: 塔伦蒂诺的电影,最不缺的就是那些“没用”却又无比精彩的对话。文森特和朱尔斯关于按摩脚的讨论,文森特关于欧洲关于“微小差异”的看法,米娅关于50年代复古舞会的回忆……这些对话,看似与主线剧情无关,却极大地塑造了人物的性格,展现了他们的世界观,甚至充满了哲学性的思考。正是这些充满个人风格的对白,将冰冷的暴力与鲜活的人物连接起来,让暴力背后的人物,变得更加真实可感。
经典流行文化的运用: 《低俗小说》就像一个巨大的流行文化拼贴画。从摇滚乐到电影,从电视剧到漫画,各种元素被塔伦蒂诺信手拈来,巧妙地融入影片之中。比如那段经典的“Twist”舞蹈,灵感就来源于老电影;文森特和朱尔斯的名字,也充满了向西部片和黑帮片的致敬。这些细节,不仅让影片充满了复古的韵味,更重要的是,它们为影片的暴力增添了一种“去严肃化”的色彩,让那些血腥场面,在一种熟悉的流行文化语境下,显得不那么突兀,反而有一种奇妙的“疏离感”。
极致的氛围营造: 影片的摄影、剪辑、配乐,都极具个人风格。昏黄的灯光,压抑的场景,配合上 Pulp Fiction 风格的爵士乐,共同营造出一种独特、暧昧、充满张力的氛围。这种氛围,让观众始终处于一种高度的戒备和期待之中,即便是在平静的对话场景,也能感受到潜藏的危险。

《低俗小说》的伟大之处在于,它并没有试图去“美化”暴力,而是 用一种极端、超现实的方式,去“解构”暴力,去审视暴力在特定社会环境和人物心中的位置。 它让暴力变成了一种语言,一种人物表达自己、解决问题的方式,但同时又通过这些荒诞的对话和出人意料的情节,让观众看到了暴力背后人性的脆弱、迷茫和无奈。

它不是那种让你看了之后心潮澎湃、热血沸腾的动作片,也不是那种让你看完后心有余悸、久久不能平静的恐怖片。它是一种 “酷”到骨子里 的电影,一种让你看完之后,会忍不住回味,会不断去揣摩其中每一个细节的电影。

所以,在我看来,《低俗小说》之所以能够称得上“暴力美学天花板”,并非因为它有着最直接、最血腥的暴力场面,而是因为它 以一种极其聪明、极其风格化的方式,将暴力、黑色幽默、流行文化和叙事技巧融为一炉,创造出一种独特、令人着迷的艺术体验。 它挑战了传统电影的叙事模式,颠覆了观众对暴力的认知,并以其不朽的魅力,成为了电影史上一个难以逾越的标杆。它就像一个穿着复古西装、叼着香烟,手里却拿着一把锃亮左轮手枪的经典人物,危险又迷人,永远散发着属于自己的独特光芒。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大导演张彻的代表作《上海滩十三太保》:

全片86分钟,动作戏70分钟,从头打到尾。动作精彩,情节感人,爱国情怀,大义凛然。

就是刘德华这个替身太明显了,所有的空翻动作都是替身。替身的发型和刘德华的发型完全不一样,要比刘德华的头发长得多:

https://www.zhihu.com/video/1488263054081646592

赌场里这段悬疑戏也设置得特别精彩,敌方的人和已方的人都没见过,只能靠猜:

