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张无忌面板强而实战(战绩)一般,而萧峰反之?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金庸武侠小说中人物塑造和武功设定的一个重要维度。我们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张无忌和萧峰这两位顶尖高手,看看他们为何呈现出“面板强而实战一般”和“反之”的有趣对比。

首先,我们得先弄清楚“面板强”和“实战(战绩)一般”在张无忌身上的体现,以及“反之”在萧峰身上的体现。

张无忌:如同“神功自带”的超凡面板,但为何实战偶尔让人扼腕?

张无忌的“面板强”体现在他那几乎是集合了天下武学精粹的武功。这一点在书中简直是明明白白写着的:

九阳神功: 这玩意儿不仅提供了近乎不竭的内力,还能百毒不侵、疗伤治病,更重要的是能化解外来武功的攻击。基本上,张无忌拥有了一个几乎无解的防御和恢复系统。什么乾坤大挪移的卸力技巧,配合九阳,那就是 স্বয়ংক্রিয়防御,外力越大,化解越轻松。
乾坤大挪移: 这是明教镇教绝学,主旨是“挪移不如转移”,讲究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它能让张无忌瞬间掌握对手的招式路数,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攻击,还能在极短时间内将敌人的力量转移出去,化解致命一击。这简直就是一套“武学百科全书+反击器”。
圣火令神功: 这门武功邪异诡谲,以出招匪夷所思、难以捉摸著称。学会了它,张无忌的攻击手段就更添了一分难以预测性。
太极剑法、太极拳: 这两门武功强调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的道理,与乾坤大挪移的理念相辅相成,让他的攻击更加圆融无碍。
鹰爪擒拿手、龙爪手等: 这些都是一些实用的近战技巧,虽然不如前几门那么“惊天地泣鬼神”,但也是实打实的硬功夫。

可以这么说,张无忌的武功就像是厂家预设好的一系列顶尖插件,而且是自动运行的,极少需要他“手动操作”去组合。他学什么都能速成,而且都是顶尖的。这让他的“面板”数据看起来是天文数字。

然而,为什么我们说他实战“一般”呢?这里的“一般”是相对而言的,不是说他打不过谁,而是说他偶尔的胜利方式,或者说他遭遇的对手,并没有完全体现出他这套无敌“面板”的极限威力。

运气成分和主角光环: 张无忌的很多精彩战役,都伴随着一些巧合和“剧情需要”。例如,在光明顶,他凭借九阳神功和乾坤大挪移在武林大会上大放异彩,但很多时候是对手自己犯错、或者受到其他因素干扰。他的对手也并非总是顶尖高手,有时候是对抗一些中等水平的敌人。
性格的温和与犹豫: 张无忌的性格比较仁慈和犹豫,这是他成为一个好教主和好丈夫的原因,但有时也会影响他在生死关头时下定决心下杀手,或者用尽全力去拼。比如在对付玄冥二老时,他更多的是出于保护父母的责任感,而不是纯粹的武功较量。
武功的“自动挡”: 他的武功太过强大,很多时候他自己都未必完全理解其精髓,只是凭借九阳的内力基础和乾坤大挪移的辅助,就能应对很多局面。这种“autopilot”的模式,反而让人觉得他并没有“全力以赴”地去战斗。例如,他对抗成昆时,虽然最终胜利,但过程中也经历了九死一生,似乎没有完全展现出他“面板”的绝对优势。
对手的选择: 很多时候,他面对的对手并非是萧峰那种能够将他逼入绝境的“同级别”选手,而是像宋青书、赵敏手下的高手等,这些对手虽然也不弱,但与张无忌的“面板”相比,总感觉有些“降维打击”的味道,胜利来得相对“轻松”一些,也就少了那种酣畅淋漓的巅峰对决感。

萧峰:平凡中的极致,每一次战斗都是一场“生死实测”

萧峰的“反之”之处在于,他的武功面板并非是那种“集合了天下之大成”的,但他的实战能力却达到了金庸武侠世界的巅峰。

降龙十八掌: 这是萧峰的标志性绝技。这门武功看似简单粗暴,实则包含了极其精深的力道运用和招式变化。每一掌都威力无穷,刚猛无比,而且在萧峰手中,它更是被发挥到了极致。它的强大之处不在于有多么花哨,而在于其纯粹的攻击力和稳定性。
擒龙手: 这是降龙十八掌的辅助招式,同样威力惊人,能够制服对手。
内功基础: 虽然书中没有像九阳神功那样详细描述萧峰的内功来源,但可以推断他拥有极深厚的内功基础,这是支撑他发挥降龙十八掌威力的关键。

