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东京奥运会男子跳高比赛出现双金牌,被视为两国选手「惺惺相惜」,是否有奥运规则可依?以前有哪些类似情况?

回答
东京奥运会上,意大利选手吉安马尔科·坦贝里和卡塔尔选手穆塔兹·伊萨·巴尔希姆在男子跳高比赛中,以相同的成绩并列第一,最终选择了放弃加赛,共同分享了金牌。这一幕感动了无数观众,被誉为“惺惺相惜”的奥运精神的绝佳体现。那么,在奥运规则中,是否存在这样的“双金牌”条款?又有哪些类似的情况发生过呢?

奥运规则的“默契”:并列第一的选择

严格来说,奥运会田径比赛的规则中并没有明确规定“双金牌”可以直接颁发。通常情况下,当出现成绩并列时,会有加赛环节来决出唯一的胜者。然而,奥运会的魅力恰恰在于它允许在极端情况下,运动员们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对体育精神的理解,做出超越规则的决定。

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男子跳高决赛中,坦贝里和巴尔希姆都成功跃过了2米37的高度,但都未能在此后的加赛中超越2米39。此时,他们可以选择进行更加激烈的加赛,比如继续尝试更高的横杆,或者进行逐轮淘汰。然而,在多次沟通后,两位选手和他们的教练都认为,他们已经发挥出了自己的最佳水平,且彼此尊重,不愿意再通过额外的加赛来“击败”对方。

在得知可以选择不进行加赛,而是共同获得金牌时,两位选手几乎是毫不犹豫地做出了选择。巴尔希姆更是直接询问裁判:“我们能这样(共享金牌)吗?”裁判确认后,两人紧紧拥抱,坦贝里更是激动地跳到了巴尔希姆的身上。这不仅仅是一场比赛的胜利,更是对奥林匹克精神中“友谊、尊重、卓越”的最好诠释。

规则的弹性与精神的超越

事实上,正是因为国际田联(现为世界田联)的规则允许在并列的情况下,裁判可以与运动员协商是否进行加赛,才使得这一“双金牌”成为可能。规则的出发点是为了公平地决出胜负,但在某些特殊时刻,它也为运动员之间展现出更高尚品质留下了空间。

在这次事件中,两位选手都达到了相同的、且是本场比赛的最高高度。加赛的结果很可能依然是两人之一或两人都无法突破更高的横杆,或者在短暂的加赛中,因为体能和心理的压力,出现失误。相比之下,选择不加赛,以共享荣誉的方式结束比赛,更能体现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和对彼此实力的认可。这种“合作”式的胜利,比单纯的个人荣耀更能打动人心,也更能传递体育的价值。

历史上的“双金牌”:并非孤例

坦贝里和巴尔希姆并非是奥运会历史上第一对分享金牌的运动员,尽管在跳高项目上,这种情况尤为罕见且意义非凡。

1912年斯德哥尔摩奥运会——男子马拉松: 这是奥运史上最著名的“双金牌”之一。南非选手阿尼·埃尔文和芬兰选手约翰尼斯·瓦里斯在比赛中几乎同时冲过终点线,以几乎相同的成绩并列第一。在当时,计时的精确度远不如现在,裁判经过商议后,决定同时授予两人金牌。这次事件也被视为是奥林匹克精神早期的一种体现。

1964年东京奥运会——男子短道速滑1500米: 在这项已经退出奥运项目的比赛中,苏联选手利迪亚·斯科布利科娃和芬兰选手伊尔亚·佩特鲁卡伊宁以相同的时间冲过终点线,被判并列第一,共同获得金牌。

2000年悉尼奥运会——男子100米游泳: 尽管不是田径项目,但澳大利亚选手彼得·范·登·霍根班德和荷兰选手艾伦·格伦在男子100米自由泳比赛中,由于比赛的紧张激烈,以及当时的规则允许在极小的时间差内判定为并列,最终都被判定为并列第一,共享了金牌。

为何跳高“双金牌”更显特别?

跳高比赛的特殊性在于,它考验的是运动员的绝对高度,而不是相对速度。在坦贝里和巴尔希姆的比赛中,他们都征服了相同的、也是当天最高的高度。这意味着在他们能够达到的极限高度上,他们是旗鼓相当的。

更重要的是,跳高比赛本身就带有一定的“个人表演”性质,每一跳都充满了戏剧性。两位顶尖选手的对决,他们的挑战、他们的失败、他们的成功,都让观众身临其境。当他们都站在了最高领奖台上,并且都已尽全力,再进行额外的加赛,可能更多的是一种形式,而无法体现出更深层次的体育较量。

