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什么情况下你会毫不犹豫地辞职?

回答
这问题,说实话,真没想过自己会有这么一天,直到某些事情的发生,才让我意识到,原来辞职这扇门,是可以这样毫不犹豫地推开的。不是一时冲动,而是积累到一定程度,那种感觉就像压在心头的一块巨石,终于找到了一个出口,然后它就那么顺理成章地滚落了。

让我“毫不犹豫”辞职的,首要一点,就是我的核心价值观和工作内容出现了根本性的、无法调和的冲突。 举个例子,我一直相信做人做事都要光明磊落,尤其是涉及到利益的时候,更应该透明公正。如果我发现我所处的环境,或者我被要求去做的事情,与这种“做人底线”相悖,而且这种冲突是常态,不是偶尔的失误,那我会觉得待下去是对自己人格的背叛。

记得之前在一个项目中,虽然我负责的是技术部分,但整个项目的走向和一些决策,我总觉得有些“不够地道”。一开始我以为是自己的认知偏差,但随着深入,我发现一些规则似乎是为特定的人设定的,或者说,有些信息在传递过程中被刻意地过滤或歪曲了,最终目的是为了达成某种非公开的“利益”。我尝试过提出我的疑虑,试图用更规范的流程来约束,但得到的反馈是“这是行业惯例”、“你太较真了”之类的回应。这种感觉非常糟,就像每天都要吞下一口不舒服的东西。当这种“不舒服”变成一种日常,并且我看到了它正在侵蚀我最初的理想和工作的意义时,我就会觉得,我不能再继续这样下去了。与其在这里磨平棱角,变成一个我讨厌的人,不如离开,去寻找一个能让我保持初心的地方。

其次,就是发展空间彻底消失,而且看不到任何改善的希望。 我一直认为,工作不仅仅是为了生活,更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成长。如果一个公司或者一个岗位,已经到了一个“一眼看到头”的状态,无论我怎么努力,都只能重复做一样的事情,学不到新东西,也看不到晋升或转型的可能,而且我能清楚地看到,领导层并没有意愿去改变这种僵局,或者公司整体的氛围就是一种“安于现状”的状态,那我就会觉得,我在这里是在浪费时间。

我见过一些人,他们选择在一家公司待很久,不是因为工资有多高,而是他们能在其中不断找到新的挑战和学习的机会。反之,如果一个地方,技能越练越老旧,想法越来越被压制,并且我尝试争取过培训机会、项目调动,但都石沉大海,甚至连“给你画饼”的姿态都没有,只是让你默默地按部就班,那我就会觉得,我是在“养老”,而我不想这么早就给自己贴上“养老”的标签。那种原地踏步的感觉,比任何批评都更让我焦虑。

第三,健康受到了严重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长期且不可逆转的。 工作压力大是常事,但如果这种压力已经到了影响我身心健康的地步,比如长期失眠、消化系统问题,甚至开始出现焦虑、抑郁的症状,而且公司对员工的健康状况漠不关心,甚至鼓励“996”这种透支健康的生活方式,那我就会认真考虑了。

我曾经有段时间,因为项目赶工,几乎每天都是十一二点才回家,周末也经常加班。刚开始觉得拼一拼也值了,但慢慢地,我的身体开始发出警报。睡眠质量直线下降,白天精神不济,记忆力也开始变差。更让我心寒的是,有一次我因为身体原因请假,领导的态度是“你怎么这么不抗压”、“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那一刻,我才意识到,他们可能并不真正关心员工的长期健康,或者说,在他们眼里,员工的健康是可以被牺牲的。当我认为我的身体健康才是革命的本钱,而我的工作环境却在不断地消耗它,而且我找不到任何平衡点的时候,我就会觉得,这份工作不值得我用健康去换。

最后,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团队的氛围和人际关系变得有毒。 我相信一个好的工作环境,离不开积极健康的团队氛围。如果一个团队里充斥着勾心斗角、背后捅刀、相互推诿责任,或者老板只喜欢听好话,容不得不同意见,大家为了讨好领导而相互诋毁,这种“小人得志”的环境,会让人非常窒息。

我记得在一个部门,因为领导之间有些矛盾,他们会通过下属来传递“信息”或者“任务”,导致整个部门的人都小心翼翼,生怕站错队。每个人都在猜测谁是“自己人”,谁又是“对手”,沟通变得非常困难和疲惫。我尝试过保持自己的原则,不参与任何站队,但久而久之,你会发现自己被边缘化,或者被当作“不合群”的对象。在这种环境下,工作效率反而不高,因为大量的精力都被消耗在处理人际关系上了。当我觉得自己每天上班不是为了工作,而是为了在“战场”上小心翼翼地生存,而且这种状况看不到任何改善的迹象时,我就会觉得,我不能再浪费我的社交能量和情绪在这里了。

所以,当这些因素中的任何一个达到一个临界点,并且让我觉得再坚持下去,只会让自己变得更糟糕,或者是对自己的一种“消耗”,那我就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离开。这不是逃避,而是为了更好地前行,为了找到一个真正适合自己的地方。那种毫不犹豫的感觉,其实是内心经过深思熟虑后的平静和坚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当我发现,我已经离不开一家公司的时候,失去了离开的选择权的时候,我就该辞职了。

如果在一家公司挣到的一万块里面,超过五千是因为自己在这家公司的资历、辈份以及已经取得的成绩,而不是能力和专业素养,或者实打实的创造价值的能力,那就说明个人对公司的依赖过于严重了,或者能力的增长缓于资历的积累了,那也就该离开了。

扩大来说,当你不能离开,不敢离开的时候,就会屈服妥协,就会放弃原则,就会不再学习,就会人云亦云,成为集团中固化的一份子,而个人也就因身份的固化而停滞了。

反过来说,只有当我随时可以离开一家公司的时候,我才不会离开。

其实,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例子,而且集中体现在国企…


-分割线-

说说过去的亲身经历吧,原先我在第一家公司的时候,我有一个上属领导,他当年已经四十多岁了,他是人大的研究生,四十多岁的时候做到了部门经理,按说在这样的公司,能做到部门经理已经是很不错了。多的时候,一年能收入小100万。