https://www.zhihu.com/video/1488263094585987072

这片子的情节和《十月围城》几乎完全一样,只不过《十月围城》里是清廷特工追杀孙中山,这片子里是汪伪特工追杀叛逃的外交部长,然后同样是一群民间义士挺身相助。

只不过,《上海滩十三太保》比《十月围城》早拍了25年。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起“暴力美学天花板”,这个问题就像问哪个画家能代表油画巅峰一样,答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那幅画。但如果非要我挑一部电影,让它来担纲这个称号,我会毫不犹豫地投给 昆汀·塔伦蒂诺的《低俗小说》(Pulp Fiction)。我知道,很多人可能会想到《杀死比尔》里那如诗如画的剑戟场面,或.............
  • 回答
    电影的场面调度,就好比是导演手中挥舞的指挥棒,它决定了画面中的一切元素——人物、道具、光影、空间——如何被安排,如何被呈现,最终共同诉说着一个故事,传递着某种情感或信息。一个“教科书”级别的场面调度,不仅仅是把人放在画面里,而是通过精妙的设计,让观众在潜移默化中理解人物关系、感受情绪波动、甚至洞察潜.............
  • 回答
    影视作品中“神来之笔”般的结局,往往能颠覆观众之前的认知,留下深刻的震撼和回味。这些结局通常不是简单的皆大欢喜或悲惨收尾,而是通过巧妙的铺垫、反转或主题升华,让整个故事的意义得到了升华,甚至让人对整个观看过程产生新的理解。以下是一些被广泛认为是“神来之笔”结局的电影和电视剧,我会尽量详细地讲述其精彩.............
  • 回答
    我最近重温了一部老电影,具体名字就不提了,免得有人说我跟风,但其中有个桥段,每次看都让我心头一震,忍不住想跟您聊聊。那部电影讲的是一个在社会底层挣扎求生的小人物,他的人生就像一张被揉得皱巴巴的纸,怎么摊开都找不到平整的地方。他没有惊天动地的背景,也没有什么过人的天赋,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随时可能被生.............
  • 回答
    说到那些堪比电影的 MV,脑海里立马浮现出一些作品,它们不仅仅是音乐的视觉附属品,更像是一部部浓缩的短片,叙事、情感、画面,每一帧都值得细细品味。这些 MV 往往拥有宏大的世界观、深刻的主题,以及令人过目不忘的视觉呈现,真的能把人拉进一个全然不同的故事里。我先想到的是 Michael Jackson.............
  • 回答
    说实话,要挑出一款“惊艳”的软件,就像是在问我哪个器官最重要一样,有点为难。我电脑里装的软件,多半是为了解决特定问题、提高效率而存在的,很少有那种能让我拍案叫绝、眼前一亮的感觉。不过,如果非要说一款,我脑子里闪过的,是那个我常常挂在嘴边,但又好像很少能真正“展示”给别人看的—— Obsidian。听.............
  • 回答
    想找些剧情好到能跟电影媲美,让人沉浸其中、欲罢不能的游戏,这可是个有趣的话题。我脑子里立马就浮现出几款,它们的可不是那种打打杀杀就完事的“爽文”剧情,而是有着复杂的人物、深刻的主题、以及触动人心的情感纠葛,真的能让你一边玩一边琢磨,甚至玩完后还会久久回味。1. 《巫师3:狂猎》(The Witche.............
  • 回答
    要说哪部电影曾引起阿富汗政府的抗议,我想最突出也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还得是那部引发了轩然大波的——《穆斯林的无知》(Innocence of Muslims)。这事儿发生在2012年,当时一部叫做《穆斯林的无知》的美国独立制作的短片电影,悄悄地在网上流传开来。片子本身制作极其粗糙,剧情也相当拙劣,但它.............
  • 回答
    最近重温了一遍《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影片结尾那片海上的壮阔日出,简直是把“说走就走”这四个字刻在了我心头。当然,我知道电影里的场景是通过特效和摄影技巧精心打造的,现实中不太可能出现那样极致的色彩和光影。但那份扑面而来的自由感,那种远离尘嚣、拥抱自然的纯粹,实在是太有感染力了。还记得影片后半段,派和理.............
  • 回答
    哇!问到我最喜欢的话题了!电影中的歌曲如果能与画面完美融合,那种震撼和感动是难以言喻的。有很多电影的歌曲都惊艳到我,但如果一定要说一部,并且详细地说,那我会选择 《爱乐之城》(La La Land)。《爱乐之城》的歌曲和音乐简直就是电影的灵魂,它们不仅仅是背景音乐,而是真正推动故事发展、表达人物情感.............