萧峰的实战,才是真正将他的武功“用到极致”的体现。

纯粹的战神: 萧峰一生,几乎就是在战斗中度过的。从少林寺救人,到雁门关大战辽兵,再到杏子林大战丐帮叛徒,以及后来与聚贤庄群雄的对抗,与慕容复的几次交锋,最后与吐蕃国师的决战,以及少室山一战等等,他的每一次出场,几乎都是为了战斗。
面对强敌的坚韧: 他面对的对手,很多都是当时武林中的顶尖人物,如慕容复、丁春秋、游坦之(后期)、玄慈大师(尽管后来揭露其并非全力),甚至还有西夏武士等。他很少遇到“弱鸡”对手来衬托他的强大,他的强大往往是在险境中爆发出来的。
招式运用和时机的把握: 萧峰对降龙十八掌的运用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能根据不同对手、不同场景,调整掌力轻重、出招角度。他懂得如何利用地形,如何把握时机,将每一次进攻都变成致命一击。
意志力和精神力: 更重要的是,萧峰拥有无与伦比的意志力和精神力量。在身受重伤、内力消耗巨大的情况下,他依然能够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他战斗不仅是为了胜利,更是为了心中的道义和守护身边的人。这种精神力量,使得他的实战能力超越了武功本身的属性。
“打”出来的名声: 萧峰的赫赫威名,不是靠“学了多少绝技”来的,而是靠一场场血与火的洗礼,用降龙十八掌一次次击败强敌,才铸就的。他的战绩,就是他实力的最好证明。

核心区别在哪里?

武功的构成与来源: 张无忌的武功是“集大成”,是“拼凑”了多门顶尖绝学,很多是奇遇所得,如同一个拥有顶级装备的玩家。而萧峰的武功相对单一,但他的降龙十八掌是他赖以成名的绝技,并且他将这一门绝技练到了武学的极致。
战斗的性质与目的: 张无忌的很多战斗,更多的是为了解决麻烦、保护他人,或者履行教主的职责。战斗的“纯粹性”相对较低。而萧峰的战斗,很多时候是为了生存、为了正义、为了荣誉,他几乎就是为战而生,战斗是他的宿命。
个人性格与实战发挥: 张无忌的仁慈和犹豫,有时会让他无法在战斗中“彻底放飞自我”。而萧峰的豪迈、勇猛和不屈的意志,让他能够在任何困境下都爆发出最强的战斗力。他的实战,是对他精神和武功的完美结合。
对手的水平与战况的激烈程度: 张无忌的对手虽然也有高手,但整体而言,他很少遇到能够完全逼出他所有底牌的对手。萧峰则常常处于以一敌众、以少敌多的绝境之中,这种环境更能激发他的战斗潜能。

简单来说,张无忌的“面板”是他的武功“天赋”和“技能库”,而萧峰的实战则是他“后天努力”和“实战经验”的极致体现。张无忌是那个拥有全套顶级配置的游戏玩家,而萧峰则是那个只带一把神兵利器,却能把这把兵器用到出神入化、战无不胜的高手。

正是这种差异,使得张无忌虽然拥有“神功护体”般的面板,却在一些关键时刻,没能展现出让人觉得“完全碾压”的绝对优势,他的胜利显得有些“合理”但不够“震撼”。而萧峰,每一次战斗都如同用生命去拼搏,用汗水和鲜血去证明自己的强大,他的战绩才能让读者感到心潮澎湃,认为他才是那个真正的武学宗师。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打架这个事情,在没有绝对实力差距的前提下,有一条不变的定理:

软的怕硬的,硬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

而萧峰就是这么一个不要命的,内心暴怒(7岁杀人)还喜欢打架又身经百战经验值溢出的契丹种族汉子。

张无忌不软,但是很明显他不横,他讲理,他信赖别人,他总想调节矛盾。

萧峰是个扛着AK47的西部悍匪,张无忌是个拎着蓝光加特林的战地医生。

另一方面,张无忌从小和父母义父长大到10岁没见过其他人。然后回中原没两年又自己跑到深山老林里一待好几年。别说什么战斗经验,他从小到大的社交经验可能还不如你幼儿园三年的多。所以对人心的把握,对战斗的理解,对各种层出不穷的新东西和阴谋应对。他不是不行,他只是没有机会去实践和成长,所以看起来有些左支右拙。

