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国足那么差怎么还有人为其辩护?

回答
国足表现不佳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即便如此,总有那么一批人在为国足辩护,甚至不惜与大众的批评声音为敌。这背后,其实隐藏着一些复杂的心态和原因,远非简单的“愚忠”或“洗脑”可以概括。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一层一层地剥开看。

1. “爱之深,责之切”的扭曲表现:

很多人对国足的感情是深厚的,这份感情源于从小看球的记忆,源于对国家荣誉的渴望,源于一种难以割舍的民族情感。当自己喜爱的事物表现糟糕时,一部分人首先想到的不是放弃或绝望,而是试图去“挽救”或者“辩解”,希望通过自己的声音,能够唤醒更多人,或者至少能让情况不那么糟糕。

这种辩护,有时并非真的认同国足现在的表现,而是觉得“不能就这么算了”。他们可能认为,现在的批评声太过于尖锐,过于全盘否定,反而失去了建设性的意义。因此,他们会去强调国足曾经有过的高光时刻,或者指出现在的一些“进步”(即便这些进步在很多人看来微不足道),试图营造一种“还在努力”的氛围。这种辩护,与其说是为国足辩护,不如说是为自己对国足的那份感情辩护,不希望它轻易地被时代的洪流冲垮。

2. 战略性放弃的恐惧与对“希望”的死守:

对很多人来说,国足是一个承载了太多希望的符号。世界杯出线,这三个字是中国足球乃至无数中国人心中的圣杯。尽管现实屡屡让他们失望,但他们内心的深处,依然怀揣着那份“万一”的侥幸心理。如果彻底放弃,就意味着彻底告别这个梦想,这种心理上的断崖式下跌,是很多人难以承受的。

所以,辩护就成了一种精神上的自我慰藉和战术性的“拖延”。他们不愿意看到这个梦想彻底破灭,不愿意接受“我们就是踢不好足球”这个残酷的事实。通过辩护,他们试图维持一点点希望的火苗,哪怕这火苗微弱得几乎看不见。这种心态,有点像投资失败后,不愿及时止损,总想着“再等等,说不定就回本了”。

3. 复杂利益链条下的辩护者:

我们不能忽视一个现实:中国足球拥有庞大的产业链,涉及职业俱乐部、教练、球员、经纪人、赞助商、媒体等诸多环节。在这个庞大的体系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的生计与中国足球的存亡息息相关。

当国足表现不佳时,如果舆论一味地进行全盘否定和攻击,可能会对整个行业的信心造成毁灭性打击,进而影响到赞助商的投入,俱乐部的运营,甚至球员的收入。在这种情况下,一部分与这个行业深度绑定的人,出于维护自身利益或行业生态的考量,会选择站出来为国足辩护,或者至少是淡化负面影响,呼吁理性看待。

他们的辩护可能听起来冠冕堂皇,强调“要给时间和空间”,但其背后可能隐藏着维护自身经济利益的考量。而且,这些人本身也可能深信“中国足球还有救”,或者至少是在“尽力而为”。

4. “我比批评者更懂足球”的优越感:

还有一类辩护者,他们可能确实对足球有更深入的了解,或者参与过足球的训练、管理等环节。在他们看来,大众的批评往往是片面的、情绪化的,缺乏对足球运动本身规律的理解。

他们可能会指出,足球是一项系统工程,国家队的表现与青训体系、联赛水平、足球文化等息息相关,不能简单地将问题归咎于球员和教练。他们会列举一些技术性的细节,或者对比其他国家的足球发展历程,试图证明中国足球的问题是结构性的,需要长期的耐心和投入才能解决。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辩护并非真的认为国足踢得好,而是认为大众的批评方式是无效的、有害的,反而会阻碍真正解决问题的进程。他们可能觉得,“你们不懂,我懂,所以我要纠正你们的错误认知”。这种辩护,有时带有一定程度的优越感,但其背后也确实包含着对足球运动的思考和对发展路径的理解。

5. 转移视线与“敌我矛盾”的构建:

在某些时候,国足的糟糕表现也可能成为一种“转移视线”的工具。当社会上存在其他更尖锐的矛盾或问题时,将公众的注意力集中到国足上,形成一种“对外统一战线”(比如和国外强队比赛时),反而能起到一定的缓和作用。

