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哪一瞬间让你觉得平权之路走得很难?

回答
那年夏天,我刚毕业,满怀憧憬地进入了一家颇有名气的广告公司。我一直对视觉设计充满热情,也相信自己的能力,所以对这份工作寄予厚望。

刚开始,一切都很顺利。我努力学习,积极融入团队,也得到了同事们的认可。然而,随着项目深入,我逐渐发现了一些不同寻常的地方。

我注意到,公司里负责核心创意策划的,几乎全是男性。而我,以及其他几位同样优秀的女性同事,大多被分配到执行层面,负责一些相对边缘或辅助性的工作,比如资料搜集、细节润色,甚至是为男同事的提案制作PPT。

起初,我以为这只是巧合,或者是我自己的能力还不足以胜任更重要的角色。于是,我更加拼命地工作,主动承担更多的责任,也常常在下班后加班,只为了证明自己。

直到有一次,一个至关重要的客户提案摆在我们面前。那是我们部门全年最重要的项目,也意味着公司在行业内的地位。大家都跃跃欲试,想要在这个项目上有所作为。

在内部讨论会上,我准备了一个完整的创意概念,并且花了大量时间去打磨。我的想法得到了几个年轻同事的肯定,大家觉得很有新意,也很有市场潜力。然而,当轮到我发言时,我的提案被项目负责人,也是一位男性资深总监,轻易地打断了。

他并没有仔细听完我的想法,只是摆了摆手,说:“这个方向太‘女性化’了,客户不会喜欢。我们需要更‘硬朗’、更有‘力量感’的创意。”

那一刻,我脑海里“女性化”这个词像一块石头一样砸了下来。我看着他,又看看周围的同事,他们大多低着头,或者偶尔投来一丝同情的目光。我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就好像我所有的努力、所有的才华,都被他一个“女性化”的标签轻易否定了。

我试图反驳,我说:“我所理解的‘力量感’不仅仅是视觉上的粗犷,也可以是情感上的细腻和共鸣,而且,这个提案是基于对客户需求的深入分析,并非凭空而来。”

然而,我的声音在会议室里显得微弱而孤单。项目负责人直接忽略了我的辩解,转而让另一位男性同事分享他的创意,而那个创意,在我看来,虽然“硬朗”,却缺乏深度和独特性,甚至有些陈词滥调。

最终,那个“更硬朗”、“更有力量感”的创意,被采纳了。项目也如期顺利地推进,并且得到了客户的认可。

走出会议室,我感觉整个人都要虚脱了。那种被轻视、被标签化的感觉,比任何一次工作失误都要令人沮丧。我开始怀疑,自己的价值,是否真的只能被局限在某种“合适”的框架里?我的性别,是否真的成为了我施展才华的桎梏?

那一天,我才真正体会到,平权之路,并非只是简单的口号,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改变。它隐藏在日常的细节中,藏在那些不经意的评判里,藏在那些看似“合理”的安排下。而打破这些,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承受更多的质疑,甚至,要一次又一次地将自己被压抑的声音,重新抬高。那一刻,我感到这条路,真的,非常、非常难。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得修改回答了,我认为很多人的起点直接就偏了。

我们生活在一个现实的世界,这个世界只有利益没有对错。你们不会真以为平权是为了实现平等吧?如果你真的这么以为,看看那些疫情下还在狂欢的被平等自由忽悠瘸了的欧美年轻人,你们离他们也不远了。

平权或者说解放妇女是为了解放生产力!这个世界上很多事应该做但不能做,很多事不该做但必须做。

换句话说如果打压女性或男性能让另一个性别劳动者的生产力翻个三四倍,那恐怕性别平等就是有天大的理由也遥遥无期。历史就是这么过来的,母系氏族社会的时候认舅不认爹,男性没有奋斗的动力,后来通过私有化通过建立家庭制度让男性可以拥有财产和血缘关系明确的后代,部落崛起的同时男性开始占据核心地位女性开始边缘化,不愿意改变的部落被消灭只有改变的部落才有机会变得壮大(没有其他的意思,不要乱曲解,封建制度在当时很先进在工业革命后就应该被淘汰了)。不理解的人找长辈了解了解什么是建国初期的工农业剪刀差,就该那样压榨农民么?不应该,很不应该,但为了社会的进步不得已而为之。

