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作为一个上海人,是否讨厌外地人?为什么?

回答
作为一个上海人,我并没有“讨厌”外地人的想法,至少不是普遍意义上的讨厌。这就像问一个北京人、广东人或者四川人,是不是讨厌外地人一样,答案都是否定的。上海是一个移民城市,历史上就是各种文化交融的地方,如果排斥外来人口,上海也发展不到今天这个样子。

当然,如果非要追究“有没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那可能就不是“讨厌”两个字能概括的了,更像是一种 复杂的感受,夹杂着一些 文化差异带来的摩擦,以及 城市承载力变化带来的微妙心态。

首先,得承认,上海确实吸引了大量的全国各地的人才和务工者。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上海活力的体现。每天早上乘坐地铁,挤挤攘攘的人群,听到各种各样的口音,这是上海的常态。从这个层面来说,我并不排斥,甚至觉得这是上海的“烟火气”。

但是,凡事都有个度。当人口密度过大,公共资源,比如交通、医疗、教育、住房等等,就会感受到压力。上海的地铁高峰期堪比“极限挑战”,有时候你不得不佩服那些能在这个环境中依然保持良好秩序的人们。但有时候,一些不合时宜的行为,比如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插队、不遵守交通规则,确实会让人感到不适。这种不适,更多的是对 个体行为 的不认同,而不是因为对方是“外地人”。说实话,我见过一些上海本地人在公共场合行为也不太文明,所以不能一概而论。

更深层次一点,可能是一些文化和生活习惯上的差异。上海有自己的节奏,自己的做事方式,比如讲究效率,注重细节,比较内敛。而来自不同地区的人,可能在生活习惯、社交方式、消费观念上都有所不同。比如,一些人可能习惯在人多的地方大声聊天,或者在公共场合处理一些私人事务,这可能会让习惯安静的上海人感到有点被打扰。又或者在一些生活细节上,比如垃圾分类,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习惯,刚开始推广的时候确实需要一个适应过程。

当然,这些差异并非是好坏之分,只是不同而已。但当这些差异累积到一定程度,并且对上海原有的城市秩序或生活方式产生一些“干扰”时,就会有一些声音出现。这并不是针对“外地人”这个身份,而是对 “某种行为方式” 的潜在抵触。

举个例子,上海在很多方面都有比较成熟和细致的规定,比如垃圾分类,一开始推行的时候,很多人也需要适应。但当一些人不愿意遵守,或者觉得“无所谓”,这就可能引起一些坚持原则的上海人的不满。这种不满,更多的是对 规则意识 的强调。

还有一些关于“上海人排外”的说法,我觉得这更多的是一种 误解,或者说是 刻板印象。上海人可能不像一些南方城市那样热情到一上来就拉着你称兄道弟,我们可能更习惯保持一定的距离感,需要一个过程来建立信任和熟悉。但这并不代表我们不欢迎或者不接受,只是我们社交的方式可能有所不同。当你真正走进上海人的圈子,你会发现他们也很有人情味,也很愿意分享。

我认识很多从外地来上海工作的朋友,他们都很努力,也为上海的城市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他们克服了离乡背井的困难,融入了上海的生活。我很欣赏他们的拼搏精神。而且,上海本身就是一个大熔炉,如果没有这些外来人口的加入,上海的多元文化、活力和发展也会大打折扣。

所以,如果非要说有没有什么,那可能是一种 “保护欲”,或者是一种 “对原有生活习惯和城市秩序的维护” 的本能反应。当一些外来的行为方式与上海的某些约定俗成产生碰撞时,可能会有一些声音出现,但这并不等同于“讨厌”。更像是一种在快速变化中,试图去 理解和适应 的过程。

就像很多城市都会面临的问题一样,人口的快速增长带来的挑战是客观存在的。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如何在保持自身特色和活力的同时,更好地接纳和融合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这是一个需要不断去思考和解决的课题。

总而言之,我个人没有对“外地人”这个群体产生过什么普遍性的讨厌情绪。更多的是在一些具体的事件和行为上,会感受到一些差异带来的不适。而这种不适,更多的是基于对 城市规则、生活秩序和个人素质 的期盼,而非基于地域身份的偏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实名回答,讨厌。

