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证明我国的扫盲工作任重道远;
第二证明所谓的“理性思维”跟是不是学理科没有任何关系;
第三证明大多数人只不过是借机输出情绪,至于事实是什么样根本不重要。
对号入座,清本美博,业内top实验组,几年前回国加入前东家(国企),解决了多项国产化关键技术,经济效应上亿,项目的事迹也上了好几次央视。
实际情况是到手的薪水和读博时候的工资差不多,做出来的东西全都要写外行领导的名字,升职上的话也只有老领导的女婿升了上去。干了几年还是在基层,虽然下面的技术都听我的,但是没卵用。
遂离职,见识了各种没下限的操作。
不是我不爱国,只是国内企业那些既得利益者不把你当后辈提携,只把你当成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工具人,没必要热脸贴冷屁股。
我最近在做抖音。
前些天,碰到一直播基地的老哥,场面搞得那是相当的大。
几千平,一百多个直播间。
他请我喝茶,提起了一个事儿
他们做的带货主播,所以合同几乎没用,因为人家可以不露脸直播带货的。
他坦言,主播太容易跑了,好不容易培训好,刚赚点钱,主播就跑去单干了。
然后,我给的建议就是,前期得一来就收主播的钱,别招聘。搞主播培训嘛,来一个收5980,干满半年就退噻。(因为他那边空着40多个直播间)反正一个成型的带货主播,过万很正常。
然后,他就又说,这里是长沙,不比杭州,杭州那边电商氛围足。
我就问他,那为毛要来长沙搞
他就说了句:“长沙这边,员工成本低”
当场就给我整不会了。
既要马儿跑,又不给马儿草。
最后的方案,就是我给他搞主播培训,钱归我,要是我培训完的主播,在那边干满半年,他再给退钱。
因为我清楚的知道,只要不收钱,来的都是一些乱七八糟的人。
有些个,培训个10来天,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我以前就做过一件非常蠢的事情,我免费拉了个群,供大家交流创业,结果来了一堆牛马,卵钱没有,天天喊着要别人带。
最后群就散了。
再看看现在这个问题,和这个老哥这事儿,不就一个卵样子???一边不想给钱,一边埋怨来的人不行。
为什么清华毕业的2万老哥,宁愿留在硅谷,不愿回国。
因为那边钱到位了噻。
与其指责这2万学生,真就不如想想,国家对于优秀人才的待遇问题。
因为我做了抖音,我才清楚的感觉到
现在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对人才,是真的非常不尊重的。
我们打开手机,就能随时看到那种,啥也不会,光扭着屁股,搞软色情的,年入几百万
就好比狗哥我啊,辛辛苦苦写回答。
写的再用心,都比不过一些小老妹儿漏个大腿,半个奶子,流量好。
真是让人失望啊。
相对于寒窗苦读,回头还被扣个“做题人”的帽子。
就因为不够纯真
有一种东西,叫滚雪球。
有钱——搞科技——赚钱——有了钱——请人才——有钱
形成了一个闭环。
再一个,这两万人才,他们读书时自备碗吃饭的。
又不是排队发碗
那最后,想端着碗,吃哪家饭,那不是他们的事儿咯。
与其用“爱国”的大棒,来敲打他们
不如咱们换位思考,要你,你会怎么选??
这个逻辑非常简单
就以现在的中国为例,人才他不都得往北上广深跑吗?
小城市注定人口流失,大城市铁定人满为患。
那这时候,来上一句
“你吗b的,怎么读了这么多书,不回来建设家乡啊,你个忘本的崽种”
你们觉得合理吗??
上次和我大哥喝酒,他有感而发
最后,如果不是那些人才跑出去,现在国内的内卷难道不是更加严重吗??
我站在了一个屁民的角度,回答的这个问题,没那么宏伟的理想,所以哪不对。
请不要喷我。
我是狗子
希望你幸福
首先,题主给的数据就不对。
清华大学每届本科生三千人,硕博研究生每届八千多人,每年毕业生人数上万,不是题主所说的“三四千”。
鉴于每年毕业人数这么简单的数据题主都能搞错,那么“两万多人留在硅谷”这个无来源的数据也没有什么理由让人们去相信。
所以对于这种问题,只能看都不看了。
请问题主分得清楚北京清华大学和台湾新竹清华大学吗?分清楚了再来谈。
2万人的说法有一手统计数据吗?还是自媒体无限套娃式的引用?