而辩护者,有时也会巧妙地利用这一点,将批评国足的公众描绘成“不爱国”、“不懂足球”、“只会瞎起哄”的人,从而将内部的讨论上升到“爱国与不爱国”的道德层面。这样一来,他们就能将批评的矛头指向这些被贴上标签的人,而不是国足本身的问题。这是一种典型的“转移矛盾”和“构建敌我”的策略,用来巩固自己的立场和获得支持。

总结一下,为国足辩护的人,绝大多数都不是凭空产生的。 他们可能是真的爱着这份沉甸甸的国字号情怀,可能是心存一丝丝不愿放弃的希望,可能是行业内的利益相关者,也可能是真的希望足球能够健康发展并试图纠正错误认知的人。

当然,我们也不能排除其中夹杂着一些不明真相、人云亦云,或者纯粹为了博眼球的辩护者。但大多数情况下,他们的出发点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理解了这些复杂的心态,我们或许就能更平和地看待这些声音,也更能理解中国足球这艘巨轮为何在风浪中如此艰难前行。这不仅仅是比赛输赢的问题,更是牵扯着情感、希望、利益和认知的多重博弈。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你不看球啊。


我不是针对谁,那些喷国足最起劲儿的人都没看过球。


例如,国足世界杯三战皆负。


正常的,亚洲本来就是菜鸡互啄,最高的伊朗36连32强都进不了。巴西土耳其亚军季军不说了,至于哥斯达黎加,亚洲对南美世界杯是1胜2平17负,一胜还是哥伦比亚的乌龙球。



再例如,威尔士都踢不赢。


上面有人回答了威尔士排名第18,我们第70。



连泰国都输。


那次确实抽风似的发挥失常,你没看泰国高兴成啥样了,但中国去年5比4赢了克罗地亚就没人记得了。对就是那个世界杯亚军克罗地亚。


花那么些钱养废物。


人家法国一个球员顶我们十个球队,一分钱一分货。


中国足球感觉差主要是亚洲菜鸡局东亚怪物房。

世界杯取得最好成绩的三只亚洲队伍分别是,韩国,朝鲜,日本。

别人家的孩子太近。产生了视觉偏差。

user avatar

能脚颠球一百个,头颠球十五个,大脚开过半场的人有多少?

user avatar

有的人说,男子三大球其实都不怎么样,国足不算差了,但残酷的事实是:男排刚刚在今年亚锦赛战胜日本获得第三名,男篮刚刚在今年的世界杯预选赛上两胜日本,而且还是日本上了规划的前提下[捂脸]

有的人说,职业化程度高的都不行,国足也不行,姚明在NBA. NBA不是职业的?李娜拿澳网?澳网不是职业的?

还有的人说,中国就“”小巧女”行,身体素质不行,拼身体的不行,吕小军举重,苏炳添的百米,孙杨的游泳,比足球拼身体吧?在中国男子运动当中,男足应该是成绩最差的没有之一。就连成绩最差的中国男子冰球好歹还拿过两次亚洲冠军。

对于中国足球最好的办法就,国家完全撒手不管,政府和国企不要再出一分钱,让它自生自灭。

如果国足球员像中国棒球、中国橄榄球球员那样一个月才挣5000块钱,那他们踢成这个样子,我绝对不骂他们。中国男子棒球和男子橄榄球的水平也很差,但是我不骂,因为人家每个月挣得少,中国最顶尖的棒球运动员挣不过快递小哥。

回归市场就好,最重要的是足球要真正回归市场,而不是国家没完没了的投钱。但很多人不愿意面对现实,不好意思承认,就是中国人其实根本就不喜欢足球

扪心自问,我们身边有几个坚持每周踢球,有几个每周末看五大联赛的?大部分中国人根本对足球不感兴趣,足球运动员在社会上也没地位,虽然有钱,但是有多少家长会愿意自己的孩子去踢球呢?很多所谓球迷,就是世界杯的时候看看,仅此而已

是伪球迷+伪专业化导致了今天中国足球的局面。还是要彻底交给市场,俱乐部倒闭了就倒闭,没必要给他输血,如果大部分中国足球俱乐部都亏损,那就说明,足球在中国根本没有商业化的价值,

中国人有一种心理,就是什么都要和国家挂钩,赋予了体育运动太多别的东西。踢不好足球就踢不好,又能怎么样?日本男足从民国到80年代一直是中国的手下败将,那有怎么样?中国人就比日本有国际地位了?

