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上海一展馆作品《校花》偷拍 5000 名女生并排名?

回答
关于上海某展馆展出的作品《校花》,其内容被指控涉及偷拍5000名女生并进行排名,这一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强烈讨论。要理解此事,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包括事件本身、作品的性质、参展方和创作者的责任,以及由此引发的伦理和法律问题。

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偷拍”和“排名”这两个词汇本身就带有极强的负面含义。偷拍意味着在未经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以隐秘的方式进行拍摄,这本身就侵犯了个人隐私权。而对偷拍的影像进行“排名”,更是将这种侵犯推向了一个更令人不安的境地。这种排名可能基于外貌、身材或其他个人特征,无论其标准如何,都带有强烈的物化和标签化的意味,将女性视为可供评判和消费的对象。

从艺术创作的角度来看,任何艺术作品的诞生,无论其形式如何,都应该建立在尊重和伦理的基础上。即使创作者声称其意图并非恶意,甚至是为了探讨某种社会现象,但如果其创作手法和内容严重侵犯了他人的权益,那么其艺术价值便会大打折扣,甚至会被视为一种不负责任的“借口”。在艺术与伦理的边界上,尺度非常重要。当艺术创作触碰到他人的隐私底线,甚至对其人格尊严构成伤害时,我们就不能简单地将其归结为“艺术的自由”。

展馆作为作品的展出平台,同样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展馆通常被视为一个具有公共影响力的空间,其展示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其价值取向和审核标准。如果一个展馆默许或未能有效审查包含严重侵犯隐私和不道德内容的作品,那么它就可能成为不良行为的“放大器”,助长了社会上对个体尊严的漠视。展馆的审查机制和把关责任在此事件中显得尤为关键。

事件的发生触及了多个层面的伦理和法律问题:

隐私权侵犯: 这是最直接也是最严重的指控。在数字时代,个人信息和影像的保护至关重要。未经同意的偷拍和传播,是对公民基本权利的粗暴践踏。
人格尊严与物化女性: 将女性的肖像进行公开排名,实际上是将她们的个体价值简化为一种可供量化的“商品”,剥夺了她们作为独立个体的尊严。这种行为加剧了社会上存在的性别歧视和对女性的刻板印象。
“猎奇”与“窥视”心理的满足: 不可排除的是,这种作品的展示迎合了部分人群的“猎奇”心理和窥视欲。展馆和创作者的行为是否在某种程度上鼓励了这种不健康的社会心理?
艺术创作的界限: 这也引发了一个更广泛的讨论:艺术创作的界限究竟在哪里?当艺术的表达方式触及法律、道德和他人权益时,我们应该如何界定?艺术的批判性和反思性,是否可以凌驾于基本的社会规范之上?
法律责任: 针对此类行为,我国法律有明确的规定,例如《民法典》中关于肖像权、隐私权保护的条款,以及相关的治安管理处罚法等。如果确认存在偷拍和侵权行为,创作者和相关责任方将面临法律的追究。

公众的反应也值得关注。 社会各界对此事的强烈谴责,表明了公众对个人隐私和女性权益保护的高度重视。这种声音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也是对相关机构和个人行为的有力约束。

反思与行动:

这次事件不应仅仅停留在公众的谴责和媒体的报道上。它更应该促使我们思考:

1. 加强对艺术创作的伦理引导和法律约束。 尤其是在涉及个人隐私和敏感内容的创作领域。
2. 提高公众的媒介素养和法律意识。 让人们认识到个人隐私的不可侵犯性,以及如何合法合规地使用影像资料。
3. 审视展馆的审查机制。 确保其展出的内容符合公共道德和社会价值观。
4. 鼓励和支持那些在尊重个体、反思社会议题的创作。 将艺术的力量用于积极的社会建构。