“留美不归”的尺度到底怎么算?如果参加过硅谷校友活动登记在册就算?还是在硅谷读书也算?还是毕业了在美国工作过两年就算?还是入了美国国籍,常年在美国工作的才算?施一公这种在美国读博,并且工作了很多年再回国的,还算不算留美不归?
据我所知,哪怕清华学生只是去美国交换一年,都可以加入“硅谷校友会”的,不主动退出的话,硅谷校友会会主动将他们除名吗?校友会的管理有这么严格吗?
这么说,贸易战之前,我们系核工程博士还有大把去美国访学一年的,人家现在可都在国内给国家做贡献呢。
不少人还保留着美国XX大学访学期间的学生卡和校园邮箱未注销,甚至登记在“清华学生美国XX校友会名单”里面没有及时退出,这些人是不是也成了某些喷子口中的“清华学生不爱国,用脚投票去美国”的例子?
什么叫当场打脸啊,哈哈。
九十年代的清华毕业生来答:
人数可能不准,但一定很多!当年我们班32名毕业生有11人去了美国。
二十多年过去,只回来两位,一个是学业未成被迫回国,一个被北大海外人材计划高薪挖回。
我们班当时在系里有个坏名声:最不上进的班级!本科时参加托福、GRE考试的不到十人(包括我),其他班都是半个班,三分之二个班操作留学。
今天来看,我们班无疑是成就最高的,上市公司高管数人,中层管理若干,北大、清华教授各一名。
在美同学,现今大抵是程序员、副教授、研究员、设备操作员,无一人进入管理层。五名留美女生,只有两人已婚,一名女生在班级群里说:父亲离世却无法回国,让自己患上抑郁症。
所以说,此一时彼一时,机会对所有人均是平等,有所得必有失去。美帝的高薪休闲和中国的广阔天地——只能二选一。对和自己选择不同的人,不嫉妒、不责难、不评判、给予祝福!
我相信他们在当时拥有的资源和条件中,选择了最适合自己的道路!
看了一下,基本上是被国内的高房价吓坏了。一个这样的学生总归是人才,但都不能靠自己的收入拥有一套房子,实在是可悲。美帝就是靠这个房子就把中国培养的专业人才收割了。
说起中国来,我们最耳熟能详的就是河山壮丽,地大物博。但说起房子来,就是寸土寸金,搞得和香港弹完之地一样。
北京一个差不多的房子连本带息1500万算平常,一年工资40万也算不错,就是这样还得不吃不喝40年。如果拿收入四分之一来算,就是160年。这和美帝差多少?这叫惊人无底线。这难道不叫剥削?
中国人绝大部分都是爱国的,都是勤劳勇敢的,他们并不是不愿意付出,只是不愿意给房叔房姐地痞流氓腐败份子打工罢了!收着人家的工资,睡着人家的女人,赚着人家父母的看病钱,还偷税漏税,这就算了,还满口的仁义道德,说着冠冕堂皇的漂亮话。
发明靠房地产拉动经济的人,不是极其蠢就是极其坏。一个国家能延续并且发展,靠的是人文精神,靠的是教育,有了这些,才有组织力,才有科学的发展,才有生产力,才有竞争力。
现在整个社会就是大的包租婆,一个爆发户,住着炫丽的城市,胡吃海喝,奢靡享乐,靠着房子坐地起飞,梦想着一劳永逸,本质上就是愚蠢的投机思想。
这么大的问题,没人管没人问没人想解决实际问题,没人承担责任,就是一笔糊涂账,全在混水摸鱼。
追更-------
确实有一部分清北的学生是出国深造,想提升自己的专业学术水平,达到一些个人成就。也确实有些人在这个思想的背后存在着,觉得外国的人文环境比较好。但得分析为什么。
他们觉得好,并不是代表着就不爱国了。他们是对国内的官场腐败和学术官僚这些事情,导致对国内科技氛围失去了信心。当然有人又会说,你认为不好就应该去改变他的话。一个科技人员怎么有能力改变这些呢?他们都是一些心无旁骛想搞科研的人!