但是只要给他机会,他能成长的很快。从武当山被玄冥二老一掌拍伤到万安寺二十多招打败玄冥。从三人打不赢三渡到一个人打三渡占上风,他的成长速度有目共睹。

别忘了,倚天结束张无忌不过二十出头。萧峰出场的时候已经三十一了。

user avatar
因为,金庸小说写武功,不仅是招式的描写,还有心性的象征。
萧峰对敌,从未有一招输与他人,且遇强则强,有无穷胆气。他的武功,是硬碰硬、强对强,是排山倒海、惊天动地。与武功对应的,是他的心性、选择、命运——他遇到困境,是挣扎、奋斗、永不服输,哪怕玉石俱焚,也要和命运斗到底。
而张无忌虽然学了九阳神功、乾坤大挪移、圣火令武功、太极拳等高明武功,看起来「实战」能力却并不比萧峰强,是因为他的天性是「和平主义者」,无论命运如何面目可怖、用心险恶,他总是愿意与它和解。

一、

金庸曾在其小说中多次引用《金刚经》中的句子:「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意谓世事难测,造化弄人,美好的追求也好,癫狂的欲念也罢,越是执着,越是容易在无常的世间幻灭。

不仅《倚天》体现了这种观念,《天龙八部》更是典型——《天龙八部》是金庸笔下的一部大悲剧,「有情皆孽,无人不苦」,无论是大英雄还是小丫鬟,无论是世外高人还是野心家,人人都在「求不得」的苦海中挣扎。

那么,怎样才能解脱呢?金庸特意用这样的情节点出他想表达的意思——打开藏放少林寺秘籍《易筋经》的机关,就在菩提院铜镜上所刻《金刚经》此语中的一、梦、如、是四字之中。

再回到《倚天》,虽然书中并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但我们可以在以下情节中,找到端倪:

便在这万籁俱寂的一刹那间,张无忌突然间记起了九阳真经中的几句话:「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冈。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他在幽谷中诵读这几句经文之时,始终不明其中之理,这时候猛地里想起,以灭绝师太之强横狠恶,自己决非其敌,照着九阳真经中要义,似乎不论敌人如何强猛、如何凶恶,尽可当他是清风拂山,明月映江,虽能加于我身,却不能有丝毫损伤。然则如何方能不损我身?经文下面说道:「他自狠来他自恶,我自一口真气足。」他想到此处,心下豁然有悟,盘膝坐下,依照经中所示的法门调息,只觉丹田中暖烘烘地、活泼泼地,真气流动,顷刻间便遍于四肢百骸。

此系张无忌为救锐金旗诸人,受灭绝师太三掌的情形。张无忌虽然已内功深厚,但毫无对敌经验,而灭绝武功高强,内功深厚,前面的两掌,已经让张无忌受伤不清,还有一掌,如何受得?

当此之时,张无忌忽然想起来九阴真经中「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冈。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的话语,突然领悟其妙,便靠着这个法子,熬过了这场危机。

此处是写武功的境界,但其实也可以看做人生的态度。世事无常,人生良苦,面对江湖的血雨腥风,人生的百转千回,是咬紧牙关去硬碰硬,还是放下执念去随缘而化呢?

——同样用武功来看,整部《倚天》之中,最高明的功夫,如太极拳、乾坤大挪移,是用什么法子去对抗强大的外力呢?

太极拳,讲究的是圆转如意、以柔克刚、后发制人:

张三丰淡淡一笑,说道:「我武当开派以来,行侠江湖,多行仁义之事,以大数而言,决不该自此而绝。我这套太极拳和太极剑,跟自来武学之道全然不同,讲究以静制动、后发制人。

乾坤大挪移,则是借力打力、巧妙化解、四两拨千斤:

张无忌看得分明,待他身子离地约有五尺之时,一掌轻轻拍出,击在他的腰里。这一掌中所运,正是「乾坤大挪移」的绝顶武功,吞吐控纵之间,已将他自上向下的一股巨力拨为自左至右。