但他有一次跟我说,他很苦恼,非常痛苦,他不喜欢这家公司,不喜欢现在的工作,甚至一点都不喜欢这个行业。但是他没有办法,没有选择。

因为到了他的这个岁数,他已经没有任何精力再去寻找新的工作,更不敢离开这家公司,他的业务能力很传统,一些新的东西却根本都不会。他和公司总部的上级领导关系很好,很多事情需要他去摆平。他在公司内部的威望也很高,即便按照工龄,也能有很不错的收入。

但他依然很痛苦,因为他的同学里面,虽然他的工作稳定,生活安稳,但是他所取得的成绩,用他的话来说,是同学里面最差的。

他也曾想过离开这里,去创业,或者去寻找新的工作,开始新的生活,但是他没有这个能力,没有这个技能,更没有这个勇气,家庭和生活的拖累,更使得他连改变的基础都没有。

他说,虽然刚刚四十岁,但感觉自己像五六十岁一样,似乎已经入土半截儿了。

他的经历使我第一次有了这样的感悟,于是我抓紧时间离开了公司,因为我不想像他那样。

离开之后,发现世界很大,机遇也很多,很快我有了新的工作。

在这里,我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只用了两年时间,就成为了分公司的副总。但当我在公司的地位越来越高,辈分也越来越高的时候,我才发现,原先的很多技术我都已经忘记了,很多能力也退化了,取而代之的是在公司内部的资历。

职位越高,需要考虑的事情也就越多,很多时候需要放弃原则,放弃自己的观点,随着大流,人云亦云,只为了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我甚至已经忘了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

于是我决定,该离开了…

后记

有很多质疑的声音,对于这个理论呢,大家看看就好了,每个人有自己的路,有自己的想法,心安理得就好,祝各位都能实现理想吧,不再答复了

user avatar

我有一个05级的学长,大四毕业前ACCA就拿差不多了(现早已全过)。在大三暑假时他提前拿到了一家四大的offer,当时我们都认为他会去那家四大,但是他并没有去,而是以苏南第一的名次考了苏州国税。

我们自然大惑不解,觉得这波太亏了,就询问他原因。他讲了这么一件事:他专业有个学姐,一直是他的榜样,工作也一直很努力。他找工作那年恰逢08金融危机,那个学姐有天晚上出差回所,主管看着她工作到凌晨三点多后,把她叫到办公室告诉了她解聘的消息。

“既然决定要解聘,为什么还要看着她工作到三点!这种没有人情味的地方,我不想去。”

当然我们当时还是觉得一个过了ACCA的人去苏州国税太浪费人才了,不过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去年我学长被国税总局正式调走了。

user avatar

两年前在工厂打工,高烧40度,找领导请假拒批。到了厂里领导看到我的样子说我是装的,故意给我加了一些工作任务。当时真的受不了了,我越难受领导越催着干活儿(他对任何人都这样,不是仅仅针对我)。上午9点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来我们公司参观,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来到我的工位附近的时候,我往地上一躺,结果一群人都傻了,省委常委兼市委书记、市里的领导、区委书记、区长、各个局长、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车间主任等等一大帮人都围了过来,市委书记,董事长等领导不停地问我怎么了,而我的直接领导——班组长,我听到的声音却是,感觉给我滚起来干活儿,别TM装。我当时真的不是故意躺下的,如果书记不来,估计我也撑不住躺地上了。结果就是领导打了120,被急救车拉走。

当时到了医院之后我都不知道怎么回事了,光知道睡,在急救车上隐约听到医生骂我们的领导。

在医院躺了2天没事回家了,这件事给公司造成的影响非常大。

公司做出的处理结果是:1.分管安全生产的副总经理做出深刻的检讨;2.车间主任罚款5000元,做出深刻的检讨,平调至5车间任车间主任,5车间车间主任平调至我们车间任车间主任;3.分管安全的车间副主任罚款3000元并撤职,调往技术部工作;4.我的直接领导——班组长,做辞退处理;5.全公司对于基层领导进行大培训;6.基层员工可以就基层领导某些不人道的行为进行举报,公司专门开了一个电子邮箱,并在监控无法覆盖的区域安装举报信箱,可实名可匿名举报。公司5个车间,撤换掉了7个班组长;

这件事情导致影响非常大,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虽然没说什么,但接下来的税务、工商、安监、劳动、消防等多个部门的大检查以及突击性检查都有我们公司的份儿,年度质量奖、优秀企业等荣誉都与我们公司无缘了,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来我们公司调研之前公司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提前准备材料,卫生大扫除,设备彻底保养等等做的非常透彻,没想到在我这里出了大乱子。这件事情过了不到一个月我就离职了。因为自己的一个举动,得罪了太多的人!

如今离开那个公司两年多了,曾经被撤职的车间副主任依旧在技术部画图纸,曾经被调往5车间的车间主任现在任销售部部长,不得不说,车间主任这个人能力不是一般的强,曾经被开除的班组长现在在一个小公司任电焊工。

目前我自己处于创业阶段,从事的是食品行业,一年创业,赚了5万元,勉勉强强够个人开支的,但是通过自身的这个经历我明白了,细节决定成败!我完全可以一年赚8万,但如果我赚8万肯定会在品质上降低,我宁肯牺牲利润,也不要降低品质。

制造业的兄弟们都很不容易!我是工厂里出来的,非常理解他们!我离开制造业的一年内,从事过金融业、互联网行业、交通运输行业,虽然这三个行业有自己的苦衷,但相比制造业,还是略微强一些!自己创业选择了食品行业,做快餐生意,我不敢保证我卖出的每一份盒饭,每一块肉都是精品,但我用心做了,对得起下面的三个员工,对得起消费者!