尤其房地产时代,这种过热,更是催生了多少腐败?多少不公平?随随便便一查,就是几个亿的贪污!几个亿为啥不能投入到科研,更新一下科研设备或者发起一些科研项目呢?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经济领域又改变了人文,人文又加剧了学术官僚和腐败!各领域心浮气躁,假话连篇,无一幸免!而科技的发展又需要投入,国家有钱了,也大多会再投入到楼堂会所,跑马圈地,就是为了从银行拿钱。科研设备,科研人员待遇又改变了多少?国家有认真地投入资金进行芯片等研发吗?企业也就是拿了国家的政策补贴,脑子想得不还是房地产,不还是想上市圈钱吗?你看看这几年的概念炒成啥样了?一年一个元年,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新制造新能源,现在又是元宇宙,科技到了以年为单位就升级换代的程度了吗?不都是炒概念拿补贴炒股价吗?这些在科技人员眼里面都是笑话。
一些民营企业也是这样,让他们引进科研人才,自主研发,他们大抵不会这么干,因为来的慢。他们做的就是买买买,买各种设备还是进口设备,几千万上亿都是不眨眼。为什么?这还不是因为可以抵税,也能拿补贴,顺便抬升股价吗?如果让他们组建一个团队,增加点科技人员薪水,就各种事情。如果组建了,就各种着急,一遇到挫折,就各种挑剔。导致国内科研类岗位非常少。你说回来干嘛?为什么要去?难道就是回来跟这些人搞来搞去折腾不明白吗?
钱学森能回来,不是因为人家吃不了苦,你说茫茫大漠里工作能不苦吗?但是他们为什么回来?还不是因为他们看到祖国从上而下地万众一心的局面让他们建立信心了吗?那时国内有啥设备呢?设备也都是从旧货市场淘的二次组装的。
如果放到现在,科学家一回来,就看到舆论人文的肤浅,官场的贪腐,学术界官僚,为了一些评选私下四处搞动作是甚至大打出手,再看看这个匪夷所思的房价,再看看不学无术的人开着豪车四处炫耀等等,你说人家回来干嘛?!就是回来了,也没人支持他实现导弹梦想吧?!就会有一堆美帝代理人拿了黑钱,四处发文章说,我们不需要拥有自己的导弹,可以直接买或者靠美国保护的混账话。又说投入太大,不划算,影响了经济民生。如果坚持搞,又得面临间谍的干扰破坏。
一句话,心浮气躁,搞得了啥科技。
补充几个很多人谈到的地方吧:
参考资料
刚随手搜了一下,2000年的时候北大毕业生大概4000人,出国比率是20%,其中去美国的占78%。我估计清华应该也差不多,所以我就按16%的人去美国算吧。
2015的清华毕业生报告,总共6500人,出国率大概16%,去美国的大概占70%,所以这个比率算11%吧。
综合一下,1978-2015年,清华每年毕业生平均5000(感觉还要更少,毕竟扩招前没这么多人)。16%去美国就是800人,11%去美国就是550人。即使所有去美国的人都跑到硅谷去工作(很明显这不可能),也就20000到30000之间。
综上所述,我很怀疑2万这个数字不知是谁瞎编出来的……
我就不说硅谷,我说说工友。
早几年在美国搞设备安装,我们的美资项目承包商有一批山东籍工友,领的国内工资加一封境外补贴,雇主负责住宿交通。
住宿是一人一间带厨房的motel, 人多住不下的时候两人一栋美国常见的独栋平房,跟中介公司租来,里面哪怕一把勺子都不需要自己买。交通是安飞仕租车一人一辆丰田,买的最高险,所谓车子炸了直接换一辆那种保险。
补贴刚开始是工资以外一小时14到20刀,外加附加费。
后来涨了不少。
老美直说中国工人工作仔细还便宜,这个工资不公平,后来又一直加。
惊喜不惊喜?愉快不愉快?
