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上海一爸爸因孩子作业没完成,凌晨把孩子丢到火车站,走前还发个碗让他讨饭?

回答
这事儿,真是让人看着心堵。上海那个爸爸,把孩子凌晨丢火车站,还留下一碗让他去讨饭,这做法实在是太过了,超出人情和法律的底线了。

这件事最让人感到触目惊心的地方有几点:

凌晨的火车站,一个孩子,孤零零的。 火车站本身就是一个复杂、人流密集的地方,尤其是在凌晨,很多时候是城市的“背面”,治安状况和环境都不尽如人意。把一个年幼的孩子丢在这里,这本身就是一种极端的抛弃行为。想象一下,孩子在寒冷或漆黑的环境中醒来,发现自己被遗弃,那种恐惧、无助和绝望,简直不敢细想。
“让他讨饭”——这是何等的羞辱和打击! 留下一碗,让他去讨饭,这不仅仅是惩罚,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摧残。这让孩子在最无助的时候,还要面对社会的冷漠和白眼,让他觉得自己一文不值,甚至成为别人眼中的累赘。这种羞辱感可能会伴随孩子一生,对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造成严重的扭曲。
作业没完成,就能做出这种极端行为? 孩子作业没完成,这确实是家长需要管教的问题,但管教的方式有很多种,绝不应该是这种以伤害孩子身心健康为代价的方式。这反映出这位父亲在教育方式上存在严重的偏差,他没有意识到作为父母的责任,而是用一种极其暴力、冷酷的方式来处理问题。他把自己的压力和情绪,转化成了对孩子的伤害。

从几个角度来看这件事:

1. 作为父母,责任是什么?

父母对孩子最基本的责任就是保护和养育。即使孩子犯了错误,父母的责任也不是去摧毁孩子,而是引导和教育。这位父亲的行为,已经完全放弃了作为父母的责任,他没有保护孩子,反而将孩子置于危险之中。

2. 孩子成长中的心理创伤

孩子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这种被抛弃、被羞辱的经历,对孩子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他可能会因此产生严重的自卑感、不安全感、对权威的不信任,甚至对人产生疏离和仇恨。这种心理创伤,可能需要很长时间,甚至一辈子才能慢慢疗愈。

3. 教育的边界在哪里?

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成为一个更好的人,而不是成为一个被“修理”坏的工具。这位父亲的做法,已经完全越过了教育的边界,进入了虐待的范畴。任何教育,都不应该以牺牲孩子的尊严和安全为代价。

4. 社会和法律的介入

这种行为,已经不是简单的家庭矛盾,而是涉及到对未成年人的侵害。社会和法律有责任介入,保护这个孩子。相关部门应该对这位父亲进行教育,甚至追究其法律责任,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5. 这反映出的更深层的问题

这件事情的背后,或许也折射出一些社会现象。比如,有些家长可能承受着巨大的教育压力,当他们的耐心和方法都用尽时,可能会走向极端。但这绝不是借口。我们也要反思,当家长遇到教育难题时,社会是否有足够的支撑和帮助,比如心理咨询、家庭教育指导等。

总而言之, 这位父亲的行为,是极其冷酷和残忍的,是对孩子身心的双重伤害。我们不能容忍这样的行为,社会必须对此有所反应,保护每一个孩子免受这样的伤害。这件事也提醒我们,作为父母,肩负的不仅仅是抚养的责任,更重要的是爱的责任,是引导的责任,是守护孩子健康成长的责任。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绝了,看到这个新闻我就想起来,我五岁不到(00年还是01年)的时候,我妈因为我不好好打乒乓球,就给我送孤儿院去了。

当时我妈最好的朋友,是福利院的老师,所以她心大就把我送过去了(不是真的不要我),她当然没有告诉我,我当时的自我认知就是:“完了完了,妈妈不要我了,也来不及告诉去上班的爸爸我被丢掉了……”

福利院最多的是什么人呢,唐氏综合征的孩子,从一岁到十五六岁的都有。

我和他们待够了24小时。

至今都有心理阴影。

作为一个从小就精致爱干净到有点洁癖的处女座小女孩,我很小就有意识吃东西不滴油在衣服上,以及弄脏了手一定要洗洗才吃饭……

可怕的是,福利院的唐氏综合征孩子们,流着口水,手里不知道沾上了什么黑黑的东西,追着我满院子跑……(因为我是新面孔)

整个福利院那天估计都听到我的嚎叫了……

第二天那个阿姨就把我妈叫来把我接走了,我人生第一个通宵不睡的夜晚就是在福利院!!!

