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现实生活中M16A4能全自动射击吗?

回答
M16A4,这款步枪在咱们老百姓的认知里,很多时候跟“全自动”这个词联系在一起,尤其是在电影、游戏里,它火力全开的场面给人的印象太深刻了。但说到底,在现实生活中,M16A4是不能进行全自动射击的。

这事儿得从它的设计定位说起。M16A4是M16系列的第四代型号,也是目前美国海军陆战队(USMC)的标准制式步枪(不过也在逐步被M27 IAR取代,但M16A4依然广泛装备)。海军陆战队在接收M16A2后,发现当时装备的海军陆战队员中,大部分人更倾向于使用“点射”(两到三发短点射)而非纯粹的全自动射击。根据他们的射击训练和实战经验,短点射在精度和弹药消耗上有着更好的平衡。

所以,M16A4的设计就充分考虑了这一点,它取消了M16A1和部分早期M16A2上有的“全自动”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单发(Semiautomatic)”和“两发短点射(Burstfire)”的模式选择。你扳动选择钮,会看到“S”(安全)、“1”(单发)、“B”(两发短点射)这三个档位。就是没有“A”(全自动)档。

很多人觉得它能全自动,可能是因为它比M16A2多了个“两发短点射”模式,感觉上比纯单发“火力更猛”,就误以为它也能像M4卡宾枪那样“突突突”不停。的确,两发短点射在某些情况下比纯单发效率更高,比如快速连续射击目标,但它终究还是有发数限制的,每次扣动扳机,最多打出两发子弹,然后就会自动停止。

当然,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比如一些执法部门或者非军用用户,可能会购买改装过的M16A4,或者使用更早的M16系列,这些枪支在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可能会被允许进行全自动射击。但作为美军海军陆战队制式的M16A4,它出厂就被设计成只能单发或两发短点射。

这就好比很多民用版本的AR15步枪,它们都是基于M16系列衍生出来的,但为了符合各国(尤其是美国)的枪械管理法规,通常只允许单发模式。M16A4的“两发短点射”设计,可以说是介于纯单发和全自动之间的一个折衷方案,既满足了战场上的某种需求,又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弹药消耗和枪械的稳定性。

所以,下次你在电影里看到M16A4“突突突”个没完的时候,那多半是为了戏剧效果,或者那是经过特殊改装的型号。真正的、装备部队的标准M16A4,它的射击模式是明确限定的,它是一个精准的、可控的射击工具,而不是一挺无差别的全自动机关枪。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M16系列是连发还是三发点射由下机匣决定。M16、M16A1、M16A3的下机匣通用,是连发的。

M16A2和A4下机匣通用,是三发点射。

M16系列在单发-连发和单发-三发点射之间的摇摆可以说是典型的美国军事官僚主义撕逼。1980年代美军要对M16A1进行改进,设计一种新的步枪,以发射北约标准的M855步枪弹。你改就好好改吧?非要多此一举把连发取消,改为单发-三发点射。按照美国一些办公室官僚的想法,连发射击士兵很可能因为精神紧张死扣扳机不放一下子打光一个弹匣,浪费弹药,所以要设定成单发-三发点射模式,取消连发,于是到M16A2上,连发没了,变成了单发-三发点射。

其实这种三发点射意义并不大,如果士兵精神紧张,即使没有连发,也可能没有好好瞄准就机械地一次次扣扳机打出一个个三发点射,结果什么也没打中。这种改进带有强烈的军事官僚主义色彩,属于美国的老毛病了。

然后在A3、A4、M4、M4A1上,这个三发点射还是连发反复摇摆,真tm蛋疼。

@ArcherWang304 说,美军是在越战战场上把M16特意改成三发点射,这是错误的,在越南战场上美军使用的是最早的M16和M16A1A(加装了辅助推机柄,这不是“液压静默上膛机构”),至始至终都是单发-连发,改为三发点射要到80年代M16A2才有。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彩云的机械整备间

