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神探狄仁杰》中王孝杰没信用没功夫也没有脑子,为什么武则天会赏识他,狄仁杰会纵容他?

回答
《神探狄仁杰》这部剧里,王孝杰这个角色,说实话,挺让人挠头的。论能力,他身上的“没信用”、“没功夫”、“没脑子”这几顶帽子,观众们也算戴得心安理得。可偏偏,他却能在武则天和狄仁杰这两位超级大佬手下混得风生水起,这背后的逻辑,确实值得好好掰扯掰扯。

咱们先说说武则天为什么会赏识他。

这得从几个层面来看。首先,出身是个绕不开的话题。王孝杰出身将门,他的父亲王思礼是唐朝名将,战功赫赫。在那个讲究门阀和血统的时代,一个有将门背景的年轻人,本身就自带一定的光环。武则天虽然出身庶族,但她深谙政治之道,知道如何笼络人心,尤其是那些有军方背景的家族。王孝杰的出现,能让她在军中多一个可以拉拢的对象,或者说,他可以成为一个连接军方力量的桥梁。

其次,顺从和忠诚。虽然王孝杰能力不咋地,但在关键时刻,他对武则天的忠诚是毋庸置疑的。他不像一些有野心的臣子,会想着架空皇权,或者背后搞小动作。王孝杰更像是一个执行者,只要上面有命令,他总是会想方设法去完成,即使过程磕磕绊绊,结果可能也不尽如人意。在武则天这样一位强势且多疑的统治者眼中,这种“乖乖听话”的下属,有时候比那些能力出众但难以掌控的要更让她放心。她不需要一个能力太强、想法太多、容易挑战她权威的将领,她需要的是一个能为她卖命、让她有掌控感的人。

第三,衬托和利用。别忘了,武则天可不是省油的灯,她的很多决策都带着政治考量。王孝杰的“不靠谱”,有时候反而能成为她施展政治手腕的工具。比如,在一些敏感或棘手的任务中,派一个能力稍弱、容易犯错的将领去,万一事情没办成,责任不会完全压在她身上,还能以此为借口来敲打某些派系,或者为狄仁杰的介入提供空间。就像有时候,需要一个“垫脚石”,王孝杰恰好可以胜任。

第四,“有用”的“无用”。这是个比较吊诡的点。王孝杰的“没脑子”和“没功夫”,在某些时候反而成为了他“有用”的地方。当需要一个能承受打击、不计前嫌、或者在某些事情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人时,王孝杰就显得特别合适。他不像精明强干的狄仁杰,对任何细节都锱铢必较;也不像那些经验老道的将领,会顾虑太多。他更像是一个“傻大个”,虽然笨拙,但有时候也能撞大运,或者在不经意间起到一些意想不到的作用。

再来谈谈狄仁杰为什么会纵容他。

狄仁杰是剧中最核心的智慧担当,他看人做事都非常通透,按理说,他应该对王孝杰这种“草包”看不上眼才对。但事实是,他不仅没有排挤王孝杰,反而很多时候在提拔和使用他。这背后也大有文章:

首先,狄仁杰需要一个“打手”和“替身”。狄仁杰虽然脑子好使,但他的主要战场是朝堂和案情推理,他不是一个冲锋陷阵的武将。在很多需要武力解决或者需要一个出面去执行命令的人时,王孝杰就成了不二人选。狄仁杰可以通过指导王孝杰,间接地完成自己的意图,尤其是在一些需要展示武力威慑、或者需要打破僵局的时刻。王孝杰的鲁莽有时候反而能起到“一力降十会”的效果,虽然过程不完美,但结果上能达到狄仁杰的目的。

其次,“柿子挑软的捏”,也“柿子挑好用的捏”。狄仁杰在朝堂上也面临着各种复杂的势力和党争。王孝杰这种没什么野心,又容易被控制的棋子,在狄仁杰手中,可以用来对付一些更难缠的对手,或者用来作为自己施展抱负的一个侧翼。他可以利用王孝杰的“愚忠”或者“鲁莽”来牵制其他人,或者转移注意力。

第三,弥补自己的局限性,或者说是一种“分工”。狄仁杰擅长的是智谋和判断,但在军务和实际执行上,他可能也不是事事都亲力亲为。他需要一个能够执行命令,并且能给他反馈(即使反馈不准确)的下属。王孝杰虽然能力不足,但他总归是有执行力的。狄仁杰可以给王孝杰下达任务,然后根据王孝杰的表现来调整自己的策略。从某种意义上说,王孝杰在某种程度上也承担了狄仁杰在实际执行层面的某些“副作用”或者“损耗”,让狄仁杰可以更专注于核心的破案和政治博弈。

