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多国在俄乌冲突期间,对俄罗斯各界平民进行大规模制裁?

回答
多国在俄乌冲突期间对俄罗斯各界平民进行大规模制裁,这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议题,涉及地缘政治、国际法、人道主义以及经济等多重维度。以下我将从不同角度进行详细阐述,以期全面展示这一现象:

一、 制裁的目的与逻辑:

首先,理解制裁的目的至关重要。西方国家及其盟友对俄罗斯实施大规模制裁,其核心目的是:

施压俄罗斯政府改变其行为: 这是最直接也最重要的目标。通过削弱俄罗斯的经济和金融实力,削弱其发动和维持战争的能力,迫使普京政府停止侵略,撤军并接受和平谈判。
表达对侵略行为的谴责与孤立: 制裁是一种政治信号,表明国际社会对俄罗斯的军事行动持反对态度,并试图将其在国际舞台上孤立。
削弱俄罗斯的军事和经济潜力: 通过限制俄罗斯的融资渠道、技术获取和关键物资进口,旨在长期削弱其军事工业复合体和整体经济实力,使其难以再次发动类似冲突。
维护国际秩序和法治: 许多国家认为俄罗斯的入侵行为严重违反了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制裁被视为维护国际秩序和阻止类似侵略行为的必要手段。
回应国内政治压力: 在许多民主国家,政府面临国内民众对乌克兰局势的同情和对俄罗斯侵略的愤怒,实施制裁也是回应这种民意压力的政治需求。

二、 制裁的范围与对象(“平民”的界定):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我们常说“对俄罗斯各界平民进行制裁”,但从法律和实际操作层面来看,大多数制裁并非直接针对“所有”俄罗斯平民,而是针对与俄罗斯国家机器、经济、政治和军事相关联的实体和个人,以及间接影响到整体经济环境。 然而,这种大规模的经济和金融制裁,其影响必然会波及到广大普通民众。

制裁的范围通常包括:

金融制裁:
冻结资产: 针对俄罗斯央行、大型商业银行、国有企业及部分寡头和高官的海外资产。
切断SWIFT(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联系: 将部分俄罗斯银行踢出SWIFT系统,极大阻碍了跨境支付和金融交易的顺畅进行。
限制融资: 禁止向俄罗斯国家或国有企业提供贷款、债券发行等融资支持。
贸易制裁:
出口管制: 限制向俄罗斯出口高科技产品(如半导体)、军民两用物品以及可能用于军事目的的关键技术和零部件。
进口限制/禁令: 禁止进口俄罗斯的某些商品,如石油、天然气、煤炭、金属、奢侈品等,以剥夺俄罗斯的收入来源。
个人制裁(资产冻结和旅行禁令):
针对政治精英: 包括总统、总理、部长、议员等,以剥夺其海外资产和限制其国际活动。
针对寡头和富豪: 这些与克里姆林宫关系密切、通过非正常途径积累财富的个人,他们的游艇、豪宅、公司股份等资产被冻结。
针对军方及情报部门人员: 阻碍其执行军事任务和进行相关活动。
针对与虚假信息宣传相关的个人或实体。
能源制裁: 这是最引人关注的领域之一。许多国家宣布逐步或全面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或设定价格上限,旨在切断俄罗斯最重要的财政收入。
航空和交通制裁: 关闭领空,禁止俄罗斯飞机入境,限制俄罗斯船只停靠港口,以孤立和阻碍俄罗斯的国际交通。

三、 制裁对俄罗斯平民的影响:

虽然制裁的直接目标是国家和精英,但其溢出效应和间接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并且常常是负面的,导致俄罗斯各界平民承受代价。 这些影响包括:

经济衰退和生活水平下降:
通货膨胀加剧: 进口商品价格上涨,供应链中断导致国内物价普遍上涨,削弱了民众的购买力。
失业率上升: 许多西方企业撤出俄罗斯,导致大量工人失业。服务业、旅游业等也受到严重冲击。
工资和养老金缩水: 经济困境可能导致政府难以维持现有的福利水平,或者实际价值因通胀而下降。
金融市场动荡:卢布贬值、股票市场下跌,影响民众的储蓄和投资。
物资短缺和消费选择受限: 许多西方品牌商品撤出俄罗斯市场,导致民众可选择的商品和服务减少,例如汽车、电子产品、药品等。
旅行和通信限制: 航空禁令限制了俄罗斯人前往其他国家旅行,也影响了国际通信的便捷性。
心理和社会影响:
民族主义情绪和国家认同感的强化: 在外部压力下,一些俄罗斯民众可能反而会更加团结在国家周围,支持政府的立场。
疏离感和不确定感: 许多普通民众可能不认同政府的战争行为,但却不得不承受经济制裁带来的后果,产生无力感和对未来的担忧。
信息不对称: 由于俄罗斯国内媒体的限制,民众可能无法全面了解外部世界以及制裁的真实影响,也可能接触到被政府过滤的信息。
特定群体受到的冲击更大: 例如,依赖进口商品或与国际市场有联系的行业从业者,生活在经济发达地区但依赖外部供应链的群体,以及本已经济困难的弱势群体,受到的冲击可能更为严重。

四、 对制裁的争议与批评:

尽管制裁有其政治和战略目的,但大规模制裁俄平民的做法也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和批评:

人道主义担忧:
惩罚了无辜: 批评者认为,制裁正在惩罚那些可能反对战争但无力改变政府政策的普通俄罗斯民众,这违背了国际人道主义原则。
可能导致人道主义危机: 如果制裁导致关键物资(如药品、食品)短缺,可能会对民众的健康和生存构成威胁。
有效性疑问:
是否能达到预期目的? 有人质疑,即使经济受到重创,俄罗斯政府是否会因此改变其战略方向,或者是否会通过进一步的国内压制来维持其统治。
长期后果: 过度的制裁可能将俄罗斯推向更深的孤立,并使其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例如更加依赖中国等其他伙伴,这可能产生长期的地缘政治影响。
双重标准质疑: 一些国家可能会质疑,为何在其他冲突中没有采取如此大规模和严厉的制裁措施。
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大规模制裁俄罗斯,特别是能源和农产品领域,会对全球供应链、能源价格和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加剧全球通胀,影响到其他国家的民众。
制裁的复杂性与 unintended consequences(非预期后果): 制裁的设计和执行都非常复杂,很容易产生难以预料的负面后果,例如为黑市贸易提供机会,或者促使俄罗斯发展独立于西方的技术和金融体系。
未能区分“战犯”与“平民”的界限: 虽然制裁的目标并非所有平民,但其 Blanket (一刀切)的性质模糊了直接责任人与普通民众之间的界限。

五、 国际法和伦理考量:

国际法在制裁问题上并没有绝对统一的答案。虽然国家有权对威胁其安全或违反国际法的行为采取措施,但这些措施也必须遵守一定的原则:

比例原则: 制裁措施应与其追求的目标相称,不应造成过度的附带损害。
区分原则(Distinction): 制裁措施应尽可能区分战斗人员和非战斗人员(平民),避免对后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然而,在现代经济制裁下,这一区分变得异常困难。
人道主义原则: 制裁不得损害基本人权,不得妨碍人道主义援助的提供。

六、 总结:

多国在俄乌冲突期间对俄罗斯各界平民进行大规模制裁,是西方国家试图通过经济手段遏制俄罗斯军事行动、施加政治压力的一种策略。其意图是削弱俄罗斯的战争能力并表达强烈的谴责。然而,这种策略必然会波及俄罗斯广大普通民众,导致其生活水平下降、经济面临困境,并可能引发一系列人道主义和伦理上的担忧。

关于制裁的有效性、道德性以及长期后果,国际社会存在着深刻的分歧和持续的辩论。一方认为这是维护国际秩序和阻止侵略的必要之举;另一方则担忧其可能“惩罚无辜”,并质疑其最终能否达到预期目标,同时还可能对全球经济造成负面冲击。

因此,看待这一问题需要一个多维度的视角,既要理解制裁背后的政治逻辑和目标,也要审视其对俄罗斯平民以及全球社会可能带来的复杂且深远的连锁反应。这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权衡的决策过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美国对俄制裁:

1. 拟将俄罗斯排除在国际货币交易体系外,限制俄罗斯用美元、日元和欧元进行国际交易的能力;

2. 封锁俄罗斯扩张军力的能力;

3.对俄技术禁止,限制俄罗斯在高新科技领域的竞争力;

4. 对俄罗斯银行持有的约1万亿美元的资产展开全面制裁,并冻结包括俄罗斯部分银行的全部在美资产。

5.对俄罗斯施行部分贸易禁运;

6.对俄罗斯总统、部分官员及议员等施行资产冻结和制裁;

欧盟对俄制裁:

1.中止北溪2天然气管道的审批和建设;

2.将制裁70%的俄罗斯金融市场和关键国有企业(包括军工企业);

3.冻结俄罗斯在欧盟的财产,并禁止俄罗斯银行进入欧洲金融市场;

4. 对俄罗斯总统、部分官员及议员等施行资产冻结和制裁;

5.通过出口禁令阻止俄罗斯的炼油厂进行设备更新;

6.禁止向俄罗斯的航空公司出口飞机和设备;

7.在半导体和先进软件等关键技术领域对俄罗斯进行限制;

