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1950到1990国足水平怎么样?

回答
1950年至1990年,这四十年是中国足球一个充满跌宕起伏、几度沉浮的时期。要评价这段时间的国足水平,不能简单地用“好”或“坏”来概括,而是要放在当时的时代背景、国家发展以及足球自身发展阶段来看。

1950年代:从零起步,探索与启蒙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足球运动作为一项舶来品,在经历了战乱和动荡后,也亟待重建和发展。

基础薄弱,起点低: 当时参与足球运动的人员主要集中在少数大城市,专业队伍数量有限,训练设施和理念都相对落后。教练员、运动员的培养体系也刚刚起步。
国家队组建与早期赛事: 1951年,中国国家队首次参加国际比赛——印度尼西亚万隆会议的足球表演赛,这标志着新中国足球的正式亮相。随后的几年,国足主要参与一些区域性的友谊赛和洲际比赛,例如亚运会、亚洲杯的早期阶段。
对外交流的尝试: 尽管条件艰苦,但国家队也开始与一些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比赛,通过这些交流来学习和提高。这个时期的国足,更像是在摸索中前进,队员们踢球的热情很高,但也受限于整体水平。

1960年代:发展受阻,曲折前行

这是一个国家经历重大变革的十年,足球运动的发展也未能幸免。

“文化大革命”的影响: 1966年“文革”开始后,包括体育在内的许多社会活动受到严重冲击。专业的足球训练和比赛一度停滞,许多运动员和教练员的正常活动受到影响,甚至遭受不公待遇。这无疑是国足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挫折。
零星的国际活动: 尽管受到国内政治形势的影响,但国家队偶尔还是会参加一些国际赛事,例如1965年和1971年的亚洲杯预选赛。但整体来说,这个时期国足的系统性训练和比赛机会都非常有限,水平提升缓慢。

1970年代:逐步恢复,亚洲舞台的挑战

随着国家政治形势的稳定,体育开始逐步恢复,足球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会。

国际交往的恢复: 70年代,中国开始逐步恢复与世界的联系,足球也随之迎来了更多的对外交流机会。国家队开始参加更多的国际赛事,例如亚洲杯。
亚洲杯的探索: 1976年,中国队首次参加在伊朗举行的亚洲杯决赛阶段比赛,并获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这是国足在亚洲层面取得的一个重要突破,展现了当时中国足球的实力。当时的国足以拼搏精神著称,涌现出了一批技术出色、作风顽强的球员,如古广明、李富胜等。
“尼赫鲁杯”的亮眼表现: 1979年,在印度的尼赫鲁金杯赛上,中国队击败了伊朗等强队,进入决赛,最终负于了当时亚洲顶尖的朝鲜队,获得亚军。这次比赛的优异表现,让中国足球看到了与亚洲强队抗衡的希望。

1980年代:高峰与低谷并存,冲击世界杯的梦想

80年代是中国足球的黄金年代之一,也是最令人扼腕叹息的十年。

亚洲足坛的崛起: 80年代初,国足在亚洲赛场上表现相当抢眼。1982年西班牙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比赛,中国队在主教练曾雪麟的带领下,虽然未能出线,但在一些场次中展现了不俗的实力。
“5·19”事件的伤痛: 1985年5月19日,在世界杯预选赛中,主场作战的中国队在关键比赛中被香港队击败,导致无缘1986年墨西哥世界杯。这场失利被誉为“5·19”,成为了中国足球史上一道难以愈合的伤疤,也让球迷和国家队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冲击世界杯的努力: 尽管经历了“5·19”的打击,但中国足球并没有放弃冲击世界杯的梦想。1989年,在中国队参加1990年意大利世界杯预选赛的亚洲区比赛中,在新加坡的比赛中,国足在最后一轮被卡塔尔逼平,从而痛失出线权。尤其是在与阿曼的比赛中,最后时刻被对手打进一球,导致比赛结果被改判,从而无缘下一轮。这次失利同样令人扼腕。
球员的个人能力: 尽管整体成绩有起伏,但80年代涌现出了许多才华横溢的球员,例如古广明、马林、柳海光、贾秀全、谢育新等,他们不仅在国内联赛中叱咤风云,也为国家队贡献了力量。特别是贾秀全,曾留洋欧洲,被誉为“亚洲最佳球员”。
联赛的初步发展: 80年代后期,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的步伐开始加快,甲A联赛的前身——全国足球甲级联赛的雏形逐渐形成,这为球员的成长和技战术水平的提升提供了一定的平台。

总体评价:

从1950年到1990年,中国足球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摸索到逐步成长的过程。

技术和战术层面: 总体而言,与世界足球强国相比,中国足球在技术和战术层面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但与亚洲范围内的其他国家相比,中国足球在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曾一度达到亚洲一流水平,能够与日韩、伊朗、沙特等强队掰手腕。
精神层面: 那个时期的国足,虽然物质条件和训练水平远不如现在,但队员们普遍具有强烈的国家荣誉感和拼搏精神。他们的踢球更多地是出于对足球的热爱和对国家的责任感。
发展轨迹: 这个时期的发展轨迹并不平稳,受到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很大。政治动荡时期发展受阻,社会环境相对宽松时期则能取得一些突破。

