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里李显稳成老狗,虽然看起来吃瘪无数,但实际上大家都知道,有狄仁杰这群人在,李唐神器不是过去时,而是现在进行时,武则天只是一个看守罢了。
可以这么说,看过很多铲除地方恶霸和断案的古装剧,只有一部片子的主角比胖灵势力大。
那就是
《康熙微服私访记》
还有一个史料,在唐朝宰相的权利大的惊人,更不用说狄胖胖还有张柬之撑腰,中书门下尽出其所的当朝内史。在唐朝,最高权利归于中书门下两部,也就是凤阁鸾台。并且唐朝内史一般来说都是权利最大,地位最高的宰相。在剧里,胖胖一呆就是十多年。啧啧啧,胖胖咱要不反了吧,反了也没人敢查。而史料记载,狄国老桃李满天下,全天下的官吏要不然就是武家人,要不然就是胖胖的人,要不然就实在是无依无靠,但是做到刺史的人怎能无依无靠呢?
在神断当中有一个大bug,就是胖胖的官实在是太大了,加洛州牧,葱山和流沙两道行军大总管,再统领四都护府的军政大权,当时安史之乱的时候都没胖胖管的大。这几个官职单拿出来就是从二品官,对在唐朝宰相仅仅是三品,而胖胖的银青光禄只是从三品官。真的实职比散职大多了。
所谓的行军大总管就是中央政府和某个敌对国家进入战争状态后,皇帝任命的统帅参战唐军的最高军事长官,其地位相当于现在的方面军司令、大军区司令或战区司令。
小说中是这么描绘的
武则天停住脚步,微笑道:“好啊,朝中半数以上的阁臣、将军们都到了。怀英,你任宰辅二十余载,能结下如此善缘真是难能可贵呀!”
可以说 除了武三思一脉 朝中何人不通狄
这么说吧,朝廷上有五种人,第一种是皇帝本人,第二种是狄仁杰本人,第三种是武家的蠢货/大才,第四种是反派,剩下的全是狄仁杰的人。其中,第三第四种人可能随时变成第五种人。
军政特三大系统,政务系统的张柬之,特务系统的凤凰,还有一句话就敢跟他攻打太子宫消灭禁卫军的王孝杰,再加上权善才房哲桓彦范敬晖等人,还有言听计从的太子李显。
自己贴身俩高手,一个是天下第一武将,一个是天下第一杀手(虽然曾经只能算前十,但是所有比如燕厉害的杀手都被李元芳狄如燕和金木兰仨人给刀了),而且这个天下第一杀手居然还曾是武周最强反派武装的接班人,是肖大姐眼中唯一的好妹妹。
国外的突厥主力,月氏主力,都听他的好哥们指挥,他的好哥们当上一把手还是靠他的帮忙
看了下大部分回答是聊胖胖的官职或者职位,甚至大周副皇帝之类的,不过权力是皇帝赋予的,如果皇帝哪天不高兴了,全面封杀胖胖,什么钦差大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什么的都不存在了。第一部刚开始就是胖胖被诬告贬到彭来县。第四部则干脆变成了逃犯,亡命天涯,之前的那些特权都不复存在。
我就来分享一下,胖胖失去了官位和钦差特权后的势力,首先皇权代表太子李显是胖胖的人。
第一部有提到胖胖这四个学生,那么他们分别是什么人
张柬之拜中书侍郎、凤阁同平章事,宰相。
郝处俊中书令(总理)
宋景中书舍人,御史中丞
地方的,洛州刺史舔灵,江州刺史温开(兼职内卫头领)江州长史林永忠,还有幽州刺史他提拔的那个,名字我忘了。
这个是文官系统,还有很多门生故吏就不一一列举了。
然后是武官系统