哪来的钱呢?
这一段能借给让子弹飞姜导拍一部新的。
分包商刚开始会有一个预算,但是这个预算跟国内的预算不一样的,国内承包商超预算了自己贴,美国则协商。方法很容易,巧立名目,待遇升级。理由很简单,干不了,要加钱。不加?不加停工。停工还了得?于是大承包商加钱就加钱,你把依据给我,于是人马,车油,水饭,机械设备租赁,个人Ppe, 哪怕一张卫生纸,必须写进去。完了以后*35%(此数字浮动)管理财务费用,出来一个新价格,大承包商买单。
承包商拿到各分包商账单,汇总一下,再乘个系数加给甲方。
最终的甲方是头部高科技企业,有钱,花不完,造不完,每年苦闷。虽然如此,但是拿到账单肯定一惊。
尼玛为何有融资租赁汽车80辆?一个邮件来问。回复,我们可以将80辆小车换成两辆大巴,此举将产生交通事故施工队团灭风险,一旦不幸发生,贵方能否接受随之而来的延误工期及舆论风险。请尽快书面回复以方便我方调整通勤方案。 谁敢签字?谁敢拍板?过。
再看一条,为何现场有冰箱20台,且一台价格高达三千美元? 一个邮件去问,答:最近气温较高,现场除了需要大量饮水以外,工人配发冰冻马甲,且现场分散,需要20台。如需撤销,请致电欧撒,获取更佳建议。尼玛欧撒?谁脑子坏了去招惹欧撒?过。
下一条,80个男工人为何还有女厕所设置?答:可改为无固定性别设置,否则无法令公众相信我们也试图招募女工而暂时未到位。秒懂,过 。
下一条,这个维加斯酒店报销什么情况?为何会有八杆子打不着的项目?答:80个外国男工人在一个2000人口的小镇,若不安排轮休恐有负面新闻。艹,科目改一下,职业技能培训,过。
下一条,尼玛你当我傻?为何有小时工资为50元的本地合同工?你吃空饷?有本地合同工我们还要中国人干嘛?答:请咨询本地工会电话,头头还是个奥巴马.......尼玛别说了过过过。
下一条,80个工人为何一天消耗手套200副且单价达9.9美元。老子搞装修买一副用到今天还没坏。你当我傻?答:可以重复使用,但达到洁净度要求需安排清洗公司。或者使用较为便宜的一次性替换手套,一盒9.9元50副。不过需要取得欧撒授权。算了尼玛才2000刀一天的事情还是不要深究了。
下一条,捐款5万刀。啥杰宝捐款?是不是你吃了回扣了。答:一张某环保组织收据。艹,算了,惹不起,5万还是便宜。
林林总总出来一个天文数字。每项都合理。买单吧。
案子丢到CFO那里,如此这般一美化,一个绿色环保关爱工人妇女LGBT黑人和移民的高科技项目横空出世,资本界一片叫好。
叫完好,股价节节攀升,于是趁机发债,不用说AAA+,头部企业,绿色环保,世界顶尖,市值万亿,才发十亿债?够干啥的?买手纸都不够啊!让华尔街那么多投行给你卖十亿不得吃土,每家怎么样都得分点,下次才能更好合作是不是?发一百亿。几大头部投行先认购,再发动基金经理们认购。钱一到手,大行和经理们的钱如数奉还,散户的钱三七分账。下回到还钱时候再打包成资产包卖给外国投资者。那可是AAA级的,买到是他们修来的福气。
什么?有人质疑?
我们工友都是50一小时,人均一辆车。你质疑啥。
所以说,工友都这样了,清华的呢?那简直是前程似锦。401k账户直接跟AAA 级债券和头部企业股票挂钩,你说好不好?