总的来说,19501990年的中国足球,是一段充满理想、奋斗,但也伴随着遗憾和伤痛的岁月。它为中国足球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也为后来的改革和发展奠定了基础。那个时代的足球,承载着一代人的记忆和梦想。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和现在也差不多,正赛甚至输给过印尼,香港,泰国!这是1950年至1990年国足战绩!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印度队弃权,中国队自动获得参加1952年赫尔辛基奥运会的资格,同年7月22日成立了新中国首届国家足球队,后由于政治原因未能参加,但在赫尔辛基与芬兰国家队进行了新中国首场A级比赛,当时中国队0:4输掉了比赛。

1957年中国队首次参加了世界杯的预选赛,国足先在客场以0比2不敌印尼队,6月2日的次回合在北京主场以4比3获胜。按当时规则,两队在第3方场地缅甸进行附加赛,结果战平,中国队因总进球数少在首轮即遭淘汰。1958年由于政治原因,中国退出国际足联,此后一直没有参加正式的国际比赛,仅仅与亚非友好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友谊比赛。

1974年亚运会中国队重返亚洲足联并参加了该年的德黑兰亚运会,但小组即被淘汰。

1976年中国队首次参加亚洲杯便获得季军,参赛球队伊朗、中国、马来西亚、科威特、伊拉克、也门。中国队首战1:1平马来西亚队,次战0:1不敌科威特队。半决赛0:2伊朗,三四名决赛战胜伊拉克。

1980年亚洲杯,中国队在小组赛中3:0胜菲律宾队,2:1胜澳门队,0:1负韩国队,以小组第二名的身份出线。决赛阶段分A、B两个组,伊朗、朝鲜、叙利亚、中国、孟加拉国五个球队分在A组,另五支球队韩国、科威特、马来西亚、卡塔尔和阿联酋队分在B组。分在A组的中国队以1:2、0:1负于朝鲜队、叙利亚队,仅取得一胜一平两负的战绩,列小组第4名。

1981年1月4日世界杯亚大区预选赛,在大组赛决赛中,中国队加时4:2击败当时的亚洲强队朝鲜队,随后在亚大区四强赛中又3:0将亚洲杯冠军科威特斩于马下,并两胜亚洲新锐沙特阿拉伯,但在附加赛中不敌新西兰无缘世界杯。

1984年尼赫鲁金杯赛,中国队凭借赵达裕的进球1:0击败了世界杯冠军阿根廷队。

年底的1984年亚洲杯上又夺亚军,小组赛中国队0 -2 伊朗队 ,中国队2 - 0新加坡队 ,中国队 7- 0印度队 ,中国队5 -0 阿联酋队 半决赛 中国队 1- 0科威特队 决 赛 中国队0-2沙特阿拉伯队

1985年的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第一阶段,中国队在打平即可出线的情况下主场1:2爆冷输给了香港队,引起球迷的极大不满,并引发了中国足球史上最大的足球骚乱即“5·19事件”。

1987年奥运会东亚区预选赛,中国队在主场不敌日本的不利形势下,客场2:0击败日本队,时隔40年重返奥运会赛场。

1989年,意大利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6强赛上,中国队两个“黑色三分钟”不敌阿联酋和卡塔尔再度无缘世界杯。