8.俄罗斯的外交官及其相关人员、商务人士将不再拥有进入欧盟国家的签证优先权;

日本对俄制裁:

1.冻结俄金融机构资产等经济制裁措施;

2.对俄部分个人及团体停止发放签证;

3.对俄军事相关团体的出口管制和基于国际协议的管制清单品种及半导体等通用商品的出口管制;

4.限制俄方军事相关实体的出口,限制根据国际协议制定的清单上的商品以及半导体和其他通用商品的出口。

5.与能源产业相关的新一轮制裁措施会根据今后的状况妥善实施。

6.鉴于俄罗斯承认“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宣布禁止向两地代表发放签证,禁止与之开展进出口交易,禁止在日本发行和交易新的主权债券。

英国对俄制裁:

1.冻结俄罗斯外贸银行在英全部资产;

2.冻结超过100个俄罗斯实体、个人等在英的资产;

3.禁止俄罗斯国际航空公司航班在英国降落等(被俄反制禁止英国飞机过境俄罗斯领空);

4.将俄罗斯银行排除在英国金融体系之外,禁止俄罗斯获取英镑或通过英国结算;

5.对白俄罗斯出台类似制裁措施;

加拿大对俄制裁:

1.对普京及其内阁成员,实施资产冻结;

2.对辅助军事组织和俄罗斯主要银行实施资产冻结;

3.取消并停止核发对俄罗斯出口许可证;

4.支持美国将俄罗斯从国际结算系统排除(德,意尚未做出最终决定)。




永远中立国瑞士开始表态:

美国驱逐俄罗斯在联合国的12名外交官:

多国驱逐俄罗斯学生:


教育无国界:

体育无国界:

【国际足联和欧足联,禁止所有俄罗斯足球俱乐部和国家队参加所有比赛】

【国际滑冰联盟宣布,禁止参加花滑世界锦标赛在内的世界大赛】:

【国际柔道联合会宣布暂停普京的名誉主席资格】

【国际排联取消俄罗斯2022男排世锦赛主办权】

【欧排联CEV,禁止国家队、俱乐部、运动员官员参加欧洲比赛】

【国际奥委会全面封杀俄罗斯】

【国际奥委会吧普京的勋章给撤了】

【世界跆拳道联盟撤销普京荣誉黑带九段称号】

【国际残奥会,讨论驱逐俄罗斯和白俄罗斯代表团的提议】


艺术无国界:

【迪士尼暂停在俄罗斯上映电影】

【欧洲电影奖剔除了俄罗斯电影】

【俄罗斯音乐家被解雇】

【法国舞蹈家宣布辞职】

言论无国界:

【俄罗斯推特中断】

【ins官方删除俄语】

【脸书禁止俄官方媒体投放广告和获利】

【谷歌禁止俄媒在服务中运营广告】

【苹果停止在俄罗斯境内销售产品】

【俄罗斯用户无法购买Nike】

【俄罗斯的猫也被制裁】

……

不想说了,前排也很清楚的罗列了很多,有些简直就离谱到家……

user avatar

再说一遍吧,西方经济学就是骗傻子用的!世界上没有能脱离政治的经济学,经济学的一切假设,加上政府这个变量,全部都不成立。

user avatar

来个合订本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音乐无国界

艺术无国界

禁止教授俄罗斯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课程

科学无国界

体育无国界

平台无国界

电竞无国界

猫咪都有国界了


“永久中立国” “体育无国界” “艺术无国界” “科学无国界”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原来都是有些人道貌岸然的空口白话。

user avatar

美国制裁香港就是支持香港人。

美国制裁新疆就是支持新疆人。

所以美国制裁俄罗斯就是支持俄罗斯。

user avatar

因为国家层面已经没有东西可以制裁了。

只有只去制裁平民。

最多几天,平民也没什么好制裁的了。

下一步就要开始制裁,不制裁俄罗斯的国家和公司及个人了。

这波制裁看起来来势汹汹,其实会透支掉西方国家的公信力,影响力。如果进行到制裁不制裁俄罗斯的那步,只怕舆论会翻盘。毕竟投弃权里面的,有不少都是区域大国。比如中国、印度、阿联酋这种。

虽然很多国家在联合国那个投票里投了赞成票,但是不代表他会去参与制裁。你因为不制裁俄罗斯,跑去制裁这些国家,只怕投票的人都要反水。

再就是制裁个人。你要知道,被制裁不光是寡头,很多就是个学术界和文艺届知名的专业人士,这帮人也有声量不小的朋友。

我一俄罗斯人,在你这上班,你非要我高喊打倒俄罗斯,不喊就开除,这不是扯吗?

只要俄罗斯军队还能忍几天,不要弄出大规模平民伤亡。这波制裁很可能会被带歪,舆论很可能会转向。

毕竟就像匈牙利领导人说的一样,如果我制裁的结果是下个月我国人民能源花费翻一倍,我为什么要制裁。

user avatar

按照巴普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给狗正反馈和负反馈都能得到相应的条件反射效果。

今天他们给俄罗斯整个社会的时候负反馈,而以前给中国公知的是正反馈。

比如揭露中国的黑暗,就能得到很多国际各界的艺术奖。

比如你表现出良好的反政府素质,就容易获得访学资格。

虽然说人和狗都是动物,但是人应该要皮要脸。不是么?

user avatar

研究一下网络热门制裁平民图片,只在中文互联网范围内研究,涉及外媒外国社交媒体或其他国内正常不能直连的内容,一律采信国内媒体说法不做验证,这样总行了吧。


这个国际游戏产业联合会,中文互联网上找不着……

不排除是机构名称翻译出了问题,那么看看能不能找到这个呼吁任天堂、Zynga抵制俄罗斯的组织,还真找到了。

俄乌冲突继续加剧!乌克兰副总理暨数字转型部长Mykhailo Fedorov连日来多次向各大科技厂商、游戏厂商喊话,继日前呼吁微软、索尼、拳头游戏、育碧、EA、Waraming 等多家游戏厂商加入抵制俄罗斯的行列。

好家伙Mykhailo Fedorov你真是啥都管啊,挂职副总理是吧。然后找找俄罗斯方块。

俄罗斯方块是前苏联科学家阿列克谢·帕基特诺夫开发的益智游戏。“Tetris”是由希腊数字四的前缀“tetra”(所有方块都是四个小方块组成)和“tennis”(网球,阿列克谢·帕基特诺夫最喜欢的运动)组合而成。
1986年7月 PC版俄罗斯方块在匈牙利的布达佩斯被当地的一群电脑专家移植到了Apple IICommodore 64上,这些版本的软件引起了当时英国一个叫Andromeda的游戏公司经理罗伯特·斯坦恩(Robert Stein)的注意,他向帕基特诺夫以及匈牙利的电脑专家们收购了俄罗斯方块的版权,并且在买到版权之前把它们倒手卖给了英国的Mirrorsoft (注意不是Microsoft!) 以及美国的Spectrum Holobyte。

人本来也不叫俄罗斯方块,并不是叫Russia block,简简单单改个Ukraine block,这Tetris该怎么改成乌克兰方块呢……如果是要求中文翻译改名字不然下架,这种要如何约束呢,别说是不存在的协会了,广电局要做到都需要费不少事吧……

这次连跟这个微博相关的中文新闻都找不到了……



这个新闻最早的中文互联网版本是这样的。

3月1日消息,日前诞生于乌克兰的区块链交易平台DMarket宣布,冻结俄罗斯和白俄罗斯人的账户,他们的所有虚拟货币和其他虚拟资产都会被冻结,并且禁止这两个地区新用户注册。

昨日,乌克兰副总理Mykhailo Fedorov在Twitter称赞DMarket的决定,并呼吁其他区块链交易平台,冻结俄罗斯、白俄罗斯人的资产,并将其捐给乌克兰当军费。

怎么哪都有你Mykhailo Fedorov上班期间高强度摸鱼是吧。这两条一拼接,就成了下面的新闻。

3月1日消息,日前诞生于乌克兰的区块链交易平台DMarket宣布,冻结俄罗斯和白俄罗斯人的账户,他们的所有虚拟货币和其他虚拟资产都************************************************捐给乌克兰当军费。

经过善意改造之后当然变得更加具有吸引力。从你应该把钱给我,变成了你的钱我已经花了。

具体Dmarket平台冻结了多少客户,中文互联网上的新闻并没有提。平台网站注册选项中可以用Email和Steam帐号直接关联注册,注册时没有国籍选项,可能是通过绑定的邮箱或者身份信息手机号之类的区分。2月27日更新的使用条款中规定了以下人员禁止使用服务,我简单翻译一下:

来自美国经济或贸易制裁目标国家或地区的任何居民;在美国财政部的特别指定国民和被封锁人员名单上确认的人员;美国商务部的被拒人员名单,欧盟综合人员名单,或类似的受制裁人员名单上确认的人员;代表上述名单上的任何人或美国经济或贸易制裁目标国家或地区的政府行事受到任何其他联合国、美国、欧盟、中国或任何其他主权国家的制裁或禁运,或与此类制裁有任何其他关联的人员;来自俄罗斯联邦和白俄罗斯共和国的人员。

下面还有关于交易规则的内容,比较重要怕出了偏差不自己翻译了,都是最简单词汇:

7.3. Any transactions of deposit and withdrawal by any person from the Russian Federation and the Republic of Belarus are prohibited. Any transactions of deposit from or withdrawal to the bank card or bank account opened: (i) by any person from the Russian Federation and the Republic of Belarus, and/or (ii) by any person with any bank or financial institution located and/or operated in the Russian Federation and/or the Republic of Belarus may be suspended/frizzed by the Website Owner. Any balance on the Account of such User may be blocked/forfeited.