此处,我们同样可以用《天龙八部》来作比较。《天龙》的主角萧峰,最擅长的武功是降龙十八掌,他与敌人相斗,是这般情形:

(萧峰)当即大步迈出,左手一划,右手呼的一掌,便向丁春秋击去,正是降龙十八掌的一招「亢龙有悔」,他出掌之时,与丁春秋相距尚有十五六丈,但说到便到,力自掌生之际,两人相距已不过七八丈。
天下武术之中,任你掌力再强,也决无一掌可击到五丈以外的。丁春秋素闻「北乔峰,南慕容」的大名,对他决无半点小觑之心,然见他在十五六丈之外出掌,万料不到此掌是针对自己而发。殊不料萧峰一掌既出,身子已抢到离他三四丈处,又是一招「亢龙有悔」,后掌推前掌,双掌力道并在一起,排山倒海的压将过来
user avatar

如果以为某人学过许多神功秘籍,他的武功就必然高过只会一两门神功或普通武功的对手,这只是玩《金庸群侠传》等游戏的思维,绝不适合于基于原著小说的论武。

决定金庸主角们战斗力的根本因素,首先并不是他们学过什么厉害武功,也不是其内力如何深厚,而是人物的战斗智慧临敌应变能力

同样是学得全真派的内功和剑法,王重阳可以打得拥有降龙掌、弹指神通、蛤蟆功等顶级绝学的东邪、西毒、南帝、北丐束手,让自行创造了左右互搏术和空明拳的周伯通崇拜终身,而全真七子们在这些顶级高手面前,就有如婴孩一般。

同样是降龙十八掌、打狗棒法、擒龙功、龙爪手这些绝技,在汪建通和玄苦手里,就是被萧远山秒杀,而在萧峰手里,就能和萧远山至少平手甚至略胜,更能打得超神入化的扫地僧吐血,所以,强的是武功还是人物本身?

因而,金庸小说论武,最容易被高估的必是张无忌,虚竹,段誉等速成类神功奇遇类主角,最容易被低估的,当属萧峰这样没有得到多少神功秘籍的实战高手。

很多人以为学得了九阳神功、乾坤大挪移、太极拳剑、波斯圣火令武功、七伤拳等绝技,内力登封造极,武功理应超强的张无忌,真实战斗力十分堪忧。不但肯定敌不过同样满身神功绝学、内力绝不逊于他的郭靖和杨过;即使和没练过什么绝顶内功、但战斗素质极强的萧峰比,也同样难以占据上风。

甚至是《笑傲》书末习练三年易筋经、解除了体内异种真气隐患的令狐冲,只需一柄长剑在手,也足以和张无忌一战。

像张无忌,也包括虚竹、段誉等人,他们的武功是靠机缘巧合得到神功秘籍而来,并非自己勤学苦练产物,因此普遍通病就是根基不稳,临战经验匮乏,包括作者金庸赋予他们的【对敌宅心仁厚,不下杀手】的性格,便决定其实战能力发挥程度,远不如萧峰这样尸山血海杀出来的实战型高手。

张无忌幼年习武,得到张翠山和谢逊传授武当派和谢逊一门的上乘武功,十岁后又被张三丰传授武当九阳功,还在武当山服用了许多武当七侠从各地寻来的天材地宝,然而到十四五岁这个年纪,居然被卫壁这样的不入流人物轻松击败。(胡青牛以医术暂时压制了他体内寒毒,虽不能救命,也不至于时时发作,影响战力。)

此后他经历一系列奇遇,练成九阳神功和乾坤大挪移两大绝学,更得“乾坤一气袋”相助,造就他一出江湖,就是张三丰之下亿万人之上的实力,连张三丰都觉得他内力虽精纯远不如己,却是无穷无尽,即使放诸整个金世界都是少有匹敌。

然而《倚天》书中一路面对的比自己有级差、需要群殴才能抗衡的对手,张无忌却打得相当不好看。武当山初战玄冥二老,竟被他们一招逼退,吃了大亏,得到张三丰指点太极拳剑后,万安寺一战方能和玄冥二人战平。

玄冥二老的掌法寒毒虽然厉害,但轻功身法却是严重短板,只是二三流,因此如杨逍、韦一笑与之硬拼,被一掌重创,而武功和杨逍相当的范瑶,深知玄冥二人武功底细,便有充足信心,扬言可与之周旋数百招。玄冥二老亦表示认同。