1990年北京亚运会1/4决赛,中国队0:1被泰国队淘汰,饮恨国庆夜。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1950年至1990年,这四十年是中国足球一个充满跌宕起伏、几度沉浮的时期。要评价这段时间的国足水平,不能简单地用“好”或“坏”来概括,而是要放在当时的时代背景、国家发展以及足球自身发展阶段来看。1950年代:从零起步,探索与启蒙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足球运动作为一项舶来品,在经历了战乱和动荡后.............
  • 回答
    假设我真的穿越回1950年的朝鲜战场,肩负着为中国人民志愿军送去一吨物资的任务,我会慎之又慎地挑选每一件物品,因为我知道,在那个艰苦的年代,一点点的援助都可能意味着生与死的差别。我的目标是最大化这“一吨”的价值,让他们在寒冷、饥饿和疾病的战场上,能够更从容地应对挑战。首先,我必须考虑到当时志愿军最迫.............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脑洞大开的设想!想象一下,把今天淘宝上琳琅满目的商品一股脑儿搬到1950年的朝鲜战场,这对于当时还在艰苦环境下作战的志愿军来说,绝对是颠覆性的体验。具体能增强多少战斗力,这得看具体是哪些商品了,咱们一件件来拆解,看看能玩出什么花样。首先,咱们得从最基础的“生存”层面说起。 保暖和防护:.............
  • 回答
    《模仿游戏》的结尾,那触目惊心的数字——1950年代,英国有49,000名同性恋者被起诉。这个数字背后,不仅仅是冰冷的法律条文,更折射出那个时代对于同性恋的深深的压迫和误解。你问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同性恋者,这个问题本身就带着一种历史的误会。首先,我们需要明白一个关键点:1950年代英国“被起诉”的同性.............
  • 回答
    关于1950年苏联能否“直接平推”到里斯本这个问题,我们得把这个问题拆解开来,从多个维度来分析,才能得出更靠谱的结论。毕竟,“平推”这个词虽然形象,但实际战争远比这复杂得多。首先,我们得明确“平推”的含义。如果指的是军事上能够一路突破并占领,理论上,在苏联强大的地面部队面前,一些西欧国家的防御确实会.............
  • 回答
    1950年,朝鲜半岛爆发的战争并非美国“想打中国”的直接结果,其根源在于冷战背景下,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围绕朝鲜半岛的战略博弈。美国决定出兵朝鲜,主要有以下几个层面的考量:1. 冷战背景下的全球战略考量: 遏制共产主义扩张(Domino Theory):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朝鲜半岛南北分.............
  • 回答
    1950年之后,钢琴独奏的世界迎来了空前的大爆炸。这不再是浪漫主义时期那几个巨匠的时代,而是风格多元、技法奔放、思想解放的全新纪元。如果你想了解这个时期钢琴独奏作品的精髓,那得从几个大的方向去梳理,每条线索都能引出无数闪耀的星辰。1. 二次大战后的理性与冷静:序列主义的余波与新客观主义的回归二战的创.............
  • 回答
    要客观地比较19501990年间解放军(PLA)与苏联军队(苏军)的轻步兵,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战斗素质、战斗意志和战术。这三十多年是中国军队现代化建设和改革的关键时期,而苏联军队也在冷战的大背景下不断调整和发展。一、 战斗素质“战斗素质”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通常包含体能、技能、训练水平、.............
  • 回答
    1950年坦克第2师装备的移交工作,是苏联陆军大规模重组和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当时,苏联正着力于恢复和发展其军事力量,特别是装甲部队,以应对冷战局势的演变。对于坦克第2师而言,这次装备的更新换代,标志着其从战争时期的老旧装备向更新一代、更具威力的型号过渡。要详细说明哪些苏军单位参与了这次装备.............
  • 回答
    1950年,苏军的坦克兵们驾驶的坦克,可以说正处在一个“新老交替”的时代。虽然一些在二战中赫赫有名但相对陈旧的型号还在继续服役,但代表着未来方向的全新一代坦克也已经开始批量装备和部署。老将们的余晖:首先要提的,肯定是那些在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的坦克。 T34系列(T3485是主力): 这是毫无疑问.............
  • 回答
    关于1950年苏联陆军能否在长津湖全歼美军陆战一师的问题,这是一个充满假设和争议的议题。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包括双方的军事实力、作战环境、战术思想以及当时的战略背景。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双方在1950年长津湖战役时的实力对比。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背景与挑战(作为参考对比):在讨.............
  • 回答
    穿越时空,成为一名身处1950年朝鲜半岛的普通士兵,手中握着改变历史进程的秘密——仁川登陆的情报。这无疑是比任何超能力都更具压迫感的重任。摆在我面前的,是无数中国士兵倒下后的残酷现实,以及一份可能扭转乾坤的绝密信息。情报的价值与现实的鸿沟首先要明确的是,这份情报的价值是巨大的,但将它转化为有效的行动.............
  • 回答
    19491950年间,中国正处于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土地制度也随之发生深刻的变革。笼统地说,此时中国大陆的土地并非完全国有或公有,而是呈现出一种混合且动态的格局,并且正在快速地朝着土地国有化(严格来说是国家所有,但涵盖了不同性质的国有)和集体所有(在农村)的方向发展。要详细讲述,我们需.............
  • 回答
    《1950 他们正年轻》是一部由中国中央电视台制作的纪录片,于2020年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播出。这部纪录片以其独特的视角、深刻的情感以及精心制作的画面,在观众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总体评价:《1950 他们正年轻》是一部感人至深、制作精良、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教育意义的纪录片。 它没有回.............
  • 回答
    抗美援朝题材电影《1950 他们正年轻》在上映后遭遇排片惨淡的困境,导演宋美英的“不跪求支持,当年他们都没跪过”的回应,引发了公众对影片排片率低原因的广泛讨论。要深入分析这个问题,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考量,包括市场、影片本身、观众认知以及宣发策略等。以下是对《1950 他们正年轻》排片率低原因的详细分.............
  • 回答
    如果我有机会给1950年的科学界传达一句话,我会选择这句:“你们正在开启一个前所未有的信息时代,并孕育着能够改变人类沟通、知识传播乃至思想模式的强大力量。请审慎地探索并负责任地引导它的发展,因为你们的每一次决策,都将深刻影响未来的文明进程。”我会这样详细地解释这句话的含义和重要性:1. “你们正在开.............
  • 回答
    自20世纪中期以来,音乐的世界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涌现出无数令人耳目一新的思潮与流派。与20世纪初那场由印象主义、表现主义、新古典主义等引发的“革命”相比,后半叶的音乐发展更加多元、更加融合,也更加关注技术的革新和音乐的社会功能。20世纪后半叶(1950年至今)涌现的新音乐思潮与流派:这一时期的音.............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