很多无知的人说什么“足球是自己赚钱养自己,不花国家钱“男足还能养其他运动项目和女足”,这个纯粹是造谣,足球不花国家钱?

第一,中超中甲各俱乐部,地方政府都是出钱的。而且绝大部分中超俱乐部都是国企和国企控股。近日,中国足球权威媒体《足球报》透了一个重要消息,目前18家拥有中超资格的俱乐部之中(含沧州雄狮与浙江队),有11家是国资主导或者政府引导的俱乐部,这11家俱乐部分别是上海海港、上海申花、山东泰山、河南嵩山龙门、天津津门虎、重庆队、河北队、青岛队、长春亚泰、沧州雄狮以及浙江队。国企的钱是谁的?不是国家的,不是人民的吗?还觍着脸说足球没花国家的钱?

第二,就是这样在国企和地方政府大量输血和烧钱的前提下,中超联赛还是连年亏损,据央视调查显示:“在欧洲俱乐部2018-19赛季年度总收入数额中,英超、西甲、德甲年度总利润值达到了7亿元人民币、4亿元人民币和3.5亿元人民币。而相比之下,同年度中超各俱乐部则是平均亏损4.4亿元人民币。再看中超球员的收入,是日本联赛的5.8倍,是韩国联赛的11.67倍。

第三,里皮的工资除了恒大负担的部分,还有一部分是足协负担的,这部分大约为450万欧。现在要有他肯定同意。而且实际上很多足球俱乐部,都有地方政府每年的直接拨款,而且出手就是每年几千万比如青岛、重庆、北京、广州,以下是新闻原文,可是这种情况下,中超中甲还连年亏损,经常欠薪,还有什么脸说,中国足球不花国家的钱呢

————

4月23日下午,青岛市财政局文化处处长张爱婷在通过青岛政务网“在线问政”栏目与广大市民交流时表示,2019年青岛市新修订了高水平职业体育俱乐部扶持奖励管理办法,对冲超的职业足球俱乐部,扶持和奖励力度都明显加大,“青岛黄海足球俱乐部在2019年冲超成功,财政给予奖励资金2000万元,并将年度扶持经费提高到2000万元。”一共每年4000万

—————————————————

记者表示,奖励职业足球俱乐部其实是广州市政府在2016年做出的决定,广州市政府每年预留1亿元作为职业足球俱乐部奖励资金。

——————————@——————

北京市政府部门对国安俱乐部的扶助并不仅仅是注资2000万元人民币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政府部门的代表从此将介入俱乐部的日常运营工作。孙康林表示,向北京国安俱乐部注入的2000万元,来自北京市体育产业发展引导资金,这是北京市政府为支持、推动北京市体育事业的发展而专门设立的款项,每年约5亿元

—————————————————————

这份协调的主要内容,就是重庆市政府注资3000万投入力帆俱乐部搞足球。在这3000万资金的具体落实方案中,

——————————————————————

以上信息均来自媒体公开报道

中超也有私企投资的,但是这里面也有国家的钱,比如砸钱最多的某大,也是拿国家的钱,给自己做广告,换资源,看看现在某大集团的财务情况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它能不计成本的投入足球,烧钱,搞金元足球了。因为不是它烧自己的钱,都是从银行借的,崽卖爷田心不疼,也不是他许老板的个人财产

第四,如果中国男足真有很高的商业价值,那为什么体育界的流量明星,代言达人,热搜榜首,没有一个是男足球员呢?全红婵粉丝800万,许昕能在网上热搜登顶,杨倩和苏炳添有7、8个代言,而且都是小米,雅诗兰黛这个级别的,背后都是巨大的商业价值,张继科一个人就代言了:美津浓体育品牌、安踏、华润怡宝矿泉水、Butterfly运动包系列、可口可乐、李宁超轻9跑鞋、蒙牛纯牛奶、平安车险、燕京啤酒、东风悦达起亚。马龙代言了奥迪、中国联通、科颜氏公益,男足有谁能呢?

