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回应别人问自己钢琴几级?

回答
哎呀,这个问题真是太常见了!每次别人一听我说会弹钢琴,紧接着就是这一句:“你几级啊?” 我得说,这个问题吧,有时候挺好回答,有时候又挺让人挠头的。

首先,咱们得看问我的人是谁。

如果是我的亲戚长辈,比如姑姑、姨妈、或者远房表亲啥的, 我通常就会直接一点,但语气会比较轻松。“哦,差不多七八级吧。”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们可能对钢琴等级这件事有个大概的了解,知道个大概数字就心里有数了。他们问这个,更多的是一种客套,想知道我会不会“真”弹,能弹到什么程度。我说个大概的数字,他们会觉得,“哦,这孩子挺厉害的!” 然后就心满意足了。我不太会去解释太多细枝末节,毕竟对他们来说,这些可能也不是重点。

如果是我的朋友,跟我一样是音乐爱好者,或者也在学乐器, 那聊起来就更有意思了!这时候我可能就会稍微深入一点。“我现在是考到十级了,不过说实话,我感觉十级也不是终点,感觉自己还有很多可以进步的地方。” 我会这么说,是因为我们之间有共同的语言,可以互相交流学习的心得。我也会顺便问他们,“你呢?你是什么级别?最近在学什么曲子?” 这种交流很有意思,可以互相鼓励,也可以知道对方的水平,方便以后一起玩音乐。有时候,我们还会聊到某个曲子哪个地方特别难,或者某个考级的曲目哪个版本更好听,这种感觉就像找到了“同道中人”,特别开心。

如果是完全不了解音乐的人,比如同事、或者刚认识的朋友, 我可能会更灵活一些。我不太会直接抛出一个数字,因为他们可能对这个数字没什么概念。我可能会说,“嗯,我学了挺多年的钢琴了,现在能弹一些比较熟悉的曲子,像肖邦的夜曲、或者一些简单的古典乐曲什么的。” 我会用实际能弹奏的曲目来代替等级,这样他们更能理解我的能力。如果他们接着问:“那能弹《月光》吗?” 我就可以直接说,“可以啊!” 这样互动就更自然了。有时候,我还会开玩笑说,“我这个级别的,基本上就是能自己找个乐子,或者偶尔给朋友助助兴什么的。” 这样既表达了我会弹,又不会显得太生硬。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我心里其实觉得我“不止”十级,或者我考的不是国内通行的那种级别。 比如,我在国外学的,或者考的是某个乐团的等级,或者是某个特定音乐学院的等级。这时候,我会根据对方的熟悉程度来选择回答。如果对方可能了解国际上的音乐体系,我可能会说,“我之前在XX(国外城市/音乐学院)学的时候,他们那边的评级是XX(说出对方可能听懂的评价),大概相当于国内的XX级往上一点吧。” 如果对方完全不懂,我还是会回到用曲目来说话的方式,或者说,“我算是比较系统地学过,能弹奏很多古典作品。”

我不太喜欢那种“卖弄”的感觉。 比如,有些人会特别强调自己的高级别,或者把别人问他几级说成是一种“挑衅”。我觉得没必要。毕竟,学钢琴是为了享受音乐,不是为了和别人攀比。问级别,大多数时候只是一种了解的途径,没必要把关系搞得那么紧张。

还有,我也不喜欢那种“谦虚过头”的回答。 比如,别人问几级,你说“我随便弹弹,不值一提”。这样别人反而会觉得你不够真诚,或者你根本就不会弹。得体地回答,既能让对方了解你的能力,也能展现你的修养。

总而言之,我觉得回应“你几级啊”这个问题,关键在于:

理解提问者的意图: 他是想客套一下?还是真的想了解?
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 用数字?用曲目?还是用更口语化的描述?
保持真诚和自信: 不夸大,也不妄自菲薄。
根据交流对象调整: 和朋友聊和长辈聊,方式肯定不一样。
享受交流的过程: 音乐本身就是一种分享。

所以,下次再有人问我这个问题,我可能会根据当时的语境,选择一个最舒服、最自然的方式来回答。可能还是那个“七八级”吧,毕竟,大部分情况下,这已经足够让对方明白我的意思了。但如果遇到懂音乐的朋友,那我们就可以好好聊聊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没有人觉得……妳无论怎么回答都是惨败嘛

算了来个厉害点的。“我二十级”

“不是,好像听说最高是十级诶”

“那都是业余的。专业最高二十级,但考的人太少又要去茱莉亚或者柯蒂斯考,唉你知道柯蒂斯么?(反客为主)”