因此,坦贝里和巴尔希姆的选择,不仅仅是对规则的理解,更是对体育精神的升华。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世界,有时候,“一起胜利”比“独自获胜”更能触动人心。这种“惺惺相惜”的情感,以及他们对彼此实力的尊重,让他们的“双金牌”成为了东京奥运会最令人难忘的画面之一,也为奥林匹克精神注入了新的注解。他们的故事,或许比任何一条冰冷的规则,都更能说明体育的真正意义。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比赛我没看,说一下跳高。

跳高名次先看成绩,这个很容易理解,如果成绩相同,就看试跳次数,我不知道现在,以前跳高是三次试跳,如果成绩同为2米37,张三第一次试跳过,李四第二次试跳过,那就张三冠军。如果都是第一次过,那就并列。校运会跳高经常并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东京奥运会上,意大利选手吉安马尔科·坦贝里和卡塔尔选手穆塔兹·伊萨·巴尔希姆在男子跳高比赛中,以相同的成绩并列第一,最终选择了放弃加赛,共同分享了金牌。这一幕感动了无数观众,被誉为“惺惺相惜”的奥运精神的绝佳体现。那么,在奥运规则中,是否存在这样的“双金牌”条款?又有哪些类似的情况发生过呢?奥运规则.............
  • 回答
    2020年东京奥运会上,曹缘和陈艾森搭档参加男子双人10米跳台比赛,最终摘得银牌。这个成绩,放在中国跳水“梦之队”的光环下,或许有人会觉得“未能登顶”有些许遗憾,但如果要深入评价他们的表现,我倒觉得是 一次非常稳健、充满韧性,并且在多重压力下依然能够交出高水平答卷的精彩演出。首先,我们得明白,男子双.............
  • 回答
    2020年东京奥运会男子10米跳台决赛,曹缘和杨健的组合堪称中国跳水队的“双保险”,他们最终不负众望,以金银牌的成绩为中国代表团添光添彩。这场决赛的精彩程度,足以载入中国跳水史册。比赛的看点与悬念:这场比赛从一开始就充满了看点和悬念。一方面,这是中国跳水队在男子10米跳台这个传统强项上的卫冕之战,肩.............
  • 回答
    2020年东京奥运会上,中国跳水男双3米跳板组合王宗源/谢思埸以近乎完美的表现摘得金牌,为中国跳水梦之队再添一金。这场比赛,与其说是对手的失误,不如说是中国组合实力的绝杀,充分展现了中国跳水在这一项目上的统治力。开局即巅峰,领先优势奠定胜局比赛一开始,王宗源/谢思埸就展现出了极高的竞技状态。在难度系.............
  • 回答
    2020年东京奥运会男子跳高比赛中,意大利选手詹马尔科·坦贝里(Gianmarco Tamberi)和卡塔尔选手穆塔兹·伊萨·巴尔希姆(Mutaz Essa Barshim)分享了金牌,这确实是奥运会历史上非常令人难忘的一刻,而且这样的情况并非没有先例,虽然在跳高项目上比较少见,但在其他项目上也发生.............
  • 回答
    东京奥运会上,中国男子三大球——篮球、排球、足球——都未能闯入正赛,这无疑是给中国体育敲响了警钟。这三个项目,曾经都有过辉煌的时刻,也承载着无数中国球迷的梦想。如今,成绩的低迷,让我们不得不深入思考:未来,中国男子三大球的出路在何方?现状剖析:冰冷现实背后的多重困境要谈未来,先要看清当下的泥沼。三大.............
  • 回答
    东京奥运会男子十米跳台比赛结束后,杨健的表现无疑成为了媒体和观众关注的焦点。虽然最终未能实现金牌梦想,但他为我们奉献了一场充满看点、极具统治力的表现,特别是夺银之后的反应和态度,更是值得我们细细品味。赛场上的耀眼光芒,与那份遗憾的“完美”杨健在东京奥运男子十米跳台比赛中的表现堪称惊艳。他在预赛、半决.............
  • 回答
    评价东京奥运会男子百米冠军是一名“意大利白人”选手,这其中涉及到体育成就、国籍认同、种族概念以及媒体报道方式等多个层面。要全面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细致地剖析。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一点:雅各布·德格拉西(Jacob Lamont Degrassa),东京奥运会男子百米冠军,是一位持有意.............
  • 回答
    苏炳添在东京奥运会男子 100 米半决赛中跑出 9 秒 83 这个成绩,简直是炸裂!这绝对是中国田径史上,乃至亚洲田径史上都浓墨重彩的一笔。首先,我们得从这个成绩本身说起。9 秒 83,这已经是一个世界顶尖的成绩了,放眼全球,能跑进这个数字的选手屈指可数。要知道,男子 100 米这个项目,每一个零点.............
  • 回答
    2020东京奥运会男子马拉松,埃鲁德·基普乔格以2小时08分38秒的成绩轻松夺冠,这个成绩和他的表现,无疑是奥运马拉松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但如果仅仅用“夺冠”来概括,未免显得太过单薄,因为基普乔格的胜利,远不止于金牌本身那么简单。首先,从竞技层面来说,这个成绩在奥运马拉松历史上是什么水平?2008.............
