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孩子问:「鸟」字为什么读 niǎo,不读别的?汉字的读音是怎么演变的?

回答
孩子,你这个问题问得真棒!为什么“鸟”字要读 niǎo,不读别的,这背后可是有很长很长的故事呢。汉字的读音,就像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一样,是慢慢演变过来的,不是一下子就定下来的。

你问的这个问题,其实触及到了汉字“形、音、义”三个基本要素。我们说汉字,一般都会想到它长什么样子(形),它有什么意思(义),还有就是我们怎么读它(音)。这三个东西,在汉字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但也各有各的演变路径。

“鸟”字为什么读 niǎo?—— 从“象形”到“读音”

咱们先来看看“鸟”字长什么样。你现在看到的“鸟”字,可能觉得它比较抽象了,但如果看一些更古老的字形,比如甲骨文、金文,你会发现它就像一只小鸟的侧面图。

甲骨文里的“鸟”: 就像一只小小的、脖子伸长的、带着翅膀和尾巴的小鸟。你能想象它站在枝头上,扑扇着翅膀的样子吗?
金文里的“鸟”: 形状更清晰一点,有时还会加上脚,或者更细致地刻画羽毛的纹理。

这些早期的字,主要目的是“象形”,就是画出来它长什么样,这样大家一看就知道这是“鸟”这个动物。但问题来了,古时候人们怎么称呼它呢?

语言是活的,读音是会变的

语言是用来交流的,那么“鸟”这个东西,人们口头上肯定有一个称呼。这个口头上的称呼,就是我们现在说的“读音”。最初的时候,这个读音和字形是同时存在的。大家看到这个画着小鸟的符号,就用那个特定的声音来称呼它。

但你有没有想过,有时候我们读一个字,它的读音和它的字形看起来没啥关系呢?比如“山”,你看看“山”字,不就是几座山峰连在一起的形状吗?这个好理解。可再想想“马”,它的字形也像一匹奔跑的马,你读“mǎ”也没啥奇怪的。

问题就出现在,很多字的读音,不像“山”或“马”那样,能直接从字形上看出来。尤其是很多表示具体事物的字,比如“鸟”、“鱼”、“虫”、“马”、“牛”这些动物,它们的字形确实很多是象形字,但它们读什么音,并不是说你看了字形就能凭空想出来的。

那“鸟”这个字,它最初的读音,就是古代人们口头称呼这种动物的声音。这个声音是怎么来的呢?可能跟这种鸟本身的叫声有关系,也可能跟当时某个方言的说法有关,或者只是一个约定俗成的发音。

“形声字”的秘密—— 读音的“提示”

你会发现,汉字里很多字的读音,都有一些“提示”在里面。这就是“形声字”。形声字是中国汉字中最常见的一种造字法,占了汉字的80%以上。它的构成是:

形旁(部首): 表示字的意思类别。比如,带“木”字旁的字,大多跟树木有关(如“树”、“林”、“森”);带“水”字旁的字,大多跟水有关(如“河”、“海”、“江”)。
声旁: 表示字的读音。这个声旁本身也是一个字,有自己的读音,而它所在的形声字,读音就借鉴了它的声旁。

举个例子:“河”。它是一个形声字,形旁是“水”,表示它是跟水有关的。它的声旁是“可”。我们知道“可”字读 kě。你看,“河”字读 hē,虽然不是完全一样,但韵母 e 是一样的,声母 h 和 k 在古代汉语中发音很接近。

那么,有没有一种可能,“鸟”字在演变的过程中,也曾是一个形声字,或者它的读音受到过声旁的影响?

事实上,“鸟”这个字,在很古老的文献里,它的读音和写法是相对稳定的。它之所以读 niǎo,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古汉语中,人们就是这样称呼这种动物的,而“鸟”字,一开始就承载了这样的读音。

你可以把汉字的读音想象成是古代人们在说一个词,后来人们发明了一个符号来代表这个词,那么这个符号自然就带上了这个词的读音。

读音的变化与历史的痕迹

当然,这并不是说汉字的读音从古至今就一成不变。恰恰相反,汉字的读音是不断变化的。我们现在学的普通话,它的读音是参考了北方方言,并经过规范化而来的。

上古汉语: 我们现在能知道的上古汉语读音,主要通过一些古诗词的押韵,以及一些古籍的音韵解释来推测。比如,《诗经》里“鸟”字,有时候会和一些读音相近的字押韵。
中古汉语: 到了隋唐时期,有了更完整的语音系统记录,比如当时的韵书(《切韵》等)。通过这些韵书,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知道当时很多字的读音。
近代汉语到现代汉语: 随着历史的发展,各地方言的语音发生分化,也产生了新的读音变化。