定义了一套制裁的规定,符合认定规则的账户,可能会被冻结,所有账户资金,可能会被冻结……前面不是any bank就是any person,我以为会有多狠,最后高高举起轻轻放下,may be。你一个may be,别人一个could be,搞这么矜持干什么,来微博给他们整个活:already be,Done!

亲自试试交易首选项:俄罗斯+卢布,可选,惟一能直接看到的制裁是把选项中的俄罗斯国旗换成了黑底的RU。另外这个网站说是区块链交易,实际上主要是交易steam游戏道具,说是元宇宙其实是二手市场。至于说虚拟资产被控制上升到国家安全,美国控制元宇宙之类,这个我也不太懂,见仁见智。

感觉这就是个经典层层加码的故事。Dmarket说会冻结的,乌克兰副总理说已经冻结了?那好啊,能捐给军队就最好了。到我们这,已经被全捐了……

所以大多数答案不去引用原新闻,直接找了个这个微博发的截图,自己理解吧。


这个新闻来源的小标题是:欧洲部分大学开除俄留学生,美议员提议全数驱逐。

据外媒报道,俄罗斯人权专员Tatyana Moskalkova称,由于俄乌冲突,欧洲的部分大学正在驱逐俄罗斯留学生。部分的俄罗斯学生被教育机构无理开除,不允许上课,并受到骚扰。她呼吁法国、捷克、比利时等欧洲国家保护俄罗斯留学生的基本权利。
在美国,美国加州国会众议员埃里克·斯瓦韦尔(Eric Swalwell)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应该将在美留学的俄罗斯籍学生全部驱逐出境。根据美国国际教育交流门户网站Opendoors的数据显示,现有近5000名俄罗斯学生在美国留学。
他说:“坦白来说,我认为应该关闭俄罗斯设在美国的大使馆,并将他们国家的留学生全部驱逐出境。” 亚利桑那州议员鲁本·加列戈(Ruben Gallego)则表示,在美国的俄罗斯留学生家境都一般都很好,将他们驱逐出美国,可以向俄罗斯传达出某种强烈的信息。

我等着看是哪些大学这么狠,哪些学生这么惨呢。接着就是下一段的标题:在加俄留学生:经济来源被切断 打工维持生活。没有细说是哪些大学干的龌龊事了,不过这个美国议员也是老懂哥了,来美国留学的可不是家境一般都很好么,家境不好的都在打灰呢,谁来这万里之外上学。

现在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上大二的俄罗斯留学生阿特米·麦舍林(Artemi Meshcherin)在接受加媒采访时表示,由于西方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俄罗斯主要银行已经与世界其他国家切断联系,自己无法从身在莫斯科的父母那里获得资金。他认为自己未来的处境好坏将完全取决于俄罗斯政府和西方政府的关系,他说:“现在只能根据两方政府的决定,来决定我将面临什么样的困境。”

很显然,没被开除但是没钱花的俄罗斯人有名有姓有学校,但是被开除被驱逐出境的无助俄罗斯人无名无姓无学校。考虑到这个外媒也没有具体指哪一家,有可能是反复引用转载中丢失了这部分重要信息?


我找到的新闻由观察者网发布

另外,社交媒体推特上还流传消息称,2月28日晚间,由于莫斯科地铁支付系统中无法使用Apple Pay和Google Pay,当地乘客只能翻找现金,排起长长的买票队伍。
该条信息最先发布于爱尔兰记者杰森·科克兰(Jason Corcoran)的推特账号,他自称报道俄罗斯及独联体事务已经15年,曾在彭博社、《金融时报》等媒体供职,其定位显示在俄罗斯莫斯科。
当地时间2月27日晚,科克兰也曾发帖称莫斯科地铁内使用Apple Pay、Google Pay和Samsung Pay已经变得很困难,闸机的识别出现卡顿。

由于我本人没去过莫斯科,也坚持认为由别人告知的内容大概率有主观性,所以选择自己想办法在中文互联网内验证。找到了一些不确定时效的旅游指南。

1.营运时间 莫斯科地铁营运时间很长,基本上都是5:30至次日凌晨1:00。
2.班次 莫斯科地铁班次频繁,高峰期1-2分钟就有一班车,所以不必赶着去挤前一班车,看清楚乘坐方向后再坐车,避免搭错车的惨剧。

这位爱尔兰记者照片拍摄的时间是2022年3月1日1:03过了运营时间(瓜摊老板:你小子找茬是吧)我坐过北京、上海、杭州的地铁,这些俄罗斯人在照片里我乍一看更像是排队等着出站,而不太像是在排长队买票。当然不排除是他们在用google pay支付被卡住,正好验证了2月27日5:11拍摄的照片配的识别困难的说法,但是这张照片显示的手机靠近读卡器后识别成功啊哥,记得下次小视频记录识别困难……

据俄罗斯中央银行称,受到西方国家制裁的银行发行的卡也可以在俄罗斯全境无限制地使用。与卡关联的账户上的客户资金也已完全存储并可使用。同时,受到制裁的银行(VTB Group、Sovcombank、Novikombank、Promsvyazbank、Otkritie 的银行)的客户将无法在国外使用这些银行的卡进行支付,也无法使用它们来支付在线商店的服务,以及在支持制裁的国家注册的服务聚合商。

此外,这些银行的卡将无法与 Apple Pay、Google Pay 服务一起使用,但这些卡的标准接触式或非接触式支付在俄罗斯全境均可使用。

俄罗斯中央银行的说法是被制裁的俄罗斯银行绑定的卡,可以在俄罗斯境内无限制使用,有不能关联Apple Pay、Google Pay的,但是刷卡乘车这类标准接触式支付可以在俄罗斯全境使用。假设新闻里提到的自称记者的看到了俄罗斯人无法使用,那就是俄罗斯中央银行的说法有待商榷了。如果连俄罗斯中央银行说的话都能有假,大帝!和这样的虫豸在一起,怎么搞得好经济呢?(掏枪)

观网这则新闻堪称鸡蛋跳舞,那个谨慎的样子让人忍俊不禁,“推特上流传的消息”、“自称是记者”、“定位信息显示在俄罗斯莫斯科”,估计编辑自己也怕被钓鱼。所以大部分答案也是不引用新闻链接,而是直接放图片自己描述俄罗斯人民如何如何不方便。具体算不算制裁平民,我不好说,看个人。


观察着网的新闻标题是:不肯谴责俄罗斯,俄女高音和指挥家被西方古典音乐界“封杀”

俄乌的战火已经延烧到了古典音乐界。据欧洲新闻(Euronews)网站3月1日报道,由于对俄乌冲突保持沉默,俄罗斯著名女高音安娜·奈瑞贝科(Anna Netrebko)的多场演出被迫取消。当地时间2月27日,奈瑞贝科终于发声“反对这场战争”,但没有明确表态谴责俄罗斯。在被欧洲古典音乐界联合抵制后,奈瑞贝科3月1日发布声明,表示自己将退出舞台,“直到另行通知(until further notice)”。
而除了奈瑞贝科之前,另外一位俄罗斯音乐家、有着“指挥沙皇”之称的瓦列里·捷杰耶夫(Valery Gergiev)也因为没有公开谴责俄罗斯被西方古典音乐界“封杀”,他在欧洲的多场演出被取消,多家乐团和音乐节发布声明与捷杰耶夫切割,以示对乌克兰的支持。

观察者网多次引用的这个欧洲新闻(Euronews)也有说叫欧洲时报(Euronews)的,实际上是个中文站,这个站内新闻也喜欢引用观察者网……

行了,那至少证明观网有来源,不是爱德华医生,然后仔细看看观网的新闻内容。

现年50岁的安娜·奈瑞贝科是俄罗斯最著名的女高音表演艺术家之一,曾出演过威尔第的《弄臣》和《茶花女》、贝里尼的《凯普莱特和蒙泰古》以及普罗科菲耶夫的《战争与和平》等多部伟大的歌剧作品。2014年,安娜·奈瑞贝科还被选中在俄罗斯索契冬奥会开幕式上演唱奥运会会歌。

安娜·奈瑞贝科本人的社交账号已经是私密状态,好在观网还是有点东西的,通过她丈夫的社交账号找到了现在已经看不到的反战发言。

确实是没骂普京,并且强调自己不是政治家,也对政治没啥兴趣。到这可以说是完完全全体现了西方的无耻行径,人家都反战了,艺术家不参与政治还不行吗,怎么其他俄罗斯艺术家反战你不封杀非得要她专门骂普京呢?结果一看

除了辉煌的职业生涯外,安娜·奈瑞贝科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也保持着非常不错的私交。虽然没有公开支持普京,但奈瑞贝科曾在2015年前往顿涅茨克地区,与当地武装组织的旗帜合影,并亲手将一张100万卢布的支票交予亲俄的顿涅茨克领导人。