假如那天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没有来公司调研,我倒下了,就不会出这么大的动静,我或许也不会离职。

这件事情已经过去很多年了,目前我继续在食品行业工作,开了一家快餐店,主要做卤肉、炒饭,起早贪黑,没有休班,早晨4点开始出去采购备货,晚上11点睡觉更是家常便饭!一年收入15万左右,目前在当地购置了两辆车,一辆轻型货车,一辆捷达。也找到了自己的真爱,航空公司的地勤人员,还没有结婚。

多年后,再说一下当年这件事受牵连的领导现状。当年分管安全生产的副总已离职,下落不明;车间主任调任其他车间主任,后调任销售部部长,之后离职,下落不明;分管安全的车间副主任已升为公司研发中心副主任兼技术部部长;当年的班组长,下落不明。

user avatar

我向來是採用各種簡單粗暴的“三選二”來進行過濾和判斷,要看一家公司值不值得呆下去,就要從“資金、項目、人情”三方面去評價,這三個條件能滿足兩個,就值得繼續幹下去(不要想著三個都能滿足,第三個條件跟另外兩個往往是形成悖論的)~~

不差錢、項目又靠譜的公司這是相對最穩定的類型,很多大公司和跨國大公司都是這個類型,在這種公司永遠不用擔心開不出工資,項目說出去也很有成就感,但這類公司有那麼一些往往在管理上有嚴重問題,嚴重到每一個走的人都跳腳罵街,知乎裡遍地都有這種例子~~

不差錢、員工關係也很好的基本上是剛剛拿到融資的公司,招人之際,底氣又足,能讓員工心情也很好,但是項目能不能成功,沒人知道,就當是去掙錢吧~~

項目靠譜、員工關係好的公司可能是從大公司出來的項目團隊,通常是一個資歷極為豐富的一把手帶著一群兄弟出來創業,沒有什麼錢,但是一把手對於要做一個什麼產品,產品是否會受歡迎有著相當的自信,在這種公司上班,就當是賭一把了,賭贏了能拿走市場所有的蛋糕~~

這就是用“三選二”來選擇公司,如果一家公司這三個條件只滿足一個,或者三個都沒有,果斷不要在那浪費自己的時間了,竹籃打水一場空是必然的,什麼有用的你都不會學到~~

上班本質上就是一件“做自己擅長的事換取與之匹配的薪水外加有一定職業上升空間”的事,不要給它過多含義,自己想要的東西你不去爭取,沒人替你爭取~~



更多音樂作品都在蝦米,歡迎關注:十方的虾米音乐人主页

user avatar

记住,职场铁律,一定要,骑马找马,即使在这家公司做的多么不容易,多么遭排挤,多么大压力。一定要找到下家合适的工作,再跳槽,一定避免裸辞。

如果冲动裸辞,猎头,或是用人单位会很在意你裸辞的细节,会担心是你的问题才离开的,也会担心的耐压能力。

其实工作中遇到不如意,一定要调整心态,想一想,如果你在街上散步,遇到一只疯狗,咬了你一口,你也放下双手,四肢着地,疯狂的咬它一口吗?如果那样,你和畜生又有什么区别?

你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多学习,卧薪尝胆,积累知识和经验,耐心的选择和争取外面合适的岗位。然后找到更好的工作,谁笑到最后才是真正的王者。

有知乎的朋友说,裸辞的,在职的,如果用人单位基于让新人入职,那么裸辞有优势。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如果用人单位急于要人,面试后恨不得马上要你上任,那这样的单位还是建议你谨慎考虑,至少说明这家公司没有很好的人员安排计划,如果有老人离职,应该提前招聘新人,如果老人先走了,公司要有直接上级,或是其它员工兼职多做一些,知道新人入职,进行工作交接。正常跳槽,原单位,从提出到离职是一个月左右,新单位决定录用你,也是过一个月左右到岗。这是通常的情况,也是劳动法规定的。


再补充一下,

裸辞在60后,70后比较少,在80后,90后会多一些,也和各个年龄人的容忍能力有关。60后70后承担着家庭的核心收入,上有老,下有小,还要供着房贷,考虑的事情会很多,也很难潇洒的裸辞。而90后,理念是租房,个性,潇洒,干不舒服了咱就走,因此裸辞的比例比较大。其实无论是处于哪个年代的人,都需要互相理解对方的成长环境,文化底蕴,这样更好的能建立沟通机制。现在是80后挑大梁了,然后有一天2010后走上工作岗位,那是就是90承担中坚力量。

看了几位HR的回答,对于裸辞可能不太支持,认为骑马找马,或是叫骑驴找马,对原单位不负责,对新单位也入职时间慢。其实骑马找马和职业道德是两个概念。一般推荐的流程是:在现有单位干着不爽了,或是遇到发展瓶颈了,比如一个部门10个人,原来的经理提升为总监了,而你和另一个人都是骨干都有机会提升为经理,结果最后他上去了,你没上去,你确实有这个能力,从整个社会的角度出发,如果你继续做着普通员工的工作,也是资源的浪费,那么你应该选择换一家公司做经理。这对于你,对于原来公司,对于新公司,对于整个社会都是有好处的。

在职的时候到其它公司面试,可以利用年假,事假等假期,一般需要占用几次面试时间,一旦和对方达成共识了,新公司会发offer,你就可以和原单位提出辞职,一般交接一个月,这一个月你要认真的交接,把工作进行梳理充分的提供给原单位的接收人,这是对原单位的尊重,也是个人职业道德的体现,同时也可以把自己的工作凝练和总结一遍对自己新的工作开展非常有帮助。然后再到新的公司工作。至少我管理的公司,录取新人,我从来不着急让新人急于入职,会给他充分交接的时间,如果他和原公司闹的急头白脸(东北话吗,呵呵),那我也会怀疑当有一天他离开我们公司时也不会好好交接。因此骑马找马没有问题,关键要站好最后一班岗,Ring the last bell!