当然现在的社会趋势是解放女性,只有让女性和男性一同参与社会建设才能更好更快地奔向"共产主义社会"。在解放女性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果把蛋糕给做大,既不是现在如何分蛋糕更不是以后如何分蛋糕,这样改革的阻力会小很多,在做大蛋糕的过程中谈总比直接干巴巴地谈要顺利得多。至于做大蛋糕后,个别男性不愿意让出蛋糕怎么办,放心,不愿意让出蛋糕就是阻碍社会进步更何况资本本来就没有性别概念。一个股东害怕股权被稀释强行阻碍其他企业注资耽误了大家挣钱是会被群起而攻之的,你以为当年部落的女性首领就这么心甘情愿让出领导地位啊,形势比人强不是。


关于女权,微博太蠢,知乎太精。或者说知乎本就是一个精致利己主义异常浓郁的地方。很多知乎用户的价值观或者说年轻一代的价值观就是我不能吃亏但我也不会占你的便宜,说起来是没错,但最终结果往往是三个和尚没水吃。

很多时候,女权主义者分不清什么是性别歧视分不清谁才是自己真正的敌人或者说能分清但为了利益愣是扣一个性别歧视的大帽子就和美国的黑命贵运动一样。

举个例子,男女同工不同酬,是谁在歧视女性?是企业主而不是男性劳工啊,结果呢企业主得罪不起男性劳工看起来好欺负,就给男性劳工扣上利益既得者的帽子谩骂之羞辱之。企业主其实也不是性别歧视(中国女性富豪比例还挺高的),他们满脑子都是利益没有其他的资本又没有性别概念,谁能给他带来更高的收益他给谁开更高的工资,男女同工不同酬说到底还是生产力水平太低,老毛怎么说的,在最后一项繁重的体力劳动被机器替代之前不可能实现真正的男女平等(大致是这个意思吧)。女性的半边天是喊不出来的,终归是要靠女性用自己的双手撑起来的。

女权的敌人从来都不是男人。封建社会也不是男权社会而是父权社会,是站在金字塔塔尖的一小撮人为自己量身打造的社会规则。一夫一妻多妾制既是对女性的压迫也是对绝大多数男性的剥削。冷静想一想,你是和异性同事关系更近还是和同性领导的关系更近,你和异性同事可以是朋友甚至可以发展成恋人,你讨厌他也可以直白地表达厌恶,而同性领导关系再好也做不到平等,你讨厌她要么辞职要么忍着,她要是讨厌你那你日子恐怕不好过了。个人而言我最讨厌的话术就是"家里有皇位要继承",仿佛只要男性有了资本就可以玩弄女性,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王思聪会被追捧成这样,这不还是封建社会的那一套么?一些男性欠缺社会的毒打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很正常,不少女性不也追总裁文么,嘲讽讥笑都可以但要注意说话的方式,摆出一副"不是姐不卖,是你钱不够"的架势完全就是一记七伤拳啊。

还有啊,根据个人经验而言,重男轻女的主力军以年纪较大的中老年人为主,网络对他们的影响几乎为零。你还没法讲道理,他们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都多你还讲什么道理,就像老人家求神拜佛拜了一辈子是你几句封建迷信就能改变的么。等吧,只能等,反正我想不到更好的办法。据考古研究表明并不是有了农牧业有了战争母系氏族社会就立马转变为父系社会了,也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不知道扯这个淡能不能让广大女性同胞心理平衡点。

user avatar

近几年男女比例失衡,某些农村底层男娶媳妇困难了,便开始抱怨整个社会压迫他们。

他们哪里还会记得,他们的同龄女生,连活下去都不容易。


我们村一个女人,为了女儿能活命,改嫁过两次。

第一任丈夫嫌三个孩子养不起,看唯一的女儿身体弱,把她关起来不给吃饭。女人带着女儿跑了,嫁了第二任丈夫。第二任丈夫是个好吃懒做的光棍,女人给他生了一个儿子,光棍又说两个孩子养不起,要求把女儿卖给别人当童养媳,女人又带着女儿,嫁给了我们村一个光棍。

