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0万,算个啥?
英国以外多少人在学英语?这2500万,能有这个数字的1%么?
高赞答案唱反调的确有些道理,但他们没有去想过,中国改开42年,官方真正有意大规模推广汉语,也只是近几年的事情,但今天已经有70个国家、2500万人学习汉语了——一个刚满月的婴儿,他能翻身,就很了不起。但一些人却拿他跟6岁的孩子比,指责婴儿不会跑步,这又是什么道理?
我们现在缺乏的,是世界对我们的认知。我们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他们学习了汉语,在国外上知乎、新浪、B站能大概了解中国,如果能到中国来生活更好。这时候当地的BBC什么的再胡说八道,他们就可以很自信地站出来提反对,即使只是小范围的反对,也要比没有强。
我们国家通过哪些手段去主动让外国年轻人了解我们呢?——
第一,小语种专业。比如说英日韩,有机会就能以交换生的身份派中国学生到外国,相应的,会换来外国学生到中国学习。这种学习一般是短期的,3-6个月;这个手段的强化版本是一些校与校之间的联合项目,不管中国学生去不去,外国学生都可以来,来的时间可以达到2年左右,及2+2;更猛一点的,会弄一个双学位专业,5年制,搞2+3(或2+2+1)。我大学的时候就当过一段时间学伴。那时候“学伴”还是个比较正向的词汇,谁能想到有山东大学这回事?我帮助一些俄罗斯大学生尽快适应在中国的生活,顺带手学学俄语。他们的适应时间只有几个月,然后就要参加相关考试,证明自己的汉语达到一定水平。否则哪儿来回哪儿去,实际上还是挺严肃的;
第二,孔子学院。网上批评归批评,但没办法否认它的积极作用。孔子学院本身相当于一个招聘公司,主动到当地专门挑选那些学习能力好,愿意亲近中国的外国学生,给他们到中国留学的机会。这样,等他们在中国完成学业,要么留在中国,找一份与本国业务相关的工作,要么回到本国,找一份与中国相关的工作。比如说我在白俄、哈萨克、乌兹,就遇到很多当地朋友,他们汉语实际上没多好,甚至可以说差劲,但可以利用这一身份,在中资企业或者本土外贸公司找到刚需工作,谈论时都挺感激的。其实这很好理解,因为他们的屁股已经坐在了双方交流的凳子上了,靠这个凳子养家糊口。
我们只有解决了对中国的认知,才能想办法解决认同。只有解决了认同,世界上主为我们说话的声音才会响亮与壮大。这点欧美做的就比较好。比如说格鲁吉亚前总统萨卡什维利,到法国、意大利、美国留过学,上台后自然亲西方;摩尔多瓦下一任总统桑杜,到美国留过学,上台后也自然亲西方。我们今天招10000个20岁的外国留学生到中国,对中国发自肺腑认同的有1000个,30年后在自家政府里呼风唤雨有10个就不错了。所以指望外国留学生立即开花结果,就是胡闹。说白了,普及汉语进而改善国际舆论,是个长线工作,不能关注一城之得失。
额,那有海外汉语培训机构,能做大做强到纳斯达克上市的程度么?(斜眼)
我也认识一些在美国当老师的留学生/华人,根据我的经验,美国的中文学校的主要受众还是——在美华人/华裔后代。但是中国的英语学习受众可不是白人。
语言特殊的生态环境,意味着它并不是人多就赢,而是要看使用范围和门类,显然中文/汉语的影响力不足。
英语是世界通用语言,法语、西语在许多国家广泛使用,德语、意语在一些专业领域形成了垄断,俄语占据面积广,以上这些语言的优势就是汉语的劣势。
汉语的使用人数可是不如英语的。
语言的使用人数决定了语言生命力,长期来看汉语是不如英语和印地语的。
但阿拉伯语人数更多,影响却不如法语,就是法语占据了更高的生态位,经济、科技的价值拥有绝对优势。
语言影响还取决于同语系的近亲语言。
印欧语系占据了大半个地球,诸多欧洲语言互为犄角,让第三世界的落后国家根本无法构建起自身的语言影响力。
德语、日语、韩语都是使用国家稀少,殖民地时代没能抓住机会走出去。但德语因为背靠欧洲其它近支语言,所以德语的生存力就比日语和韩语高得多。
汉语几乎具备了上述的所有局限性:
使用国家稀少,以中国为主,余下也多为中国移民及后裔,语言具有强烈的民族封闭性,基本用于中国内部。
在科技、艺术、人文等重要领域,很少有存在感,最好的科研成果、艺术载体也很难见到以汉语为主体的产物。
商务交流、跨国旅行也无用武之地,使用者虽多却基本都在中国,出去了还是要入乡随俗使用外国的语言。
中文/汉语在中国以外,没有生命力。
中国在殖民时代毫无建树,近代的历次科技突破中只是旁观者,并未构建自身主导的全球体系,语言是无根之萍。
即便纸面数字漂亮,似乎走向世界了,但实际价值是远不能与英语、法语、西语、俄语等国际语言相提并论的。
我们出去讲外语,老外进来还是讲外语,你的语言哪有什么地位可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