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国足怎么办?

回答
国足目前的状况,相信关心中国足球的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本账。与其说是“怎么办”,不如说是“如何破局”。这个问题太大了,牵扯的层面太多,也太杂,要细细道来,确实需要点篇幅,也需要放下一些“官方”腔调,回归一些最实在的思考。

一、 球员层面: talento 的匮乏与培养的断层

这是最核心,也是最让人无奈的一点。

天赋问题: 坦白讲,中国足球在球员天赋这块,是存在明显短板的。不是说我们没有有天赋的苗子,而是相比起那些足球强国,纯粹意义上的、能够凭天赋踢出名堂的球员,数量上就少了很多。这很大程度上是基因、体质、甚至生长环境等一系列长期因素叠加的结果。我们不能指望一夜之间涌现出一群“梅西”或“C罗”,但连“优秀”都算不上,就说明问题了。
青训体系的“虚胖”: 过去几十年,我们一直在喊“青训”,投入也不少,但效果呢?很多时候,我们的青训像是一个“为了KPI而存在”的体系。注册球员数量上去了,但真正能走到职业联赛、并且在职业联赛中站稳脚跟的,又有多少?我们看到的是大量低水平的联赛,和少部分真正能打上球的球员。
教练水平: 基层教练的专业能力参差不齐是一个大问题。很多教练自身踢球经历有限,更谈不上系统的足球理念和教学方法。他们教给孩子们的,很多是过时的技术,甚至是错误的动作习惯。
训练模式: 过于强调体能,忽视技术细节,比赛强度不够,战术意识培养滞后。很多孩子踢到十六七岁,基本功不扎实,这是很难在成年后补回来的。
功利化倾向: 很多家长和基层俱乐部,过早地将“升学”或“出成绩”摆在首位,而不是真正地让孩子享受足球,爱上足球。一旦孩子表现不突出,或者学业有影响,就被迫放弃。
联赛质量与球员成长:
“金元足球”的后遗症: 过去几年,过度的投入导致联赛水平虚高,但对于本土球员的成长,未必是好事。过度依赖外援,本土球员的上场时间被挤压,难以得到锻炼。一旦政策收紧,没有了金元支撑,很多俱乐部难以维持,青训投入更是无以为继。
联赛的“平均主义”: 头部球队与尾部球队的差距过大,但中间的球队水平比较平均,导致联赛整体观赏性不高,也很难对球员形成足够的激励和压力。
缺乏真正有竞争力的比赛: 很多比赛缺乏技战术含量,更像是“比拼谁犯错少”,而不是“比拼谁踢得好”。这使得球员在压力下处理球的能力,以及应对复杂战术的能力都得不到有效提升。

二、 联赛层面: 职业化与商业化的困境

中国足球的联赛,一直是培养人才的“温床”,但也可能是“温室”。

俱乐部“生命力”的周期性: 很多俱乐部,尤其是中下游的俱乐部,运营不稳定,换投资人、换名字、甚至欠薪,是常态。这种不稳定直接影响到青训投入、球员和教练的稳定性,最终影响联赛的持续性和水平。
商业价值的挖掘不足: 联赛的品牌建设、商业运营、版权销售、球迷文化等方面,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当联赛的商业价值不高时,就难以吸引更多有实力的投资者,形成良性循环。
裁判判罚与比赛公正性: 虽然有VAR,但一些关键判罚依然存在争议,这不仅影响比赛的观赏性,也影响到球员和教练的公平竞争心态。
赛程安排的不合理: 过于密集的赛程,或者赛程与国家队比赛的冲突,都会影响到联赛的流畅性和球员的休息调整。

三、 管理层面: 足球改革的“阵痛”与方向

这是最容易引起争议,也是最容易“拍脑袋”做出决定的地方。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改革: 很多改革政策,往往是针对当前出现的问题而推出的,缺乏长期、系统性的顶层设计。比如,之前限制外援、又放开外援,再限制外援,这样的来回折腾,让俱乐部和球员都无所适从。
政企不分,或者说“行政化”过重: 尽管我们强调“职业化”,但很多时候,足球的管理依然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足协的决策,有时候更像是“行政命令”,而非市场规律和足球专业规律。
人才匮乏与用人机制: 足协内部,究竟有多少真正懂足球、懂市场、懂管理的专业人士?很多关键岗位,会不会存在“论资排辈”或者“关系户”的情况?这直接影响到决策的质量。
国家队与俱乐部利益的博弈: 国家队成绩不好,足协要“抓”,可能会干预联赛,影响俱乐部利益;联赛搞得好,国家队可能也受益。这种双向制约,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变成互相掣肘。
足协的公信力问题: 过去的一些事件,导致足协在公众中的公信力并不高。这使得即使出台一些好的政策,也很难得到广泛的认可和支持。