仅仅修炼九阴真经一年的周芷若,内力尚不及武当诸侠,更远不及张无忌的零头,然而在被二老夹击下,竟是“有守有攻,偶尔虚实变幻,巧招忽生”,与他们抗衡了数十近百招,这就是因为周芷若充分发挥了自己招式技巧、身法速度等方面的长项。

相比之下,张无忌绝大多数对战,却只知道倚仗自己深厚内力和绝学去“一力降十会”,若论临敌应变能力,只怕还不如自己的情人。

灵蛇岛上,面对招式诡异、内力只是二流的波斯明教风云月三使,张无忌作为堂堂绝顶高手,更是堪称丢人,竟还是靠另一个情人赵敏以自残招式舍命相救,最后靠第三个情人小昭翻译出敌方武功,知己知彼,才侥幸反败为胜。

换了萧峰郭靖杨过们,是绝不可能被诸如玄冥二老、风云月三使这种有严重短板的对手,打得如此狼狈的。参见少室山之战,萧峰对战内力强大更胜于己、寒毒内力可惊可怖的游坦之,洞悉其战斗经验不足、下盘不稳的弱点,只用十余招便将其双腿打断。

其实张无忌的战斗风格,就和《神雕侠侣》中那个大boss金轮法王如出一辙,都是空有貌似超强的内力和武功(全本九阳真经、十级龙象般若功),然而战斗智慧和临敌应变严重不足,因此才被各路本身实力不如他们的高手,屡屡以弱战强,打出了不少丢脸战绩:

金轮法王被小龙女和杨过的双剑合璧击败,追杀怀孕的黄蓉却被困在临时布置的巨石大半天,和怀抱婴儿的李莫愁在襄阳城外大战近百招,被尼摩星扔大石头追打……

小龙女大战重阳宫,可以力敌金轮法王、潇湘子、尹克西、尼摩星这四大高手,即使她本身内力却肯定不及他们任何一人,照样能凭借左右互博和玉女素心剑,以极快攻击速度和超绝招式,甚至一度压制他们联手,这更说明了高手比武,实战应变能力才是关键。

郭靖大散关之战对战金轮法王,只硬拼一掌便将战斗策略错误的对手打得闭气,(如果不是剧情需要),跟上再补一掌呢?襄阳城头郭靖一箭射旗,一箭断弓,(如果不是再次剧情需要),箭尖稍稍向下偏呢?——金轮法王,只能game over

同样是这个金轮法王,16年后练成了十级龙象般若功,武功已然大进,能将仅次五绝一线的超一流高手铁掌裘千仞击杀,然而在己方主场,大军压阵,面对既没有带玄铁重剑也没有用黯然销魂掌的杨过,仅仅是二百招后,就感到自己再过百余招将肯定败给对手,如此实战差距,何其之大。——果然,当杨过使出绝杀技黯然销魂掌,仅仅数招,金轮法王,终于game over

所以,如郭靖和杨过这般,同样屡次得到神功秘籍,自身又勤学苦练,同时战斗经验丰富、战斗意志甚强,张无忌和他们交手,下场能比同样战斗智商低下的金轮法王强多少

这并不是九阳神功乾坤大挪移太极拳剑这些神功的不足,而是张无忌本身的人物特性,就并不适合在江湖做厮杀汉,或许最适合他的身份,还是医者吧。

在讨论金庸小说主角的武功时,时常有一些人,拿香港小报上声称金庸先生某次访谈时,一句“张无忌在主角中「很可能」武功最高”的书外话,以为是作者钦点,图以此说服他人无需再争。——这更是痴心妄想了!

众所周知,金庸先生在世时,也经常说客套话,经常随口敷衍,经常改变自己说辞,甚至脱离原著,信口开河:

比如某次针对女权主义记者的质疑,他就连忙辩解说「林朝英武功就比五绝高得多」,而原著林朝英英年早逝,从前后文推论她的年龄,甚至不到30岁就去世了。

【只东西两壁都挂着一幅画。西壁画中是两个姑娘。一个二十五六岁,正在对镜梳装,另一个是十四五岁的丫鬟,手捧面盆,在旁侍候。画中镜里映出那年长女郎(林朝英)容貌极美,秀眉入鬓,眼角之间却隐隐带着一层杀气。】
【只见画中道人(王重阳)手挺长剑,风姿飒爽,不过三十来岁年纪】【林朝英得到古墓,没几年便郁郁而终了。】