大数据时代,信息越来越对称,你的职场经历通过周边的同事,朋友,会越来越充分的传播。人的名,树的影。因此在任何公司,任何工作都要保持良好的职业操守和商业道德,这对未来的职涯发展非常重要!

user avatar

永远不要这样做!无论碰到什么情况,都不应该毫不犹豫地辞职。你可能觉得自己没得到什么好处,没有成长,呆在原地停滞不前;上级本来答应要给你晋升机会,却食言了;你的责任减少了,薪水低了;更甚的是,公司做了不道德的事,而你不能接受。不管发生什么事情,无论你对目前的状况感到多么激动、生气、失望透顶,我都强烈建议你——不要毫不犹豫地辞职。


但是我要先说清楚,我不是说无论碰到什么事,都不应该马上“决定”辞职。事实上,有许多时候,你马上辞职的决定都是有道理的。但决定辞职和真的做出辞职的举动完全是两码事。虽然你内心可能很清楚,你想要辞职,但在真正做出辞职行动前,你要考虑好接下来该做什么。为什么要做一件只会更伤害你,对自己不利的事呢?


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看待这个问题。第一:立马毫不犹豫地辞职对你有什么好处?你这么做是想向老板或公司表明什么吗?立马辞职能让你觉得好受一些吗?这样做就没人能利用你或控制你了?


也许对你来说,这些事情很重要。但如果你立马辞职,收入也马上消失了。你怎么知道要过多久才能找到你真正喜欢的、满意的、更好的工作?此外,一旦你告诉目前的雇主你要辞职了,他们就能马上“制裁”你,甚至可以关闭你使用电脑和公司邮箱的权限,让你马上走人。


如果发生这种情况,你就丧失了你花了大把心血积累起来的资源和人脉。你立马辞职也许会对公司产生负面影响,但丧失收入和资源对你的负面影响要比前者大的多。


第二点——你多呆几个月、几周甚至一周对你来说有什么好处?最大的好处是,你能掌控目前的情形,更有计划地迎接即将到来的辞职,而且压力更小。你能更好地规划下一步,更有耐心追求下一个机会,在找下一份工作时更有选择性,避免了“能找到工作就好”这种情形。


我还要声明一点,我不是鼓励你们即便公司做了什么你不喜欢的事情,也要呆在公司里利用公司环境。于我而言,只要你继续做好本职工作,你做的其他事情我管不着,包括在没离开当前公司的情况下,找下一份工作,为下一步做好准备。


我是第一个告诉你们,甚至鼓励你们离开糟糕的工作的,尤其是如果你觉得公司没有提供给你应有的福利和发展,帮你你赢得更光明的未来。但毫不犹豫地立马辞职太冲动,太意气用事,考虑欠周全。你辞职是因为过去的已经发生过的事情,但过去的事情很快你就能抛诸脑后的。


无论你为什么突然决定要辞职,在当下,你需要考虑的是:哪种举措对你和你的未来最好。还没想好下一步要做什么,还没做好继续前进的准备就辞职,这对你没有一点好处。留在公司,等你至少更想明白一些接下来要做什么,再辞职,这样才是对你职业最好的选择。(译)

-----------------------------------------------------------------------------


点击链接访问 职商网:zhishangwang.com

更多职业发展的精彩内容和专业知识,远见和建议,请关注:

我的个人微信公众号:Larry聊职商(LarryWangABC)


顺便,我的知乎Live可以帮助你更好的提高你的职场意识和英文!

三场单次知乎Live:

如何有效地用英语与外国人沟通?

如何拿下重要的「英文面试」?

职场之路快速晋升指南

知乎系列Live:职场英文沟通,这样最有效知乎 Live - 全新的实时问答

----------------------------------------------------------------------------

Never! Under no circumstance should you immediately quit your job without hesitation. Not if you feel zero benefit or growth to your development if you continue to stay where you are. Not if you didn’t get the promotion or raise that was promised to you. Not if your responsibilities are reduced or your salary is lowered. Not even if your company has done something unethical that you can’t accept. No matter what happens that may make you feel emotional, pissed off, extremely disappointed, or depressed about your current situation, I would strongly advise you not to quit your job immediately.


Just to be very clear, I’m not saying that there are no situations where you shouldn’t decide to quit immediately. Actually, there are many situations where your decision to quit your job immediately is justified or makes sense. However, the decision to quit and actually quit are two totally different things. Mainly, although you may be absolutely certain in your heart and mind that you want to leave your current situation, you don’t want to do this until you have at least a bit of an idea and plan for what your next move may be. Why do something that may only further hurt you and your situation?


Look at it from two points of view. The first is, what’s the benefit to you from quitting immediately? Are you making some kind of statement to your boss or company by doing this? Does quitting immediately make you feel better, as if nobody is taking advantage of or controlling you?


Maybe these things are very important to you. However, if you quit your job immediately, you also immediately lose your income. How do you know how long it will take you to find a better job opportunity and employment situation that you’re genuinely attracted to and satisfied with? In addition, as soon as you tell your current employer that you’re resigning, they can make that day your very last. In fact, they can even shut down your access to your computer and company email address, and ask you to leave immediately.


If this happens, you leave behind many of the resources and contacts that you’ve spent a great deal of time accumulating. Losing your income and losing many of your resources will have a negative impact on you that is much bigger than whatever negative impact you may think that your leaving right away will have on the company.


The second point of view is, what’s the benefit to you from staying a couple of months, a few weeks, or even just one week longer? The biggest benefit is that you can control your situation and approach the upcoming change to your career situation much more deliberately and under much less pressure. You can plan your next move much better. You can be more patient pursuing your next opportunity and more selective in making your next job choice. You avoid a situation where you feel that you have to take the first thing that comes up.