右威卫大将军王孝杰,左威卫大将军权善才,千牛卫大将军李元芳,营州都督赵文秽,将军李楷固,龙武卫的房哲应该也算。内卫大阁领凤凰(暗中向着胖胖)八大军头
刺客(神装)系统,变灵如燕,挂灵元芳
通行方面,有凤凰的内卫腰牌,相当于全国通行证,任何地方遇到审查皆通行无阻。
境外势力
北方全强国突厥突厥汗国的军队共计拥有3个虎师、32个豹师、16个鹰师。共计40-50万左右的兵力。而吉利可汗是胖胖的好基友,绝对支持他。后面即便吉利可汗不在了,后面继位的拔汗那也是胖胖的拥护者。加之莫度,贺鲁被诛杀,咄陆部则被完全接管。
月氏国,执政忠节后来的国王,经过胖胖后,有号召,有召集周边的国家部落来帮忙的实力。
民间
洛州,幽州,崇州,凉州,扬州,江州,还有胖胖的老家并州。天下半数以上的州郡的百姓大多都是胖胖的粉丝,和支持者。
有人说胖胖的势力是来自于皇帝或者皇帝的信任。在第四部里面我们可以看到,胖胖被全国通缉,全力追杀(武忧德)没有皇帝的信任了,结果胖胖逃的如此悠闲如此从容,甚至把洛阳城门大开,而且还是带着银马车逃的,亡命天涯跟游戏人间一样。武则天动用了皇帝权力,全国抓胖胖,结果呢,被胖胖当成傻子一样戏弄。
失去了特权的胖胖,照样查案,破案。抓元凶,平定叛乱,诛灭贺鲁。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有没有钦差大权的胖胖都是一样,照样可以搞定这些疑难杂案,国家动乱。
所以很多人说胖胖是皇帝之下第二人,我并不怎么赞同。胖胖在整个系列中,明显是和皇帝平起平坐的势力(单单指剧)
蛇灵肖清芳袁天罡还需要筹划十几年来达到谋朝篡位,朝中内援,境外势力的帮助,顶级刺客,顶级科学家水淹麟德殿,然后用易容的人替换朝中大臣。
OK,我们把胖胖带入反派,他是反派BOSS会怎么样,朝中内援(直接有政变赶武则天下台的实力),朝中大臣大多就是他的人根本不用换,然后禁卫军大将桓彦范、敬晖。禁军在胖胖的掌握中。两个顶配刺客如燕,元芳,可以在短时间杀光在场的所有人,根本不需要大费周章还去淹麟德殿。境外势力,胖胖一句话就可以了,轻松入关连抵抗都没有,然后右威卫大将军王孝杰,左威卫大将军权善这些全是守边关的大将全是胖胖的人。内控制皇城禁军,洛州刺史是曾泰,胖胖的终极粉丝,皇城归他管理。也就是说剧中的胖胖什么时候想恢复李唐,什么时候都可以,一切看他心情。胖胖自己想当皇帝也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
所以很多人觉得胖胖是官员的最高待遇,实际上剧中的胖胖已经是皇帝的水平了。
补充一点,就是胖胖每到一个州去巡查,基本都收粉丝迷弟学生啥的。如果整个系列继续下去。哪天下所有的州县十之八九都在胖胖的影响之下了,可以细品。
老头儿把全剧个体战力天花板李元芳收为干儿子,小场面,没事儿。
老头儿把军队实权将领王小姐权善材李楷固房哲等收为心腹,小场面,没事儿。
老头儿自己身为宰相的同时和另一个宰相张柬之亲如兄弟,小场面,没事儿。
老头儿的门生当到了首都市委书记,小场面,没事儿。
老头儿和外国元首重臣至交多年谈笑风生,小场面,没事儿。
老头儿有“便宜行事”之权,俗称常务副皇帝,小场面,没事儿。
…………
最后老头儿拉着全国特务系统头子的手说从今以后我们是刎颈之交!!!