老天爷没有绝他们。第三任丈夫因为身体残疾没能娶妻,他把她们当家人看。而我们村还有个好处,工厂多,工种适合女人。这个女人能干、肯吃苦,赚钱挺多的,倒成了她养着她丈夫。

第三任丈夫后来生病去世,都是这个女人和女儿伺候的。他死以后,兄弟们说,他这么多年都是你们娘俩伺候的,论理说,宅基地应该给你们。但是宅基地给了外姓人,对不起祖宗。不如让女儿找个同族的男人嫁了,这块宅基地就交给他们了。女儿就嫁给了继父的亲侄子。


我有时候说起女儿无权继承宅基地,某些底层男跟我杠,说他们还不稀罕宅基地呢。但他们不知道,这对母女为了能在一块他们不稀罕的宅基地住下来,牺牲了多少。

他们也不会知道,女人生了四个孩子,三个儿子都被父亲好好地养着,只有这个女儿,想活下来都那么难。


我在知乎经常看到某些底层男以“男女平等”来抨击彩礼,我心里就一直发笑。只有在他们利益受损失的时候,他们才想起男女平等。

城市的女孩们,你跟他们谈个XX的平权啊,他们的生长环境你们懂吗?他们有可能发自内心地认为男女平等吗?

我们这些农村女生拼了命逃离家乡,不就是为了避免被这些人霸凌吗?你们还要和他们纠缠什么?

在城市里,和生长环境、观念、教育方面接近的异性谈谈平权也就罢了。和从小霸占着女孩资源的男孩谈平权,太难了。

user avatar

因为不愿意扶贫下嫁,找了个门当户对条件相当相互欣赏相互支持的老公,却被人指着鼻子骂女拳婊时。

真难。

真。

难。


平不起平不起。

这弼马温的小帽谁爱戴谁戴。


user avatar

说实话,大部分时候我并不是从男的身上感受到平权的难。

我是从女性身上感受到难。

女人结婚了生孩子了,就该以孩子为主。

我是妈妈,所以我今天不工作了要去接孩子。

我是女的,我没法出差下乡不能做这些事。

我是女的,我就做做瑜伽提升自我。

我是女的,我也没想有啥前途升什么官。

我是女的,我也没想赚多大钱,安安稳稳就行。

我是女的,数学学的就不如男的。

我是女的,抬东西就该男的去我不该去。

所以大部分时候我觉得所谓女权和平权其实都是没有意义的,等什么时候你打开新闻联播,上面女性政要超过百分之三十再谈平权,现在你看看这个男女比,我觉得谈平权实际上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说起来平权,我觉得很多时候平权不等于平均。当年倡导男女同工同酬那位女性,才是真正伟大的人,她为女性争取了同工同酬的权利。同酬的前提是同工,如果你这也不能干那也不能干,何来同酬?

这种时候,我更多的觉得,女性的权利是被自己让渡出去的。你首先得奉献,通过努力拿到话语权,再去争取权利。现在的问题是,很多女性还没努力这一步,还没有走到能有话语权的位置,在空谈权利。这完全没有意义。

想得到什么,就要付出什么。单位能够感觉出来,女的一结婚就后劲不足。我结婚生孩子后,实际上一直在努力消除一些影响。比如更加努力工作,尽可能不让人有这种固有印象。为什么呢?大家都喜欢要小伙子,因为太多女性一结婚生孩子以后,就开始各种划水。这就导致女性除了客观的产假这种因素以外,有了更多的不确定因素。

问题来了,你想要为女性争取权利,你总得先成领导吧。女性都在结婚生子后,自愿退出竞争,那谁为女性争取权利呢?

打个比方,我的女领导很多时候会体谅我,说孩子还小,有没有问题。我的男领导完全不在乎,确实在乎不了很多细节。因为人都是经历过才明白。

所以很多时候我觉得平权很难,主要问题是同性。很多事不需要解释,等大家努力了,自然而然人的感觉会改变。

近些年,女孩学习都比较好,进来单位都很努力,不知道为什么,男孩都一般。所以我们单位现在已经形成了一种感觉,就是女孩确实是比男孩聪明点。所以说,平权从你我做起,做的好了,自然有人承认。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