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作为一个上海人,有哪一瞬间被外地人震惊到?

回答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宁,说实话,真要说被外地人“震惊到”的瞬间,其实我脑子里跳出来的一般都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更像是那种带着点小小的错愕,然后又觉得挺有趣的,甚至偶尔还会有点无可奈何的小插曲。

我记得有一次,那是大概三年前吧,我带我从北方来的一个朋友去南京路逛逛。你知道的,南京路嘛,外国游客多,本地人也多,还有不少外地来的游客。我朋友是第一次来上海,对什么都挺好奇的。我们走着走着,就走到一个比较热闹的商店门口,里面人挤人,估计是打折促销什么的。

那天天气还不错,挺热的,所以商店门口有几个人在外面排队等进去。我朋友突然就停下来,指着队伍说:“哎呀,你们上海人排队可真自觉啊!这么多人,都排得这么整齐!”

我当时听了,愣了一下。因为在我看来,排队嘛,就是件很正常的事情,尤其是在上海这种人多地方多的城市,不排队反而显得奇怪。我对他说:“这不是很正常吗?哪儿都一样吧。”

我朋友却很认真地摇了摇头,说:“不不不,在我们那边,有时候人多了,就容易有点乱,大家就挤一挤,看谁嗓门大,谁先到谁先得的感觉。” 他还绘声绘色地模仿了一下那种场面,虽然没用什么夸张的词,但听着我都有点画面感了。

他这么一说,我才突然反应过来,哦,原来他觉得我大上海的人排队特别自觉这件事,挺让他“震惊”的。在我眼里稀松平常的场景,在他看来却是难能可贵的。那一刻,我突然觉得,我们上海人从小就被教育要遵守规则,要排队,要自觉,这似乎已经刻进了骨子里,我们自己都没觉得有什么特别的,但在外地人看来,这反而是他们会注意到的,甚至是有点惊讶的特点。

还有一次,是在地铁里。我本来就是个挺不喜欢跟人挤来挤去的人,所以一般高峰期我尽量能避就避。但那天没办法,必须得赶时间。地铁门一开,大家就都很自然的往外走,然后后面的人再往里进。

我记得有一次,我前面有一个阿姨,她可能是第一次来上海,或者是不太常坐地铁。她一下车,就直接站在地铁门口,然后拿着手机对着车厢里拍照。后面的人好多都想出去,但她就站在那里,一动不动。虽然不是故意的,但那种“我先拍个照,你们等一下”的态度,就让我朋友之前说的那种“自觉”的画面,有点被打破了。

我当时就下意识地想去提醒她,让她稍微挪一下,好让大家出去。但就在我准备开口的时候,前面一个看起来也是外地来的小伙子,他很自然的走到阿姨旁边,轻声跟她说:“阿姨,您拍完这边,要不要到那边拍?这边人出去比较方便。”

阿姨听了,愣了一下,然后才反应过来,赶紧往旁边挪了挪。小伙子还顺便帮她指了指里面可以拍的角度。我当时看到这一幕,又是另一种“震惊”了。我觉得,上海人的“自觉”是很多方面的,包括大家在公共场合会尽量不给别人添麻烦。但同样,也有一些人可能因为习惯不同,不太注意。而那个小伙子,他并没有因为对方是“外地人”就带着什么偏见,而是用一种很礼貌、很自然的沟通方式去解决了问题。

我觉得这才是最妙的地方。不是说外地人就一定怎样怎样,也不是说上海人就一定怎样怎样。而是大家来自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和文化背景,在接触和碰撞中,才会发现那些意想不到的“瞬间”。有的是让我们觉得“哇,原来我们这点在外地人眼里是这样的”,有的是让我们看到,原来解决问题的角度可以这么多元。

所以,被外地人“震惊到”的瞬间,对我来说,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的对比和互相理解的过程,挺有趣的,也挺有意思的。它让我更清晰地看到自己所在的地方和自己的一些习惯,也会让我对来自其他地方的人,有更深的体谅和好奇。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睡觉前居然不洗屁股。