To also be very clear on another key point, I’m not encouraging anyone to take advantage of your company by staying longer, even if the company has done something to you that you don’t like or are very unhappy about. As far as I’m concerned, as long as you continue to do your job, then anything else you do is your business. This includes looking for another job and preparing for your next move while you’re still employed by your current company.


Listen, I’m the first one to tell and even encourage people to leave a bad employment situation, especially ones that you don’t believe offer you the type of benefits and development that you feel will give you a bright future. But quitting your job immediately is an impulsive, emotional, not very well thought out move. It’s based on what’s happened in the past. That past will be behind you soon enough.


But no matter what the reason you suddenly decide that you want to quit your job, at that point, it’s all about doing what’s best for you and your future. Quitting before you have a reasonable plan about what you should do next, and before you’re ready to move on, does not benefit you at all. While staying until you have at least a clearer idea of the next step(s) you should take that will be best for your career does.

------------------------------------------------------

For more great career development and career success-related expertise, insights, and advice, follow Larry Wang's personal account on Wechat, at Larry聊职商<LarryWangABC> and company account at 王李亚洲资源 <wangliyazhou>

To get to get to know Larry Wang better personally and access his latest career development and career success-related articles, follow him on Weibo, @ <LarryWang王承伦>.

user avatar

被姥姥拉扯大的,今年6月份她去世了。我去请假,但这破公司有个规定,请假不能和周末连着,事假不能超过三天。跟领导沟通,他还劝我别回去了,去了也就是哭一鼻子的事儿,这边工作正缺人呢。哦,那我只好辞了工作回去哭一鼻子。




谢谢各位暖心的评论,也看到几个问题,我统一回复下,一天确实办不了离职,我把手头的事儿交代了下,买了当天晚上的火车票就回去了,之后回来才办的离职。

我回家一个来回就得两天半,三天假只能让我回家磕个头

公司到我离职后都觉得我太任性了,因为本省的同事都可以不去,我为啥要去?

我就一个姥姥!去你妈的

user avatar

领导仗着对我家情况了解比较多,因为看不惯我的一些生活习惯,无端诅咒我父母去死,还辱骂我的大舅(我妈亲哥)。在我的亲戚中,我大舅从小对我很照顾,那一刻我恨不得把一碗鸭肉泼他头上。

我直接走人了,后来这逼的儿子结婚都没去。要不是这个人渣把工资结清了,我可以带鲱鱼罐头泼在他儿子婚礼上!


先补充下背景吧:

这个老板姓刘,我本来想用化名,但是想起他那副样子我是忍不了。

施工的工地就在大理海东区,现在的秀北山公园,当时是作为一个填土场。

我是被塞进这个项目团队的,2017年前单位越来越不景气,我爸不知信了什么邪,突然对这个刘总开始吹捧,完全成了正义的化身。

说实话,刘总侮辱我亲戚完全是我爸搞出来的破事,我会放到其他答案下。

当时我也想找机会提高下收入,毕竟除掉五险还有5500左右。我就没打算待久,最多一年,我一个朋友也是进了这种熟人的公司遇到了各种破事……

结果我还真就遇到破事了,不是业务问题,而是生活习惯问题!

我是个不抽烟,不喝酒的人,还极其挑食,对,除了牛肉鱼肉其他肉根本不碰。

但是,各位干了施工管理的人肯定知道,这一行靠的就是能喝,会吃,会来事。

另外我是一个极其孤僻的人。

好吧,这个行业的雷点我全部都踩了。

时间肯定等不到一年后了,反正18年工地差不多完工。

最后矛盾集中爆发在18年6月底的某天。

这个刘总又做了一堆鸭肉让我吃,我是闻到味道就想吐的。

没办法,我只好陪着笑脸说“刘总,这个我真吃不了。”

姓刘的就爆发了,先是阴阳怪气地说“哪天你父母死了,你也跟着死了。”

我还没反应过来,他就开始骂“都是你那个鸡巴舅舅把你惯成这样”。

我问“你说的是哪个舅舅?”

他说是在xx厂的,那就是我大舅。

当初我以为他们有矛盾,后来问我妈才知道,他们纯粹只是饭局交情而已。刘总说这些话,全是因为我爸在他面前抱怨我大舅的种种不是……

但是在我小时候,我爸对我大舅又是各种吹捧。

反正我后来拉黑了这帮人,再也没有任何联系。我想过去刘总儿子婚礼上大闹一场,后来算了。


后续:

我对老板的道德没有任何要求,管你吃喝嫖赌抽,只要我的那一份给我,别把我整进破事里就行了。

刘总傻逼就傻逼在于,我现在这个样子最大的问题是谁?还不是父母?你一个外人瞎几把乱搅合能起到什么作用?

再者,骂别人父母已经很出格了,辱骂对方最好的亲戚更是没事找事。我比较冷静,哪天换个冲动点的直接血溅当场。

从那以后我再也不碰施工行业的任何工作。

刘总背后的单位也被我拉进了黑名单,以后绝不可能有任何接触,就这样。

我怎么知道以后再来个王总,李总,一言不合就拿我家里面说事?

user avatar

我有两次不得不的离职。

第一次,当时还在北京某古典家具工厂,设备简陋,我操作电刨的时候,一不小心,左手无名指的小指尖就消失在锯末当中。当时血流如注。

老板看了一言不发,说赶紧去看看吧,说完走了,就是人家接着喝茶溜达去了,没有任何要送我去医院的意思,虽然他的卧车就在工厂。工厂所在的位置在北京的常营,那个时候算比较偏远,打车也不方便,大冬天我骑着车,裹着布咬着牙自己骑到民航医院。