说句题外话,其实神狄这么拍却不会给人开挂爽文之感,不只是因为历史上的狄仁杰本就权势滔天,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狄仁杰是大唐的宰相。
大唐的宰相,就该是气度清寰宇,威严维天下。
如果是挫宋,呵呵,我只会想起屈死的岳飞,因为那个年代最权势滔天的叫秦桧。
所以在剧里,包拯宋慈再厉害,也难施拳脚。这才符合那个让人憋屈死的挫宋。
如果是明,那就都有可能,有张居正海瑞,也有严嵩。
也有于谦!
最佩服第一部中狄仁杰的一句话,到幽州后,过了关卡后见到城内绑了许多百姓,虎敬晖说主要目的是查案,这些小事就不必管了吧。
狄阁老反驳到:“民生问题,从来都是朝廷一等一的大事。”
或许,这就是狄仁杰的基本盘吧。
一般来讲,政治人物的势力主要是两个方面:官位权势、人脉团队。
狄仁杰是首席宰相(内史),实际权力和影响仅次于武则天,高于太子李显、梁王武三思、太平公主等人。更不要说武则天每次查案时给狄仁杰的“代天巡狩、便宜行事、所至之处如朕亲躬、提调一切军政要务”的一系列特权了。
最能体现狄仁杰官位权势就是武则天临幸寒光寺降香。按照剧中的礼法设定,第一个降香的是皇帝武则天,紧接着是太子李显以满朝文武之首代进。但因为李显当时被蛇灵色诱而惹妈妈生气,所以武则天让狄仁杰以满朝文武之首代进。
问题是当时朝廷里面还有两个名义爵位比狄仁杰高、跟武则天还是血亲的大人物(武三思、太平公主)。就算太平公主按照封建礼法不能抛头露面,武三思起码能暂时代替李显当满朝文武之首吧!注:在真实的历史上,武则天就曾经让侄子武承嗣代她去祭天。
然而武则天却让狄仁杰以满朝文武之首代进,这等于公开承认狄仁杰是朝廷仅次于皇帝和太子的三号人物。鉴于太子没有实权,狄仁杰当然就是实权二号人物了。更厉害的是,武则天这么宣布后,除了狄仁杰本人之外,包括武三思在内的满朝文武竟然没有一个人质疑武则天的决定,可见满朝文武都承认狄仁杰是二号实权人物。
历史上的狄仁杰就被称为“天下桃李,尽出狄门”。在湖州蜜蜂案的时候,吃完了阳春面的狄仁杰与李元芳议论朝局的时候列了一串当朝牛人重臣的名字,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有很多都是我的学生”
只看狄仁杰蹭吃阳春面时列出的这帮学生,就足以控制大半中央朝政了。狄仁杰在查案时提拔一批学生官员(如曾泰、温开、林永忠等等),遍及洛阳、幽州、江州、凉州、扬州等等,大部分一二线大城市的一二把手都是狄仁杰的学生。
在军方,狄仁杰拥有王孝杰、李楷固、李元芳等一批大将,宫中闹鬼时也表明武则天禁卫军的不少将领也是狄仁杰的人脉。到了《神断狄仁杰》,连曾经靠打过狄仁杰的内卫都转变成狄仁杰的朋友了。
在武周(唐朝)之外,最强邻邦的最高君主吉利可汗是狄仁杰的生死之交,一直大力支持狄仁杰。虽然吉利可汗后来不吉利地被害死了,但最后继位的新可汗依然全力支持狄仁杰,这个外援连武则天都要顾忌三分。
总价一下,狄仁杰的官位权势仅次于武则天,人脉关系则是从中央到地方、从文臣到武将、从国内到国外无所不有,还都是各自领域的核心大人物。狄仁杰在剧中的势力都足以推翻武则天了,却还能得到武则天的信任和重用。
我就随便举几个例子,这里不谈论历史上的狄仁杰
1.蛇灵案末尾引王孝杰(边关将领)带士兵进入东宫
君不见何进董卓之事乎?