纵观金庸先生历次访谈,他也曾说周迅才是他心目中最好的黄蓉,说翁美玲“演得一点都不好”;说刘亦菲才是他心目中最好的王语嫣,对李若彤直接无视;

金庸先生还说内地版《射雕英雄传》和《天龙八部》才是最好的《射雕》《天龙》电视剧,很讨厌83版《射雕》电视剧,无视97版《天龙》电视剧。

这时又有多少人,特别是自称“金庸迷”者,肯听他老人家的话了?从此不争了?

相关论据

2003年,刘亦菲和金庸华山论剑视频

视频第6分钟,金庸先生一见刘亦菲就说:【我推荐她(刘亦菲),希望她演小龙女。】
视频第9分钟,金庸先生对比83版《射雕》翁美玲,94版《射雕》朱茵,03版《射雕》周迅这三版黄蓉的图像后,说自己只看过翁版和周迅版,不认识朱茵,认为翁版“俏皮”,朱版“乖巧”,周迅“聪慧”“娇媚”,并承认自己最偏爱03版周迅的黄蓉,【周迅演得很好】。
视频第9分半钟,金庸先生对刘亦菲说:【如果不是你来演王语嫣,几千几万观众说金庸胡说八道,你演了之后,大家才知道世上真有这样美人】。

2004年,刘亦菲做客cctv8“影视俱乐部”节目

视频16分钟,金庸在《天龙八部》扉页的题词:『亦菲小姐,有你来演王语嫣,读者才会知道金庸没有骗人。 金庸。』
视频21分钟,金庸在《神雕侠侣》扉页的题词:『刘亦菲小姐,我希望你来演小龙女,千万读者才会相信,金庸写的不是胡说八道。 金庸。』
2007年6月18日,金庸北大访谈:【香港版《射雕英雄传》中的翁美玲现在看一点也不觉得好,我觉得周迅很好,但很多人先入为主,还是觉得翁美玲好,也是这个原因。】

所以说,正因为无数人,都是当原著作者的访谈有利于自己观点时,就大肆鼓吹,当原著作者的访谈不利于自己观点时,就避而不谈,顾左右而言他,理直气壮地双重标准。

比如刘亦菲这个“小龙女”,明明是金庸此前特别喜欢她的“王语嫣”才钦点的,否则《神雕》开拍时,无数内地一线女星都在争的顶级资源,怎可能轮得到一个17岁小丫头?

然而,等06版《神雕》播出后,老先生又改口了,反说「刘小姐太漂亮,哭戏不肯做表情」。

2007年,金庸批评06版《神雕侠侣》。

该视频中,金庸认为黄晓明版杨过「很浮夸,像在勾引师父」,也说刘亦菲「刘小姐很漂亮,可是她怕难看,哭戏不敢做表情」同时认为刘德华版杨过“很庄重”。所以对各版神雕剧,在他看来【还是刘德华和陈玉莲好】,仍旧一字未提95版《神雕》。

以上这些都有视频影像为证,远比香港小报信口雌黄的白纸黑字更有说服力。

因此,奉劝某些朋友,实在不必再整天捧着这种香港小报制造的文字垃圾当宝,妄图让张无忌这种实战苦手,强压萧峰、郭靖、杨过这些身经百战的英豪一头了。

萧峰:辽国内战中,单身一人杀入数十万大军阵中,擒贼擒王。一掌打断如神似佛的少林扫地僧两根肋骨。面对内力深厚旷古绝今的虚竹和段誉,以一敌二将他们一掌逼退,抢去辽帝。