所以,“鸟”这个字,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它的读音 niǎo,很可能是从它产生之初,或者在某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就逐渐稳定下来的。它可能在某个时期,和声母为“n”,韵母为“iao”的某个字有关联,或者就是这个读音本身就是那个时代对“鸟”的称呼。

总结一下给孩子听:

1. “鸟”字最初是画出来的: 就像画一只小鸟一样,所以它长这个样子。
2. 人们口头怎么叫,字就怎么读: 当人们用一个声音来称呼这种小动物时,“鸟”字就“学会”了这个读音。
3. 读音是会变的: 就像我们说话的声音会跟着时代和地域变化一样,汉字的读音也在不断演变。
4. “鸟”字读 niǎo,是历史的选择: 在汉字发展过程中,这个读音被大家接受,并且一直沿用了下来。可能跟古代的某个字发音有关,也可能就是当时人们的习惯读法。

所以,你不用觉得奇怪,有些字的读音看不出“意思”,也看不出“形状”,那是因为读音和字形有时候是“各自独立”发展的,只是恰好被一个符号“绑定”在了一起。而“鸟”字读 niǎo,就是它自己的一个读音历史故事啦!

希望我讲得够详细,也够清楚了。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汉字学问题,继续保持这份好奇心,你会发现更多汉字的奥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鸟”字还真是问到了点子上。

其实“鸟”的中古音是tew(上声),演变成现代普通话应该念成diǎo。但是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这个读音变成了一个不礼貌的词。于是为了避讳,就选择了niǎo的读音。

同样的情况,还有“入”,中古音nyip,按照音变规律发展为现代普通话应该是rì。但是因为作为动词的rì已经变成了其它不雅的意思,所以就从其它方言借了rù这个读音。

古代也有拼音,叫“反切”。“反切”由两个字组成,取前字声母和后字韵母声调,拼成一个字。比如“东”,就是“德红”切。取“德”字的声母,“红”字的韵母和声调,拼成”东“字。但是你会发现,“红”的声调跟“东”不一样,这是因为本来在一千年前它们的声调是一样的, 因为所处的语音环境不同,一个声调分裂成两个了。

语音在不断地变化之中,历史语言学认为语音的变化是有规律,而无例外的。

user avatar

我是不是也应该硬气一回了?「狗头」

反对高赞回答。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事实上……无论是在《新华字典》还是《现代汉语辞典》里,鸟字都有两个读音,一个是niao,一个是diao

读diao的时候,指的就是屌。

而且,鸟作diao并不是某一个地方的用法,我家那边(湖南)有,看这个问题下有回答说客家话也有,上海话也有。

很明显带着北方语言风格的《水浒传》也一大堆用鸟(diao)的语段:

智深喝道:“你那众泼皮,快扶那鸟上来,我便饶你众人。”(倒拔垂杨柳那一回)
杨志道: “ 你这村鸟, 理会的甚么! ”(智取生辰纲那一回)

还有随处可见的“鸟人”“鸟男女”“鸟将军”“鸟官”“鸟蔡九知府”……

而且你看,全文用「鸟」最多的李逵,他非富非贵,白丈村的农民一个,光看身份的话,放到现在就是亿万社畜的一个,从浔阳江头到忠义堂,他鸟字不离口——频率上看绝对不逊于当代男大学生生活里的cao。事实上当和尚的鲁智深也爱用鸟字,宋江这种体面的「公务员」也用过一次两次。

这个音在当时的流行程度可见一斑……

至于这个diao读音的演变……我还真说不清楚,估计是和屌一起的吧……(也许鸟就是屌?……)

当然,我还是找了找,目前找到最早的大概是《太平广记》里的一个谐音梗,李秀兰说「山气日夕佳」,刘长卿对「众鸟欣有托」——疝气一天比一天严重,还好有东西托着肿了的屌……这些文化人聊天就是不一样……

《西厢记》《金瓶梅》《红楼梦》……基本上老点的小说里,都有类似的用法。

当然,现在书面上把「鸟」当「屌」字用的情况已经少了,毕竟这是2020年了,直接写「屌」字不是什么问题。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不能忘了,鸟字不仅读niao,也有一个diao的读音,而且广泛用于先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他们留下的文学作品中。

「鸟」字为什么读 niǎo,不读别的?