那个晚上想通了很多道理,第二天回到家之后,在我身上发生了肉眼可见的变化:

  1. 我妈让我做的任何事,比如送我去打乒乓球,上兴趣班什么的,但凡有考试有比赛,孩子之间有比较,我就要做到极致,并且想赢的概念特别清晰。
  2. 很听话,但是也很叛逆,我的性格非常地矛盾,一方面我是传统意义上听话的乖孩子,一方面在很多人生决断上,我非常有主见和规划,因为我总觉得等着我妈来安排我非常不靠谱。
  3. 亲情淡漠。我和父母的关系,没有那么亲密了,我会有意识地在和父母相处的时间里,加快自己独立的步伐,解决自己学习上、生活上的问题。
  4. 长大之后离开家去别的城市读书,和父母的联系就更少了,基本上我只会做了决定才会通知父母,而不是和他们商量着来,这一点在我自己兼职有收入之后更甚。
  5. 优秀但是冷漠。福利院的那一晚,让我很多年很多年之后依然会梦魇,我再也没有去过福利院,哪怕班级组织去献爱心什么的,我会想各种理由逃避。
  6. 不容易相信人。这一点包括后来谈恋爱都有影响,我觉得父母尚且会丢掉我,男朋友更别说了,大难临头各自飞是常理,也十分不相信自己会遇到爱情,然后结束这种孤独的状态。

以及我还有一点应激反应,这一点具体体现在,我在大学里去玩密室逃脱,黑夜被鬼快抓到的时候,可以嗷地一声跳上快两米的窗户……

这在正常状态下,是根本不可能的。

但我从5岁就知道把我逼到极限是可以有这样的爆发力的,因为求生意识,我五岁不到第一次爬树,就因为被唐氏儿追,3米都能上,宁愿在树上待着也不愿意下地的那种。

后来看《生化危机》,熟悉的感觉,五岁的孩子,看到唐氏儿,真的就以为被摸一下被亲一口沾上了口水,就会变得和他们一样了……

我妈至今不认为这是很大的事,我跟她提起她始终意识不到这件事对我产生的影响,又或者她不想承认。

我觉得这才是最可悲的,大人眼里的屁大点事,是小孩子世界天大的事,这种信息差,太可怕了。

新闻里的这个孩子只是乞讨了一个晚上,父母还被警察教育了,有没有留下心理阴影我不知道,但肯定知道警察能治他爸了……

有时光机的话,真想穿越回去找警察叔叔治一下我妈…带孩子一点耐心没有,不是暴打就是送福利院,我再性格开朗也被搞自闭了,要我说不能因为第一次当爸妈就以此作为借口,没做好准备没有耐心生啥孩子呢???

要我说,父母啥样孩子多半啥样(我就算是淘气也多半有遗传),也没看我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丢孩子呢?人孩子还多。

不说了,越说越气。


我在⬆️这个链接里,解释了我和我妈妈的相处模式,以及为什么把那么小的我送去打乒乓球……评论里很多说我妈妈不好的,虽然这件事给我留下了很大的童年阴影,并且后续影响伴随我一直到现在,但我还是爱我妈妈的哈,她也是第一次当妈妈,也只有我一个孩子,我可以理解她希望我有竞争力的急躁心理,因为她就是一个好强的妈妈,谁都不是完人,我也不是哈,把这个经历写出来就是想让更多的父母看到,然后避免极端的教育方式哈~

谢谢你们喜欢我的表情包!可以顺便关注我 @仙人球仙女 ——一个爱码字的程序媛!

