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唯一让我开心的新闻,谢谢两位优秀的人。
这两个远动员的情况不大了解,可能有其合理性。
但不能道德绑架。
共享冠军就叫团结,那别人争冠军就是不团结咯?那还办奥运干嘛?办联欢晚会多好。
所以,可以从规则论述这个事情的合理性,但坚决反对什么“团结”,“感人”的毒鸡汤。
首先奥运会是允许双冠军的,历史上还出现过三冠军。
【最心酸】
先说一个让人觉得没那么满意的一次。1912年斯德哥尔摩奥运会的男子轻重量级摔跤决赛中,东道主选手阿尔格伦和芬兰选手博尔林恶斗9小时,也未分出胜负,两人只能无力地瘫在对方身上,比赛被迫终止。最终,裁判判罚两人并列亚军。没有冠军。
【三冠军】
1948年伦敦奥运会,男子鞍马三名芬兰选手积分相同,并列金牌。1988年汉城奥运会,前苏联的比洛泽尔切夫、匈牙利博尔凯和保加利亚格拉斯科夫以19.950分的成绩同时站在了男子鞍马的最高领奖台上。
【双冠军】(按照时间顺序排列)
1900年巴黎奥运会,骑马跳高也被算入奥运会项目,结果有两匹马跃过同一高度,并列冠军,但这个项目寿命仅此一届,往后再也没出现过。
1908年奥运会上,美国人库克和吉尔伯特以3.71米的成绩同获撑杆跳高金牌,两人比赛中成功和失败的过程完全一样,只能并列冠军。
1928年阿姆斯特丹奥运会,首次将举重分解成抓举和挺举来进行,结果在67.5公斤级的较量中,德国人赫尔比格和奥地利选手哈斯成绩完全一样,初步估算的体重也一样,因此只能两人并列冠军。6年后,又是该级别较量,奥地利人费恩和埃及选手梅斯巴赫再度分享金牌。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美国的南希-霍格希德和凯利-斯特恩瑟夫并列获得100米自由泳金牌;李宁和他国选手分享了鞍马和吊环冠军,马燕红则和美国对手分享女子高低杠金牌。
2000年悉尼奥运会,美国的小格雷-霍尔和安东尼-埃尔文并列获得50米自由泳冠军。
游泳项目,在当初只能精确到0.1秒的技术前提下,曾三次出现决赛中两人游出手计时下完全一致成绩的情况,但国际泳联似乎很不乐意多发金牌,肉眼实在难辨,就在裁判团里投票,金牌银牌,比的就是人气。
而这次的跳高,两个人的起跳成绩一致,起跳次数一样,再往上的高度都过不了,所以经过和裁判协商,两个人共同分享金牌。
说实话,挺感动的,这才是真的奥林匹克精神,王者会因为对手伟大而彼此成就,英雄之间惺惺相惜。
对了,那个白人小哥坎贝里既是一个平面模特,又是一个摇滚乐手,现在还是奥运跳高冠军。厉害
大家对跳高感兴趣的可以去抖音看一下张国伟,id22470029298.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作为一名大龄的运动员,张国伟从来没有放弃过梦想,那就是挑战亚洲纪录,2米4,虽然曾经受到过质疑,受到过不解,但是张国伟从来没有放弃过,一直在努力,是中国跳高的骄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