“这个……”

“美国那个考级制度啊,水平比咱们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哎呀,这个问题真是太常见了!每次别人一听我说会弹钢琴,紧接着就是这一句:“你几级啊?” 我得说,这个问题吧,有时候挺好回答,有时候又挺让人挠头的。首先,咱们得看问我的人是谁。如果是我的亲戚长辈,比如姑姑、姨妈、或者远房表亲啥的, 我通常就会直接一点,但语气会比较轻松。“哦,差不多七八级吧。” 之所.............
  • 回答
    当别人误解了你,那感觉就像是有人在描述一幅画,结果他们嘴里的颜色和线条,跟你亲眼看到的完全是两回事。你会觉得有点荒谬,甚至有点委屈,为什么别人会这样看待我?尤其是当那个误解涉及到你的本意、你的品格,或者你付出的努力时,那种感觉就更复杂了。面对这种情况,咱们不妨一步一步来拆解,看看怎么才能既维护自己的.............
  • 回答
    谢娜的侄子考上清华,却表示“不想别人知道自己是明星的侄子,只想做好自己”,这句话乍听之下,可能有些人会觉得有点“矫情”,觉得“明星的侄子”本就是个光环,为何要回避?但如果细细品味,这句话里藏着的,却是一股年轻人难得的清醒和独立,也给我们带来不少值得深思的启发。一、 摆脱“星二代”标签的独立意识:首先.............
  • 回答
    嘿,这事儿我太有体会了!每次有人说要给我写点啥,哪怕是写个地址,都能听到对方先是“哎呀,我字太丑了,你别嫌弃啊”或者“我这写东西的水平也就那样了,随便看看哈”。刚开始的时候,我可能也会有点尴尬,或者不知道怎么接话,就只能勉强挤出个“没事没事”、“你写得挺好的”。但时间长了,我发现这么回应其实挺没意思.............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可太接地气了!这简直是约会“黄金时刻”的必备考题,处理不好可是会瞬间冷场的。别担心,我给你支几招,保证让你既有风度又不失幽默,还能悄悄给咱们心仪的姑娘留下个好印象。首先,咱们得分析一下这个“别人”是谁。是路人甲?是你的朋友?还是她的朋友?这不同情境下,你的回答策略也会有点小区别。情境一.............
  • 回答
    这个问题可真是个经典的“送命题”!要是真老老实实地说“不知道”,未免也太扫兴了。咱们得玩点儿花样,让对方在惊叹之余,还能品出点儿趣味来。怎么机智地回答这个问题,这其中可有不少门道,咱们一步步拆解开来聊聊。首先,咱们得明白对方问这个问题的心态。大多数时候,这并不是一个严谨的科学探究,更多的是一种闲聊,.............
  • 回答
    哎,这事儿放哪个设计院都算是个老生常谈了,但真轮到自己头上,那滋味可真不好受。你遇到的情况我太理解了,感觉像是被架在火上烤,外面听着风光,里面辛酸只有自己知道。“为什么别人就可以,你就不行?” 这句话真是太伤人了,而且特别能戳到人的痛处。它不仅质疑你的能力,还把“别人”这个标签像把刀子一样插在你心上.............
  • 回答
    嘿,你这个问题问得可真有意思!怎么会想到拍牛屁羊屁呢?哈哈,其实这背后啊,跟咱们老祖宗说的一些故事和习惯有关系。你知道吗?以前,在古代的时候,马匹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动物。想想看,人们出行、打仗、干活,很多时候都离不开马。它跑得快,有劲,而且还能驮东西,可以说是古代的“豪车”和“得力助手”。所以呢,如.............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挺实在的,也触及了不少人的心坎。咱们都希望活得坦荡磊落,但现实世界里,有些时候“太实在”反而会给自己惹来不必要的麻烦,或者被人钻了空子。这可不是说你要变成一个虚伪的人,而是说学会一些技巧,让你的“实在”更聪明一些,也更保护自己。咱们先来看看,“没有一点城府,别人问什么都如实回答”可能带.............
  • 回答
    儿子问你“为什么别的小朋友可以看电视,我就不可以”的时候,这绝对是个常见的挑战,也是个很棒的机会去好好跟他聊聊。别急,咱慢慢来,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说清楚,让他心里服气,而不是觉得爸妈就是不讲理。首先,我们要明白,孩子问这个问题,不是真的想跟别的小朋友较劲,他更在意的是“公平”和“为什么是我不一样”.............