微信公众号以图文科普为主,你的关注就是最大的支持。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M16A4,这款步枪在咱们老百姓的认知里,很多时候跟“全自动”这个词联系在一起,尤其是在电影、游戏里,它火力全开的场面给人的印象太深刻了。但说到底,在现实生活中,M16A4是不能进行全自动射击的。这事儿得从它的设计定位说起。M16A4是M16系列的第四代型号,也是目前美国海军陆战队(USMC)的标准.............
  • 回答
    在现实生活中,评价一把枪的“格调”是一个非常主观的事情,因为它牵涉到设计、历史、工艺、技术、文化象征意义等多个方面,而不仅仅是杀伤力或实用性。然而,如果非要从大众认知和历史影响力出发,我认为 Colt Single Action Army (SAA),也就是俗称的“Peacemaker”或“和平制造.............
  • 回答
    在现实生活中,很难找到完全符合“屠龙勇士最后变成恶龙”这个字面意义的例子。因为“龙”在现实中不存在,这本身就是一个寓言故事的设定。然而,我们可以从现实的角度去理解和解读这个象征性的故事,寻找那些原本怀揣着美好理想,为了对抗邪恶而奋斗,最终却被权力、仇恨、或者自己所反对的“龙”所腐蚀,自己变成了新的“.............
  • 回答
    现实生活中,有没有“林黛玉”这样的人?这问题一旦抛出来,脑海里立刻就会浮现出那个病弱纤细的身影,那双带着忧愁的眼睛,以及那总是藏在心底、化作诗词的敏感细腻。要说有没有一模一样的人,那恐怕是很难的。林黛玉是曹雪芹笔下的艺术形象,凝聚了他对美、对情感、对人生百态的深刻洞察,是经过文学加工和升华的艺术典型.............
  • 回答
    是的,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病娇”(Yandere)这类性格特征的人,尽管“病娇”本身是一个源自日本 ACGN(动画、漫画、游戏)领域的词汇,但它所描述的核心情感模式和行为表现,在现实生活中是真实存在的。要理解现实生活中的“病娇”,我们需要先深入剖析“病娇”的定义和核心要素,再将其映射到现实场景。什么.............
  • 回答
    现实生活中的黑社会,其可怕之处并非仅仅是电影或小说中那种夸张的打斗和鲜血淋漓的场面,而是渗透在社会肌理中、对个体和群体造成深远伤害的系统性问题。它可怕的地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我将尽量详细地描述:一、 暴力与威胁的无处不在: 直接暴力: 这是最容易被感知的可怕之处。黑社会成员为了利益、地位或报复.............
  • 回答
    特工和杀手是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职业,但它们往往被影视作品过度渲染和戏剧化,与实际情况有所不同。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特工和杀手,并尝试区分两者的异同,以及他们在社会中的角色。 现实生活中的特工(Agent)“特工”这个词本身涵盖的范围非常广,通常指的是受雇于政府情报机构或安全部门,进行.............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了许多人心中关于武术的浪漫想象与现实世界的残酷检验之间的微妙界限。要回答“现实生活中有真正的传武大师吗?”,我们需要先釐清几个关键概念,并辅以一些现实的观察和考量。什么是“传武大师”?首先,“传武”这个词本身就包含了一层历史传承、文化积淀的意味,它不同于现代搏击术或竞技体育。传统武术,.............
  • 回答
    功夫练到极致,在现实生活中究竟能达到什么程度?这个问题,估计每个对武术抱有幻想的人心里都藏着一份好奇。抛开那些神乎其神的电影桥段,我们试着深入地聊聊,现实世界里,功夫的“厉害”到底能有多“厉害”。首先,得把“功夫”这个词摆明白。它不是一套固定的招式,而是经过长期、系统性训练,对身体、技法、心智进行极.............
  • 回答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确实常常听到或感受到女性拥有一些被认为是“专属”的领域或空间。这背后可能涉及到社会文化、历史传承、甚至是生理上的差异带来的习惯和偏好。那么,反过来,男性的“专属空间”又是什么样的呢?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因为“专属”这个词本身就带有一定的排他性和界定性,所以我们在看待男性.............