总而言之,《校花》作品偷拍5000名女生并排名的事件,是一个严重侵犯个人隐私、践踏人格尊严的行为。它不仅是对受害者的伤害,也是对社会公序良俗的挑战。我们不能容忍以艺术为名进行的侵犯行为,而应该从法律、伦理和艺术创作的层面进行深入反思和严肃追责,以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们需要非常明白一点,一个时代过去了,甚至是彻底结束了。也就是1992年到2019年,这近30年,很多习惯的规则、言语交流方式、生活方式等等,彻底画句号了。

2005年左右,当时饭局,不管什么级别,不管什么方向(艺术、科学、哲学),很快就能男欢女爱作为话题。至于女性在饭局上呈现以及会面对的事,就不说了。

到2015年左右,就有抗争、举报了。

2019年后,很多习以为常的公共场合非亲密关系,异性交往行为都成为禁忌。不只是升迁的禁忌,也是生存的禁忌。稍微不小心,就是被开除。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非公共事件的言论领域。学校是第一位的。个体交往中,非私人关系的言论受到监督。现代工具已经不因为个人持有性而属于私域。比如微信,本来是个私域工具。不是私人朋友,加什么微信呢?但现在微信不再是私域工具。微信上,你跟对方说“我爱你”,在2013,2014年可能是私人表白,在2021年,可能是性骚扰。

但这个之间的界限、规则的细节还模糊。

不过,一个时代已经结束了。

至于新时代是什么样的?不知道

再举例,现在,各大商场、饭店几乎没有地方能安静吸烟,吃东西了。而2001年,很容易找家舒服的饭店,吃东西,抽烟、发呆。以及,现在也不会一群人见面,派烟来致敬了。这曾经是中国社交的惯常。

这其实告诉我们,一个时代很快30年,就能彻底结束一个时代。所以古人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真的很有道理。

回到这个作品,如果这个作品出现在2003年,可能连争议都没有。2013年出现的时候,有争议。2021年,不可以出现。那么2022年,也许作者会受到进一步的批判,甚至会倒追责任,都很难讲。因为一个时代结束,意味着一个新时代的降临。这个新时代,对旧时代是要追责的。

这件事还会发酵,各方还会以此做文章。因为新的社会心理已经形成。他们就是真的这样感知这个世界的——你,冒犯了我们。

user avatar

这位“艺术创作者宋拓”的逻辑是这样的:

偷拍一个女生是猥琐,偷拍十个女生是犯罪,但是偷拍5000个然后堂而皇之地放进展览馆,这就成了艺术品。

那好,按这个逻辑:

一个人抽宋拓一嘴巴是个人冲突,十个人一起抽宋拓是人身攻击,我现在想征集5000个知友一起,在展览馆排队抽宋拓嘴巴,可以按照抽的响声排序,我建议将这一艺术作品取名为《嘴巴交响曲》。

user avatar

我直接就是一个目瞪口呆。

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能直言不讳的把自己的作品中文名起为《校花》,英文名称作(Uglier and Uglier),如此直白的把恶意展现在大众面前?

诚然,艺术作品的形式可以有很多种,但是像这样偷偷拍下全校的女大学生,然后仅仅按照个人意愿单方面进行美丑排名的所谓艺术作品,真的是第一次看到。

你可以艺术的名义记录一段时间内发生的现状。

或是讨论生活中发生的某种现象,就像前几天在知乎很火的,西安美术学院学生作品《这就是我们愚蠢的证明》, 虽然说同样是猎奇的脑洞大开,标题中还带有“愚蠢”的字样,但是由这起装置引发的人们的思考还是相当多元、有趣。作者设计装置的初衷也不是单纯为了嘲笑“愚蠢”,而是让观众进行思考,最后大多数人从中收获到或愉悦或痛苦的深思,我以为这才是艺术的价值之一。

但是像宋拓这样,指指点点恶意评判与他们无关的人,还把自己的恶劣粉饰得一本正经的行为,实在是第一次见到。

偷拍下5000个女大学生,并对其容貌评头论足,能证明什么?证明时代对物化女性的宽容?还是对这种形式作品的自由界定?