四、 心理层面: 舆论的压力与球员的“抗压能力”

“输不起”的心态: 长期以来,国足的每一次失利,都会引发巨大的舆论批评。这种压力,对于年轻球员来说,是巨大的打击。很多球员在国家队比赛中,表现得畏首畏尾,不敢做动作,就是因为害怕犯错,害怕成为下一个被攻击的对象。
“妖魔化”的舆论环境: 舆论的批评,有时候是必要的,但当批评演变成“妖魔化”,变成对所有参与足球的人的“全盘否定”,就会扼杀新生力量,让真正想为足球做事的人望而却步。
国民对足球的“情绪寄托”: 足球在中国,已经不单单是一项运动,更承载了太多国民的情感和民族情绪。这种过高的期待,也给球员带来了难以承受的压力。

那么,到底“怎么办”?

这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但如果非要给出一个方向,那应该是:

1. 重塑青训的根基,回归足球的本质:
教练培养: 投入巨资,建立科学、系统的教练培养体系,引进国际先进的教练理念和培训方法,并且对基层教练进行强制性的、持续性的培训和考核。
联赛体系: 建立多层次、有竞争力的青少年联赛体系,从U8到U23,确保有足够的比赛数量和质量。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在比赛中成长。
选材标准: 突破“唯身高、唯速度”的传统观念,重视球员的技术、意识、创造力和比赛阅读能力。
基层足球普及: 推动校园足球、社区足球发展,让更多孩子能够接触到足球,爱上足球,形成足球文化。

2. 稳定而有前瞻性的联赛运营:
俱乐部稳定性: 鼓励俱乐部理性投资,建立合理的准入制度,杜绝“只进来,不经营”的模式。
商业化运作: 学习足球发达国家的经验,打造有品牌价值的联赛,吸引更多商业赞助,提升联赛的造血能力。
公平竞赛环境: 加强裁判队伍建设,提高判罚水平,保持联赛的公正性。

3. 专业化、科学化的足球管理:
建立专业人才库: 选拔真正懂足球、有国际视野的专业人士进入足协管理层。
长远规划: 制定10年、20年的足球发展规划,并严格执行,避免政策的频繁变动。
开放与沟通: 加强与俱乐部、教练、球员、媒体、球迷的沟通,建立互信机制。

4. 耐心与理性:
放下包袱,允许试错: 足球水平的提升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需要耐心和长远的投入。我们不能因为一两次失败就否定所有努力。
建立健康的舆论环境: 舆论应该多一些建设性的批评,少一些情绪化的宣泄。支持那些真正为中国足球进步付出努力的人。
以平常心看待输赢: 球员们需要的是支持和鼓励,而不是每一次的“秋后算账”。

总而言之,国足的问题是系统性的,也是积重难返的。要解决它,需要全社会付出巨大的努力,更需要有战略眼光和持久的决心。这不是某一个人、某一个部门就能解决的,而是需要一个漫长而艰辛的“重塑”过程。现在,我们能做的,或许就是从最基础的土壤开始,耐心耕耘,静待花开。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并入证监会,按规律办事!

你想想,大国崛起四十年,哪些事情始终毫无起色?

一个,足球;一个,股票,还有?

