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当时世界上最具实力的国家,基本上也就是八国联军里的八国:英、美、法、德、俄、日、奥、意。
在这八国里面,沙俄跟奥匈半斤八两,日本还没完全发展起来,意大利比沙俄再差些。
也就是说,沙俄前面的“一流国家”也就是英美法德四个国家而已。
看看后来的一战和二战,前者主要是英法俄VS德奥意,后者是主要是德意日VS美英苏,俄罗斯自始至终也都还是这个圈子里的人。
另外,如果单纯从科技方面来看,俄罗斯在当时世界上的实力也不算差。比如在沙俄时代,巴甫洛夫、梅契尼科夫拿到了诺贝尔生理学奖,而中国要拿到这个奖项已经是100年之后的事情了。
翻译成做题家体系:沙俄大概是市重点理科实验班倒数,总分不高是因为英语语文稀烂,理科还拿过省队二等奖;
英美法就是实验班前几名,文理均优,省队国家队都有拿奖;
日本相当于平行班前几名,总分年级前列,竞赛没拿奖但削尖脑袋想进理科班;
中国(大清)是读的隔壁普高,虽然也算努力学习过了但还是差人家几十分。
所以你普高去评价市重点的倒数是不是也算僭越了?
很简单,因为沙俄从来就不是二流国家。
自1861年废除农奴制后,俄国资本主义有了较大发展。如1861-1913年间,钢铁年产量由32万吨增至491万吨,但同期德国为1760万吨,居世界第二位;煤炭由37万吨增长至3.6亿吨,德国为2.7亿吨;粮食总产量8700万吨,是德国5倍,石油由0.2万吨増至680万吨,铁路里程7万公里,比德国多出1.3万千里,总里程仅次于美国。
在瑟该·维特(Sergei Witte)伯爵任财政大臣(1892-1903)期间,俄国工业更是经历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维特视察了跨西伯利亚铁路的建设,通过改革商业法律促进俄国的现代化,保护新兴工业,支持轮船公司,创办航海和工程学校。他邀请外国投资者来俄国投资并带来专业技术,鼓励储蓄银行的创立,增加国内的投资资金。
到1900年,俄国向世界提供了一半以上的石油,钢产量跃居世界第四位,仅次于美国、德国和英国。经过维特的努力,俄国还拥有了庞大的煤炭和钢铁工业,政府对武器的需求支撑着庞大的军火工业。虽然工业总产值方面,沙俄却只有德国的三分之一。但是放眼全球,也是位居世界前五之列。
问题是俄国的大工业是靠出口粮食和石油换来的,可俄国的农业到一战前保留着短期农奴制,农业技术水平低下。据1911年统计全国只有铁犁420万把,铁耙不到50万个,几乎没有什么农业机械,而仍以1000万把木犁和2500万个木耙为主要农具。
一战打响后,这种短板立刻显现。随着上千万农民被征发入伍,原本的小农经济立刻破产,土地荒芜,牲畜被宰。进而导致工业凋敝,物价飞涨,一卢布只相当于原币值十戈比,失业大增。尤其到1917年冬季情况更为严重,由于铁路停运,各城市补给中断百姓士兵挨饿受冻,革命烈火一点即燃。
俺没啥文化,不懂大道理。强不强,就看一条:人是往外跑,还是往里跑。一个地方,听说很强,就是人都想逃走,怎么都讲不通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