user avatar

我就想知道,从这以后这孩子作业能不能按时完成。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事儿,真是让人看着心堵。上海那个爸爸,把孩子凌晨丢火车站,还留下一碗让他去讨饭,这做法实在是太过了,超出人情和法律的底线了。这件事最让人感到触目惊心的地方有几点: 凌晨的火车站,一个孩子,孤零零的。 火车站本身就是一个复杂、人流密集的地方,尤其是在凌晨,很多时候是城市的“背面”,治安状况和环境.............
  • 回答
    上海两名小学生打闹,结果演变成两名家长在学校门口“约架”,其中一人头被敲破,警方介入调查。这起事件听起来有些荒诞,但也真实地反映出一些社会现象和教育问题。事件的起因与经过: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事情大概是这样发生的。两个孩子在学校里玩耍,也许是在操场上,也许是在教室里,年龄尚小,不懂得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
  • 回答
    上海一名女子因为给外卖员差评而遭到威胁,外卖员上门砸门并进行死亡威胁,最终被警方拘留。这起事件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讨论,我们可以从多个层面来解读和看待它:事件本身及其恶劣性质: 极端行为的暴力升级: 这是一起由网络评价引发的线下暴力事件。原本只是一个消费者对服务质量的反馈,却演变成了一场严重威.............
  • 回答
    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也是最近网上挺火的一个话题,一个上海姑娘在网上吐槽,说自己家在上海有8套房子,总资产不到一个亿,但感觉生活“相当贫困”。这话说出来,不少人肯定觉得难以置信,甚至有点“凡尔赛”的意思。但咱们仔细想想,这背后可能还真有一些值得琢磨的点。首先,咱们得拆解一下她说的“8套房子”和“不到1个.............
  • 回答
    关于上海某展馆展出的作品《校花》,其内容被指控涉及偷拍5000名女生并进行排名,这一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强烈讨论。要理解此事,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包括事件本身、作品的性质、参展方和创作者的责任,以及由此引发的伦理和法律问题。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偷拍”和“排名”这两个词汇本身就带.............
  • 回答
    上海一位产妇在“捂月子”期间中暑身亡的事件,是一个令人心痛的悲剧,它再次引发了社会对于传统坐月子习俗的广泛讨论和反思。要详细看待这件事,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事件本身及悲剧的发生: 事件经过(据报道和普遍认知): 产妇在生下孩子后,遵循中国传统的“坐月子”习俗,进行了长时间的“捂月子.............
  • 回答
    上海一位孕妇自述在就医期间因重复核酸检测导致流产的事件,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全面看待此事,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包括事件本身的细节、各方可能的回应、社会对此事的反应以及从中可以吸取的教训。事件本身的细节(基于公开报道和当事人自述): 时间与地点: 事件发生在上海,具体时间点与当时上海的疫.............
  • 回答
    这事儿一出,真是让人又气又心疼。上海那家餐馆,号称“免费添饭”,结果环卫工大哥们去了,人家免费给添,添到第七碗的时候,老板突然变脸,不仅不添了,还对人家发脾气,说是“他们要打包带走”。听起来就挺魔幻的,对吧?免费添饭是招牌,是噱头,还是真心实意?这中间的界限,怎么一下就被打破了?咱们先捋一捋这事儿怎.............
  • 回答
    最近上海发生的一起事件,一个男人踩踏小猫致死,而警方则“予以思想教育”,这件事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很多人对于这种处理方式感到不解,甚至是愤怒。事件本身:残忍与生命消逝首先,我们必须承认,踩踏小猫致死本身就是一种极其残忍的行为。无论这只小猫是流浪的还是有主人的,生命都是宝贵的。用如此粗暴、冷酷的.............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也挺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就是上海那个姑娘,脚后跟被踩了一下,然后就非要报警、叫救护车,但有个前提,就是得她爸到场了才肯上救护车。结果去了医院一查,啥事儿没有,自己就走了。这事儿一出来,网上可炸开了锅了。大家看法也挺多元的。有的人觉得,这姑娘挺懂事的,知道疼惜自己,万一真有什么内.............