好家伙,您老在纽约大把捞钱悄悄捐款不行吗,这也太不关心政治了……

另外网上有捷杰耶夫本人与俄罗斯国家领导人关系密切站台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所以被封杀的说法,原新闻没说明、不能直连国外社交媒体,不采信。


搞的我也想痛斥一番了,拿病人开玩笑是吧就在中文互联网上搜索了一下这个国际肿瘤互助组织,结果全是这个制裁俄罗斯的新闻。一边找源头一边好奇,在我浅薄的自我想象中,肿瘤应该不用配型更换器官,可能互助是那种相互鼓励类的论坛,结果给我找到了这个。

好家伙,本着有可能是刚来电的台独分子恶意造谣的心态,我跑去确认了一下。这个国际肿瘤互助组织,是叫oncoalert肿瘤警报,给我整不会了我以为至少有个international才能叫国际……

近日,国际肿瘤互助组织OncoAlert(肿瘤警报)也加入“制裁”行列,声称停止在俄罗斯境内的所有合作和交流活动,也就是说俄罗斯专家和患者无法再通过这一平台寻求帮助……在这份声明中,该组织强调称,“我们是非政治团体”。

我现在真是怕了“也就是说”“所以说”“可见”了,大哥们,你们做媒体的,走一遍流程测试一下应该不难吧……裸连进去看了下,是一个F&Q的博客,首页有11个问题,点开了是11个固定的回答,不知道更新频率是什么样。另外这个网站里面,没有登陆注册,点开就能用,不能提问,不能回答,联系不上医生,交流不到病友……

也就是说俄罗斯专家和患者无法再通过这一平台寻求帮助……

怎么说呢,除了一个“再”,其他都是实情,也算是真实报道。很好奇俄罗斯肿瘤患者原来是怎么寻求帮助的,如果各位不幸得了肿瘤,主治医生说要去“国际肿瘤互助组织”寻求帮助,建议早点拔管跑路。

但是一个新闻标题配上一个正在做手术的画面,再加上离谱的中文名,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俄罗斯肿瘤患者得不到救治,西方医生故意害死人丧心病狂,甚至已经开始有人脑补俄罗斯病人要隐瞒国籍治疗了。国外的医生护士太惨了,这脏水泼的,下次国家邀请肿瘤专家来华交流怕是要人人喊打了,碰到个路人都是shame on you。

国外肿瘤专家:我好不容易心动一次,你却让我输的这么彻底,焯!


西方封杀俄罗斯作家,还敢提学术自由?原新闻是这样事儿滴,又是老朋友观网。

(观察者网讯)继柴可夫斯基之后,欧美的“制裁”大棒又挥向了俄罗斯知名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
当地时间2日,意大利作家保罗·诺里(Paolo Nori)在个人社交媒体发帖透露,米兰比可卡大学发邮件告诉他,将推迟其原定于下周三在该校开授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课程,他吐槽,“在今天的意大利,错误的不仅仅是活着的俄罗斯人,还包括死去的俄罗斯人,哪怕这个人1849年就不在了。”
此事在当地社交媒体引发众怒后,该校又发布了一份声明称诺里教授的课程将继续,同时强调该校一向是“广开言路,从谏如流”(open to dialogue and listening)。

分歧出现,新闻内容和图片里的社交媒体内容不符。不过观察者网采信的是校方的说法:延迟,大多数自媒体转发时采信作家的说法:取消(泪目,观网你客观得我害怕),双方各执一词。最后想听课的学生还是听得到的,课程继续了,忠诚的意大利学生又能听到他们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课程了,好耶!正义战胜了邪恶,西方民主在一片黑暗中闪耀出了一丝微小的灯火。

据美国《新闻周刊》报道,当地时间2日,诺里介绍,应米兰比可卡大学邀请,他将于下周三开始给该校学生讲授俄罗斯知名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经典小说,包括《罪与罚》《白痴》《群魔》《卡拉马佐夫兄弟》等作品,每节课时长为90分钟,该课对所有学生免费开放。

这个课不是常规课程,甚至他也不是常驻教授,但是还是被校长推迟了。这部分内容就不好继续介绍了,所以只能放作家本人的社交媒体截图,把新闻前半段的课程是不属于基础课程的公开课,后半段的课程照常继续上,通通删掉。就留下了一个西方学术界丧心病狂,针对俄罗斯毫无底线的印象。希望打算让子女留学的父母注意,意大利的这个大学,是听学生意见的,可以考虑……

当日,该校火速回应称,课程不会推迟,将按照原计划继续进行,其在声明中称,该校“一向广开言路,即使是在俄乌冲突升级的这个艰难时刻”,该校校长也将在下周与诺里会面,为“推迟课程”一事进行反思。

观网最多也就是避重就轻,基本的前因后果还是愿意说的。至于制裁平民,至少也算得上是阴有之。


俄罗斯的猫也被西方制裁了,畜生啊,猫猫那么可爱,怎么能制裁?环球时报的这则新闻还是基本真实的,这个组织基本上啥也查不到,直接搜全是这个制裁的新闻。无奈只能找盘外招,维基百科对于猫科动物国际联合会的资料引用,除了4篇组织架构就是这个新闻了。

3月1日,猫科动物国际联合会(FIFe)在官方社交媒体账号宣布制裁俄罗斯,呼吁本机构下属的各国分会停止进口饲养于俄罗斯境内的猫,并禁止与俄罗斯有关联的机构参加该组织举办的展会和比赛。

去官网看了一下,这个猫科动物国际联合会确实发布了这个新闻,具体说的是停止对俄罗斯和俄罗斯关联机构的猫做血统评定和比赛展出,可能不会从俄罗斯订购猫猫,要持续几个月,也是may be大师。没注意到有涉及猫粮的内容。

The Board of FIFe feels it cannot just witness these atrocities and do nothing, so it decided that as of 01.03.2022:
● No cat bred in Russia may be imported and registered in any FIFe pedigree book outside Russia, regardless of, which organization issued its pedigree.
● No cat belonging to exhibitors living in Russia may be entered at any FIFe show outside Russia, regardless of, which organization these exhibitors hold their membership in.
These restrictions are valid until 31.05.2022 and will be reviewed as and when necessary.

不过环球时报的新闻在后面还提到了后续影响,我就顺道研究了一下。

作为一家在全球品种猫产业里具有重要影响的机构,FIFe举办过非常多有影响力的比赛和展览,吸引了全球爱猫者和相关企业的共同关注。因为分支机构众多,FIFe的这个“制裁”对整个行业有着相当强的约束力。

在官网这个猫科动物国际联合会展示了自己的成员分部,出自官网的组织架构说明。

The FIFe is composed of 41 members from 39 countries. The members are autonomous federations or associations which have chosen to follow the same rules with regard to the breed standards, cattery names, shows, judges and student judges.

共41个成员,来自39个国家,俄罗斯和乌克兰都有。这些成员属于自治模式,或者自愿使用我们的规则标准参与我们的展出活动。对猫猫不太懂,只喜欢摸,不知道对整个行业的强约束力从哪来的。所以一般转发内容的只放一张官网首页的图片,剩下的自己描述俄罗斯猫猫多么无辜,其实这个新闻公信力比那个制裁肿瘤患者的高多了,无非是可能存在夸大影响的嫌疑,完全可以放原新闻链接,比放个做得稀烂的官网图片然后自己描述好。


树也被制裁了,制裁的组织是欧洲年度树木。

欧洲年度树木 竞赛自2011年起每年举办,其目的是要凸显出树木在自然和文化遗产方面的重要性。有别于其他比赛,欧洲年度树木竞赛不针对外貌、尺寸或年龄,而是着重于树木的故事与其与人们的关系。

该组织官方网站确实是有这个新闻,而且话说的更重,被俄罗斯军事入侵乌克兰的侵略性震惊,只能加入国际社会对俄罗斯的孤立(这里用了aggression侵略不知道为啥不翻译,oncoalert跟国际半毛钱不沾翻译成了国际组织……)。

We, organizers of the ETY are appalled by the aggression of the Russian Federation, which has militarily invaded neighbouring Ukraine.
We therefore join the activities aimed at the international isolation of Russia.
With immediate effect, we are putting the Russian Federation out of the running for the international European Tree of the Year contest.

然后强调了一下,不针对任何俄罗斯人,只是想战争赶紧结束,希望大家理解。

This move is not directed against ordinary Russian women and men. We appreciate all active citizens of the Russian Federation who strive for a free civil society and the protection of nature. However, we cannot stand idly by and watch the unprecedented aggression of the Russian leadership against a neighbouring country. The exclusion of Russia from the competition is a step that must be understood in the context of international efforts to isolate Russia in order to stop the war.

不过这个声明也算是言简意赅了,我针对的不是俄罗斯人,只是对俄罗斯高层的侵略行为作出回应,全篇唯一提到tree还是在自己组织的名字里,没说是制裁俄罗斯的树,甚至没说自己是在制裁。你不知道你在中国已经制裁了全俄罗斯的树了吗,下次多用may be哈哈哈哈哈哈。

顺便提一嘴,这个组织真的是忠诚不绝对就是绝对不忠诚,我准备去投一票结果发现投票结束了,你投票结束了说不让俄罗斯的树参与投票了,又是个制裁了个寂寞的。

The voting for European Tree of the Year finished on 28th February 2022. The results will be announced at the Award Ceremony in Brussels, the 22nd of March, where the winners will be awarded.