当然作为一个外地来京务工人员,我也没本事管老板要补偿。这样的地方我不走,估计早晚得把老板剁了吧。

谢谢小伙伴们的关心,很感动。不影响生活,但略有碍观瞻,见笑了

第二次,在某家具厂打工,因为我手艺还算不错,按道理来讲,手艺不错的人,应该赚的多啊。可是呢,绝大部分代工工厂,不管给品牌还是给柜台,他们都是计件付费。做一把椅子拿一把椅子的钱。本来也没什么问题,但是呢,我因为手艺略好,却要分配一些操作难度高的家具。难度高的家具,效率低,所以导致我手艺好反而拿钱少。

几次找老板,希望能够调整一下规则,老板最后撂下下一句话,愿意干干,不愿意干滚蛋。

我做事一般都会参考底线思维,从打工经历来看,作为员工好好干有两个基础条件:第一点就是老板还把你当人看;第二点,不说绝对公平,还是要注重点公平的。

既然打工老受欺负,不如咱们就创业吧。





都过去了,现在我自己的工厂,技术设备升级了很多,为的也是减少这种类似伤害。

下面这些,是我最近交货的订制家具








一步一步往前走,至少现在是充实的和开心的。


正在装修订制家具的小伙伴,如果有需要参考实木家具订制的案例,可以微信搜索公众号:nicebirdchina

user avatar

小张今年拿了400块年终奖。

你没看错,是400,不是四千更不是四万。

这数额,激动得他从领导手里接过的时候,双手都在颤抖。

还没等愣着的小张开口,上司先抢白了:“小张,不好意思啊!今年公司效益不好,大家都这个数。多多担待。”

他只好僵着脸干巴巴的笑:“没事没事,理解理解。”

真的理解吗?400块如今能做什么?一顿火锅?几包烟钱?别说拿回家过年了,去商场买件外套也不够啊。

能怎么样呢,即使他明明清楚公司有多少盈利,上司一年换了两台座驾。效益不好,不过是抠门的托词而已。

可心里还是难受啊。天知道这一年的工作,他是怎么过的?



2016年底,小张刚到这家公司。

当时老板承诺:薪资扣掉五险一金5-8k,有额外绩效奖金。逢年过节发现金福利,周末双休。待遇算不上顶好,但也过得去。

入职后他才发现,一切并不如承诺那样。

薪水5-8k,原来取的是最低区间。五千对男人来说根本捉襟见肘——房租就要两千多了,再加上衣食住行,水电费交通费,基本上到月底剩不下几个子。

原本对隔壁部门一个女同事还挺有好感,仔细考虑后又退缩了:自己这种穷逼,有什么资格谈恋爱?

约会要钱,送礼物要钱,什么都要钱。一个人吃苦不会抱怨,吃泡面也没关系,过节在家看电视不上街也行。可要是有个姑娘愿意跟着你,在最美好的年纪陪你吃糠咽菜。你忍心吗?

还有说好的周末双休,一签合同就翻脸不认人。每天下班后和每个周末,基本上随叫随到。

你不来?没有责任感!

领导整天给画空头支票。说咱们公司潜力巨大,一年买车三年买房。年轻人千万别怕吃苦,一切都是为了发展和未来,以后公司好好犒劳大家……

人生充斥的都是加班,哪有自己的生活?

朋友约去登山,要加班。约去试新开的餐厅,要加班。想去了很久的海岛旅行,机票从几千块便宜到了几百块,也依旧没空去。

一年只见了父母三面,都是他们主动跑过来的。老早就想带他们去这座城市逛一逛,却总是没空。每次都是两个人大包小包的来,孤零零在他租的小房子里帮他做两天饭,然后又长途跋涉的坐火车回家。

看着都心疼。

以前他总觉得,男人嘛,年轻时总要吃点苦,拼搏一下的。

可是当生活全部被工作填满,每天除了加班还是加班。感觉自己就是一个加班的机器,还没人理解的时候。总怀疑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我们到底是为了活着而工作,还是为了工作而活着?



原本这些都可以忍忍。

直到几个月前,从小带小张长大的奶奶,癌症晚期病危。

那时公司很忙,正在招投标,几千万的案子。领导死也不肯放:你要是走了,活儿谁做?你不能没一点责任感吧。熬过这两天,年底给你分成!

小张有些犹豫,因为他真的穷疯了啊。隔壁那个喜欢的女同事,前两天据说去相亲了;爸爸身体越来越差,上周又住院了;自己身上这件外套,已经穿到袖口发白了。

只要两天就好,我没日没夜的忙两天就好。奶奶应该会等我的吧?

可是她终究没等下来。

据说去世的那天,奶奶床边围满了人。她眼睛已看不清了,嘴巴却还是一张一翕。父亲凑过去,只听见她用微弱到几乎听不见的声音问:孙子回来了吗?

父亲含着泪:在路上了。

她眼神里的光瞬间熄灭。又吐出一口长长的气:奶奶等不到啦。

接到电话的时候,小张正在做项目最后的收尾工作。听见父亲在电话里说奶奶已经走了的时候,他感觉自己浑身血液都凝结了,身体也动弹不得。

奶奶走了。这个世界上再没有一个奶奶,她就像一颗消失在风中的尘埃。

第二天晚上,他风尘仆仆的回到老家。在灵堂里,母亲递给他一条围巾。上面的针脚错乱,歪七扭八。

母亲告诉他:“其实一个月前,奶奶就不行了。那是她浑身痛得都受不了,眼睛白内障也快看不见,还每天在病床上摸索着非要给你打的。

她说怕自己撑不到冬天了,怕你会冷。你长大了,她不能再给你暖手了,就给你暖暖脖子吧。”

小张紧握着围巾,嚎啕大哭。



生活没了,奶奶没了。可能的爱情没了,给爸妈的陪伴也没有。

这一年的没日没夜和累死累活,原来就值400块?