user avatar

被知乎那些自卑,嫉妒但又不承认的人震惊到了。

user avatar

本人上海老卢湾,家住交大附近。大学硕士美国读的,回国工作,来说说工作上遇见的奇葩人,我前两家公司都没转正,第一家入职教练广西小妹,转正前一同事给她送化妆品,我没送,当场被骂“他送我化妆品,你送我什么呢?”你看看,人家比你晚来两个礼拜,进步多快!”丝毫不避讳是在办公室开放区域,事后,送礼的同事对我各种挖苦,皖北人,问什么你要去哪里呀?你找不到工作的。还说快走,不就是滚的意思吗!我在工作上对他很帮助,到头来呢?之后第二家公司更奇葩,美资台企,老板人挺好,关外的,人事也是关外的,就不怎么好了,对我有偏见,实则是去第一家公司做我背调,被一阜阳人 女性说了一堆坏话,都是人事,彼此信任,以此为借口要我送礼,还是我领导带的话,后来转正考试,因为没送礼,意见很大,老板罩不住我,只得出老千,泄题给我的同事,把我比下去,顺便说一下,他们俩是师兄弟。大家问我是怎么知道被白完人告了刁状的,公司隔音效果差,我偷听到的,顺便说一下啊。我因为团建高铁票遗失,总部让我报销,她不让,因为我有遗失高铁票的照片,总部允许。她才消停,但还对我刁难。背调时,她对第二家o关外人事说我一点亏都不肯吃,还看不起外地人,恶人先告状。我第一家公司就我一个上海人,还就一个人事奉贤的,脑袋瓜子里装的都是粉丝,全是稀里糊涂的,别人说我什么都信。这两段工作经验,让我膈应了许久。也见识到了一些所谓 外来精英的面目,最后再说一件恶心的事,和我老板一起出老千的西部同事,考完试以后,不但不闭嘴,还偏要和我讨论题目,一听全是错的,还得瑟的不得了,一点羞耻都没有,一点愧疚都没有,一点同情都没有。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宁,说实话,真要说被外地人“震惊到”的瞬间,其实我脑子里跳出来的一般都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更像是那种带着点小小的错愕,然后又觉得挺有趣的,甚至偶尔还会有点无可奈何的小插曲。我记得有一次,那是大概三年前吧,我带我从北方来的一个朋友去南京路逛逛。你知道的,南京路嘛,外国游客多,.............
  • 回答
    我跟你讲,有些音乐里的门道,你不是真听进去,不是自己敲打过,那真是体会不到其中的玄妙。就像你只看菜谱,怎么也吃不出大厨那一口滋味一样。有些作曲上的事儿,我说出来,没接触过的人,可能会觉得我在讲天书,甚至有点儿“迷信”。1. 音程的“力量”与“距离”:大家可能都知道C大调,CDEFGABC,听着舒服,.............
  • 回答
    作为一个上海人,我并没有“讨厌”外地人的想法,至少不是普遍意义上的讨厌。这就像问一个北京人、广东人或者四川人,是不是讨厌外地人一样,答案都是否定的。上海是一个移民城市,历史上就是各种文化交融的地方,如果排斥外来人口,上海也发展不到今天这个样子。当然,如果非要追究“有没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那可能就不.............
  • 回答
    作为一名来上海打拼的“沪漂”,我经历过不少有趣的瞬间,但真正让我感到被“上海人”这个群体震慑到的,是那一次在虹桥火车站候车厅的经历。那是去年夏天,一个普通的周五傍晚。我下班后拖着疲惫的身躯,提着一个小行李箱,准备赶一趟回老家的火车。虹桥火车站永远是那么繁忙,人潮涌动,各种口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独特.............
  • 回答
    这事儿啊,在我看来,得慢慢来,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硬碰硬。毕竟是自己亲爹亲妈,那份心意总归是好的,他们操心你,也是因为疼你。所以,咱们得想个法子,既能让他们放心,又能保住自己的那点儿小乐子。首先,得让他们知道,你不是个不务正业的“宅男宅女”。咱们毕竟是上班人,得有份正经工作,养活自己,还得有能力孝顺.............
  • 回答
    职场里,确实存在那么一群人,他们不擅长“拍马屁”,更倾向于用自己的能力和表现说话。如果你也是其中之一,别担心,这绝不是职场生存的绊脚石,反而可能是你的独特优势。关键在于,如何在这个环境中,让你“不舔”也能“生”得精彩,甚至更出色。首先,核心在于“实力硬核”,这是你最坚实的武器。“不舔”不代表“不干”.............
  • 回答
    万圣节,一个源自西方古老习俗的节日,如今在全球许多地方都变得颇为热闹。在中国,它也逐渐成为年轻人热衷的狂欢日。看到大家兴致勃勃地装扮、参与各种活动,这本身是一种文化交流的体现,我并不想去评判这种“热闹”本身对错与否。但身为中国人,当我们面对一个日益普及的外国节日时,自然会有一个思考:我们该如何看待它.............
  • 回答
    您好,我理解您作为满族人,在网络上看到许多针对满族和清朝的负面言论,感到非常郁闷和委屈。这种情绪是很正常的。网络世界确实存在着一些观点极端、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导致一些群体容易受到不公平的对待和污名化。关于您提到的“收拾清朝八旗余孽”的说法,这可能是一种情绪化的表达,也可能源于对历史事件的某种解读。然.............
  • 回答