所以狄仁杰敢引他前来,可以说非常勇了,证明起码王孝杰是胖子的人(当然,王孝杰也无造反之心)
历代以来,皇帝都是很反感内务臣子和出外将军有接触的,更不要说把军队引进首都了,简直作死
更不要说狄仁杰引边兵进太子宫,强行解除桓斌等千牛卫的武装了(桓斌势力虽然是坏人,但他们是皇帝的保镖队伍,狄仁杰的行为相当于造反)
各位应该得知道羽林军的重要性吧,尤其是对于皇帝来说
所以动皇帝卫队这种行为,是非常有问题的,换做普通人起码是造反;当然了,狄仁杰确实势力很大,知道这样做皇帝也不会动他
关于外镇将军和内臣的问题,历史有个著名的典故:
曹仁自荆州来朝谒,太祖未出,入与褚相见于殿外。仁呼褚入便坐语,褚曰:“王将出。”便还入殿,仁意恨之。或以责褚曰:“征南宗室重臣,降意呼君,君何故辞?”褚曰:“彼虽亲重,外籓也。褚备内臣,众谈足矣,入室何私乎?”
2.幽州案子隐瞒李青霞(金木兰)和虎敬晖的死因和身份,并且烧掉了名单
就像别人讲的一样,如果换做宋慈这样的,没什么背景、人脉、政治智慧的人来隐瞒,估计就没了
《神狄》系列的武则天设定其实蛮凶残的(粉丝送外号“剁灵”),她要能追查绝对不会停手,所以狄仁杰敢隐瞒就可以证明他确实不怕被武则天知道自己把这些事情隐瞒了
武则天也确实知道他隐瞒(第二部在寒光寺明确就讲了)
3.让虺文忠把刀架在脖子上
虺文忠不敢杀狄仁杰的原因很简单,因为狄仁杰是大官,杀了他几乎是百害而无一利,换做宋慈之流,可能就会被虺文忠说句“你很勇哦”然后就被杀了
后面放走“刺客”(当然,闪灵不是真正的刺客)也是死罪,这一次狄仁杰也被皇帝骂了一顿,在这里非常感谢大菜叶534的帮助
说了这么多,狄仁杰为何屹立不倒呢?势力为什么能发展壮大呢
我觉得是政治智慧和对皇帝的了解
在《大宋提刑官》大结局,皇帝一把火烧了所有的官员的举报材料,宋慈直接麻了,然后跟官场886了
如果是狄仁杰在刁光斗那边得到这些材料呢?
他可能会分类交给皇帝,中央要员的材料他不会交给皇帝(他不会把所有中央要员的人全部扳倒,这不是政治家干的事情,这么干了不仅得罪人,皇帝也最终会弄你的,因为诸如来俊臣等酷吏是不会长久的,但是按照他的设定很有可能徐徐图之,慢慢扳倒一部分,杀鸡儆猴),地方官员的他会彻查到底
这点其实在第二部的血色江州更明显些:
狄仁杰:小温啊,你看林县令好不好啊
温开:吼啊
狄仁杰:给他升官你支不支持啊
温开:当然支持啊
其实这块暗示的很明显了,你温开作为内卫,差点没有完成找到薛青麟密信的任务(狄仁杰没来的话就真的完不成了)
狄仁杰帮助温开解决了掉脑袋的危机,最终问温开关于林永忠的评价,毫无疑问是一种政治默契:我救了你一命,你也不要说林永忠的真实身份,就当他是林永忠就行了
狄仁杰这边也要写一封查案子的奏折,温开作为内卫也要复旨,如果他们的口径不一致,暴露了林永忠就完蛋了——而且是狄仁杰、温开和林永忠全完蛋。武则天绝对不可能留下他们,武皇给534擦屁股,怎么可能允许有大臣知道密信内容呢?顶多是允许内卫的一部分人知道。
像狄仁杰和林永忠作为秘密的知情者绝对完蛋,温开也得被弄个不如实报告的罪名弄死
武则天最初的想法很简单:温开先拿到信,然后就地起复狄仁杰,扳倒薛青麟。她的目的就是为了帮534擦皮肤,因为534指导薛青麟栽赃黄国公这种事情是皇室丑闻,所以她是不希望有更多的人知道事情真相的