大家都愿意去生活水平高的地方。
你把硅谷看到一个超级上海就行
你是甘肃农村的小镇做题家,在甘肃农村挣钱,还是去甘肃城市挣钱,你选甘肃城市,因为城市挣得多。
在甘肃城市和长三角、珠三角城市里面,你选长三角,珠三角城市。
有机会去工资更高、生活水平更好的硅谷。你选硅谷。
你抱怨中国人才流失,去建设美国,和甘肃抱怨自己人才流失,去建设长三角珠三角是一样的。
这个东西,你可以像以前一样用户口卡。
全国用粮票,毕业国家分配,甘肃的回甘肃建设家乡,去外地,没有粮票买不到粮食饿死你。
对应的就是大学毕业的,花了国家教育经费的。不给护照,不让留学,边控起来。
还有个办法是中国和西方关系恶化,除了公务签证,普通人根本就出不了国。
更好的办法是韭菜提前割。
在高考前就大搞学科竞赛,用普及性的数理化竞赛(全体在校学生参加,层层选拔,全国一张卷,分数排名),把聪明孩子先筛选出来。
聪明孩子,就别浪费精力在高考应试上了。
免高考上大学,这个诱惑可以吧。
提前把国防科技需求的专业学上,一路连读到博士,直接进军工研究机构。
军工研究机构放到环境比较好,房子便宜,人均收入比较低的地方(譬如威海)。这种优选出来的人,给别墅住,给公费医疗,给免费教育,给北京的高考名额,保障比较好的生活水平,收入拿北京上海深圳社平工资三倍,在研发机构当地的相对收入收入属于高收入。
J20的总师杨伟就是西北工业大学少年班提前割的韭菜。
如果这个韭菜不提前割,正常高考去C9,恐怕也就去美国实验室干活了。
说到底,都会从个人发展角度做出真实选择。
有人选择出去,有人选择留下都是考虑现实多种可能性的,都会做利益得失取舍。
为什么清华的学生出去会有争议?
因为你有得选了,在大家看来,你应该对大家的期待有所回报,对社会对国家。
当然,还会有很多人说凭什么?
这是我的自由,这是我的本事,你们有那本事吗?
然而,必须承认,所有在清北待过的,客观上享受国家和社会的优待,且不论更好的教育环境,更好的资源支持,包括社会声望带来的发展机遇溢价,都是享受到的好处,有太多的机会,只留给清北,或大量对清北开放,不承认这一点的,属于自欺欺人。
得到好处,要承担对价,没有什么是无缘无故的好,清北能有今天的地位,所依凭的是国家的大力支持,老百姓对学校、对学生有要求理所当然。
别想着什么都占,那种所谓的精致的利己主义,其实长时段来看,很蠢。你以为占了便宜,其实大家都看在眼里,你的上限被自己给拉低了。
是的,留在美国确实可以获得更高的薪水,更舒服的生活,还有人认为,这是基于道德乃至政治价值的选择。
呵呵。
这些都只是动机之一,说到底,还是因为自己认为选择了一条更适合自己的路。
同样有大量留在国内的清北人,我身边都是这种人。大家心里也有数,没有出去,选择留下,是因为我们觉得自己在国内有点盼头。
起点可能比留在外面的低,但上限会很高。这种上限也不是说就是一种必然性,它只是可能性。
为了这种可能性,你需要付出更多努力,需要去赌一把,说到底,是大家相信个人的发展可以和国家、社会的发展相向而行,可以参与到国家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甚至还有可能在某些环节中发挥一些重要作用。这是一种信念,追求的也是看起来比拿到手的实际利益更虚无缥缈。但是参与此种历史进程中所获得愉悦感、成就感,却是一种极高的回报,一种极其难得的心里回报机制。
留在外面,大概率是没有机会参与到这些进程之中的,上限已经被锁死,因为没法得到深层次的政治信任,融入主流,就是所谓做题家的思维陷阱。到了这一步,还在想着怎么服从别人的游戏规则,而是不去争取可能性。
我来分析一下,为什么不回国。
第一,大部分都还没有牛到像钱学森那样的程度。不是国家缺的紧要人才,就是可有可无那种。如果真做到钱学森那样还不回来,一是真有美国挡着,二是他真的认为自己是美国人。
第二,普通人才回国也是和国内码农竞争,996,何必呢?人家在美国过得爽呢。活少,钱多,轻松。至于为什么美国轻松,因为美国缺理工科人才。要不然,自己国内的人不用,用你?