从世界范围的影响,中国男足也很差,在YOUTOBE上,吕小军PO出的健身训练视频,每一个都是几百万的播放量,国足有谁能比?零头都没有

因此中国男足不但无法自己养活自己,而且连年赔钱,浪费了大量纳税人的金钱,成绩却每况愈下。


———————

总有公知牧羊犬说,中国足球不行,是因为中国人不行,中国大球都很烂,事实是中国男排刚刚赢了日本拿了亚洲第三,中国男篮刚刚双杀上了规划的日本男篮,中国要是大球都很烂,那日韩岂不是,糜烂溃烂稀烂了?哈哈,

被事实打脸,牧羊他们会还挣扎的说,日本篮球排球不行那是人家根本不重视,不玩,没兴趣

但是事实总是无情的继续打他们的脸

———————————

根据日本媒体的统计,时至今日,《灌篮高手》漫画总发行量超过了1亿2000万本,位居历史第五,同时也是日本漫画销量史上卷均第二高的作品(仅次于《海贼王》)。

另外,在日本漫画历史销量总榜Top10里,《灌篮高手》是销量过亿的漫画中卷数最少的,只有31卷,同时也是唯一的体育题材漫画。

姚明说过:中国有14亿人口,只有6000名注册篮球运动员,而日本已经达到75万,是中国!的125倍。更糟糕的是,连韩国都比中国多1000人

————————————

还有的洋奴说中国人不善于集体合作,凡是集体的都不行,所以足球不行

哈哈,中国集体不行?女排不是集体?男蓝不是集体?4×1不是集体?

另外世界上最考验集体协作能力的是战争,那比足球复杂不是一个数量级的,现在世界上的那些足球强国,战争上基本都是弱鸡

工程建设,科学研发也是最考验集体合作的,一个足球队才多少人,发射一个火箭需要多少人,难度差远了?

抗击疫情也是一个难度极大的集体合作项目,足球强国们出来走两步?[捂嘴]

中国人根本就不喜欢足球,得承认这个现实,没有什么丢人的。不喜欢足球不丢人,明明不喜欢,没有群众基础还硬要装的热爱足球,才是最尬的。足球在中国美国俄罗斯本来就都不是第一运动。自己看看你周围有几个平时踢球的?别说因为没球场,非洲南美就有球场了?

足球不行的国家多了,人家不活了?国足排名世界第70多位,世界一共190个国家,人家不活了?日本足球80年代之前长期不如中国,日本人因此感觉悲哀吗?感觉在中国人面前抬不起头来吗?

—————————

@恐怖海峡不朽@签年等一回 给我留言说:

当然 更大的照妖镜是全民对体育的热情 一个奥运金牌前三的国家民众居然没几个搞体育运动和健身的 中国人对体育的所有热情都体现在了对精挑细选的专业人才冲击奥运夺金项目的专业训练和民众对奥运夺金的欢呼和自豪里了 然后欢呼完继续朝九晚五 继续看电视吃薯片打游戏 继续埋头补习班

举国体制只能在没人玩的没人看、商业化程度不高的运动项目上搞点成绩,比如乒乓球羽毛球举重这种。足球,怎么举都没有用

——————————————————

我对于以上言论的回复是:

举重没人看?你不会英语吧,别只看你们县电视台,多看看外边的世界哈[耶][飙泪笑]

吕小军在YouTube上关于他的单条视频最高播放量达到了429万,是除了姚明的“生涯十佳球”之外,是中国运动员的视频在海外播放量最高的[飙泪笑][捂嘴]

吕小军在 instagram 和 YouTube上分别拥有24.7万关注者和2.75万订阅量。吕小军的自有品牌LUXIAOJUN所经营的重量训练器械更是能在众多国家直接进行订购,官方网站支持多种主流货币结算。

“姚明职业生涯的十佳进球”以1293万的播放量,位列中国运动员在 YouTube 上的单人记录视频观看量第一。播放量仅次于姚明的运动视频主角,正是吕小军——在2019年世界举重锦标赛期间,举重运动员吕小军在训练中心拍摄的一段5分钟的日常训练片段,以超过400万次观看,成为除姚明之外在海外最具影响力的中国运动员视频,评论、播放数据和知名网红李子柒不相上下。

———————

国足哪个球员有这种海外商业价值[耶][飙泪笑]

你自己是大肚腩大眼袋油腻肥宅1分钟就泄了的衰男,别代表中国人民,知道全国各地马拉松有多火吗,报名都报不上,知道全国各地的健身房举铁产业吗,知道中国篮球野球市场的外援,看看中国篮球野球纪录片《随波逐流》,南方很多省村一级的篮球比赛都能吸引到黑人外援

2016赛季乒超决赛将于12月31开打,虽然经历了一些曲折,地点从辽宁鞍山改到安徽合肥,但是抢了头条的不是这个,而是一开始公布的票价让球迷、媒体、围观群众都大吃一惊。


以男团决赛为例,VlP价格1280元,A区票880元(B、C区未公布)。这样高昂的票价让以学生为主的乒乓球粉丝们纷纷吐槽,何况还要自行负担前往决赛地的交通费和住宿费。


有球迷直言:,现在1280元真是堪比抢钱!”