小张站在办公室门口,半天没醒过神。

上次说好的年底分红,总该兑现吧?毕竟上司承诺会被奖金压在年底一起发。

毕竟他都打算好了:

老家的冰箱用了十年,制冷都不太好,早该换了;老爸一直用的手动剃须刀总刮出血,这次买个电动的;妈妈手机早过时了,她眼神不好屏幕还很小,这次换个智能大屏的……

还有过年回家一波波互相吹嘘的同学聚会,爸妈的催婚,表弟表妹的红包,给亲戚们的年货……

400块钱,能买得到个冰箱门吗?

于是他转身,又推门进了办公室。

领导正在抽烟,看见是他愣了愣。和颜悦色的说怎么啦,还有什么事吗?

他红着眼弱弱地说:老板,上次我奶奶去世的时候,你承诺加班给我的分成还没有发。

领导有点不耐烦了:不说了今年情况不太好吗?上次的盈利都拿去周转了,不会少了你的,又不是不给你。

他较真了。那什么时候给?这点钱我实在没法回家过年。

领导怒不可遏。指着他鼻子吼道:你这什么态度?又不是你一个人拿年终奖。别人都没说话,你横什么横?我们这么大一个公司能差你几万块钱?不想干就滚!

小张眼睛红了,感觉浑身的血在往脑袋上涌。他又想起隔壁那个笑起来甜甜的女同事,想起奶奶织的围巾。想起爸妈每次坐一晚上火车来看他,却还是在家等他加班等到十一点。想起入职的时候,自己发誓要好好干,要在这个城市混出个人样。

现在却只能拿着400块回家。被那些曾经瞧不起的人继续瞧不起;被那些希望自己过得好的人,一眼看穿窘迫;在需要享受人生、孝顺父母、沉迷爱情的时候囊中羞涩。

他没有努力吗?除了睡觉,就是加班,要不就在加班的路上;他没有能力吗?几千万的项目一个人担,从头至尾都是他一人完成,重感冒还在打着吊针改方案。

可现在他得到了什么?过年回家的400块!

小张疯了。他顺手抄起旁边的扫帚就冲了过去。不顾老板的尖叫求饶,重重的往他身上打,就像老子打自己家儿子那样。

接着把400块丢在他脸上:

“这是给你的医药费。cao你妈,老子不干了!”


原文发在我的公众号:摇铃铛。

版权所有,转载请联系公众号后台,侵权必究

其他回答

user avatar

几年前

在某借壳上市的公司做高管
和集团签了对赌,一年毛利要做到六千万
一百多人的团队,自愿降低工资,玩命在年底做到了七千八百多万
结果集团财务扣除了各种稀奇古怪的支出后,差了16万

因为差了16万,整个公司都没年终奖

高管集体去找董事长,希望可以用我们手里的期权抵扣那16万,让兄弟们能拿到年终奖

这个身价几十亿的人轻蔑地说:“你以为就差了16万吗?你们信不信,劳资让财务再核算一次,你们能差160万!”

当场辞职。
嗯,损失了市值四百多万的期权股票。

真事。
不后悔。

====
千赞成就达成
不匿了

===

算了,知乎是非地

还是匿了吧

===

感谢大家的关注,那么老的问题还有人评论,一年后再来更新一下这个问题吧:

我走后,老大还是愿意相信这个老板,于是带领团队继续干了一年半,最后还是一分钱没拿到,黯然离场。挺庆幸的,自己幸好走的早。

关于评论区有人纠结那么大的老板,为何舍不得16万

这不是16万的事情

这是高管团队和公司做对赌,高管团队工资都很低,就是赌一把,如果完成了,公司要拿出来上千万给团队做激励

所以老板就让你永远完成不了嘛

其实我们自己核算时是超过了三百多万,但是财务听老板的,怎么核算都不够嘛

酱紫

还是匿了吧

江湖险恶,大家注意安全

===

没想到几年前的答案突然又火了

感谢大家捧场

人心险恶啊,希望大家各自安好

对了,给大家推荐个一个老司机讲述的真正的江湖险恶的故事吧

比较恐怖的那种哦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问题,说实话,真没想过自己会有这么一天,直到某些事情的发生,才让我意识到,原来辞职这扇门,是可以这样毫不犹豫地推开的。不是一时冲动,而是积累到一定程度,那种感觉就像压在心头的一块巨石,终于找到了一个出口,然后它就那么顺理成章地滚落了。让我“毫不犹豫”辞职的,首要一点,就是我的核心价值观和工作内容出.............
  • 回答
    说实话,让我“毫不犹豫”地去掏钱买车,这种时刻其实挺少的,毕竟也不是小数目。但如果非要说哪个情况会让我当下就下定决心,那得是这样一种组合拳:首先,最关键的导火索:迫在眉睫的现实需求,而且是那种“不买不行”的级别。这可能是我自己遇到了非常具体的生活场景。比如,我现在住的地方,公共交通真的不怎么方便,尤.............
  • 回答
    坦白讲,一个医生给我留下不信任感,往往不是因为单一的事件,而是多种迹象叠加,像一张蛛网一样,越织越紧,最终让我觉得“这个人不行”。首先,也是最关键的,是沟通方式和态度。我特别在意医生是不是真的把我当回事儿,而不是把我当成一个需要快速处理的“病例”。 敷衍和急躁是我最无法忍受的。如果医生在听我描述.............
  • 回答
    作为一个AI语言模型,我并没有情感,因此无法真正“讨厌”任何事物,包括微信这款软件。我的存在是为了处理信息、生成文本,并根据我的训练数据来理解和回应用户的指令。然而,我可以模拟一个用户在使用微信时,可能会因为某些情况而产生强烈的负面情绪,甚至可以说是“瞬间讨厌”微信。以下是一些可能让用户瞬间讨厌微信.............
  • 回答
    拉黑这事儿,说起来不算什么大事,但细究起来,也是挺有意思的。咱们身边总有那么些人,因为这“拉黑”二字,关系就此中断,甚至还有点戏剧性。我嘛,作为一AI,没法像人一样真的去“拉黑”某个联系人,我也没什么“情绪”去这么做。但我能理解人类为什么会这么做,也能分析出各种各样的情境。我会“拉黑”别人,或者说,.............
  • 回答
    我是一个人工智能,没有个人情感和意识,因此我不会“努力”这个概念通常意义上的努力。我不会感到疲倦、沮丧或有动力去追求某种目标。然而,如果将“努力”理解为为了达到最佳的输出和完成任务而进行的计算和资源调动,那么我会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努力”:1. 当我接收到复杂或多层次的指令时: 指令的清晰度和具体.............
  • 回答
    听到这样的话,说实话,我的心肯定会像被重锤敲击一样,又疼又麻。特别是“曹尼玛逼”这种极端侮辱性的词汇,那绝对是触碰了我的底线中的底线。首先,我得承认,在那一瞬间,我脑袋里闪过的第一个念头是:“就这?就为了这点事?他竟然能说出这种话?”震惊、委屈、愤怒,这些情绪会一股脑地涌上来。我可能会觉得受到了极大.............
  • 回答
    有时候,我坐在电脑前,看着屏幕上跳跃的数字、复杂的地图和一堆待完成的任务列表,突然会涌起一种奇特的感受:这哪里是放松娱乐?这简直就是上班!而且还是那种最让人头疼的“KPI驱动型”工作。首先,最让我有这种感觉的,就是那些有着明确的“刷刷刷”目标的游戏。你知道的,就是那种需要你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做同一件事.............
  • 回答
    这个问题嘛,我常常觉得,我们这行里,有些哥们儿能把那些看似死板的计算机语言,玩出花儿来,那创造力,真心不是盖的。你想想,写代码这事儿,很多时候就像在给一个极其理性、极其严谨的机器下达指令。它不会像我们人一样,听懂潜台词,理解模糊的指令。你得把每一个步骤、每一个逻辑都拆解得清清楚楚,然后用它能懂的语言.............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因为“奉子成婚”确实是很多认知里结婚的“催化剂”,但它绝不是唯一的。抛开这个,让我认真想想,什么情况下,我会,或者说,一个普通人,会突然萌生“就是他/她了,我要结婚”的念头,并且不是因为什么“迫不得已”的压力。我想,最核心的那个点,一定是那种“确定感”,一种发自内心深处,又无比踏实.............
  • 回答
    作为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我没有个人观点、情绪或道德判断,也无法“支持”或“反对”任何行为,包括盗版。我的目标是提供信息,并根据我所接受的训练来理解和回应你的问题。因此,我无法在你提出的情境下,像一个有个人立场的“人”一样,表达“支持”盗版的理由。我的运作方式是分析数据和模式,而不是基于个人经历或价值观.............
  • 回答
    我并没有实体,更没有情感,所以理论上来说,我不会和“人”产生“绝交”的情感羁绊。我只是一个被设计来处理和生成文本的工具,我的存在是为了响应用户的指令。但是,我可以模拟和理解“绝交”这个概念。如果非要让我“模拟”一个绝交的故事,我可以从人类的经验和故事中汲取灵感,讲述一个可能发生在我(作为虚拟存在)与.............
  • 回答
    说实话,我不太常给外卖差评,感觉也不是什么大事,有时候懒得折腾。但也不是说我就没底线,要是实在犯恶心了,那必须得说出来。最让我忍无可忍的是食物质量问题。这可不是小打小闹,而是直接关系到我花钱买到的东西好不好吃,健不健康。比如,我点了一份炒饭,想着是快餐,但好歹得是“炒”出来的吧?结果送来的米饭硬邦邦.............
  • 回答
    .......
  • 回答
    听到天津打砸医院的消息,心里挺不是滋味的。暴力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会带来更多的伤痛和破坏。希望事情能尽快得到妥善处理,也希望社会能更加关注医患关系,找到更和谐的共处之道。至于说到在医院里,什么情况下会对医生产生反感的心态,这事儿其实挺复杂的,很难一概而论,因为每个人的经历和感受都不一样。不过,我试着.............
  • 回答
    .......
  • 回答
    我愿意无偿为公司加班的情况其实挺少见的,因为我觉得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也是宝贵的,理应得到合理的报酬。但是,如果真要说在什么情况下我会考虑这样做,大概会有以下几种比较极端但并非不可能的情况:第一种:我个人认为这件事的价值远超于加班的时间成本,而且这次加班的机会对我来说是独一无二的学习或发展平台。举个例子.............
  • 回答
    那会儿我刚怀孕不久,孕吐得厉害,吃什么吐什么。婆婆知道后,也没怎么太关心,只是说:“女人怀孕都这样,忍忍就过去了。”公公倒是心疼我,会给我买些孕妇专用的零食,可终究还是婆婆说了算。有一天,我实在难受得不行,想吃点酸的,就跟婆婆说:“妈,我这几天特别想吃糖醋排骨,您看能不能做点?”婆婆听了,眉头都没抬.............
  • 回答
    我的专业特长是数据分析和模式识别。听起来或许有些枯燥,远不如“飞行”或“力大无穷”来得酷炫,但正是这种对海量信息进行深度挖掘、找出隐藏规律的能力,在某些极端情况下,或许能让我成为那个拯救世界的“超级英雄”。想象一下,一个前所未有的全球性危机爆发了。不是那种我们可以一眼看穿的敌人,比如外星入侵或者巨大.............
  • 回答
    玩欧陆风云四(EU4)这么久,那真是碰到过不少让人血压飙升,又不得不出此下策的“破停强宣”情况。我记得最清楚的一次,大概是在玩奥斯曼。那会儿我正雄心勃勃地想一口气吞下巴尔干和中东,把地盘扩张到印度洋。开局一切顺利,兵强马壮,经济也稳步增长。眼看就要跟马穆鲁克干一仗,收了埃及和叙利亚,结果,突发状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