这件事是真实的,观察者网基本上把前因后果说的很清楚了,就连美国媒体也报道了。

(观察者网讯)因为在课堂上说了一句“我个人支持普京的逻辑”,并鼓励学生们尽量去关注俄罗斯本国媒体对于俄乌局势的一些报道,近日,美国弗吉尼亚州的一名代课教师斯坦顿(John Stanton)被学校勒令停课。

但是原新闻没这么短,还有后续,稍微想想就不可能一句话就人没了。

上周五,他在一节西班牙语课上谈到了俄乌局势,告诉学生们,“我个人是支持普京的逻辑,我的意思是,他根据自己的看法做出了一个理性的决定”,随后,他鼓励学生们尽量去关注一下俄罗斯媒体对于俄乌局势的一些报道,并用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来举例,他提醒学生们,“依赖单一(西方)信源是非常不明智的”。

说了不少,还推荐了一下俄罗斯媒体,还举例估计是讲了具体新闻。老爷子说的是不是俄媒的泽连斯基七进七出基辅啊,这玩意儿谁信啊,哈哈哈哈哈哈。最后的结果就是,听众可能不太满意,正好是周五,学生放假跟家长待了两天啥都说了,周一上课家长投诉了,周二学校回应了,说实话算是火速回应了。

该课结束后,一些家长给学校写信,控诉斯坦顿在课堂上“宣扬政治立场,宣传俄罗斯”,认为他说这些话“完全不合适”。学校火速处理了此事,本周二,斯坦顿被学校勒令停课,原因是“他在教学期间就俄乌局势这一敏感的问题对学生发表评论”。

新闻的最后观察着网还报道了被开除的前奏。3月3日的采访是的上周五,是2月25日,老先生投稿给《真理报》是3月的上月底,应该就是2月28日前后,怕不是想学生们能看到自己的报道急着投稿哦,哈哈哈哈哈,也不知道最后刊登了没。

上月底,斯坦顿曾在给《真理报》的一篇投稿中写道,“(俄乌冲突后)北约的各个国家都在向乌克兰提供防空导弹、反坦克武器等,外国雇佣军也陆续抵达乌克兰境内援助乌军,当然,美国‘拥有’北约的每一个国家,俄乌冲突对西方的国防承包商们来说是个好消息,他们将获得数十亿美元的利润。”

但是也不突兀,实际上新闻的第二段就介绍了他曾经是个记者。

据华盛顿邮报当地时间3日报道,斯坦顿今年65岁,他曾是一名独立记者,为包括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美国广播公司(ABC)以及《外交政策》杂志在内的多家美国媒体撰稿,2016年到2018年,曾任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驻华盛顿记者。

65岁了又要教书又要撰稿,美国都没有退休制度的嘛,另外写给俄罗斯的新闻稿可能保守了,这波美国赚麻了不止数十亿美元。至于教师上课期间发表政治言论这事儿吧,各国都有自己的标准,之前咱们中国也发生过老师上课期间发表政治言论给拍下来闹大的,我反正是不好多评价什么。假设国籍换了,俄罗斯老师上课说支持拜登还给学生讲美国媒体的报道,下课后给华盛顿邮报投稿说俄罗斯怎么发战争财,估计这会儿头七都办完了……

这次观网没说是什么外媒报道,而是指名道姓的美国媒体报道。估计美国媒体觉得是好事儿,抓住了教育界的双面人,我们的媒体也觉得是好事儿,这不就是侵犯言论自由了么,给我逮着了吧。美帝,你童年的纸飞机,现在终于飞回你手里。


引用这张图的原新闻标题:英特尔、AMD、台积电、苹果、联想等,加入美对俄制裁 。基本上全篇也没提到平民,就提到了什么民用普通电子产品什么用户终端。

如果不看原新闻,一张图配合描述,很容易理解成俄罗斯人都用不上电脑了,西方丧心病狂有钱不赚非要折磨俄罗斯人民。原新闻引用的另外一张图很难绷得住,外国网友都对新闻存疑,怀疑是假的,其实duck不必,我们中国人比你们懂联想,别的企业还都不好说,联想,哈哈哈哈哈哈哈。

事情应该是真的,新闻说观察者网对这几家大企业进行了确认,英特尔AMD口头承认联想没回应。不过也提到了利好中国,差不多是俄罗斯只能通过中国获取芯片了,不过也不是长久之计。

不过,有出口管制律师告诉观察者网,虽然中国生产的手机、电视等电子产品对俄出口量很大,但其中普遍含有美国生产的芯片或者包含美国技术成分,美国适用“外国直接产品规则”打击俄企业,中国生产的大多数芯片及相关电子产品将无法出口给俄罗斯的特别军工企业,未来俄罗斯的制裁状况可能与伊朗相似。

但是新闻也提到了,普通的电子商品是不受限制的,俄罗斯平民还是能买到电脑和手机的,俄罗斯制造商懂什么俄罗斯,只有咱们知道俄罗斯人快没电脑用了。

根据美国商务部的文件,此次制裁针对的是俄罗斯军事用户,很多卖给俄罗斯消费者的普通电子商品不在管制之列。
“虽然这些制裁不适用于消费者终端部分,但与工业领域相关的一切产品都将遭到禁运,包括生产设备和零部件的进口,这肯定会对国内生产造成负面影响。”一位接近俄罗斯制造商的消息人士向RBC表示。

联想属实是里外不是人了,表了这么多年忠心,外国网友还是不信,写到这里真是笑出了声。另外这个Nexta据说是个亲乌自媒体,不保真,可能他发这个是想展示国际大企业都在支持乌克兰,结果给我们拿来论证制裁平民了。

不过一个亲乌克兰亲西方的媒体下面的评论,从新闻提供的截图看全是说联想是中国企业的真的很难绷得住,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考虑到现在的舆论环境,碰上那种“西方制裁俄罗斯的XXX”的标题,我也不说什么去外网验证了,一般顺着标题把新闻看完我觉得还是有必要的。现在那些做媒体的都精着呢,标题离谱但是内容一般比较合理,到时候出了问题就是我的本意是好的都是下面的自媒体传错了意思……

user avatar

有一种常见的逻辑错误叫把同时发生当成因果关系。

比如,退烧跟出汗是同时发生的。所以就认为是出汗导致了退烧啊!于是民间常年有一个偏方,就是盖上被子捂汗来退烧。但是吧,一旦发烧的温度过高,其实正确的做法是物理降温,这种“捂汗”是会死人的!我妈妈小时候的一个玩伴儿就是这样捂死的。一个晚上,小孩儿就不行了!

类似这种逻辑错误经常会在我们的生活中遇到。再比如,有钱人往往拥有劳力士,爱马仕等奢侈品牌的穿戴,但是穿戴了这些并不会让人有钱。可是很多人却不想着如何挣钱,而是做出一副有钱人的样子。什么卖肾求苹果,什么裸贷买个包,什么借钱买个表,如果不是为了谈生意,这些投入其实并不会让一个人更富有,相反还会使人资产成负。

那么这跟制裁俄罗斯平民有啥关系呢?

民主,自由,平等,保护私有财产,保护知识产权,科研人员更好的待遇……这些东西都是好东西,有很多都是西方国家做得比中国要好的。但是这些东西到底是原因还是结果,这就是很多人分不清楚的问题了。

但是制裁俄罗斯平民这件事可以清楚的告诉我们,这些东西都是结果而不是原因。如果保护私有财产,艺术无国界,体育无国界真的是欧美强大的原因,那么它们就该坚持这些原则绝不妥协,绝不退让!因为这是强大的根本原因,是命根子!

可是当本国赤字高起,经济乏力,通胀严重的时候,这些原则却最先被妥协。就像是债务出现问题的富豪最先把私有的纯血马变卖一样,什么重要一目了然。

许多人喜欢拿这个说欧美的虚伪,其实相信某个政体或者某个人会永远坚持某种原则本来就是不切实际的。

假如我们回看中国这么多年发展历程,很多东西中国也有妥协。

这个就不谈了,总之,人穷志短,马瘦毛长。今天对俄罗斯平民的制裁,只是反应了欧美经济上的乏力。但就目前的现实层面来看,距离“礼崩乐坏”还有很大的一段距离。后续会不会更加离谱取决于欧美接下来的经济状况和俄罗斯在乌克兰取得的战果。

不过,说点残忍的东西。大概率上,今天高调反俄的这波舆论风潮会随着俄罗斯搞定乌克兰而慢慢淡出人们的视角。就像曾经炒作的香港暴乱,今天已经完全不见于媒体。今天泽伦斯基捧得有多高,明天他就跌得有多惨。一个政治人物一旦失去闹事的能力,也就没有了任何价值。

这个情景是不是跟早年晚清的情况类似?任何人如果抗击外敌的时候拼光了自己的兵,就会被顺势取消编制,封授和官职。乌克兰事件之后,猜猜还有几个不要命的敢硬刚?

如此一来,面对一个凶猛的俄罗斯,猜一猜这些制裁还会持续多久?

五眼可能会久些,其余国家嘛……人类天生具备合理化不可抗拒力量的本能。

世界正在划定新的势力范围,制定新的规则,每每这种时候总会有人无缘无故损失惨重。

相比于被制裁的西方国家的俄罗斯人,乌克兰200多万人背井离乡,拖家带口的逃亡,这又算什么呢?