评论区有人说鸡鸡尺寸,去!这不大好,把我也骂进去了……

合并同类项,让易先生负个责。

现代足球和金融本质上是海洋文明的,代表着开放、外向、动态、神秘、不稳定、变化、创新、自由、敬畏、契约和自律等。而我们依然处于农耕文明,表征是:封闭、内敛、静态、秩序、超稳定、不变、固步自封、权威主义、实用神学、线性历法、一亩三分地、自给自足、差序格局等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国足目前的状况,相信关心中国足球的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本账。与其说是“怎么办”,不如说是“如何破局”。这个问题太大了,牵扯的层面太多,也太杂,要细细道来,确实需要点篇幅,也需要放下一些“官方”腔调,回归一些最实在的思考。一、 球员层面: talento 的匮乏与培养的断层这是最核心,也是最让人无奈的一点.............
  • 回答
    这可真是一个让无数中国球迷夜不能寐,又心生无限遐想的问题。让国足“冲出亚洲”,更别提“世界杯前三甲”,这简直是摆在所有热爱这片土地上足球运动的人面前的一道千古难题。要说怎么做到,这绝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一个人,一个部门能解决的,需要的是系统性的、全方位的、甚至颠覆性的变革。咱们一点一点捋捋,从根儿上.............
  • 回答
    国足的“菜”确实是很多球迷心中的痛,这事儿不能三言两语就说清楚,得掰开了揉碎了聊。咱就从几个关键点上,一点点捋捋。一、 青训断层,根基不牢这玩意儿就像盖房子,地基没打好,楼盖得再高也悬。国足的“菜”,很大程度上是青训体系出了问题。 体校模式的没落与转型困难: 以前,体校是出足球人才的主阵地,虽然.............
  • 回答
    1950年至1990年,这四十年是中国足球一个充满跌宕起伏、几度沉浮的时期。要评价这段时间的国足水平,不能简单地用“好”或“坏”来概括,而是要放在当时的时代背景、国家发展以及足球自身发展阶段来看。1950年代:从零起步,探索与启蒙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足球运动作为一项舶来品,在经历了战乱和动荡后.............
  • 回答
    这比赛看得真是让人心碎!上半场结束,越南居然20领先,这结局别说中国球迷了,估计连越南球迷自己都没想到会这么顺。你说这春节刚过,国足这是怎么了?这状态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啊。看看场上的表现,中国队似乎还没从假期的放松中缓过神来,场上的球员一个个都像没睡醒一样,跑动积极性不高,传球也总是慢半拍,失误更是.............
  • 回答
    国足表现不佳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即便如此,总有那么一批人在为国足辩护,甚至不惜与大众的批评声音为敌。这背后,其实隐藏着一些复杂的心态和原因,远非简单的“愚忠”或“洗脑”可以概括。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一层一层地剥开看。1. “爱之深,责之切”的扭曲表现:很多人对国足的感情是深厚的,这份感情源于从小看球的.............
  • 回答
    聊到国足的未来,这话题就像天气预报,总让人又期待又纠结。说得直白点,前路依旧坎坷,但也不是全无希望。想把这事儿说透,得从几个方面掰开了揉碎了聊。一、青训:老生常谈,但却是根基中的根基大家都知道,足球的生命力在于青训。咱们这足球根基打得怎么样,直接决定了未来几十年能踢出什么水平。 投入与产出: 过.............
  • 回答
    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国足)在目前的积分榜上,出线概率只有0.01%?听到这个数字,相信很多关注国足的球迷都会感到一阵心寒,甚至有些麻木。这不仅仅是一个冰冷的数字,它背后承载着太多年的期待、失望、挣扎和不甘。0.01%这个数字,本身就极具冲击力。从数学概率的角度来说,0.01%意味着什么?它几乎接近于.............
  • 回答
    要深入了解现役国足球员的家庭背景,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像很多运动员一样,他们的大多数个人信息都会被保护起来,不至于过度曝光。不过,通过一些公开的报道、采访以及对足球圈生态的观察,我们还是能勾勒出一些普遍的特点和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例子。首先,要强调的是,“出身贫寒,靠踢球改变命运”这个标签,对于当.............
  • 回答