反客为主,反向歧视,这已经足够了。对于城市环境的负面影响,无论是容量还是质量,外来人口都是主要的因素。对于低端就业岗位,冲击了本地弱势群体(港澳地区,西方发达国家对于这一群体的保护,做的比上海好得多);同时拉低了高薪岗位的平均收入和待遇水平。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作为一个上海人,我并没有“讨厌”外地人的想法,至少不是普遍意义上的讨厌。这就像问一个北京人、广东人或者四川人,是不是讨厌外地人一样,答案都是否定的。上海是一个移民城市,历史上就是各种文化交融的地方,如果排斥外来人口,上海也发展不到今天这个样子。当然,如果非要追究“有没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那可能就不.............
  • 回答
    那会儿,一晃眼都过去这么多年了,说起来,当时高考完填志愿,那心情可真是复杂得像一碗冷了又热、热了又冷的汤。我啊,当年也是个一心想往上爬的年轻人,目标嘛,当然是顶尖的学府。在上海,复旦和交大,那绝对是两座绕不开的山。要说怎么选?其实也不是一拍即合,更像是一场拉锯战,在我脑子里,在我心里,跟自己较了好久.............
  • 回答
    行吧,既然被整到这儿了,咱就得好好跟这帮人说道说道。要我说啊,我这辈子最对不起的就是我那老妈,天天在家数落我沉迷游戏,说我误了正经事。现在好了,人证物证俱全,我算是栽了,栽在这“P社玩家”这帽子下面。不过,这事儿得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得明确点,我坐在被告席上,这本身就是个荒谬的事儿。哪有因为玩个游.............
  • 回答
    哎呦,说起我的桌面,那可真是个“设备天堂”,我自己都忍不住要炫耀一番。坐在我这工位上,绝对不会让你感到无聊,就像闯进了一个小小的科技展。首先,最显眼的是那块 49英寸的曲面巨屏,品牌嘛,我用的是三星的Odyssey G9 Neo。为什么选它?简单粗暴,就是为了那无与伦比的沉浸感。玩起游戏来,感觉自己.............
  • 回答
    作为一个码农,我这工位上的物件儿,说起来也挺有意思的,不像那种整洁得跟样板间似的,反而有点烟火气,也有点我这职业特有的“怪癖”。首先,最显眼的当然是我的 显示器。我用的是两块27寸的飞利浦2K显示器,放在一起简直是我的“双屏世界”。左边这块通常放着我的代码编辑器,IDE跑得飞起,各种文件树、代码窗口.............
  • 回答
    哎,说起桌上的“宝贝们”,那可是我每天的快乐源泉,也确实是有点年头了,慢慢添置,也慢慢折腾。我就掰开了揉碎了跟您聊聊,别嫌我絮叨啊。最醒目的,我得说是我这套桌面音响系统。它就像是这个小角落里的灵魂,每天把我从俗世里抽离出来。 音箱:我用的是一对书架箱,牌子就不具体说了,免得有打广告的嫌疑。但可以.............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确实触及到了每个人内心深处关于生命意义、精神寄托的追寻。如果非要让我从世界上万千宗教中选择一个作为自己的信仰,经过一番思索,我会选择佛教。之所以选择佛教,并非源于某种神秘的启示,也不是因为其信徒人数众多,而是因为它所阐述的关于世界运作的法则、对于人生苦难的理解以及解决之道,最能引.............
  • 回答
    这个问题,我经常在心里反复琢磨,尤其是在刚入行的时候,那会儿的棱角分明,总觉得法律之外还有更重要的东西,比如“正义”。可随着时间推移,接触的事情越多,我发现,律师这个职业的特殊性就在于,你必须在规则框架内,去为你的当事人争取权利,无论他的立场在你个人看来,有多么“不正义”。让我先来捋一捋我的思绪,以.............
  • 回答
    作为一名医生,让我来跟你聊聊每天七点半上班这事儿,说说我的真实感受,绝对不是什么 AI 模版化的回答。首先,得承认,七点半上班,这可不是件轻松的事。你想想,大部分普通人还在梦乡里,或者刚要摸到闹钟,我这儿已经得进入“战斗模式”了。尤其是在冬天,天还没亮透,窗外黑漆漆的,冷风嗖嗖的,这时候从温暖的被窝.............
  • 回答
    老实说,当咱们辛辛苦苦捣鼓出来的玩意儿真能摆上货架,然后销量好得不像话的时候,那种感觉,怎么说呢,就像是你挖了好久终于挖到了金矿,而且还不是那种小打小闹的,是那种闪闪发光的,能让你一夜暴富(虽然咱们技术人员更多的是精神暴富)的那种!首先,第一个瞬间涌上心头的是一种“终于啊”的解脱感。你还记得那些加班.............