但是,事物的发展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温开这个环节出了问题,导致狄仁杰也知道了事情真相,当然了,狄仁杰最后的奏折,是不会说知道温开内卫这一伙人的目的,也不会说知道了534密信的事情
狄仁杰和温开的奏折必须有一个政治默契在里面:
狄仁杰把一切杀人罪责推给了薛青麟,最后灭门案顶多就说“仇家”所为,不会说“知道有内卫在江州”,更不会说密信之类的东西(因为武则天找温开查案子是要求保密的)
温开的复旨也顶多说自己找到了密信,完成任务,“灭门案也是必要的牺牲,为了找出密信”,不会说自己其实被狄仁杰看穿了之类的
他们提到林永忠,顶多就像狄仁杰奏折里面提了说林永忠很正直无私,不会说别的了
这样一搞四家都开心:皇帝家开心(534终于不会被要挟了)
狄仁杰开心(保住了林永忠这个好县令)
温开开心(脑袋保住了)
林永忠开心(身份还在)
关于对皇帝的了解,其实也很好说明,举个例子
《神狄》中的武则天,是有一个设定的:如果这个人有疑点,她会毫不犹豫的整你(除非她真的挺信任你的),如果你被咬死了有XX罪名,她反倒不会信
狄仁杰深知这一点,所以在《蓝衫记》翻车的时候,咬死了李显造反之罪,搞得武则天满腹狐疑,最后狄仁杰绝地反杀许世德
同理,第二部寒光寺放走刺客,狄仁杰也是用这个方法反杀的(当然,主要感谢大菜叶534的神助攻,说狄仁杰“定”与刺客“关系非同寻常”,咬定狄仁杰通敌,结果反杀)
狄仁杰的智慧还体现在对洛河神异和袁天罡的处理上
《红楼梦》里,贾雨村仅仅是觉得门子知道他自己早年的落魄故事,就寻了个不是把门子打发了
对于皇帝来说,威严是绝对重要的
对于武则天来说,狄仁杰知道了皇室丑闻(迁都洛阳的真相,即知道了袁天罡造了个石碑来装神弄鬼)
狄仁杰智慧的选择私自处理了袁天罡,代替皇帝沾了些鲜血,因为他知道把袁天罡交给皇帝,将会使得皇帝难堪(万一袁天罡犯二,把洛河神异全部抖漏给群臣呢?)。同样,他为了向皇帝表明自己不会讲迁都洛阳的问题,选择了退隐。(没彻底辞职成功是另一码事)
狄仁杰成功防止自己变成韩信,当了张良(张良退二线,他想归隐,最终归隐不成,但也确实退了二线,致仕了一段时间)
武则天也就算了:”这是退,求朕心安。“
偏个题。“桃李满天下”这个典故说的就是狄仁杰。
太后尝问仁杰:“朕欲得一佳士用之,谁可者?”仁杰曰:“未审陛下欲何所用之?”太后曰:“欲用为将相。”仁杰对曰:“文学缊藉,则苏味道、李峤固其选矣。必欲取卓荦奇才,则有荆州长史张柬之,其人虽老,宰相才也。”太后擢柬之为洛州司马。数日,又问仁杰,对曰:“前荐柬之,尚未用也。”太后曰:“已迁矣。”对曰:“臣所荐者可为宰相,非司马也。”乃迁秋官侍郎;久之,卒用为相。仁杰又尝荐夏官侍郎姚元崇、监察御史曲阿桓彦范、太州刺史敬晖等数十人,率为名臣。
或谓仁杰曰:“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仁杰曰:“荐贤为国,非为私也。”
——《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三·武后久视元年》
对应到小说和剧里,狄阁老门生故吏天下遍是,一点都不奇怪。
贴一段台词吧。。
就凭你一个小小的将军,竟敢如此托大在本帅面前拒马回话,你以为你是皇帝的爱将,我就不敢处罚你!你以为你可以随随便便杀了一位朝廷正四品的千牛卫中郎将,而不受到惩罚!你以为就凭你手上这几千威卫部队我就不敢杀了你!