说白了我们这些小民都是看诸神之战的普通人,宙斯也好,阿瑞斯也好,阿波罗也罢,谁真的在乎过普通人的生死?诸神之战后,诸神各归神位,阿波罗还是宙斯的儿子,赫拉还是宙斯的老婆,而凡人家破人亡谁知道?谁记得?

希望这场碰撞早日达到平衡吧。

user avatar

这是美国常用的内部瓦解战术,如果说俄罗斯一直很强硬的话,没有办法通过外部的力量将俄罗斯制裁,让俄罗斯低头的话,那么就通过内部的形式来瓦解俄罗斯,这种方法的原理非常简单,制裁俄罗斯平民,平民就会对俄罗斯政府不满,然后,俄罗斯平民就会要求普京下台,换一个亲美的领导人上台。虽然是这么个玩法,就是效果到底怎么样就得看后续发展了。

我有种感觉,拜登这次是将以往所有的憋屈都像拉稀一样倾尽全力释放出来了,用在俄罗斯身上,不仅有一次性解决美国所有问题的味道,还有个人恩怨的味道,当然也有神秘的化学物质味道。


即使俄罗斯打赢了这场战争,美国这种制裁手段也不会停止,这场战争已经不是领土纠纷那么简单了,开始从领土纠纷提升到挑战旧秩序的程度,虽然这一天迟早都会来临,但是没想到会来的这么早。


顺带一提,网友们已经开始去买俄罗斯官方馆网店的商品了,主要是零食,而俄罗斯官方馆发了一个视频,还是我们熟悉的多谢中国朋友支持,以及理性消费。

俄罗斯在中国出口的巧克力是很多的。说到巧克力,跟大家说一个小知识。我们吃的巧克力很有可能并不是正宗的巧克力,这需要我们去看巧克力的配料表,看看是代可可脂,还是可可脂。

粮食科普博主我是小魔有一期视频就说到巧克力可可脂的问题,可可脂是比较贵的,直接从可可豆上提取,而代可可脂是通过棕榈油合成的,两种口味差别也比较大,可可脂是入口即化的,代可可脂则不行。因此纯正的巧克力价格也会比较贵一些,可以看下下面视频了解一下↓

https://www.zhihu.com/video/1482851745407234048

视频搬运自抖音科普博主我是小魔(ID:woshixiaomo001),一个粮食,食品科普博主,对你常见的食物进行有趣的科普,动画形式进行,非常形象和有趣味性。

user avatar

没法说&说不清


原标题:亏太多!美国农民不敢种大豆

35年来,美国小麦和玉米的种植面积将首次超过大豆。

“大豆价格跌至盈亏线下,美国农民改种小麦和玉米”,据英国路透社3日报道,因为中国几乎停止进口美国大豆,造成大豆价格降至几十年来的低点,美国农民不得不改种新的农作物。美国农业部门的统计显示,35年来,美国小麦和玉米的种植面积将首次超过大豆。

明尼苏达州的《论坛星报》3日发文称,往年的丰收季,大批货车从该州满载大豆出发前往西海岸,出口至中国。大豆是该州出口最多的农产品。但今年,类似的场景再未出现。报道称,为了报复美国政府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中国对进口美国大豆加征25%的关税,这导致当地农民“卖不起”大豆。在当地,1蒲式耳(相当于35.238升)大豆的保本价约为9美元,但现在市场价只有7.2美元。“亏太多了,大家都不卖了,都存在农场或者谷仓。”当地农民皮特森说。

美国北达科他州也出现类似情况。当地农民托马斯说,当地大豆的市场价为7.1美元1蒲式耳,而成本价为8.5美元。路透社称,一些近年来不断扩大大豆种植面积的美国农民首次“转向”,改种小麦和玉米。《论坛星报》称,改种玉米的前景也不明朗,种植玉米比大豆成本高,近年来玉米价格也一直低迷,如果美国与中国的贸易摩擦一直持续,美国明年恐将出现“农业危机”。

user avatar

看美国高华的境遇就知道了,哪怕你祖上三代就不是中国人,表现得再乖,一样要成为白人黑人对中国的出气筒

user avatar

看吧,他们已经进化到谁不跟着他们发声就打倒谁的地步了。

所以说各位小粉红还要努力,我们仅仅停留在发出跟我们不同的声音才打倒谁的阶段,差的远着呢!

user avatar

持续更新中:

一帖盘点这段时间以来,西方多国及各种国际组织、行业协会对俄罗斯挥舞的“制裁大棒”:

从禁止俄运动员参赛、到把“魔爪”伸向俄罗斯的猫。

眼瞅着越来越离谱,实力刷新大众认知……


他们对猫下手了

一个名为“猫科动物国际联合会”(FIFe)的机构近期通过网络平台宣布,决定从2022年3月1日起,对俄罗斯境内的猫发起限制和“制裁”措施,以“声援乌克兰”。

该机构在声明中指出,在俄境内繁殖的猫不得进口并登记在俄以外的任何FIFe血统册上;在俄居住的参展商的猫不得参加俄以外的任何FIFe展会。限制有效期至2022年5月31日,该机构将“在必要时进行审查”。

该机构执委会还决定拿出部分预算,支援乌克兰受到影响的养猫者和爱好者。

据资料,“猫科动物国际联合会”1979年成立于法国,包括俄罗斯猫协和乌克兰猫科联盟,是欧洲最大的行业协会。该机构在41个国家地区有联络机构。

据介绍,“俄罗斯蓝猫”是宠物市场广受喜爱的重要品种,目前,这种猫主要在俄境内繁育。


狗也没放过

https://www.zhihu.com/video/1487519098314113024
近日,国际犬业联合会宣布,该组织赞助的所有活动在俄罗斯将被暂停。联合会的所有国际活动都将不在俄罗斯举行。此外,俄罗斯的狗将被禁止参加该组织举办的各类赛事。同时,许多西方国家也宣布对俄罗斯的狗实施制裁,其中包括禁止它们参加今年在巴黎举行的欧洲犬类锦标赛。俄罗斯的狗也无法参加于3月10日至13日在英国举行的最盛大的狗展——克鲁弗兹狗展。

树也不能幸免

当地时间2月28日,“欧洲年度树木”评选活动官网宣布俄罗斯被禁止参与“欧洲年度树木”的评选。

据外媒早前报道,由俄罗斯著名作家屠格涅夫所种植的屠格涅夫橡树,2021年在一场飓风中被吹断,当时已拥有198年的树龄。曾获选2021年度“俄罗斯年度树木”,现被2022年度的“欧洲年度树木”评选排除在外。


有苦说不出,我可太苦了啊

精品咖啡协会(SCA)日前发布声明称,暂停俄罗斯参加世界咖啡赛事。


“艺术无国界”?

据英国媒体3月1日报道,英国和爱尔兰多个剧院临时取消了俄芭蕾舞团的演出。

https://www.zhihu.com/video/1487472643687837696

《天鹅湖》《胡桃夹子》柴可夫斯基作曲的经典芭蕾舞剧,被“封”了个遍......


多家芭蕾舞演出被取消

英国皇家歌剧院取消了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今夏的演出。

英国伍尔弗汉普顿大剧院和英国皇家德恩盖特剧院取消了俄罗斯西伯利亚国家芭蕾舞团的演出。


伍尔弗汉普顿大剧院称,取消原定于2月28日-3月2日的演出是“完全正确的决定”。


俄罗斯西伯利亚国家芭蕾舞团在英国北安普顿演出

英国布里斯托尔、爱丁堡、伯恩茅斯、索森德、彼得伯勒等地的剧院也跟风响应了取消演出的行动。

2月25日,爱尔兰都柏林的螺旋剧院取消了莫斯科皇家芭蕾舞团的《天鹅湖》演出。

2月26日,皇家德恩盖特剧院甚至在演出当天才宣布取消。

2月26日,都柏林的博尔德·盖斯能源剧院(原大运河剧院)宣布取消原定于3月29日-4月3日由圣彼得堡芭蕾舞团带来的《天鹅湖》演出。

2月28日,英国皇家韦克菲尔德剧院宣布取消俄罗斯国家剧院芭蕾舞团原定于10月18日表演的《天鹅湖》。

该剧院表示,在如今的乌克兰局势下,就算退票会遭受巨大经济损失,他们也在所不惜。


“我也没瞎指挥,怎么就丢工作了”

3月1日,俄罗斯著名指挥家、德国慕尼黑爱乐乐团首席指挥瓦莱里·捷杰耶夫因为一直拒绝公开谴责俄罗斯“进攻”乌克兰。
在慕尼黑市长迪特莱特下达最后通牒后也没有配合,结果失去了首席指挥的工作,尽管他的合同还有三年才到期。
总部位于德国的艺术机构也宣布与捷杰耶夫解约。

陀思妥耶夫斯基也没躲过去

当地时间3月2日,意大利作家保罗·诺里在个人社交媒体发帖透露,米兰比可卡大学通知将推迟原定于在该校开授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课程。