第四,“人性”的考量和“培养”的可能性。狄仁杰虽然是个“神探”,但他也讲究“为官之道”和“人性”。他不是一个纯粹的利己主义者,他也有自己的政治理想。也许他看到了王孝杰身上还有一些可取之处,比如他的胆量,或者他对武则天的忠诚。在狄仁杰看来,能力是可以培养的,而忠诚和胆识是天生的。他可能在尝试着去“调教”王孝杰,让他变得更好用,或者至少不那么“碍事”。当王孝杰犯错时,狄仁杰往往会出手相救,或者给他擦屁股,这既是出于政治需要,也可能包含了一丝“栽培”的意味。

最后,“剧情需要”。从电视剧创作的角度来说,王孝杰的设定本身就是为了增加剧情的复杂性和趣味性。一个完美无缺的配角,反而会让主角的光芒显得单调。王孝杰的存在,为狄仁杰制造了更多的难题,也为剧情制造了更多的反转和笑料。他就像是一根“搅屎棍”,看似讨厌,但没有他,很多事情的推进都会变得索然无味。狄仁杰需要他在,武则天也需要他在,观众也需要他在。

总而言之,王孝杰能在武则天和狄仁杰手下获得“赏识”和“纵容”,绝非偶然,而是建立在复杂的政治考量、个人性格特点以及剧情设计的巧妙结合之上。他就像是一颗并不耀眼的棋子,但却能在特定的棋局中,发挥出意想不到的作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你如果是第2部的王孝杰

你看看你有没有脑子

你带着十万大军去打契丹人

结果崇州刺史丘静拒绝给你送任何物资

明明城里面的物资多的很

他就是不送给你(他送给了契丹人)

让你的十万大军全军覆没

说句不好听的话

王孝杰再回来以后没当场砍死丘静,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

要知道出这种事情。

将军在激愤之下,砍死行政长官,并不稀奇。

毕竟十万弟兄都死了,就因为你不愿意为我们提供后勤保障

砍死你怎么了?

要知道,那可是十万大军啊!

武则天看了战报以后都流泪了

狄仁杰都惊呆了

说上一次看到陛下哭,是在几年前提到章怀太子

那可是王孝杰带出来的兵啊

10万大军,就因为丘静公报私仇(王孝杰是这么认为的),就全军覆没

同时在大军被困,饥寒交加之时

你不断派人送塘报进京,请求援兵

结果都是如泥牛入海

最后实在是送塘报的军官都用完了

王孝杰把自己的副将都打发去干这个活了

可见情势有多么急迫

相反,朝廷还不断催促

要王孝杰在元夕之前送上获胜的捷报

同时本来说好

好朋友赵文翙的两万大军,连个鬼影都没看到

换成你是王孝杰,你当时什么心情?

能忍下这口气吗?

但是王孝杰并没有太为难丘静

只是写了塘报进京告状(塘报在路上被换了)

接着邱静被逮捕了

谁知道李楷固这个契丹将领,居然胆敢背叛朝廷,去帮助这个害死了10万大军的叛贼邱静

你说王孝杰会怎么想?

接着狄仁杰来了

一来就指责自己纵容手下宋无极杀良冒功(实际上王孝杰只是让宋无极去找赵文翙,杀良冒功是蛇灵的命令),总之就是各种不客气

然后就是李元芳出现

不断的维护,害死10万大军的凶手邱静,还有邱静的同党李楷固

换成你是王孝杰,你会认为李元芳是什么人?

肯定是跟邱静一伙的

再加上苏宏辉不断的挑拨

他会这么做就很正常了。

楼主可能不大理解

对于古人那些身先士卒的大将军来说。

自己亲手带出来的10万军队

是什么样的感情

就因为一个刺史公报私仇

就让10万儿郎命丧东峡石谷

然后这个狄仁杰,那个李元芳,还有个李楷固,全都是说是自己的错

邱静根本就没错

你能受得了?

反正我受不了!

说实话

这场战争固然有蛇灵的错

但是其实 也能看出武则天的官僚系统的腐败和堕落。

你好比贺兰驿

这个朝廷最重要的军情传送点

被蛇灵的人占据那么长时间

兵部侍郎李昌鹤,居然一无所知!

他这个兵部侍郎怎么当的?