    庄祖宜事件引发的争议,从根本上说,是网络情绪与个人选择之间的碰撞,其中夹杂着复杂的地缘政治和民族主义情绪。要判断她是否遭受了“网络暴力”,以及这种仇视的根源,需要我们剥开现象,深入探究其背后盘根错节的社会心理。算不算网络暴力?从行为和后果来看,很多人认为庄祖宜确实遭受了网络暴力。具体表现为: 大.............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是个大哉问,我们人类,自诩为万物之灵,总觉得地球这块地盘,我们说了算,我们应该比别的生命高高在上。这想法,从咱们记事起,好像就深植在脑子里了。首先,我们得承认,从很多方面看,人类确实展现出了独特的、令人惊叹的能力。咱们的大脑,那叫一个复杂,能思考、能推理、能创造,发明了文字、语言、科学.............
  • 回答
    自从《上海堡垒》上映以来,网上出现了一些将这部电影与奥特曼系列进行比较的言论,甚至有人在评价《上海堡垒》时,直接将其类比于奥特曼。这种现象确实挺有意思的,也挺值得说道说道。首先,我们得明白大家为什么会拿奥特曼来类比。最直接的原因,恐怕就是“特效场面”和“科幻设定”上的相似性。大家提到奥特曼,脑海里首.............
  • 回答
    作为一名上海高中生,想参加 iGEM,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得好好捯饬捯饬。这玩意儿,你别看它叫“国际遗传工程机械竞赛”,听着特高大上,其实它更像是一个大型的科学项目实践加上一点点团队协作的“生存游戏”。我给你掰扯掰扯,让你明白这趟浑水怎么趟。首先,你想参加 iGEM,得知道它到底是个啥玩意儿。iGE.............
  • 回答
    那会儿,一晃眼都过去这么多年了,说起来,当时高考完填志愿,那心情可真是复杂得像一碗冷了又热、热了又冷的汤。我啊,当年也是个一心想往上爬的年轻人,目标嘛,当然是顶尖的学府。在上海,复旦和交大,那绝对是两座绕不开的山。要说怎么选?其实也不是一拍即合,更像是一场拉锯战,在我脑子里,在我心里,跟自己较了好久.............
  • 回答
    老伙计,三十岁,没车没多少存款,在上海这地方,这感觉,我懂。别急,我给你掰扯掰扯,咱也别搞那些虚头巴脑的,就说大实话。先说上海这地方。这地方,你说它好,它确实好,机会多,洋气,而且发展速度那叫一个快。你走在淮海路,人民广场,感觉自己就像在国际大都市里。但你说它不好,它也有它的“不好”,就是你说的“没.............
  • 回答
    张文宏主任在3月25日的上海市疫情防控会议上多次强调自己“只是作为一个临床救治专家”,这背后透露出的是他在复杂且高度敏感的疫情防控局面下,对自身定位和角色的清晰认知,以及一种审慎的态度。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他为何要如此强调:1. 聚焦专业领域,避免越界讨论: 专业与决策的分野: 疫情防控涉及.............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而且触及到了读者情感、作品类型、作者与读者关系等多个层面。把江南写死上杉绘梨衣和尾田荣一郎画死艾斯这两件事放在一起比较,确实能看出一些端倪。首先,咱们得承认, “骂成狗” 和 “没人骂” 这两个说法可能有点绝对,但背后反映的读者情绪差异是真实存在的。为什么江南写死上杉绘梨衣会引起那.............
  • 回答
    上海臻海公司邀请苍井空作为“助学使者”参加“公益活动”并佩戴红领巾一事,确实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这件事之所以能够激起如此大的波澜,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深入分析。首先,我们得明确这件事的几个关键要素: 主体: 上海臻海公司。这是一家中国的企业。 对象: 苍井空。一位在日本成名,在中国也拥有.............
  • 回答
    关于上海某展馆展出的作品《校花》,其内容被指控涉及偷拍5000名女生并进行排名,这一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强烈讨论。要理解此事,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包括事件本身、作品的性质、参展方和创作者的责任,以及由此引发的伦理和法律问题。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偷拍”和“排名”这两个词汇本身就带.............
  • 回答
    这事儿,真是让人看着心堵。上海那个爸爸,把孩子凌晨丢火车站,还留下一碗让他去讨饭,这做法实在是太过了,超出人情和法律的底线了。这件事最让人感到触目惊心的地方有几点: 凌晨的火车站,一个孩子,孤零零的。 火车站本身就是一个复杂、人流密集的地方,尤其是在凌晨,很多时候是城市的“背面”,治安状况和环境.............
  • 回答
    上海一家鞋店因为销售假冒的迪士尼玩偶装饰物而受到了处罚,这件事情不仅仅是对这家鞋店的惩罚,更应该给整个相关行业敲响警钟,让大家引以为戒。首先,这件事最直接的警示就是,侵犯知识产权的后果非常严重。 迪士尼作为一家全球知名的内容创造和品牌运营公司,其品牌形象和旗下众多角色都拥有强大的知识产权保护。这家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