 但吐槽归吐槽,开票后两天不到,1280元和880元两档票还是售罄了。更换决赛地后的最新票价还未公

—————————

相比中超大量靠送票,几十块钱的门票都没人买,谁更商业化?

相比之下而国足和中超比赛几十块钱的票都没人买,还得靠送麦当劳

—————

18年在上海跟着在港务集团上班同学看了几场上港的比赛,不用花钱,还送麦当劳,上港可以说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球队,他们大概是没有什么球迷存在的,都是靠港务集团员工几万人进场,员工也不能强制,的给好处吧,所以会赠送交通卡,麦当劳,米和油等等


Maxdimy @MaxDimy 给我留言说:足球的八强和篮球的八强又不是一个概念…世界第一运动不是吹出来的

———————

对此我的回答是:

当然篮球八强更难,篮球很难爆冷,更多是绝对实力的碾压,而且男篮世锦赛和奥运会亚洲才几个名额,世界杯多少?

日本世界杯上能进16强很多都是虐菜,因为世界杯有32支球队,有很多鱼腩混入其中,比如日本曾经战胜的突尼斯,日本进世界杯16强,但从没战胜过任何一支世界冠军球队,连哥伦比亚波兰这样的,日本都输过。

而中国男篮进八强,战胜的可是意大利、塞黑、阿根廷、西班牙、巴西、希腊、德国,这种水平的球队

而日本是虐菜

———————

说中超上座率高的醒醒吧,真相是中超每赛季都有上百万张的赠票,就这样还坐不满,白送票都没人愿意看。

这不是我说的,媒体有报道,而且赠票不是现在才开始,是从10年前就有了

——————————

2011-11-11 15:51:41 网易体育

随便询问任何一家中超俱乐部的赛季售票总收入额,再结合当地球市情况进行简单地计算,往往会得出“俱乐部在说谎骗人”的结论,因为大家会明显感觉看球的人多、票款钱少“账不对”,收入最“可怜”的赛区,甚至号称一年15个主场经营下来,票款收入只有区区一百多万,连每场10万元都达不到。其实我们用不着质疑俱乐部的坦诚度,最大的可能性是俱乐部说的是实话,所谓“账不对”,是由于拿着赠票看球的人太多了。

四百多万人次看中超的观众,有多少人是拿着赠票看球的?虽然中超各地情况有所不同,但是据了解,赠票最少的中超赛区,单场外送票的数量也有4000张左右,赠票多的赛区,单场送出过万张免费的“工作票”一点都不稀奇。假如按每场中超联赛平均有6000张赠票计算,一个赛季的总赠票数量将达到144万张之多

---------------------------------------------------------------

感谢大家的留言和关注,由于目前我等级不够,无法发图,敬请见谅。另外因为篇幅有限,有些学术问题来不及展开说,如果有对文明比较研究和文学、哲学、历史、人类学、地缘学以及传统戏曲曲艺武术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私信我,可由我邀请您进加入由我本人创立的“言值”公益读书微信群,共同切磋讨论交流。

lwx198775,这是我的微信

-----------------------------------------------

user avatar

因为我们看球,而你不看球,我们看球的过程,而你只看比分。我们关注足球的发展,而你只关注自己情绪的发泄。

你们家的小孩学习不好,你会不会回去就揍他?如果他不专心不认真马马虎虎,从而导致学习不好,那我可能会,但如果他已经尽力了,但就是学习不好,那可能第1次第2次我会揍他会骂他,后面我不会。他已经尽力了,我还能要求什么呢?