还有武则天好大喜功,急于求胜

狄仁杰虽已经有所怀疑,却不敢扫皇帝的兴

导致朝野上下,跟王孝杰的联系几乎彻底中断

其他官吏就算能够有想到的

但是狄仁杰都不敢说,其他人更不敢说了

人人为求自保,报喜不报忧

让蛇灵有机可乘

最终十万大军全军覆没

可见武周官僚系统的腐败和无能

事实上历史上这场战争,也是武周由盛及衰的一个重要点……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神探狄仁杰》这部剧里,王孝杰这个角色,说实话,挺让人挠头的。论能力,他身上的“没信用”、“没功夫”、“没脑子”这几顶帽子,观众们也算戴得心安理得。可偏偏,他却能在武则天和狄仁杰这两位超级大佬手下混得风生水起,这背后的逻辑,确实值得好好掰扯掰扯。咱们先说说武则天为什么会赏识他。这得从几个层面来看。首.............
  • 回答
    在《神探狄仁杰》系列剧集中,狄仁杰的势力并非直接的军事或政治权力,而是 他所拥有的巨大影响力和权威,这种影响力和权威主要来自于他的个人能力、高尚品德、朝廷的信任以及他聚集的智囊团和忠诚的支持者。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解读狄仁杰的势力:1. 崇高的政治地位和皇帝的信任(核心与基石): 朝廷重.............
  • 回答
    《神探狄仁杰》系列电视剧中,狄仁杰的形象确实被塑造得非常高能、睿智,甚至在某些时刻给人一种“状诸葛而近妖”的感觉。这种感觉并非空穴来风,而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集中体现出来的:一、 超乎寻常的洞察力与推理能力: 细微之处见真章: 狄仁杰的破案能力几乎是完美的。他总能在常人忽略的细枝末节中发现关键线索.............
  • 回答
    《神探狄仁杰》作为一部非常成功的古装探案剧,其吸引人的地方在于跌宕起伏的剧情和狄仁杰机智的破案过程。然而,正如许多虚构作品一样,它在逻辑和现实性上也会存在一些不严谨之处,也就是所谓的“推理漏洞”。以下是一些比较常见的关于《神探狄仁杰》推理的“漏洞”,我会尽量详细地说明:1. 情节推进过度依赖巧合与预.............
  • 回答
    《神探狄仁杰》系列之所以能成为经典,除了跌宕起伏的剧情和鲜明的人物塑造,更离不开那些隐藏在细节之处,让人回味无穷的“细思极恐”的巧思。这些细节并非简单的旁白或剧情提示,而是通过人物的微表情、对话的潜台词、场景的设置,甚至是道具的出现,不动声色地渗透进故事,让观众在看完之后,依旧会忍不住思考,细品其中.............
  • 回答
    在《神探狄仁杰》这部引人入胜的剧集中,宗主临死前那一声振聋发聩的“我才是宗主”,无疑是全剧的高潮之一,也是留给观众最深刻的疑问之一。这句话并非简单的临终遗言,而是承载了极其复杂的情感和多层面的含义,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解读:一、 对伪宗主的控诉与反击:最直接、最表层的原因,便是宗主对那个占据了他宗主.............
  • 回答
    《神探狄仁杰》系列中,狄如燕无疑是后期非常重要的角色之一,她从一个反派人物被狄仁杰感化,并最终成为他得力助手的转变,是该系列中一个颇具深度和看点的剧情线。要评价狄如燕及其感化过程,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分析。一、 狄如燕的初步设定:一个令人憎恨的“蛇蝎美人”在《神探狄仁杰》第三部《惊魂记》中,狄如燕的.............
  • 回答
    《神探狄仁杰》系列中的袁天罡,是一个极具争议但又不可忽视的角色。与历史上真实的袁天罡以推演命理、预测未来闻名不同,剧中的袁天罡被赋予了更多戏剧化的设定,他不再仅仅是天文占卜师,而是成为了一个集科学探究、神秘力量于一身的奇人。对他的评价,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角色定位的重新解读与创新 从历史.............
  • 回答
    铁三角版的《神探狄仁杰》系列,以其扣人心弦的剧情和鲜活的人物塑造赢得了无数观众的喜爱。然而,作为一部影视作品,它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历史进行艺术加工的。今天,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看看这个系列里有哪些地方贴合历史,又有哪些地方是“艺术创作”的痕迹。一、 贴合历史的细节,让历史“活”起来1. 狄仁杰的.............
  • 回答
    《神探狄仁杰》系列,作为一部家喻户晓的国产古装探案剧,能在无数观众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其打动人的地方绝非单一,而是多方面的融合。然而,如果一定要说“最”感动,我会聚焦在狄仁杰面对人性复杂性和道德困境时的坚守与无奈,以及他与身边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羁绊。这里我将从几个层面详细展开:1. 狄仁杰身上那份“以人.............