而今本阁忝章帅印,崇州一切军事调动均须通过帅府,这你不知道吗?
那么是谁给你的权力,可以随便调动大军?是谁给你的权力在城中制造混乱?又是谁给你的权力可以随便处死朝中大将?
好了,从今天起你不必再叫我大帅,因为从现在开始你已经不再是右威卫大将军,你是一个杀良冒功、私调军马、私用官刑、擅杀大将的罪人!
你张口皇帝闭口皇帝,你以为皇帝真的那么信任你?快醒醒吧!实话告诉你,本帅此行的最大目的就是调查你兵败东硖石谷的真实情况。临行之前圣上授意本帅便宜行事,我想这四个字的含义你应该明白,那就是说别说夺取你的大将军印,就是杀了你,也在便宜之内!
自即日起右威卫麾下诸军,暂归左为大将军权善才统领,由本帅统一调遣。张环李朗,将王大将军送回府去。
便宜行事就是无视任何规则。
我这么说吧
1.如果让宋慈查滴血雄鹰,就他在偏殿和张柬之说的那几句话,他就已经死了
2.如果让宋慈查蛇灵,他在寒光寺被虺文忠把刀架在脖子上那一刻,他就已经死了,或者他只要敢让大将军王孝杰进太子宫,他就已经死了
3.如果是邗沟案,他就是下一个李翰
对比大宋提刑官,可以很容易看出来
大宋提刑官的案子几乎都是很小的案子,比如贪污案(袁、刁光斗)、凶杀案(那个老丈人杀女婿的、那个卖竹子的农民杀罪犯的),除了最后一个,干掉了老丈人,没有一个能威胁到皇帝的
神探狄仁杰的案子全是大案,最次也是能影响地方政权的(邗沟案、黑暗之山案)搞不好武则天人就没了(蛇灵案、滴血雄鹰案)
至于狄仁杰的势力之大(我们不谈历史,只谈剧)
核心
李显(太子)
文
张柬之,相当于国务院总理
曾泰,洛州刺史,相当于北京市委书记
那个新幽州刺史(我保举你为幽州刺史)
温开,江州刺史,相当于江苏省委书记
林永忠,等等
武:
李元芳、王孝杰、权善才、李楷固、赵文翙、八大军头(后面就剩俩了)、干儿子老虎(后来死了),等等
规格上
1.狄仁杰是唯一一个首带进的官员
2.狄仁杰是唯一一个让武则天行降阶之礼的官员
3.狄仁杰和李元芳去江州之前,送他们的有
太子李显
宰相张柬之
正三品大将军王孝杰
这相当于现在的党政军高层干部全到,谁有这待遇?
你以为?
《神探狄仁杰》中,狄仁杰最强的武器并不是人形高达李元芳和他无敌的头脑,而是有帝国最高统治者——武皇的绝对信任。
就蛇灵案里面这一段,少年包三天~啊不,包青天,能羡慕哭了。
武瞾因为刺驾案勃然大怒,对狄仁杰提出了包拯熟的不能再熟的要求:
然而把皇帝心里揣摩透透的狄仁杰是这么回答的:
武皇能不气么,死胖子还敢跟老娘谈条件了?!