有这个疑问的人,以为这些人回来,可以尽展所长,报效祖国……
现实里,他们回来就是九九六的社畜,还抢占其他人的生活和工作空间……
有些人活在真空里,对活在现实的人无法理解,也算是……人间悲喜并不想听……不是不相通,就是不想听
大多数清华北大毕业生,都是可交易资源,不是网友所说的“人才”。
你给足够的尊重,他们自然非常愿意为自己的国家效力,只要国内的工资达到发达国家的那么一半或者更少,他们就非常愿意回来。当然,如果国内连优质岗位都提供不了,工资开到被认为是羞辱自己的能力,那他们自然不愿意回来。
对未归国毕业生搞爱国的道德绑架,对回国毕业生又各种歧视收入和待遇,是很不可取的。大家辛苦读书拿PhD,首先是要为自己和自己的家庭提供体面的生活。指望每个人都无条件不论自己情况为国牺牲一切,是不切实际的。
说到这个,还是想和我们MSE的某位老师说一声,既然你自己都说“出国之后就会发现自己更爱国”,那么就不要在一些场合内涵出国的学生了。毕竟你也是UCSB+Harvard 2*2 postdoc然后回清华拿的tenure。
对哦,这个数据,它是真实的吗?拿一个未经核实的数据,去恶毒攻击一个你们到不了这个水平的群体,拿“爱国”去绑架诸位学生。最近吹捧美国的少了,在网络上制造节奏,以爱国为核心宣传各种牛鬼蛇神极右民粹甚至是军国纳粹,违背国家发展方向的言论也起来了,我不清楚这是Biden打钱了,还是社会矛盾激化了?
补充几句:
21世纪初的出国并不简单,政府会限制学生申请护照的行为,并且对所有出国的学生征收高额的培养费。后来这个政策被取消了,加上中国经济腾飞和西方08年次贷危机,大量中国学生得以前往美国。我觉得在开放国门,人才交流,科技创新方面,国家的技术官僚是相当了解自己政策所带来的结果。
不管怎么说,美国和欧洲的顶级学校的科研水平仍然在中国之上,产业资源也更加丰富。特别是对于天坑专业的学生来说,国内是真的没啥出路,而去欧美读书至少可能在自己对应的领域找到一份还算体面的工作。而且回国的也越来越多,只要国内能够顶住美国制裁,实现产业升级,一定就会有更多的人被吸引回国。
就拿我自己读的MSE来说,国内有那么多合适的对口岗位吗?国内的本科和PhD的整体培养质量又是如何的呢?清北PhD可以找到好的研发岗位,难道硕士们就该去下一级企业,看机器吗,拿着和大厂和quant们完全不匹配的工资?如果真的想做这个领域的话,大家都会想到不那么坑的地方去。
我个人认为“结清财政贷款”的政策阻碍人员的双向流通,一方面阻碍出去的,另一方面有能力出去的还会回来吗?如果社会都把经济考虑放在第一位,忽视大家立足社会的基本标准,大家都会如何看待呢?这会对出国的同学产生一种“缴清欠款”的感觉,同时可能会稀释出国同学对祖国的归属感。
我相信官僚们比群众更懂政策,而且大家提出的政策是中国此前十几二十年间实行过的政策。在中国,还是信奉现实主义的人更多一些。我敬佩能够无偿为祖国奉献一切的元勋们,但这不妨碍我不选择和他们一样的生活。大家还是要put yourself in others' shoes,不要那么慷他人之慨了,你们的行为可能和你们发表的言论是矛盾的。
这个问题的提问者,你寄吧谁?
好家伙,在我修改了问题描述对于数据来源进行质疑后,题主终于添加了初始来源。看完原文章,我终于明白一些谣言是如何产生的了——就是一些人乱解读数据!
数据的最初来源是:
曾经在一次演讲中,我国著名教授、国家智库成员金灿荣就说过:“仅仅美国加州的硅谷这个地方,就吸引了我国将近两万名的清华北大毕业生。”这是从加州在1978年到2015年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来的。
然后到了题主这里就是:
怎么看近2万名清华大学的毕业生留在硅谷?这么一算,约等于五六年白干了。
这两个中间差了什么呢?