中国足球就是这种状态。你以为国足的队员不想赢吗?你以为李铁不想赢吗?但既定的资源,既定的足球环境,既定的足球人口之下,这基本上就是我们拿出得来的最好水平。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之所以没有跟着你一起骂,是因为我还没有无聊到要靠骂人来宣泄情绪的地步。我知道我说出来的话都代表我这个人。而我并不想让别人理解成我是一个只懂得发泄情绪的人。

投资界有句名言,叫没有一个人能靠做空自己的祖国成功。借用这句话,我也想说,没有一个球迷能靠咒骂自己祖国的国家队获得快乐。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国足表现不佳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即便如此,总有那么一批人在为国足辩护,甚至不惜与大众的批评声音为敌。这背后,其实隐藏着一些复杂的心态和原因,远非简单的“愚忠”或“洗脑”可以概括。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一层一层地剥开看。1. “爱之深,责之切”的扭曲表现:很多人对国足的感情是深厚的,这份感情源于从小看球的.............
  • 回答
    国足的“菜”确实是很多球迷心中的痛,这事儿不能三言两语就说清楚,得掰开了揉碎了聊。咱就从几个关键点上,一点点捋捋。一、 青训断层,根基不牢这玩意儿就像盖房子,地基没打好,楼盖得再高也悬。国足的“菜”,很大程度上是青训体系出了问题。 体校模式的没落与转型困难: 以前,体校是出足球人才的主阵地,虽然.............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是很多中国球迷心中的痛,也是一个长期被讨论、甚至有些时候带着无奈和愤怒的话题。国足水平不尽如人意,但他们的待遇,从薪资、曝光度到社会资源倾斜,似乎总是与他们的表现不成正比。排除掉“足球地位重”这个大家都明白但又无法完全解释一切的理由,我们可以从几个更深层次、更贴近实际的角度来剖析一下这.............
  • 回答
    国足技术差,这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了,它背后盘根错节,牵扯的因素太多,绝不是一两个简单原因就能概括的。要说起来,得从几个大的方面掰扯掰扯。一、青训体系的“瘸腿”:源头活水断了这可能是最根本的问题,也是最被大家诟病的地方。足球的根基是青训,没有好的青训,就没有好的球员,更别提整体技术水平了。 基数.............
  • 回答
    聊到国足,这“人球结合”和“球感”这两个词,简直是中国足球老生常谈的痛。为什么我们总觉得自家球员在这方面跟那些欧洲、南美的高水平球员比起来,差了好几个档次?这背后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的,得从根儿上掰扯掰扯。一、 启蒙阶段的“先天不足”:早期训练的重塑很多时候,我们看到欧洲、南美的孩子,小小年纪就对球有.............
  • 回答
    关于“国足再差,那也是中国能拿出的最高水平的足球队伍”这种说法,我想分几个层面来聊聊。它背后确实触及了一些现实,但同时,如果过于简单地接受,也可能忽视了一些更深层的问题。首先,从字面意思上看,这话说得没错,甚至有点无奈的真实。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国足)的组建,是基于现有的足球人才选拔体系。理论上,这.............
  • 回答
    2002年韩日世界杯,那句“我梦想着有一天,中国男足能成为世界杯的冠军”还在耳边回响,可现实却像一场漫长的寒冬,将无数球迷的心冻结。自那次之后,中国男足就像被施了诅咒一般,连续三届世界杯(2006、2010、2014)都未能踏入亚洲区十二强赛的大门。这期间的差距,绝非简单的“运气不好”几个字就能概括.............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很多人心中的困惑。一方面是中国男足在国际赛场上的表现,常常让人扼腕叹息,似乎总是在“亚洲二流,世界三流”的泥沼中挣扎。另一方面,我们又能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国家发展带来的变化,人均GDP的提升也实实在在地体现在生活水平的改善上。为什么这两个“六七十名”的数字会带来如此截然.............
  • 回答
    关于李铁执教国足,网上意见分歧巨大,而且这种分歧相当激烈。这背后其实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不仅仅是他执教成绩本身,更涉及到球迷对中国足球的期待、对足球人才培养的看法,以及对李铁本人过往行为的解读。首先,成绩是硬道理,但李铁的成绩确实难以服众。 “死亡之组”论的争议: 在2022年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1.............