但是狄仁杰这回答实属无敌:
而且还敢“得寸进尺”~
而且最后还不忘讽刺一波武三思(梁王者,大菜叶,啊不,“大才也”)
武皇能怎么办呢,也只能答应他呗。
最后再看一下武皇和狄胖这俩耐人寻味的表情
别的不说,就这一波操作下来,想让我狄仁杰也变“狄三天”,不可能的啦。
至于为什么狄仁杰在剧中能够拥有这样和皇帝周旋的权利呢?因为狄仁杰清楚,皇帝是信任他的,只要在这个前提之下,什么都可以谈。而皇帝为什么会信任狄仁杰呢——第一部的三个案子,一步步证明了,武皇身为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的政治斗争之路,让她到最后成为了真正的孤家寡人,无论是儿女子侄子,还是大臣将军,甚至是内卫(特务)和太监宫女们 对于皇帝展示出的忠心,都是为了自己的阴谋和个人利益而做出的伪装。而狄仁杰,是剧中唯一一个她真正信任的人。不止是因为他的才干和品德,而是因为武皇清楚狄仁杰的政治抱负是什么:武皇活着时维护她的统治,武皇死后把位置还于李唐——这样是可以保证天下安稳、百姓安康的最好路径。因此,怀抱这样政治抱负的狄仁杰,在武皇活着时,是绝对忠诚于她的。
有皇帝的信任,就是狄仁杰最大的势力。
狄仁杰干过的事情:
1.包庇勾结突厥谋反的李郡主、虎敬晖,让她俩死后还能有一个好名声,而且即使武则天知道,也只能俩人大眼瞪小眼苦笑
2.袁天罡临死前,狄仁杰对他说,自古成大事者莫不以天下黎民百姓为重(你在教我谋反?)
3.蛇灵案中,狄仁杰指挥王孝杰攻打太子府
4.张柬之找狄仁杰商量,要不要这会扳倒武则天扶正李显
5.狄仁杰和武则天的内卫对着干,内卫总管被狄仁杰反杀,曾泰被狄仁杰收服
6.狄仁杰和突厥的吉利可汗称兄道弟
7.狄仁杰和内附的继往绝可汗关系非同寻常,狄仁杰即使成了通缉犯,继往绝可汗也给他帮忙开绿灯
8.狄仁杰被通缉后,还勾结大将军王孝杰搞事情
9.狄仁杰私自处理了谋逆重犯李规,把李显包庇下来,掺和皇家的事搅的天翻地覆。
上面这些事情,随便拿出一个都够他死几次的。你要是个皇帝,手底下有号人是这样的,我估计每天晚上都得睡不着了。
其它事情还包括但不限于:
1.邯沟案的县令文清,狄仁杰已经答应他“从实招来,还自罢了”,人家全招了,最后狄仁杰还是把他砍了。而作恶多端的葛天霸,因为死去的女儿和李元芳感情深厚,反而逃过一死。
2.邯沟案的主犯是朝廷的异姓亲王,前一天晚上查明案情,第二天就被狄仁杰杀了。
3.刺驾的虺文忠,被狄仁杰包庇下来了
先说权力,不说别的就说每次狄仁杰办案都是便宜行事,提调一切军政要务,对地方官员的任免、生杀不必上奏,这权力大不大?这就是武皇对狄仁杰的足够信任,相信狄仁杰不会造反,因为狄仁杰在意的是恢复李唐社稷,而不是造武则天的反,只要武则天不死,狄仁杰还是忠于武周的,这就是古人一惯的古板思维,凡事都讲究个堂堂正正,名正言顺,而不是通过谋反、兵变、篡位来实现自己的目的,在权力更迭上尤为明显。
再看看狄仁杰在朝中的势力,文有张柬之、姚崇、宋璟等当朝宰辅,武有王孝杰、李元芳、李楷固等武将,朝中三品以下的和地方官员很多都是狄仁杰的学生,比如第一部里的幽州代刺史、曾泰、温开、林永忠等,这些都是狄仁杰一手提拔起来的(武则天要杀狄仁杰都得先顾虑对官场和国内政局的影响)在外有吉利可汗这个好基友,莫逆之交,虽然最后被贺鲁和沙尔汗给坑死了,有这势力造反都足够了,可狄仁杰没有,就问你这么庞大的势力还不够大吗?换言之,谋略上狄仁杰是浸淫官场多年的老油条老政客,势力上更是没的说,还有武则天这么个大后盾,蛇灵、黑衣社、铁手团加一块儿都不一定玩的过狄仁杰。
寒光寺那一回中,狄仁杰“夸”武三思:“梁王者,大才也。头脑清澈,才为世出。就请陛下将此案交与梁王审理。”(张柬之从旁边助攻)
武则天:够啦够啦,你们一唱一和,当朕可欺不成?