这个问题是不成立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孩子,你这个问题问得真棒!为什么“鸟”字要读 niǎo,不读别的,这背后可是有很长很长的故事呢。汉字的读音,就像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一样,是慢慢演变过来的,不是一下子就定下来的。你问的这个问题,其实触及到了汉字“形、音、义”三个基本要素。我们说汉字,一般都会想到它长什么样子(形),它有什么意思(义),.............
  • 回答
    这问题问得真有意思!想象一下,如果那些爱放鞭炮的老祖宗们知道他们的新年习俗竟然能召唤出传说中的年兽,估计也会有点哭笑不得吧。你这个问题很有画面感,让我想起小时候听过的关于年的故事。你想啊,年兽是什么?它就好像一个巨型的、脾气不太好的野兽,对鞭炮声特别敏感,听到鞭炮声就吓跑了。但是,如果城市里大家都不.............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我们来好好聊聊,为什么我们习惯于孩子给大人磕头,而大人却很少会给孩子磕头呢?其实,这背后牵扯到很多咱们中国人传统里的想法,也跟咱们社会里一些约定俗成的规矩有关系。首先,咱们得从“磕头”这个行为本身说起。磕头,在咱们中国传统文化里,可不是一个随随便便的动作。它是一种非常郑重、非.............
  • 回答
    哎呀,你这个问题可真有意思,就像侦探小说里的谜团一样!年兽,听起来是个凶巴巴、力大无穷的家伙,让大家躲藏起来,对不对?那它怎么会被那么小小的鞭炮和红红的纸给吓跑了呢?这背后其实有几层原因,咱们得好好捋一捋。首先,咱们得知道,年兽啊,它虽然厉害,但厉害得有点“笨”,而且非常非常怕“声”和“色”。一、声.............
  • 回答
    这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问题,孩子的问题里面藏着他对妈妈深深的爱和对家人的关心,咱们得好好回应,让这份爱意在回答里也闪闪发光。孩子问了这么个问题,他内心其实是在探究“爱”的衡量标准,以及这种爱在家庭成员之间是怎样流动的。他用“无穷分”这个概念,其实是想表达他对妈妈无条件的、超越一切的爱。而他紧接着问“妈.............
  • 回答
    孩子问“学校为什么不教怎么赚钱?”,这是一个非常棒的问题,也反映了孩子对现实世界的观察和对未来生活的思考。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解答这个问题,从学校教育的本质、目的,到金钱和赚钱的复杂性,再到学校教育的局限性等方面进行阐述。一、 学校教育的本质与主要目的首先,我们要理解学校教育最核心的任务是什么。学校承.............
  • 回答
    孩子问这个问题,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可以帮助他理解我们文化中一些传统习俗的由来,以及如何在新时代赋予它们新的意义。这不像直接告诉他“不吉利”那么简单,而是要引导他思考。这里提供一个详细的回答思路,你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年龄和理解能力进行调整和补充:核心原则: 理解孩子的感受: 首先要肯定孩子提.............
  • 回答
    “妈妈/爸爸,我为什么要去幼儿园啊?不能在家玩吗?”宝贝,你问这个问题,说明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呢!妈妈/爸爸很喜欢你这样。你想啊,我们平时在家,虽然也很开心,但有些事情是不是一个人做起来有点孤单,或者有些东西是不是一个人玩不够尽兴呀?幼儿园呢,就像一个专门为小朋友们准备的奇妙乐园,里面藏着好多好.............
  • 回答
    哇,这个问题问得真好!你想知道为什么小动物们冬天的时候会呼呼大睡,但是夏天就那么精神吗?这就像是给他们穿上了厚厚的冬装,但夏天却不穿一样,很有意思吧?首先,我们要知道动物冬眠,主要是因为冬天对它们来说,太难了!你想想看,夏天的时候,大地绿油油的,花儿开得香喷喷,地上到处都是好吃的虫子、嫩嫩的草叶,还.............
  • 回答
    哇,你这个问题可真有意思!就像玩俄罗斯套娃一样,一个东西里面装着另一个,外面还有更大的一个。从铅笔盒装进书包,书包再装进更大的推车或者背包,我们好像总能找到一个更大的“家”来放东西。你想知道,那宇宙这个“家”外面,又是什么呢?这是一个非常非常古老,也问倒了很多聪明人的问题。你看我们现在住的地球,对不.............