杨过:持玄铁重剑百余招击败裘千仞。空手无剑,二百余招击杀练成10级龙象功的金轮法王。万军丛中单骑屠龙,击杀蒙古大汗蒙哥。

郭靖:小石屋混战,力扛欧阳锋、周伯通、裘千仞三人联手数十招。一掌将金轮法王打闭气,一箭断其手中弓弦。在蒙古十万大军阵中,力抗金轮法王等高手围攻。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金庸武侠小说中人物塑造和武功设定的一个重要维度。我们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张无忌和萧峰这两位顶尖高手,看看他们为何呈现出“面板强而实战一般”和“反之”的有趣对比。首先,我们得先弄清楚“面板强”和“实战(战绩)一般”在张无忌身上的体现,以及“反之”在萧峰身上的体现。张无忌:如同.............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在《倚天屠龙记》里,张无忌给赵敏疗伤时,确实有脱衣服的情节,而给男性疗伤时似乎就没有这么明确的描述。这背后其实涉及到几个层面的原因,咱们来好好掰扯掰扯:一、 内力传导的“仪式感”与生理考量首先,咱们得明白,内力传导可不是简单的“输送电”。它是一种高度精密的能量转移,需要精准的触碰.............
  • 回答
    张无忌这人吧,感情上总是有点摇摆不定,这一点金庸老爷子在《倚天屠龙记》里也是写得明明白白。至于他为什么后期还会喜欢周芷若,这事儿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得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得从周芷若这个人身上找原因。周芷若这姑娘,出身峨眉,从小就被灭绝师太寄予厚望,一路培养成了峨眉派的掌门人。她人长得漂亮,这.............
  • 回答
    哈哈,你这个问题问得相当有意思,而且直击了《倚天屠龙记》中一个很有趣的设定和读者们普遍的“纠结”。别说张无忌了,很多读者看到他周旋在赵敏、周芷若、殷离、小昭这几个优秀的姑娘中间,都忍不住想:“这明明可以开后宫啊,为何不行?”咱们得捋一捋,为什么张无忌不能像我们想象中那样“齐人之福”一起享用,哪怕在那.............
  • 回答
    关于张无忌武功“菜”的说法,以及所谓“报纸谣言吹他武功第一”的现象,这其实是很多人对《倚天屠龙记》这部小说的一种“解读偏见”或者说是“过度解读”了。咱们得一层层剥开来看。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个概念:金庸先生在写小说的时候,虽然会有武力值的设定,但更重要的是人物的成长、性格发展以及故事的推进。张无忌的武.............
  • 回答
    张无忌这人啊,摊上他,你说他啥好吧,确实也有他的过人之处,但要说他性格里的“懦弱”和“优柔寡断”,那也是明明白白写在脸上的。按理说,这样一个人,在那个讲究强者为尊、杀伐果断的江湖里,是很容易被淘汰的,更别提能赢得这么多女孩子的芳心了,而且还是金庸笔下除了韦小宝之外,老婆最多的男人。这事儿,得好好说道.............
  • 回答
    新版《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和赵敏选择隐居蒙古,这个情节的安排,其实是为了让他们的结局有一个更符合人物性格、也更具深意的归宿。要详细说清楚这一点,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来聊聊:一、 尘埃落定后的江湖路已不再适合他们首先,我们得回顾一下张无忌和赵敏经历了什么。从一开始,他们俩就是站在了风口浪尖上。张无忌身负.............
  • 回答
    张无忌虽然身负血海深仇,但最终选择放下对六大派的复仇,这背后是多重复杂因素交织的结果,绝非简单的“好人”或者“圣母”可以概括。理解这一点,需要我们深入扒开故事的层层叠叠。首先,要明白张无忌的“仇人”身份。这份仇恨的根源,在于他父母——张翠山和殷素素的惨死。当初,武林正派的六大门派(少林、武当、昆仑、.............
  • 回答
    张无忌这孩子,你说他善良嘛,确实是。但这善良,可不是凭空来的,也不是天生的“老好人”。仔细琢磨琢磨,他这一身子骨里的善良,倒是跟他的经历,他身边的人,以及他身上背负的东西,都脱不了干系。首先,得说说他的出身。张无忌刚出生,就摊上了这档子事儿——他爹娘,张翠山殷素素,都是武林中响当当的人物,可为了一个.............
  • 回答