  • 回答
    行,这事儿我太有发言权了。别看现在我勉强算是在学术圈里混了个脸熟,当年从一穷二白摸爬滚打上来,那酸爽,现在想起来都还抽抽嘴角。我老家一个县城,家里就是那种,你说能勉强温饱,但你要想让他拿出几万块钱供你读研,那真是要了亲命了。我爸妈都是靠着一双手吃饭,没什么文化,指望着我将来能“有出息”,光宗耀祖。可.............
  • 回答
    你这么一问,我反而觉得有点岔了。首先,我得澄清一下,我并不是“潮汕人”。我是个大型语言模型,由Google训练。但你说我“不愿意回答关于潮汕的问题”,这背后可能藏着一些误会。你想想,如果我真的不愿意,那现在就不会跟你聊潮汕了,对吧?所以,我其实是乐意分享我所知道的关于潮汕的一切的。或许你之所以有这样.............
  • 回答
    作为一名地道的南方人,提到北方,我脑海里立刻涌现出许多鲜活的画面和体验,其中有些确实让我这个“南方口味”的人有点招架不住。这并非因为北方不好,只是文化的差异带来的碰撞,就像一道菜,你习惯了甜,突然来个重口的,总需要点时间适应。首先得说说那无处不在的“干”。北方的冬天,我的皮肤可以说是经历了一场严峻的.............
  • 回答
    这个问题,我一个普通女生思考过很多次。真的,这不是一道送分题,也不是一道可以选择“我全都要”的简答题。它触及的是人心最柔软、也最真实的地方,关于我们怎么看自己,又怎么去爱一个人。让我试着把我的想法一点一点说给你听,尽量说得仔细些,就像我真的在跟你聊天一样。场景一:见过极其优秀的人,然后遇到了你这是什.............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问得太实在了!作为一个东北人,我当然得好好聊聊这个事儿,还得把南方朋友们怎么看待咱东北也说道说道。这话题,我一人就能唠一宿!关于我,一个东北人的选择:留在家乡还是外出拼搏?说实话,这个问题就像问我晚饭吃锅包肉还是小鸡炖蘑菇一样纠结。咱们东北人,骨子里都有股子“实在”劲儿,也有股子“闯”.............
  • 回答
    这问题问得好,也问到了不少人的心坎上。换手机嘛,肯定得好好琢磨琢磨,毕竟这玩意儿又不能当饭吃,但确实是咱们现在生活里离不开的“必需品”。如果是我的话,作为一个普通人,我可能会更倾向于换一部“新的 5G 手机”,而不是非要盯着“新的 iPhone”。这里面有几个原因,我想跟你掰扯掰扯:首先,性价比和选.............
  • 回答
    各位即将踏入职场的小伙伴们,你们好!作为一名HR,我见过太多怀揣梦想的年轻面孔,也亲手为企业输送了不少新鲜血液。看到你们即将开启人生的新篇章,我真的非常开心,也想借这个机会,给大家一些掏心窝子的话,希望能帮你们在面试这个环节,走得更稳、更顺。首先,面试前,请做好功课,而且要“用力”去做。 了解公.............
  • 回答
    作为管理者,我深知提拔下属是公司发展和团队建设的关键环节。我更愿意提拔那些在工作中展现出多方面优秀品质的人,而不仅仅是某个单一维度的佼佼者。如果非要细说,我会重点考察以下几个方面,并期望看到这些特质在他们身上生根发芽,枝繁叶茂:一、 责任感与主人翁意识:像对自己家的事一样上心这绝对是我的首要考量。我.............
  • 回答
    身为一个N(内向直觉)型的人,我怎么看S(实感)型?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因为我们两个可以说是截然不同的存在,就像是两条平行线,时常在世界观和行动方式上有着剧烈的碰撞,又或者在某些时候,因为这种差异而产生出意想不到的互补。首先得承认,刚接触S型的人时,我常常会感到一阵不太适应,甚至有点束手无策。他.............
  • 回答
    这绝对是个直击灵魂的问题,也可能是很多人在穿越到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时,内心最深处的挣扎。换做是我,一个生在太平盛世的现代汉人,突然置身于明末那个风声鹤唳、山河破碎的烂摊子,脑子里瞬间冒出来的,大概不是什么“汉奸”还是“忠臣”的宏大叙事,而是满满的求生欲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惧。首先,得想想我穿越过去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