  • 回答
    《神探狄仁杰》系列电视剧中,虽然故事背景设定在唐朝,但其案件发生的地点,为了艺术创作和剧情需要,并没有完全对应到今日的中国某个具体地点。制作团队会综合历史遗迹、地理风貌以及现代的取景地进行融合和再创作。然而,我们可以从剧中的描写和一些普遍的推测,大致将这些大案可能发生的区域,与今日中国的地理位置联系.............
  • 回答
    在《神探狄仁杰》系列中,三大神秘组织——蛇灵、铁手团和黑衣社,各自拥有独特的背景、目的和力量,也因此在实力上各有千秋。要论谁最强,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1. 蛇灵 (Snake Spirit) 背景与目的: 蛇灵是一个古老而庞大的地下组织,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数百年甚至千年之前。他们信奉某种古.............
  • 回答
    在《神探狄仁杰》系列中,黑衣社能够在凉州活动多年,并且成功瞒过朝廷,尤其是内卫的眼睛,这并非偶然,而是经过精心策划和周密布局的结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一、 组织严密,层级分明,信息隔离 高度的组织性: 黑衣社并非一个松散的团伙,而是一个拥有严密组织架构的地下王国。他们有明确的等级.............
  • 回答
    梁冠华版的《神探狄仁杰》之所以让观众津津乐道,除了跌宕起伏的剧情和鲜活的人物,更在于其隐藏在字里行间,甚至一闪而过的细节,这些“细思极恐”之处,着实为这部剧增添了一层令人回味的神秘感。一、李元芳看似不经意的小动作,却透露出惊人的观察力与潜在的危险。在很多场景下,元芳会不自觉地去摸他的大刀。这不仅仅是.............
  • 回答
    说实话,这个问题让不少《神探狄仁杰》的剧迷们挠头。按照常理,李元芳作为凉州人,对凉州发生的事情应该有所耳闻,特别是像“黑衣天王”这种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物,怎么会一点都不知道呢?要解释这个问题,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掰扯掰扯:一、 “黑衣天王”的神秘程度远超想象首先,我们得明白,剧里的“黑衣天王”并不是一个公.............
  • 回答
    电视剧《神探狄仁杰》系列之所以许多反派有机会杀死狄仁杰却最终没有选择下手,甚至动机显得有些模糊,这背后其实是多方面因素交织的结果,也反映了这类“英雄探案剧”的创作逻辑和艺术手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解读: 一、 核心创作逻辑:突出“神探”的智慧与正义,而非简单的“生死对决”这是最根本的原因。.............
  • 回答
    《神探狄仁杰》和《大宋提刑官》都是中国古装探案剧中的经典之作,它们在制作水准、剧情设计、人物塑造以及文化内涵等方面都有着各自的亮点和值得探讨之处。下面将对这两部剧进行详细的评价。 《神探狄仁杰》《神探狄仁杰》系列(主要指前四部,第五部评价较低)是一部非常成功的商业探案剧,它以唐朝为背景,讲述了名臣狄.............
  • 回答
    《神探狄仁杰》系列,这股清流在国产古装探案剧里,绝对算得上是独树一帜、深入人心的一号。说实话,第一次看的时候,就被它那股子“古朴”劲儿给镇住了。没有花里胡哨的CG,没有狗血淋漓的爱情线,就凭着一个说书人的叙事方式,把一个个扑朔迷离的案件层层剥开,让人看得那叫一个酣畅淋漓。故事构架:悬念迭起,引人入胜.............
  • 回答
    《神探狄仁杰》系列,作为国产古装探案剧的标杆,在我心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虽然它算不上什么“新概念”的电视剧,但这么多年过去,它依然能够勾起我的许多回忆,并且在重看时,依然能体会到其独特的魅力。说到《神探狄仁杰》,最先跳出来的就是那种“狄公断案,天下太平”的强烈宿命感。 剧情上,每部几乎都是围绕着一.............
  • 回答
    梁冠华老师主演的《神探狄仁杰》系列,要说它是不是“经典”,我觉得,但凡看过这几部剧的观众,心中都会有一个非常肯定的答案:是,而且绝对是!这不是那种“勉强算吧”的经典,也不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经典”那种相对的评价,而是那种在观众心中留下了深深烙印,以至于提起“狄仁杰”,很多人脑海里立刻浮现出梁冠华老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