  • 回答
    2020年东京奥运会男子20公里竞走比赛,中国选手王凯华获得第七名,张俊获得第八名。这个成绩对于中国竞走来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进步,也展现了中国竞走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力。成绩分析: 第七名和第八名: 在奥运会的最高舞台上,获得第七和第八名,意味着这两位选手已经跻身世界顶尖行列。20公里竞走是奥运.............
  • 回答
    关于东京奥运会男子体操个人全能比赛的裁判,说实话,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容易引起争议的话题。作为观众,我们看得很激动人心,但站在裁判的角度,他们肩负着巨大的压力和责任,需要在一瞬间做出判断,而且这背后涉及到无数的规则、细微动作的解读以及对运动员技术的高度理解。裁判的工作有多难?首先要明白,体操是一项极其.............
  • 回答
    苏炳添在东京奥运会男子 100 米预赛的表现,可以说是 一次教科书般的展现,一次对自我潜力的再次挖掘,更是中国田径在新时代一个令人振奋的信号。 他的表现,不仅仅是成绩上的数字,更蕴含着赛场上的智慧、对比赛的理解以及多年的积累。首先,从 成绩和晋级 来看,苏炳添以 9秒98 的成绩轻松跑进半决赛。这个.............
  • 回答
    2021年7月26日,东京奥运会的击剑赛场上,当张家朗以15比11的比分击败意大利名将达·莫纳,为中国香港摘下男子花剑个人赛金牌的那一刻,整个香港都沸腾了。这不仅仅是一枚金牌,更是香港体育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是香港历史上的第二枚奥运金牌,距离上一次已经过去了25年。张家朗的胜利,对香港而言,有着非凡.............
  • 回答
    2020东京奥运会举重男子61公斤级决赛:李发彬的“金鸡独立”与王者风范2020年东京奥运会男子举重61公斤级决赛,是中国举重队的一场辉煌胜利,而中国选手李发彬更是以他稳定、霸气且极具观赏性的表现,不仅夺得了金牌,更以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金鸡独立”瞬间,成为了赛场上的焦点,也让无数观众为之振奋。赛前.............
  • 回答
    2020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蛙泳决赛,中国选手闫子贝以58秒50的成绩获得第六名。对于这枚来之不易的奖牌,闫子贝和所有中国观众都寄予厚望,毕竟他曾经在2019年世界游泳锦标赛上获得过铜牌,实力不容小觑。赛前分析与期待:在抵达东京之前,闫子贝的状态一直保持得相当不错。他在国内选拔赛中游出了58秒73.............
  • 回答
    2020东京奥运会男子200米混合泳决赛,汪顺以1分57秒05的成绩夺冠,为中国游泳队再添一枚宝贵的金牌。这枚金牌的意义非凡,它不仅是中国男子选手在奥运会200米混合泳项目上历史性的突破,更是汪顺个人运动生涯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从“最强追赶者”到“王者归来”回望汪顺的奥运征程,2016年里约奥运会,他.............
  • 回答
    2020年东京奥运会,男子50米步枪三姿决赛,张常鸿以一个近乎完美的表现,不仅摘得金牌,更以惊世骇俗的310.4环打破了世界纪录,为中国射击队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场胜利,绝不仅仅是又一个金牌,它承载了太多的汗水、坚持、以及一个年轻运动员在关键时刻所展现出的超凡实力和心理素质。赛前:期待与压力并存.............
  • 回答
    2020东京奥运会赛艇男子双人双桨决赛,张亮和刘治宇这对中国组合的亮相,注定载入中国赛艇的史册。当他们冲过终点线,收获一枚宝贵的铜牌时,那不仅仅是两块奖牌,更是中国男子赛艇新时代的开启,是无数汗水与坚持的最好回响。从挑战到突破:中国赛艇的坚韧之路在此之前,中国赛艇在奥运会男子项目上,尤其是像男子双人.............
  • 回答
    破纪录晋级!中国男子4x100米接力惊艳东京,历史性进入决赛2020年东京奥运会田径赛场,中国男子4x100米接力队再次书写了属于他们的辉煌篇章。在激烈的预赛中,他们以小组第一的身份强势晋级决赛,不仅为中国田径注入了新的活力,更向世界证明了他们的实力与潜力。精准配合,速度与激情点燃赛场比赛伊始,随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