1、来源是清华和北大,然后“北大”被你吃了么?我也不知道题主到底是为了保护北大呢,还是就是看不起。。。
2、“吸引”和“接纳”,以及“留下”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明星吸引了粉丝,不代表明星就要接纳粉丝,就要留下粉丝做些事情,OK?
这里的吸引大概是什么意思呢?我猜测指的是去过硅谷(工作过、学习过、交流过、实习过,甚至都不知道是否包括去旅游的……)。可以去过硅谷但是回国了啊!所以压根就不能得到相当于“五六年(学生没回)”这么一个结论。
3、就算学生没回留在了硅谷,也不等于就是“白干了”。爱国有很多种途径:比如疫情最早阶段有多少海外的口罩寄回国的?国内后来抗疫进行得很好,很多口罩不太用得上了,但是不能就此抹杀功劳。还有,这么多人留在美国拿高薪还不996,没有福报,不是等于敌后破坏么?
其实清华也有近一半的毕业生留在北京。
不要只看一个点,要看分布。
那些口口声声“精致利己主义”,或者“什么什么不在乎”,正是这种人,习惯性慷他人之慨,极尽挖苦之能事,耍嘴皮子扣帽子一流。到了工作岗位上,这种人正是那种“事情不会做,只会耍嘴皮子的”——这种人肉眼可见的多,人家才不敢回来。
你以为清华(不管哪个名校)毕业生没有圈子的?包括任意一所藤校也是有华人圈子的。一个回国的都没有吗?
发展好不好,吹不出来的。圈子里会传的,比如说:谁谁谁回去了,头两年以为意气风发可以大施拳脚,结果没想到老板也就拿他当牛使,同事间宫斗斗不过,累死累活功劳都要分给别人。周围的人事情不会做,但马屁拍的溜,比他爬得快,还有几个关系户等着蹭成果,同事之间背地里还联合排挤他:“清华毕业、藤校海龟,也不过如此嘛”。所以现在很憋屈。
就这样一个例子,能吓退几百个有志回去的。更何况回去三个里两个都是这样,剩下一个混的好是家里本来就有关系的。人生是自己的,都研究生毕业了,有几个五年耽误的起?
有些东西不用自欺欺人,想要一片立足之地,哪个城市均价比湾区低了?
提问意思叫你们开批斗大会的,结果开成吐槽大会了,也是尴尬。
这些人留在中关村也没事干的。回国也没有用武之地。我国人才一点也不少,仅仅是南京师范大学就至少有我一个人才,但没工资,导致我也不得不考虑去别处谋生了。
不止是清华,三本也有不少留在硅谷要饭。
不润咋办?
你认为不好就应该去改变它?
那些想改变它的人,早被它改变了。
用脚投票。
在MIT读书的印度小哥:我们都是被IIT淘汰的失败人士,才被迫花钱来MIT读书;
在湾区搬砖的清华校友:我们都是清华里挤不进前70%留在体制内机会的人,才来被迫湾区搬砖糊口。
还蛮好奇题主提问的目的的呢。
毕竟也是一个吃留学,求职,留学求职饭的人。搞这么个问题,是为了拿优秀提问者?吸引别人关注你?还是….
或者是你觉得丑国木有它的母国nb?
反正你不会对国外找工作一无所知,对大家追求自己的生存生活一点儿都不理解吧?
感觉你可以帮大家在丑国找工作,别盯着清北这帮人,他们校友多,相互内推就可以去硅谷了。你盯着那些非清北的,这可是一口肥肉。到时候挣到钱,分我点哈。就冲着我给你打开思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不是。
我对大家找什么工作,在哪里这种事情一般都不会在意,nb的人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我们乡下人就只能待在大山里。
你如果非要问为什么?我告诉你个故事。
从前有一堆小燕子,飞来又飞去。有一天,有人就问小燕子,你为啥老是飞来又飞去。
小燕子说:
管好你自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