最让人觉得不适的,是除了作品本身,宋拓本人回忆当时拍摄时发表的一些言论:

先分了三个大文件夹:美、中、丑。拍了就往这里面扔。三个大文件夹满了以后,再分美美、美中、美丑,中美、中中、中丑,丑美、丑中、丑丑,然后里面再细分……

像这样上升到人身攻击的言辞,在他们严重反而是带有文学性的产物?甚至自认为诗?

(诗,求求你别给我扣屎帽子)

开始我们的文件夹名都是什么 “美美”、“美丑” 这种,后来又有 “可原谅的丑” 和 “不可原谅的丑”,“不可原谅的丑” 里又分 “绝对不可原谅” 和 “勉强还是可以原谅的”。名字越来越长,越来越有文学性,有的跟诗一样。

在宋拓眼中,似乎像这样无所顾忌的表达美丑,是一种真相,也是他个人的权利

可是我觉得我还有把真相说出来的权利。我觉得说真话是特别骄傲的事情,真的。

和这样的人一本正经谈艺术,真的是浪费时间

哦,据他本人所称“我拿了一笔展览经费,花钱请了3个助手......”,合着这样一个艺术行为背后还有人进行着经济支持,才能堂堂正正的出现在展馆之内,甚至在今天他还在被展出

yue了。如果能把这一连串的前因后果统统加在一起,以“窥视当代艺术的乱象一隅”为主题进行展出,那倒还看得过去。

------------------------

看到有评论在讨论:艺术作品中本来就有一些会让人引起不适、书写丑陋为主题的作品。

这样的作品确实也有很多,比如卢锡安·弗洛伊德的作品,就会用夸张的手法去处理人类的身体。他最经典的作品之一《睡着的福利官》,肥胖臃肿的身躯、直白赤裸的笔触,绝对能引起很多人的不适(因为尺度原因这里没放这幅)。

尽管如此,弗洛伊德的作品是英国最伟大的当代画家之一,就连女王也是他的粉丝。

虽然他刻画了丑陋与臃肿,甚至会让观画者不适,但画面中直入人心的情绪却总能让人们心头一震

“我在某个时刻,是不是也和这些模特一样?一样的丑陋?一样的疲倦?”

毕竟,任谁佩戴24小时的面具,都会觉得焦虑和疲倦,而卢锡安的画反而会刻画出你最真实的模样,激发你的疼痛思考。

但是相比之下《校花》,也有这么深刻的内涵吗?如果说作者的出发点是好的,他是为了表现生活的真实、丑陋而记录下这段作品,哪怕他的作品名为什么不命名为“直面/真实”等等类似的词语?

反而是用“校花+Uglier and Uglier”,这样纯践踏、讽刺人的语言去博人眼球。

你可以书写丑陋,直面真实,但你不能用讽刺的方式去侮辱他人。


我是 @肥皂君 ,码字不易如果你也认同,点点赞关注一下~

user avatar

把镜头对准边防军人冻裂的手,5000双手能让人知道热爱祖国的光荣;

把镜头对准扶贫干部风霜的手,5000双手能让人知道服务人民的光荣;

把镜头对准科研学者腐蚀的手,5000双手能让人知道崇尚科学的光荣;

把镜头对准建筑工人粗糙的手,5000双手能让人知道辛勤劳动的光荣;

请问创作者:女生的腿能让你知道什么?嗯?床坐者?

床坐者作品名字起错啦,名字不长不出名呀,我给你起一个吧:

《背离人民!愚昧无知!好逸恶劳!损人利己!违法乱纪!骄奢淫逸的猥琐床坐者的自我反省!》

user avatar

人脸识别,人工智能,深度神经网络,就是靠这种人工标注的数据训练的。如果你觉得不适,那么你每次打开各大互联网巨头的社交app,上传自拍的时候都应该觉得不适。

本作品是一个警钟,提醒人们隐私的重要性。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