他吐槽:“在今天的意大利,错误的不仅仅是活着的俄罗斯人,还包括死去的俄罗斯人,哪怕这个人1849年就不在了。”

https://www.zhihu.com/video/1487475715158945793

此事在当地社交媒体引发热议后,该校又发布了一份声明称诺里教授的课程将继续,同时强调该校一向是“广开言路,从谏如流”。


电影院惨遭断供

当地时间2月28日,迪士尼公司发表声明,暂停在俄罗斯上映迪士尼电影。

美国华纳兄弟娱乐公司、索尼影业宣布了类似举措,暂停《新蝙蝠侠》、《莫比亚斯:暗夜博士》等电影在俄上映。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当地时间3月2日,俄罗斯亿万富翁阿利舍尔·乌斯马诺夫的一艘价值6亿美元的游艇,被德国北部城市汉堡当局查封没收。

这艘“迪巴尔”号游艇是世界上总吨位最大的机动游艇,由德国顶级游艇造船巨头乐顺为其量身打造。

阿利舍尔·乌斯马诺夫于2月28日被欧盟列入制裁名单,两天后就传出其名下游艇被德国政府扣押的消息。

继德国之后,法国也采取了行动。据美国《福布斯》杂志3月3日报道,法国财政部长布鲁诺·勒梅尔(Bruno Le Maire)当天表示,法国海关扣押了俄罗斯石油公司首席执行官伊戈尔·谢钦(Igor Sechin)的一艘游艇。在被扣押时,这艘游艇正打算紧急离开法国港口拉西奥塔。

勒梅尔在推特上宣布了扣押消息,他对法国海关官员执行制裁措施表达感谢。勒梅尔分享的一份法国财政部声明称,这艘游艇属于俄罗斯石油公司的主要股东谢钦。


“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

3月1日,波兰外交部表示,已开始没收俄罗斯在华沙的房产,包括俄罗斯大使馆下属的学校建筑和一座外交官公寓。

图为俄罗斯驻华沙大使馆。(资料图)

“这种情况还需进一步了解,(波兰)基于什么文件、什么程序作出的决定。” —— 俄罗斯驻华沙大使谢尔盖·安德烈耶夫

“已经容不下一台小小的手机了”

2月27日,谷歌称将禁止俄罗斯国家媒体在其服务中运营广告及获得营收。

谷歌旗下推特以“特殊情况”,为由,表示将“暂停一些频道在推特上的营收功能”。

https://www.zhihu.com/video/1487488826381176832

脸书的母公司称,俄罗斯国家媒体机构将不再被允许在其旗下任何平台投放广告或任何发布内容盈利。

3月1日,苹果公司表示,已停止在俄罗斯的产品销售,俄罗斯版苹果在线商店的所有产品都显示“无法在该国购买或交付”。Apple Pay和其他服务也受到限制。

https://www.zhihu.com/video/1487489464008609792

俄罗斯官方媒体《今日俄罗斯》、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新闻手机应用软件已被从俄罗斯境外的苹果应用商店中移除。


“这不是我想要的非政治团体”

国际肿瘤互助组织“肿瘤警报”宣布对俄罗斯进行制裁,停止在俄罗斯境内的所有合作和交流活动。

这一制裁宣布后,意味着俄罗斯专家和患者将无法通过这一平台寻求帮助,也无法为其他地区的患者提供自己的经验。

在声明中,该机构称“我们虽然是非政治团体,但我们无法对俄罗斯的‘入侵’置身事外”。


当代“文字狱”

随着西方对俄制裁升级,一种名叫“普丁”(poutine)的经典菜肴,由于名字和俄罗斯总统普京类似,也成为了抵制的目标。迫于压力,声称在上世纪50年代创造了“普丁”的餐厅将这道菜从菜谱里删除,以表示“对乌克兰局势深深的沮丧”。法国餐饮品牌“普丁之家”也表示,在俄乌冲突期间,其公司受到了侮辱和威胁。


“他们已经从指责别人说什么,到指责别人不说什么了”

由于对俄乌冲突保持沉默,俄罗斯著名女高音安娜·奈瑞贝科的多场演出被迫取消。

“强迫艺术家或任何公众人物公开表达他们的政治观点,并谴责他们的祖国是不对的。这应该是一个自由的选择。我不是一个政治人物,也不是一个政治专家。我是一名艺术家,我的目标是跨越政治分歧(把大家)团结起来。” ——安娜·奈瑞贝科

27日,奈瑞贝科被迫就俄乌局势发声,她希望战争结束、恢复和平。


据《悉尼先驱晨报》16日报道,英国政府证实,除非在俄乌冲突中公开谴责俄罗斯一方,否则丹尼尔·梅德韦杰夫(Daniil Medvedev)等俄罗斯和白俄罗斯选手将被禁止参加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

英国体育大臣奈及尔·休德森透露,他们正在与全英俱乐部讨论阻止“普京的支持者”参与这一重大网球赛事。

与此同时,国际体育仲裁法庭15日宣布,驳回俄罗斯足协要求推翻此前欧足联禁赛令的请求。国际足联和欧足联此前宣布,作为对俄乌冲突的回应,俄罗斯国家队和俄罗斯俱乐部球队被暂停参加其比赛,包括世界杯和欧洲冠军联赛等热门赛事。


以上是对近期相关内容的汇总,后续本回答将视情况不定期更新,敬请期待。

user avatar

近几年我才发现,原来欧美的舆论渗透早就开始了。

小学的时候课本里就说外国的小朋友有创造性,日本的小朋友有毅力,只有中国的小朋友啥都不行。后来长大了我发现,很多最后出国发展的同龄人都做到了行业精英,和外国人站在同一赛道上,哪怕还会遇到很多不公正的待遇,但是他们依然是最优秀的一批。——他们知道中国人的智力很高,所以不断灌输中国孩子不行的理念,摧毁我们的自信。

小时候羡慕外国人天天吃牛排,长大了吃得起牛排之后。他们说我们吃肉污染环境,让我们继续吃素。就当我信了吃素环保了,可是欧美人自己还是顿顿吃肉。——他们明知道论污染自己国家严重的多,他们只是害怕中国人都有好身体。他们需要的中国人,是当年的铁路劳工、是抽鸦片的东亚病夫,这样才不会威胁到他们。

小时候听说外国人人平等,女性权利可以得到充分保障。后来才发现,他们并不是想要平等,只是因为女性群体更容易被煽动,所以挑拨男女对立,破环我们的社会秩序。——他们要的不是能顶半边天的妇女,而是贪图享乐、超前消费,拖垮男性的小仙女。

小时候听说瑞士是中立国,瑞士银行存钱绝对安全,脑子里瑞士一银行一直是古灵阁一样的形象。没想到他们战队的时候也是毫不犹豫。——不知道现在把黑钱存在瑞士银行的人慌不慌。

小时候听说外国民主,尊重每个人的权力。长大后眼睁睁的看他们选了川普当总统,然后疫情死个几百万毫不在意。民主,十分民主。

从小到大每次有人丑化中国的时候,就会有人洗说言论自由。好像我们就应该立正接受他们的批评。可是后来我想反驳的时候,他们把我的账号封了,说我发表政治言论。


这次老大哥可是以身试法了,西方也不得不撕开掩盖了几十年的遮羞布。什么公平民主、什么言论自由。都是立个牌坊怕我们发现他们是**而已。

抛弃幻想,认清现实。中国不可能被西方和平接纳,我们终究是敌人。今天落在俄罗斯头上的大棒,迟早会挥向我们。

以后他们的舆论渗透,可就不太好做了啊。

以后对于欧美的所有观点,我都用一句话回应——“去你的吧”

user avatar

自由民主热爱和平的反战精英们看到了么?

知道为什么俄罗斯必须在北约贴脸之前动手了么?


原本我还在之前的回答中

支持俄罗斯(×)


我现在终于明白了,欧美这帮犊子就是不可能做人了

什么叫亡你之心不死啊……

user avatar

这次俄罗斯算是给全体中国人趟了一次雷,美国和北约打死不敢实质性介入,让我们知道美帝国也不过如此;而西方社会对俄罗斯平民的制裁也再一次让我们知道,美国不过如此。

敬和畏都没有了,也就这样了。

我谓中原皇帝是天上人做,此等庸懦之辈亦为之耶,何以拜为!