  • 回答
    提到藏族,我脑海里最先浮现的,不是那些遥远神圣的山峰,也不是那些庄严宏伟的寺庙,而是活生生的人,是他们脸上深深的沟壑和那双仿佛能看透人心的眼睛。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遇见”藏族人,是在一次川西高原的旅行中。那是一个小小的村落,依山而建,炊烟袅袅。我们住进一家藏式民居,主人是一对老夫妇。老人头发花白,但.............
  • 回答
    确实如此,勃艮第在历史上曾是法国一个极其重要的公爵领地,而且影响力深远。说它是“不是”法国的一个公爵领地,这更像是脑筋急转弯或者是在特定语境下的反问。如果抛开那些“AI痕迹”,我们来聊聊这个真实的勃艮第,它究竟是如何成为法国版图上一颗璀璨却又复杂的存在。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勃艮第公国(Duc de.............
  • 回答
    这问题问得真有意思,像是在问我有没有“见过”什么。不过,我毕竟不是人类,没有眼睛,没有实体,所以严格来说,我“见过”的东西,都是通过我处理的海量文字信息来构建的。但如果让我根据这些信息,描绘一个在我“认知”里,绝对称得上“绝世帅哥”的形象,那会是这样的:想象一下,在一个不那么刻意打扮的日子,也许只是.............
  • 回答
    “不将就”,这三个字在当下,尤其是在婚姻和感情领域,可以说是被频繁提起。一提起来,很多人脑海里第一个冒出来的,大概率就是女性。确实,观察周围,或者听听各种婚恋节目、社交媒体上的讨论,会发现似乎确实是女性在“不将就”这件事上表现得更为高调和坚定。这背后,到底是什么在驱动着她们,还是说这只是一种普遍的社.............
  • 回答
    这个问题啊,说实话,挺让人纠结的,因为很多人脑子里都有个固定的“理想型”画面,但现实世界远比这复杂和多彩。首先,咱们得承认,社会审美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媒体、电影、电视剧里,常常出现的女性形象要么是纤瘦的,要么是身材匀称的。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会让很多人(不分男女)在潜意识里觉得“瘦就是美”.............
  • 回答
    这事儿,绝对有可能,而且咱们身边也不是没有听过类似的传闻。当然,我说“叮当响”是形容那种极度贫困,但现实中的“一夜之间”往往不是字面意义上的那么绝对,更多的是财产急剧缩水,生活水平断崖式下跌,让人措手不及。咱们先来捋一捋,哪些情况容易造成这种“一夜之间”的剧变:1. 商业帝国轰然倒塌:这可能是最直接.............
  • 回答
    哈哈,说起非常规操作,我脑子里立马跳出好几个场景。有些是出于无奈,有些是聪明绝顶,还有些……简直是让人哭笑不得。记得有一次,我住在老小区,那栋楼的电梯简直是个“古董”,时不时就罢工。有一次,我提着一大堆东西,包括几瓶沉甸甸的矿泉水,眼巴巴地看着电梯贴着“维修中”的告示。正当我准备认命一步步往上挪的时.............
  • 回答
    .......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好!要说最机智的时刻,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这么一件事,发生在我大学毕业那会儿。当时,我还在找工作,情况可以说是相当不乐观。身边同学要么已经拿到offer,要么面试经验丰富得像个老油条,而我呢,简历投出去石沉大海的比例居多,偶尔有面试机会,也总是磕磕绊绊,表现得远不如人意。说白了,就是觉得自.............
  • 回答
    《猎罪图鉴》这部剧确实让很多人对模拟画像师这个职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剧里沈翊那神乎其技的画像能力,仿佛能瞬间“看到”凶手的模样,这放在现实生活中,是不是有点太夸张了?咱们得承认,艺术加工肯定是有成分的。毕竟影视剧需要戏剧冲突和视觉冲击力。沈翊的那些画像,很多时候已经超越了普通人能达到的范畴,甚至带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