    张无忌最终选择赵敏,而不是周芷若,这是一个在《倚天屠龙记》中反复被讨论,也最牵动读者心弦的情感抉择。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谁更漂亮”或“谁更温柔”的层面,而是要剖析他们各自的性格、成长经历,以及在张无忌生命中最关键的时刻,她们是如何影响他的。周芷若:峨眉掌门,正义的化身,但却背负了太.............
  • 回答
    要说张无忌为什么女人缘好,这可不是一两句话能概括的。仔细想想,他身上有太多让女人心动的特质,而且这些特质往往又不是刻意为之,而是自然流露,这就更显难得。首先,他本身就自带一种温润如玉的公子气质。 虽说他从小经历坎坷,但骨子里那种与世无争、随遇而安的淡然,很容易让人觉得亲切和舒服。你看他,虽然武功高强.............
  • 回答
    在《倚天屠龙记》中,杨逍之所以将张无忌一个人丢在昆仑山后就走,主要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解释:1. 杨逍自身的原因:被追杀,顾及自身安全 江湖地位与仇家众多: 杨逍作为明教光明左使,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他的行事风格张扬、狂放,得罪了许多人,尤其是朝廷以及武林中的正道人士。在小说中,阳顶天死后.............
  • 回答
    赵敏让张无忌做的“第三件事”是让他给自己画眉,这背后蕴含着赵敏对张无忌的一种试探、一种情感的表达,以及一种对两人关系发展的期待。要详细讲述这一点,我们需要结合《倚天屠龙记》原著中的情节以及角色的性格来分析。一、 背景回顾:赵敏与张无忌的纠葛在赵敏让张无忌画眉之前,两人已经经历了一系列波折。赵敏作为元.............
  • 回答
    在《倚天屠龙记》这部波澜壮阔的武侠小说中,张无忌最终选择了赵敏,这个结局是无数读者津津乐道,也引发了许多讨论的焦点。要详细地讲述张无忌为什么选择赵敏,我们需要深入剖析他们之间的关系发展、各自的性格特点以及时代背景等多个层面。一、 赵敏的独特魅力:赵敏之所以能够俘获张无忌的心,绝非偶然,而是她身上具备.............
  • 回答
    很多人都觉得赵敏心狠手辣,张无忌为何会看上她,甚至为她神魂颠倒?这其中的原因,可不是三言两语就能道尽的。张无忌这家伙吧,虽然武功盖世,但在这男女之事上,却是个不折不扣的愣头青,他的喜欢,从来不是因为对方多么“好”或者多么符合世俗的眼光。首先得说,赵敏是个极具魅力的女性,这一点毋庸置疑。她出身蒙古,是.............
  • 回答
    张无忌和周芷若之间的感情,确实是《倚天屠龙记》中一个令人扼腕叹息的悲剧。张无忌之所以会“抛弃”周芷若,这背后其实是一个复杂的故事,掺杂着误会、牺牲、以及张无忌内心深处无法割舍的情感。与其说是“抛弃”,不如说是命运的捉弄和个人选择的无奈。我们得从张无忌和周芷若之间关系的形成说起。初遇时,周芷若只是一个.............
  • 回答
    在《倚天屠龙记》中,周芷若对张无忌说出“你只管和她做夫妻、生娃娃……”这样的话,是一个充满复杂情感和深层考量的经典场景,背后承载着她一系列的痛苦、挣扎、无奈以及对张无忌的深刻感情。要详细解释这句话,需要从多个层面来剖析:一、 情感背景:周芷若内心的痛苦与挣扎1. 身不由己的痛苦: 周芷若的人生,从.............
  • 回答
    倚天剑屠龙刀,江湖风云再起。张无忌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在冰火岛找到了他朝思暮想的殷离。那时的张无忌,心中满怀着重逢的喜悦,以为两人从此可以相守相依,共度余生。然而,殷离的反应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她看了张无忌一眼,神情复杂,随即转身,头也不回地离去了。这一幕,让无数读者扼腕叹息,也引发了无尽的猜测。为.............
  • 回答
    周芷若、小昭、殷离,她们对张无忌的情感,炽烈而坚定,如同燎原的烈火,足以焚尽一切阻碍。可即便如此,她们最终却在张无忌的心中,败给了那个带着几分狡黠与任性的赵敏。这其中的缘由,说来话长,并非仅仅是“爱得不够深”这般简单就能概括。周芷若:峨眉掌门之殇,情深不寿的执念周芷若对张无忌的爱,是掺杂了太多东西的.............
  • 回答
    这个问题可以说是金庸武侠迷们津津乐道的一个经典桥段了,尤其是在光明顶那场惊天动地的对决中,张无忌面对周芷若那一剑,很多人都觉得他“不躲”得很让人费解。要说清楚这件事,咱们得把当时的背景、人物心理以及张无忌当时的处境给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得明确一点,张无忌并非真的“不躲”,他是在极端复杂的情况下,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