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东西叫品牌包袱
一个新品牌的第一印象很重要。
如果,你第一印象是高大上,宣传深入人心,把货卖出去了,不用太多,基本你这个品牌高大上就深入人心了。
大家会感觉你卖贵是对的。
8848手机,从技术角度来说,研发主要在外观设计。但是,拿出去,它就是比小米高贵。
为什么特斯拉一开始先改了一个莲花跑车?让大佬去买?
就是先把特斯拉这个牌子定位拉高,然后出ModelS的时候,定位成轿跑,和宝马M5比。
你认可特斯拉这个牌子高贵了,它出个Model3卖得不贵,你感觉捡到便宜了。
中国这边,蔚来也是这个路子,先去跑纽柏林,破记录,塑造品牌。
蔚来其实品牌塑造是成功的,就是实力和资金弱点。
比亚迪的问题是品牌包袱。
在比亚迪横扫市场的时候,卖得是F3,逆向丰田,在一辆车20万的年代卖4万。
这个定位,和电脑里面的早期的神舟差不多,能用,便宜,连性价比都谈不上。
小米起步也差,好歹还有个高配低价。不是最便宜的定位。
比亚迪的这个品牌形象,配合洗剪吹气息浓郁的外观设计,内饰设计(这个风格一直到秦,S7开始有变化。汉的外观内饰就不错了。),早期比较高的故障率。
品牌形象用了10多年塑造出来。要改就难了。
比亚迪的三电技术,已经属于一流水平了。大多数厂商的电动车都需要上游方案,比亚迪可以自己来,而且水平不低。
比亚迪的车,从性能到外观内饰,也有巨大进步了。
但是,比亚迪十多年来已经形成的品牌形象,依然根深蒂固。
比亚迪造车的水平上去了,品牌没上去。
即使开一辆10万的低配A级合资车,人们也感觉比开一辆30万的汉顶配有档次。
要打破这个印象很难。
华为手机入场就想高端,被市场狠狠打脸。
然后,华为手机从2013年开始,一年两旗舰,每次涨200、300元,广告持续投入。
到了2020年,才摸到4000元(高端入门价格,不是高配价格)的门槛。
一开始,人们感觉国产手机就是2000元,不能再贵了。好几年的宣传,感觉3000元也行,又过了好几年,技术有进步,产品有进步,4000元也行了。
华为品牌包袱还轻一点。
小米这个性价比包袱就比华为重很多,小米卖4000元,要上销量,还是挺困难的。
比亚迪的包袱比小米重,因为它起步定位更低,持续时间更长。
比亚迪三个选择
一是收购一个高端品牌,二是合作,给高端一些的品牌代工,造车不挂比亚迪的牌子,三是慢慢把比亚迪牌子提升上去,像华为提升手机那样。
收购一个牌子是最简单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