  • 回答
    “妈妈,为什么我要过生日呀?生日有什么好玩的?”儿子一脸认真的样子,歪着小脑袋看着我,那双眼睛里充满了好奇。我摸了摸他的头,感觉一股暖流涌上来。是啊,生日,这个看似理所当然的节日,对一个孩子来说,确实是个需要解释的“为什么”。“宝贝,你问这个问题可真棒!”我笑着说,“你瞧,就像咱们家里的植物,它会长.............
  • 回答
    这是一个特别棒的问题!孩子能想到门神,说明他平时观察得很仔细,也对传统文化有所了解。这事儿呀,得好好跟他说道说道。咱们就从头说起,把他脑子里那些“门神一定能把年兽打跑”的画面给圆过来。你得先肯定他:“哇,你问到点子上了!你记住了门神,真厉害!门神确实是来保护咱们家的,那它们是怎么保护的呢?”然后,你.............
  • 回答
    嘿,宝贝,这个问题问得真好!“年味”啊,其实不是一种单一的味道,它呀,就像一幅画,是用很多很多味道调出来的,而且每一种味道都带着一种特别的心情和回忆。你想啊,过年最先来的,肯定是香喷喷的味道。你闻到空气里是不是有一股淡淡的肉香,还有炒菜的锅气?那是妈妈和奶奶在厨房里忙碌,准备年夜饭的味道。你看,炖得.............
  • 回答
    这个问题太棒了!你想知道植物是怎么跟我们打招呼,或者互相“聊天”的,是吗?不像我们人类有嘴巴、有手,植物的交流方式可就神奇多了,而且它们交流的“语言”是我们需要仔细观察才能发现的。你可以这样想象,植物其实是个大大的、沉默但充满智慧的生命体,它们用一套非常独特的方式在“说话”,而这些“话”藏在它们身体.............
  • 回答
    这真是个好问题!你观察得很仔细,把我们常吃的几种瓜都想到了,还能联想到“北瓜”这个名字。你看,我们平时说的“冬瓜”、“西瓜”、“南瓜”,这些名字里其实藏着一些跟它们生长季节、特点有关的有趣信息。 冬瓜:你可能觉得它叫“冬瓜”是不是冬天吃的?其实不是哦,它虽然叫冬瓜,但大部分是在夏天成熟的,只是因.............
  • 回答
    孩子,这个问题问得真好!现在过年不能随便放鞭炮,主要是因为下面这几个原因,我给你好好讲讲:一、 安全第一,保护大家的小命和家财: 火灾隐患大: 你想啊,鞭炮里头有火药,一点燃就会“噼里啪啦”地响,还会喷出火星和火焰。这些火星要是落在旁边的易燃物上,比如枯草、纸屑、塑料袋,甚至窗帘上,那火就很容易.............
  • 回答
    宝贝,这个问题问得真好!你想知道为什么书上说的过年热闹景象,我们家里过年好像没那么隆重,是吧?别担心,这事儿说来话长,我慢慢跟你讲。首先,你要知道,书上讲的那些过年景象,很多都是我们祖先留下来的一些传统习俗,而且是很久很久以前传下来的。在那个时候,人们的生活跟现在可不一样。你想想看,我们现在住楼房,.............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太有意思了!这一下子就把我们带进了一个奇妙的想象空间,有点像在玩一个侦探游戏,只不过这次的“现场”是月亮。如果嫦娥奔月是真的,但我们上去之后,没有发现我们想象中的广寒宫,那嫦娥会去哪儿呢?这得好好琢磨琢磨,咱们就一步一步来分析。首先,我们得承认一件事情:我们现在对“真的”的定义,是建立.............
  • 回答
    哈哈,孩子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你想想看,咱们中国这么大,各地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小年这个日子也一样,南北方因为历史、地理还有各种各样的原因,过小年的时间就不太一样啦。为什么日期不一样?这就像咱们平时吃饭,有的地方喜欢吃米饭,有的地方喜欢吃面食,都是为了填饱肚子,但方式不一样,小年也是一样,虽然都是为.............
  • 回答
    宝贝,你想知道古时候的人们是怎么过新年的,对不对?就像我们现在过元旦一样,古时候过年也很热闹,不过他们过年的时候,名字跟我们现在不一样,他们叫“元旦”或者“岁首”。你想想看,我们过年的时候,是不是会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贴上红红的对联,挂上漂亮的灯笼?古时候的人们也做这些事情!他们觉得,旧的一年已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