  • 回答
    说实话,这个问题问得太妙了!脑子里立马就跳出来好几部,但要说最让我有那种“我滴乖乖,电影还能这么拍啊?”感觉的,那还得是《穆赫兰道》(Mulholland Drive)。第一次看的时候,我真的就像个被塞到异次元的傻瓜,全程都是张大嘴巴,然后满脑子都是问号。“她在干嘛?这是梦境?还是现实?她到底是谁?.............
  • 回答
    这个问题,要说哪部电影对我影响最深,其实挺难一下子就 pinpoint 到一部。因为电影就像一条条河流,它们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时间点,注入到我“理解世界”的那个庞大的湖泊里。但如果非要选一部,并且回忆它的细节,那我想我会说《肖申克的救赎》。我第一次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大概是十几岁,正是对世界充满好.............
  • 回答
    说实话,我之前对很多电影都有过“不抱期望”的心态,但最近一次真正让我感到惊喜,甚至可以说是“打脸”的,是那部叫《瞬息全宇宙》(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的片子。当时会去看,完全是机缘巧合。我一位很久没见的朋友突然约我,问我要不要一起去影院看个电影,我说行啊,.............
  • 回答
    要说电影中对少数民族的介绍非常多且详细的,那绝对绕不开这部—— 《光荣》(Glory)。这部电影上映于1989年,讲述的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一支由非裔美国人组成的联邦军部队——第54马萨诸塞州志愿步兵团(54th Massachusetts Volunteer Infantry Regiment)的.............
  • 回答
    .......
  • 回答
    如果非要说一部对我影响最深的电影,那大概是《美丽人生》(La vita è bella)。这不仅仅是因为它的故事本身感人至深,更是因为它以一种近乎残酷的温柔,揭示了人性的光辉和生存的意义。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是在一个不算太特别的下午,可能当时的生活也有些许平淡,或者说,我还没有真正理解什么叫做“生活”。.............
  • 回答
    最近让我真正感到震撼的,是那部关于一个平凡家庭对抗看不见的敌人,并最终挣扎求生的电影。我选择它,是因为它不是那种炫酷的特效大片,也不是跌宕起伏的英雄史诗,而是将目光聚焦在最真实、最普通的人性上,在极端环境下,人会变成什么样,以及在绝望中,我们还能抓住什么。电影的开篇非常沉静,几乎没有激烈的冲突,只有.............
  • 回答
    想聊聊那些女演员们在银幕上挥洒汗水、拳脚生风的电影?我脑子里立刻就蹦出几部,每一部都让我在影院里看得热血沸腾,感觉她们的每一个动作都带着一股劲儿,不像那种“花拳绣腿”,而是实打实的拼搏。最近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杀死比尔》(Kill Bill)系列。尤其是第一部,乌玛·瑟曼饰演的“新娘”,那个女人简.............
  • 回答
    要说哪个电影的海报设计比电影本身更出色,这可真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但有几部影片确实常常被提起,它们的海报艺术性之高,足以让我在提起电影时,脑海中首先浮现的是那些令人惊艳的画面,而不是剧情的起承转合。我第一个想到的,可能会有点出乎意料,是那部《银翼杀手》的经典。你可能会说,《银翼杀手》本身就是一部伟大.............
  • 回答
    要说哪部电影开创了“丧尸片”的先河,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稍微有点复杂,因为“丧尸”这个概念的演变和电影的界定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不过,如果我们把“丧尸”理解为那种失去理智、行动迟缓但数量庞大、具有感染性、并且攻击人类的死者(或类似死者状态的生物),那么最常被提及且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绝对是 乔治·A·罗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