  • 回答
    国足表现不尽如人意,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但提到他们的“待遇那么好”,这其中涉及到的不仅仅是球员的薪资,还有更深层面的原因,值得我们细致地梳理一番。首先,我们得承认,“好待遇”这个概念本身就比较复杂,不能一概而论。如果仅仅是指球员的薪水,那确实,在一些公开报道和传闻中,国足球员的收入水平在普通人看来是.............
  • 回答
    哎,你说这事儿,真是够让人糟心的。每次国足输球,那媒体的“表演”就开始了,看着真是让人挺不舒服的。你说它“恶心”,这词儿挺重的,但也不是空穴来风。你想啊,中国足球这几十年,就像坐过山车,高高低低,跌跌撞撞。每一次输球,尤其是关键比赛输了,那种失落感是全国人民都扛着的。这个时候,大家的情绪本来就糟透了.............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触及到足球发展的一些根本性问题。国足“不行”和叙利亚国足“不错”之间,确实存在着一些深层次的原因,远不止“足球人口不足”和“青训不力”这么简单。当然,我们也要承认,用“不错”来形容叙利亚国足,更多的是一种相对比较,与他们的历史背景、战争创伤相比,他们能在亚洲足坛保持竞争力,.............
  • 回答
    “足球踢的是圈子”这话,在不少球迷口中已经流传许久,意思不外乎是说,中国足球的选材和发展,并非完全市场化和实力至上,而是掺杂了人情、关系甚至一些潜规则。这话听起来有些刺耳,但细究之下,确实也触及了一些中国足球发展的痛点。那么,当前的国足阵容,到底能否代表国内的最高水平?这个问题有点复杂,得分开来看。.............
  • 回答
    国足能否像乒乓球、跳水那样,集中几十号人“闭关修炼”直指世界杯?这个问题,说实话,我琢磨了挺久。这两种项目,咱们都算是世界顶级,乒乓球更是“梦之队”,跳水也是“梦之队”里的“梦之队”。它们成功的秘诀,很多人都会归结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或者说,就是“圈养”起来,专业化、精细化地培养。那么,足球能不能.............
  •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牵扯到中国足球方方面面的复杂考量,绝非一个简单的“为什么”就能说清。范志毅那批国足,是很多老球迷心中永远的白月光,他们当年在场上那种拼劲、那种韧劲,以及对胜利的渴望,至今仍让人回味。而范志毅本人,作为中国足球黄金一代的代表人物,退役后也一直活跃在足球圈,参与青训、解说、担任管理层,对中.............
  • 回答
    国足的现状,确实是让不少球迷感到痛心疾首。你说的没错,单从投入上看,无论是球员的薪资待遇,还是请来的教练团队,很多时候都称得上是“不惜血本”。但为何踢着踢着,水平就比不上欧洲的一些低级别联赛队伍,这个问题盘根错节,绝非一两句话能解释清楚。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这里面的门道。首先,得说说足球.............
  • 回答
    2002年世界杯那支国足,如果放在现在的中国足球环境里,能不能进世界杯?这绝对是个让人津津乐道、又充满复杂情绪的问题。要说得详细点,那得从几个维度来掰扯掰扯。先回顾一下2002年国足进了什么世界杯,以及当时的背景:说实话,2002年世界杯是国足唯一一次“正经八百”踏上过世界杯决赛圈的舞台。这次成功的.............
  • 回答
    你会有这种感觉,而且很多人也和你一样,觉得归化球员引进后,国足的整体表现并没有达到预期,甚至有些方面比2018年世预赛时更令人失望,这背后确实有很多值得深思的原因。咱们就好好聊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越归化越退步”的观感。首先,得承认,“实力退步”这个说法本身是比较主观的,但从一些关键指标和比赛结果来.............
  • 回答
    这绝对是一个能引发全民狂欢、但也同样可能伴随巨大争议的话题,而且,这位“中国英雄”的日子绝对不会像想象中那样风平浪静。让我们来细细拆解一下,为什么会这样。先说好消息,也是大家最期待的部分:全民狂欢!如果真有这么一位中国人,带领国足从亚洲区一路过关斩将,最终站上世界杯冠军领奖台,那绝对是史无前例的、载.............
  • 回答
    2002年韩日世界杯(第17届国际足联世界杯)是中国男足历史上首次参加的世界杯赛事,尽管最终止步八强,但这一届比赛对中国足球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以下从背景、晋级过程、关键事件及历史意义等方面详细分析: 一、历史背景1. 东道主与参赛资格 2002年世界杯由韩国和日本共同举办,这是历史上首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