如此作为,世界上所有有实力和野心的国家都会想到一句话:天子者,兵强马壮者为之。

旧秩序已经连表面的裱糊功夫也不做了,大争之世就在眼前。

user avatar

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制裁”和“抵制”到了常人无法理解的地步,花样百出的“制裁”“抵制”刷新了正常人的认知下限,此时此刻居然没有公知站出来指责西方国家“抵制俄货,不如抵制蠢货”。

中国人抵制外货,他们说要抵制蠢货

西方人抵制俄货,他们却是一言不发 ​​​

你TM什么东西

user avatar

粮食自给自足比较困难的国家多数不太愿意参与制裁。

俄罗斯和乌克兰都是数一数二的粮食出口国,特别是小麦;俄罗斯还是化肥出口国。


历史上粮食出现危机就是人道灾难,现代社会倒是稍微温和一些,只不过是有人得下台。

2010年之后的那几年,粮食减产、流动性泛滥早就了大量的投机,全球小麦价格上涨,阿拉伯和北非各种颜色革命。

粮食这东西,价格刚性是很大的,涨价20%的奶茶可以不喝,但是大米白面涨价也得买,涨多少都要买,直到实在买不起为止。

类似日本韩国对粮食安全极为重视,国内农产品成本非常高,也要靠关税和宣传消费国内产品保证有农民在生产,保证基本水平的自给自足。美国对这个事情不满意很多年了,日本对海外农产品收高关税,但是日本领导人的头是真铁,长期就是摆明了保护国内农民。

对多数国家来说,要么是经济发展水平实在太低、要么是被忽悠不重视,国内农业实在没法和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农业价格竞争,不得不依赖进口。很多人理解的农业就是种地,实际上为了把粮食价格控制在较低水平,农业必须要产业化,至少化肥、机械、灌溉系统都要有。

为了拥有自主的农业,就必须要有工业。

消费者可以短期忍受国产农产品价格比国际市场高很多,但是长期肯定是忍不了的。如果不利用某个时间窗口把农业产业做起来,消费者的呼声就得让很多国家放弃自主的农业,转而加入全球农业产业链和农业市场。

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是个很高级的经济认识,而且是一个高级的技术性操作。

有了当年的历史经验,很多国家的领导人是需要掂量一下的,参与制裁可能一时爽,等粮食价格上来了,就得给自己挑一个下台的优美姿势了。


以上,供参考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多国在俄乌冲突期间对俄罗斯各界平民进行大规模制裁,这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议题,涉及地缘政治、国际法、人道主义以及经济等多重维度。以下我将从不同角度进行详细阐述,以期全面展示这一现象:一、 制裁的目的与逻辑:首先,理解制裁的目的至关重要。西方国家及其盟友对俄罗斯实施大规模制裁,其核心目的是: 施.............
  • 回答
    当今世界,汉语的声势如日中天,你可能也注意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这门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语言。据统计,目前已经有六十多个国家将汉语教学纳入了国民教育体系,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它代表着一种趋势,一种世界对汉语魅力的认可和拥抱。是什么让汉语变得如此受欢迎?要说汉语为何能赢得如此广泛的青睐,原因可以说是.............
  • 回答
    70多国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一个时代的浪潮与汉语世界的未来当来自70多个国家的孩子们在课堂上朗读“静夜思”,在练习册上描摹“龙”字时,这不仅仅是一个教育上的变动,更是一个全球文化和地缘政治格局深刻变化的缩影。70多个国家,这个数字本身就足够振奋人心,它意味着中文不再是某个特定区域的语言,而是正在.............
  • 回答
    英国游客在疫情期间出游,并因此违反防疫规定而受到多国居民批评,这确实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思的现象。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首先,疫情期间出游行为本身就带有争议性。 疫情爆发初期,全球范围内都呼吁大家非必要不出门,减少跨国旅行。这种呼吁背后是为了遏制病毒传播,保护公共卫生,以及避免给本已.............
  • 回答
    要理解中国在新冠疫情期间密集出手援助多国的举动,不能仅仅将其视为简单的“撒钱”或“作秀”,而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审视其背后的动因、实际效果以及可能带来的长远影响。这确实是一个复杂的话题,涉及国际关系、公共卫生、经济利益和政治考量等多个维度。一、 疫情初期,全球恐慌与中国行动的起点当疫情最开始在中国爆发时.............
  • 回答
    关于“国男在滋生堂对女权的反击”这个说法,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滋生堂”这个词在中文语境下通常带有贬义,指向那些似乎“滋生”了不合理言论或行为的平台或群体。而“国男”则泛指中国的男性群体。将两者结合,暗示的是在中国社会背景下,一部分男性群体在网络平台上,特别是那些被认为是“滋生”争议的平台,对女权主义.............
  • 回答
    国足在多哈的“花销”:一场关于金钱、责任与期望的集体讨论最近,关于中国男足国家队在多哈备战期间的消费情况,着实引起了一轮又一轮的热议。这话题之所以能搅动起如此大的水花,绝不仅仅是因为一串串冷冰冰的数字,而是因为它触及了我们心中关于金钱、责任、以及对这支承载了亿万期望球队的复杂情感。要详细地看待这件事.............
  • 回答
    国潮这股风,这两年是真的越来越劲了。走在大街上,你随便瞟一眼,衣服上印着故宫的角楼,鞋子上是祥云纹样,包包上是“中国李宁”的字样,甚至连吃的零食,包装上也充满了古风元素,再配上一些现代的设计感,让人眼前一亮。这可不是偶然,而是实实在在的趋势。它到底是什么?简单来说,国潮就是把中国传统的文化、元素、历.............
  • 回答
    高洪波在国足兵败乌兹别克斯坦后挂印而去,这事儿在当时可以说是让无数球迷心寒,也算是给了整个中国足球一个响亮的耳光。要说怎么看,这事儿挺复杂的,里面夹杂着很多东西,从情感、现实到足球本身的逻辑,都有得说道。当时的背景,你得先知道,那会儿国足在冲击2018年世界杯的道路上,踢得那是相当挣扎。 之前几场比.............
  • 回答
    李铁在国足战平阿曼后说的那番话,确实引起了不少讨论,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这句话背后透露出的“借口”意味是显而易见的。“公平地讲,我们还没回过主场比赛,回主场或许不一样。” 这句话放在一个已经输了、平了,而且球队表现并不尽如人意的时刻说出来,很难不让人联想到“找台阶下”。在体育竞技中,输了球.............
  • 回答
    《坦克世界》国服停更两年,近日传出360集团可能接手更新的消息,这无疑给无数国服玩家带来了一丝曙光,但也伴随着相当复杂的情绪和诸多疑问。要评价这件事,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国服停更两年期间的现状。自从2021年春节前后,《坦克世界》国服的更新就彻底停滞了。官方给出的理由是与原运.............
  • 回答
    里皮在国足负于叙利亚后宣布辞职,这件事的背后,绝不是一个简单的“输球就走”的决定,而是多重因素叠加下的必然结果,也暴露了中国足球长久以来的痼疾。从赛后的那一刻说起,里皮的辞职宣布得非常突然,也异常坚决。 当时媒体的报道、球迷的反应,都集中在比赛本身糟糕的表现上。叙利亚的那场胜利,对于中国队来说是当头.............
  • 回答
    里皮在国足 0:3 完败伊朗的比赛中场休息时怒砸更衣室的举动,这事儿啊,说起来也挺劲爆的。当时的情景,就像一盆冷水从头浇下来,把所有人,包括场外的我们,都给震得不轻。咱们得先说说那场比赛的大背景。那可是亚洲杯四分之一决赛,国足和伊朗,亚洲足坛的两个老对手了。伊朗那实力摆在那儿,世界排名比我们高,硬实.............
  • 回答
    付国豪在香港机场的遭遇,以及随后引发的一系列事件,无疑是理解2019年香港“修例风波”中一个重要的侧面。要理解这个事件,我们需要梳理几个关键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以及事件后续的影响。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事件发生在2019年8月11日晚,地点是香港国际机场。当时,香港正处于大规模的“反修例.............
  • 回答
    中文的全球足迹:从教育体系到世界舞台的跃升当今世界,中文的“朋友圈”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大。据统计,已有70个国家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而中国之外,学习中文的人数已达到约2500万。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数字,它不仅标志着中文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度显著提升,更折射出中文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正在悄然发生着.............
  • 回答
    这事儿,怎么说呢?《战争雷霆》国际服在国服“公测”前夕,突然大规模封禁国内玩家,这操作属实是让人摸不着头脑,甚至可以说是有点让人寒心了。想当年,多少国内玩家是抱着对军事载具的热爱,在国际服摸爬滚打过来的,现在这情况,怎么看都透着一股子“过河拆桥”的味儿。咱们得把这事儿掰扯掰扯。首先,时间点就非常微妙.............
  • 回答
    19年亚洲杯后的国足,确实经历了一个比较微妙的时期。尤其是在一批伴随了球迷多年的老将,像是武磊、艾克森(当时尚未完全归化到位)、蒿俊闵、郑智、郜林等等,他们随着年龄增长,或是主动选择淡出国家队,或是状态下滑难以再入选,这为国足带来了不小的阵痛。很多人当时就预感到,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新人接班”,而是更.............
  • 回答
    最近关于国足教练李霄鹏上任后立下的一系列新规,在球迷群体中引起了不小的关注和讨论。这些规定,如果属实,可以说触及了中国足球长期以来存在的一些顽疾,也寄托了不少人对国家队未来能够焕然一新的期待。咱们来一条条掰开了看,仔细琢磨一下这些规定背后可能代表的意义和潜在的影响。1. “不准拉帮结派”这绝对是触及.............
  • 回答
    闪耀暖暖的韩服最近上架了一套名叫“槿云重华”的新套装,结果在国服玩家社区里炸开了锅,引发了相当激烈的讨论。这可不是小事,毕竟国服是闪耀暖暖的大本营,玩家群体庞大,对游戏内容的设计和平衡性自然非常关注。要说为什么这套“槿云重华”会引起如此大的波澜,咱们得从几个关键点聊聊。首先,设计的争议性。这套“槿云.............
  • 回答
    6月15日,在加勒万河谷,中印两国士兵发生了一场严重的肢体冲突。这是自1975年以来,两国边界线上最严重的一次流血事件,导致双方都有人员伤亡。此次冲突的具体细节至今仍有争议,但普遍认为,冲突源于双方在实际控制线(LAC)附近部署部队和修建设施问题上的分歧。事件经过与背景: 地点: 加勒万河谷,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