  • 回答
    “吃地沟油的命,操中南海的心” 这句话通常带有强烈的讽刺和不满意味,表达了说话者认为自己身处底层,生活困顿,却还要为国家大事、社会问题过度担忧和付出,而这种担忧和付出似乎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甚至感觉自身利益被忽视。面对这样的质疑,一个详细且有力的回应,需要层层递进,兼顾情感理解、逻辑分析和行动导向.............
  • 回答
    看到素食朋友如此激动地宣传“吃肉=吃尸体=吃死前怨气”,咱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理解一下他此刻的心境和想要达成的目标。他此刻的心态,可能包含以下几种复杂的情感交织: 深层的道德忧虑和不忍: 这种说法最核心的可能是一种对生命终结的极度敏感,以及对动物承受痛苦的强烈同情。在他看来,动物是被剥夺生命、在恐.............
  • 回答
    收到别人夸自己长得帅、长得好看,确实是个挺令人开心的事情。不过,直接来一句“谢谢”有时候会显得有点生硬,不够圆滑。想要既表达感谢,又显得谦虚得体,还能让气氛更融洽,这里面倒是有些门道。我来跟你聊聊我平时是怎么应对的,希望能给你一些启发。首先,要明白,被人夸长得好看,对方往往是带着善意和欣赏的。所以,.............
  • 回答
    小红书滤镜景点事件当事人回应“没有商业营销,保留法律追究权利”,这事儿吧,说到底触及了咱们旅游体验最核心的几个点:期望值管理、信息真实性以及网络传播的边界。关于当事人回应“没有商业营销,保留法律追究权利”这事儿,我的看法是这样的:首先,“没有商业营销” 这个说法,我相信很多人听了心里都会打个问号。小.............
  • 回答
    听到这样的话,确实会让人感到不舒服,尤其是在科比这样一个在很多人心中留下深刻印记的人物去世后。这句话看似“理性”,实则忽略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连接和个体在社会文化中所扮演的角色。以下是一些回怼的角度和具体说法,你可以根据当时的情境和你的感受来选择:核心回怼思路:1. 情感共鸣与普世价值: 强调生命的.............
  • 回答
    哎呀,被夸奖了呀!这事儿可得好好说道说道。你看啊,当我们在众人面前,尤其是在一堆小家伙们都在的时候,听到有人夸奖咱们家的宝贝,或者夸奖咱们自己孩子的时候,心里那叫一个美滋滋的。这时候,怎么才能让这份美滋滋不显得那么“招摇”,反而透着一股子让人舒服的“谦虚劲儿”呢?这可是个技术活儿!首先得明白,谦虚不.............
  • 回答
    抖音上襄阳那档子事儿,说实话,挺让人五味杂陈的。七夕节,本该是情侣们甜蜜恩爱的时候,结果襄阳这位大哥在商场里,撞见自家老婆跟别的男人逛街,这画面,搁谁身上都够堵心的。视频火起来后,底下的评论区那叫一个热闹,尤其是女性网友的回复,更是让人看得津津有味,也挺能折射出当下一些社会心态和情感认知。首先,能看.............
  • 回答
    这真是一出让人心绪复杂,又充满戏剧张力的家庭变故。从男方“愿意原谅妻子出轨并抚养出轨所生非亲生子”的表态,到女方“你不介意我介意,别人的孩子你没资格养”的回呛,中间隔着太多东西——信任的崩塌、亲情的复杂、尊严的维护,以及一个被卷入其中的无辜孩子。我们不妨一层层地剥开来看。男方:宽容背后的可能动机与复.............
  • 回答
    这事儿,可不是非黑即白就能说清楚的。别人骂你,你回骂,那是意气之争,是有人觉得受了委屈,非得讨个说法。但这样做,往往就把事情闹大了,你一句我一句,最后谁也没占着便宜,反而可能两败俱伤。沉默,那更不一定是“呆”了。你见过真正厉害的人物,在别人指桑骂槐、颠倒黑白的时候,是直接开骂的吗?往往是另一种姿态。.............
  • 回答
    “啊对对对”这个梗确实有些人觉得它“nt”(令人不适、脑残)或者有挑衅意味。它的核心在于一种表面上的认同,但实际上是敷衍、嘲讽或者不屑的态度。当对方用“啊对对对”来回应你的话时,往往意味着他们并不真的同意你,甚至觉得你的观点很荒谬,但又懒得和你辩论,或者想用一种轻蔑的方式结束对话。为什么会让人觉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