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台湾最近在吵的一例一休说的究竟是什么啊?

回答
台湾最近吵得沸沸扬扬的“一例一休”,其实说的就是劳动基准法(简称“劳基法”)里关于“例假”和“休息日”的安排。说白了,就是怎么让大家能好好休息,既要保障劳工的权益,又要考虑企业的经营弹性。

事情的来龙去脉得从2016年说起。在那之前,台湾的劳基法规定,劳工每七天应该有两天“例假”。例假是不能加班的,而且加班费要加倍奉还,还必须补假。然而,当时很多企业为了方便排班和应对生产需求,会利用“休息日”这个弹性空间。休息日的意思是,如果企业需要,可以在休息日让员工上班,但同样需要加倍奉还加班费。

问题就出在这里。很多时候,企业就把“例假”和“休息日”混用了,或者将一个“休息日”当成了“例假”来处理。这就导致了劳工休息日无法得到真正的保障,很多时候休息日也被当作是“可以加班”的日子,但加班费的计算方式在实践中却存在模糊地带,甚至被一些企业以较低的成本“消化”掉。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在2016年底通过了劳基法修正案,正式引入了“一例一休”制度。这个制度的核心是:

一例假: 每七天要有一个“例假”。例假是绝对不能加班的,除非遇到天灾、人祸等非常特殊的情况,并且要依法通报,加班费也要给足,还得补假。
一休息日: 每七天要有一个“休息日”。休息日允许企业在必要时安排员工加班,但加班费的计算方式变得非常严格,而且有累进效应:
加班前两个小时,加班费要加倍(即给付“一日工资”的2/3)。
加班第三个小时起,加班费要给付“一日工资”的4/3。
如果是在休息日加班,即使只工作一小时,也要给付至少四小时的工资。
同时,休息日加班的时数也会计入当月的加班总时数,影响后续加班费的计算。
最关键的是,休息日加班,原则上企业必须给付加班费,而不能用补假来替代。

为什么会引发这么大的争议呢?

这个“一例一休”的出台,说到底就是一场“两难”的拉锯战:

劳工的期待: 劳工团体普遍认为,“一例一休”最大的好处是落实了“周休二日”,让大家有更明确的休息日,不会像以前那样随意被安排加班。休息日加班的加班费计算方式也更优惠,能提高打工族的收入。他们强调,这是对劳工基本休息权的保障。
企业的反弹: 然而,很多企业,特别是服务业、制造业以及一些需要弹性排班的行业,对新规表示非常不满。
成本增加: 尤其是休息日加班费的计算方式,让企业的用人成本大幅提高。以前可能花较少的钱就能让员工在休息日加班,现在成本高了不少。
排班困难: 休息日加班费的高昂,使得企业在需要临时增加人力时,会非常犹豫。而且,例假和休息日的界定更加严格,企业在安排员工工作日时,排班的弹性大大降低。例如,一个员工如果连续工作了六天,第七天就必须是例假,不能安排加班。
影响生产效率: 一些企业认为,过度僵化的规定会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尤其是在订单急迫的时候,无法及时调动人力。

后续的演变与妥协

这场争议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2018年,政府再次对劳基法进行了修正,也就是大家常说的“修恶”。这次修正的主要内容是:

“一例一休”变成“一例一休,二例”的弹性化: 意思是由原本强制的“一例一休”,改为“一例一休,二例”的选项。企业可以申请在“例假”以外的“休息日”弹性加班,但加班费的计算方式有所调整。
延长加班时数上限: 每月加班时数上限从46小时提高到54小时,但连续加班不得超过6天。
轮班间隔: 修正了轮班休息的间隔,允许在特定条件下缩短。

这次的修正,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弹性,但同时也引发了新的争议,认为这是牺牲了劳工的权益。

总结来说, 台湾“一例一休”这场争论,表面上是关于劳动法的具体规定,但背后折射的是劳工权益保障和企业经营弹性之间的长期博弈。每一次修法,都是在试图在这两个相互制约的需求之间寻找平衡点,而这个平衡点,似乎总是很难让所有人都满意。直到今天,对于如何更合理地安排工作与休息,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经济环境,仍然是台湾社会不断探讨的议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现行政策: 一周双休,19天法定假日。

推行政策: 一例一休,12天法定假日。

各方诉求如下:

资方: 对于资方,一周双休,工作任务多时与员工协商加班,支付稍高的加班费:工作任务少时员工不加班。非常灵活。而推行一例一休,资方需要聘请更多的人手,使用更复杂的加班费计算方法,生产管理非常不灵活;但是减少节假日又蛮爽的。

劳方: 大家容易忽略的是,劳方并不是铁板一块,对于普通的白领和学生阶层,也就是太阳花的主要群体,他们是拿着或要拿固定薪酬的人,一例一休,老板再也不能强迫我加班蛮爽的,要是一周两例更好;对于普通的工人和蓝领阶层,他们好多是要靠拿加班费过活的,休息对于他们的意义远不如多挣点钱补贴家用,一例一休只会逼他们到其他企业兼职(看看美国沃尔玛里面的工作人员就知道了,一般人手三份工作),更辛苦,加班费还没有以前多。但是,对于这两方减少法定假日都挺不爽的。

可以说,这个政策把大家平静的心都搅动起来了,资方和劳方都挺不爽,最为重要的是,对经济会产生深远的影响(看看法国就知道了)。吃力不讨好,那么民进党为什么要力推呢?主要为了就业。台湾青年世代失业率不断飙升,一例一休迫使资方雇佣更多的劳动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同时在失业率作为评价政绩的重要指标背景下,缓解执政的压力。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