  • 回答
    上海地下车库发生的这起“天价”车祸,无疑是一场令人震惊的事件,其损失金额之高,以及潜在的复杂性,都引起了广泛关注。要全面看待这起事件,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其各个层面,并关注那些可能被忽视的细节。事件本身及其影响: 损失金额巨大: 预估损失高达千万人民币,这不仅仅是数字上的庞大,更是对涉事车辆价值、维.............
  • 回答
    听到上海这位男子理发后索要发票,却被店员辱骂“剪头都剪不起,你活着有啥意思”,我首先感到非常震惊和愤怒。这绝不是一种正常、应该出现的消费互动,更不是任何服务行业从业者应有的职业素养和待客之道。这件事,我愿意从几个方面来掰扯掰扯:1. 店员的行为:极致的冒犯与无底线的失格首先,这位店员的表现,用“离谱.............
  • 回答
    上海这位小伙子,婚礼前四天悔婚被判赔偿八万块,这事儿放在谁身上都挺不是滋味儿的,尤其是对双方家庭来说,都是件大事。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背后的事儿。首先,这事儿的核心是什么?是“悔婚”和“赔偿”。在中国传统观念里,订婚、结婚都是人生大事,尤其是婚礼前夕,各种准备工作都做到位了,双方家庭也已经有了很.............
  • 回答
    这事儿,说实话挺有意思的。一个城管出题给全球数学竞赛?这听起来就像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事儿,但仔细一想,又没那么意外。上海城管出题全球数学竞赛?这件事怎么看?首先,咱得承认,这事儿挺打破常规的。城管这岗位,大家普遍的印象就是管市容、管摊贩、解决一些街头巷尾的“鸡毛蒜皮”的小事儿。跟高深的数学、严谨的逻辑.............
  • 回答
    上海那个小区女童被撞身亡的悲剧,确实牵动了无数人的心。但随之而来的,是网络上一股对女童母亲的严厉批评,这让我感到很复杂,也引发了我很多思考。关于网友对女童母亲的批评,我觉得这背后有多重原因,而且很难一概而论。首先,“恨铁不成钢”心理。当看到一个无辜的孩子遭遇不幸,很多人会本能地想知道“为什么会发生这.............
  • 回答
    上海奶奶花 18 万克隆宠物狗:情感的深度与科技的边界上海一位奶奶花费 18 万人民币克隆了她心爱的宠物狗,这个事件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触及了我们对于生命、情感以及科技应用的深层思考。作为旁观者,我们很难不被这位奶奶深切的爱所打动,同时也会对这种做法是否值得、是否合适产生疑问。情感的维系:为何要克隆?.............
  • 回答
    这桩发生在新中国国际大都市上海的事件,确实让人扼腕叹息,也引发了许多值得深思的社会现象。一位女子在分手仅五个月后,精心策划了一场“三胞胎”的谎局,成功骗取了前男友十八万元人民币。这不仅仅是一笔钱财的损失,更是一种信任的摧毁,一种情感的欺骗,甚至可以说是对人性的恶意挑衅。事件的梳理与分析:首先,我们得.............
  • 回答
    这事儿,得好好说道说道。一位准妈妈,临盆在即,却被查出感染了乙流,结果在最需要医疗照护的时候,被医院以“不具备隔离条件”为由要求转院,而市卫健委的回应是“将核实”。听着就让人心里不是个滋味。事情的起因:首先,我们得知道,孕妇在怀孕期间抵抗力相对较弱,感染疾病,尤其是像流感这类呼吸道传染病,风险是要比.............
  • 回答
    这事儿啊,说起来可真够让人琢磨的。上海那位阿姨,手臂被车“擦”了一下,结果张嘴就要一百万,还撂下狠话:“我死了怎么办?”这事儿一出来,网上立马炸开了锅,大家的看法那是五花八门,什么样的都有。我个人觉得吧,这事儿得分几个层面来看。首先,从“被擦伤”这件事本身来说。 咱们得承认,汽车刮擦到行人,就算不重.............
  • 回答
    上海那起交警“绊摔”抱娃女子的事件,确实让人触目惊心,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反思。这件事最让人揪心的地方在于,一个本应维护秩序、保障安全的执法者,却以一种粗暴且具有潜在危险的方式对待一位抱着孩子的女性。从视频和相关报道来看,这位女子当时的行为似乎是不配合执法,或许是在进行某种抗议,而交警则采取了“绊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