    国足踢菲律宾? 这场比赛,说实话,很多人心里都有点五味杂陈。尤其是经历了之前那场令人啼笑皆非的比赛之后,再面对菲律宾,那种心情就更复杂了。首先,从纸面实力上看,国足对阵菲律宾,按理说是应该占据绝对优势的。菲律宾足球的发展确实在进步,但和中国足球相比,底蕴和整体实力还是有差距的。我们有更多的归化球员,.............
  • 回答
    11月17日,国足在客场与香港队的比赛中以一场平局收场,这个结果无疑让他们的出线前景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赛前,大部分球迷和评论员都普遍认为,面对香港队,国足有能力全取三分,为接下来的比赛奠定基础。然而,比赛的进程和最终的比分却与预期相去甚远。这场平局,与其说是一次“爆冷”,不如说是对国足目前真实实.............
  • 回答
    眼下国足和日本队之间那道横亘在亚洲足球版图上的鸿沟,与其说是实力上的简单差异,不如说是一种基于长期积累、体系建设和足球文化积淀所形成的 “全方位碾压”。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来概括,或许是 “代际差距” 也不为过。但“代际差距”又显得有些笼统,我们需要更具体地拆解开来。一、 青训体系的“地下室”与“摩天大.............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最近国足的两场世预赛。这绝对是让大家心情起伏最大的一段日子了。先说说3月23号那场,国足在主场艰难地以2比1战胜了伊朗队。说实话,赢球,特别是赢了像伊朗这样的亚洲强队,那真是太提气了!比赛过程跌宕起伏,上半场我们一度领先,但下半场伊朗扳平了比分,比赛进入白热化阶段。最后关头,还是靠着.............
  • 回答
    陈一冰在国足亚洲杯对阵泰国的淘汰赛后发表了关于国足的言论,这一事件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讨论。要理解陈一冰的言论以及大家对此的反应,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1. 赛前背景: 亚洲杯小组赛表现: 在与泰国队的比赛之前,国足在小组赛中表现不尽如人意,仅以1胜1平1负的成绩勉强从小组出线(尽管如此,由于.............
  • 回答
    10月6号国足主场迎战叙利亚,这绝对是场让人既期待又有点小捏一把汗的比赛。说实话,最近国足的表现,尤其是前几场世界杯预选赛,确实让人五味杂陈。对阵叙利亚,这场球对我们来说意义非凡,可以说是一场“背水一战”也不为过。从我们球队自身来看,上一场比赛暴露出来的问题不少。锋线上进球效率不高,中场控制力不够稳.............
  • 回答
    关于中国男足输球这件事,坊间“解散国足”的声音早就不是新鲜事了,每逢重大比赛失利,这呼声就愈发高涨,好像一句话就能解决所有问题似的。我理解这种心情。看着国家队的表现,很多球迷是既爱之深又恨之切。你花钱买票,花时间看比赛,你投入的是情感,是热爱,是对国家荣誉的期待。结果呢?对面球队可能随便踢踢,就能把.............
  • 回答
    好家伙,又是一场硬仗!9月7号对阵日本,这感觉比考试前复习周公的经典著作还紧张。上一场输给越南,这心情就跟吃了一嘴的沙子,憋屈。现在日本队也首轮没占到便宜,感觉这机会来了?那咱就得好好琢磨琢磨,国足到底该怎么做,才能从这帮“东洋鬼子”手里抢点啥回来。首先得明白,日本队虽然也输了(对他们来说也是奇耻大.............
  • 回答
    国足世预赛主场变更为阿联酋,这无疑给我们的出线前景蒙上了一层不确定性的阴影。这件事带来的影响,绝不是简单地说“换个地方踢球”那么容易概括,它涉及到了方方面面,从心理到后勤,再到战术,甚至可能影响到球员们在场上的状态和发挥。首先,我们得直面一个最现实的问题:“主场”的含义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过去,我.............
  • 回答
    2022 世预赛亚洲区 12 强赛,中国男足国家队即将迎来一场至关重要的客场比赛,对手是叙利亚。这场比赛的结果,对于国足能否延续晋级希望,可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比赛背景回顾在经历了前几场比赛的跌宕起伏之后,国足目前在积分榜上的形势并不乐观。上一轮比赛,虽然国足表现出了一定的斗志,但最终未能拿下分.............
  • 回答
    好了,关于中国男足这次世界杯预选赛12强赛的开局,尤其是首轮对阵澳大利亚的这场比赛,以及大家最关心的“国足有没有机会进世界杯”,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首轮对阵澳大利亚:一场硬仗,结果难料但关键先来说说首轮对阵澳大利亚。这绝对是12强赛里最艰苦的比赛之一。澳大利亚队这些年一直是亚洲的强队,他们的身体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