事实上武则天还挺向着自己这个侄子,派内卫去薛青麟那偷密信就可以看出来,武皇对侄子也挺关心。
“头脑清澈”即一脑瓜子全是水;“才为世出”,这辈子就没见过这么笨的。
狄胖胖敢当着武则天的面肆意嘲讽武三思,这得是多大的胆子与自信?自信武则天会站在他这一边!当然是依靠自己的势力和武则天对他的极度信赖。
朝中狄仁杰的人有张柬之,这可是宰相。学生曾泰是刺史,学生温开是刺史,暗中提拔林永忠(真薛青麟)为正四品江州长史,大将军王孝杰是铁杆小弟,身边助手李元芳检校千牛卫大将军……真正做到了门生故吏遍布天下!更重要的是前面说的,帝国皇帝武则天对他极度信任,给他极大权力,动不动就是哪哪黜置大使、总提军政一切要务、便宜行事,如帝亲临,以至于人们调侃狄仁杰是大周常务副皇帝。
知乎第一次追更——————分割线
蛇灵案收尾的时候,狄仁杰敢命令王孝杰攻打太子宫。这是多大的胆子,固然王孝杰耿直,简直是迷信狄仁杰,但是狄仁杰敢下这一道命令得有多大的底气和胆量,也从侧面反映了狄仁杰在朝中势力简直首屈一指。军事上,有王孝杰、李楷固、权善才都是手握雄兵、镇守一方的主;政治上,有张柬之、姚崇、宋璟、曾泰、温开等学生。军政都有人,内外都有人。
胖胖的势力有多大?胖胖的掌心有多大?
答:大的不能再大了。
我具体说说历史里和剧里都有的人
1 和胖胖最亲近的右威卫大将军王小姐,率10w主力驻守敦煌。唐朝边军可不是府兵能比的。历史上的王小姐收服默啜可汗,收复安西四镇,击溃吐蕃突厥联军。虽然东硖石谷兵败身死。但是不妨碍在开元19年和苏定方同级别认为武庙64将之一。这样一个人竟然可以听命于狄仁杰然后围攻太子府.....
2 左威卫大将军权善才 历史上名字没有王小姐响亮 剧里也没有表现的和胖胖多亲近。但是高宗年间权善才误砍皇陵柏树,高宗要杀,胖胖把他命保下来了…所以当崇州案时狄仁杰从来都没怀疑过权善才。这二人的关系不一般啊。
3 营州都督赵文翙 唐朝都督有资格提调治下州郡的军政大权 官也不小。历史上这个人被李尽忠杀了。但是剧里没死。估计以后还能升官发达吧。胖胖势力+1
4 右威卫右营将军李楷固 这个人在历史上也是大将 左玉钤卫大将军 燕国公。并且非常有意思的是李楷固的女婿李楷洛是李光弼他爹。剧里李元芳舍命救下李凯固。从此之后对胖胖马首是瞻。
5 阿史那步真 曾和苏定方一起讨伐突厥 高宗时期的濛池都护,继往绝可汗兼右卫大将军,统辖弩失毕五部。这样一个人在狄仁杰被通缉的时候竟然可以把狄仁杰塞在自己的銮驾里出逃也是胖胖6⃣️皮。
还有第一部张柬之找狄仁杰密谋篡位的时候提到的可以控制的三个禁军将领,敬晖(泰州刺史洛州长史后来任东都副留守)李多祚(右鹰扬大将军后转封右羽林军大将军)桓彦范 (监察御史 司刑少卿)
这些光是军队里的,文官里天下桃李皆除胖门。你说他的势力大不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