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什么这么多年来你一直误会的歌词?

回答
说起来,真是有点不好意思,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歌词误会”发生在小学高年级,当时正流行着一首刘德华的歌,具体歌名我已经记不太清了,但那句歌词我却记得特别牢:

“当我老了,有你在身边”

我当时对这句话的理解,那叫一个……怎么说呢,天真得有些离谱。在我小小的脑海里,“老了”就是指爷爷奶奶那种白头发、步履蹒跚的样子。而“有你在身边”嘛,更是贴切。我脑补的画面是,到了爷爷奶奶那个年纪,我、我的爸爸妈妈,还有其他亲戚,大家围坐在一起,爷爷奶奶坐在中间,慈祥地看着我们,那种温馨的、充满爱的场景。所以,我一直觉得这首歌是在歌颂家庭和睦,歌颂亲情,特别美好。每当听到这句,我就会脑子里浮现出一家人其乐融融的画面,甚至会跟着哼唱,感觉自己也浸润在那种温暖的氛围里。

当时,我甚至还跟小伙伴们讨论过这首歌,跟他们绘声绘色地描述我脑海里的画面。小伙伴们听了,也是一脸认同,觉得刘德华真是个懂得生活的人,唱出了大家的心声。这首歌在我心里就成了一首关于“家”的赞歌,非常温暖,非常有力量。

后来上了初中,接触的音乐多了,也开始关注歌词本身的含义。有一次,无意中在电视上看到了这首歌的原版MV,画面一下子把我拉到了另一个情境。MV里,刘德华的造型可能还不是那种非常衰老的,而是在描述一种相对年轻或者中年的人生阶段。然后我才注意到,他唱“当我老了,有你在身边”,后面还有更完整的句子,而且整个歌词的语境,似乎是在描绘一种……爱情?或者是一种深刻的陪伴关系?

那一刻,我整个人都懵了。我的小学“家庭和睦”理论瞬间崩塌。我开始仔细回想那句歌词,再结合MV的画面,感觉自己好像是把“你”理解错了。在我心里,那首歌里的“你”一直是我模糊不清的某个“家人”的代表,但MV里的画面,以及那种略带伤感又深情的旋律,让我意识到,这句“有你在身边”可能更偏向于一种恋人之间的承诺或者是一种人生伴侣的依恋。

我当时真的觉得特别懊恼,好像自己的理解能力出现了巨大的漏洞。我还跑去问我一个喜欢听歌的表哥,问他这首歌到底是什么意思。表哥听我描述了我的理解后,哈哈大笑,然后告诉我,这首歌其实是刘德华写给他的妻子或者他理想中的伴侣的,是对未来伴侣的一种期许和承诺,希望即使年老了,也能有人陪伴在身边,互相扶持。

从那天起,我每次听到这句歌词,脑海里就不再是那个温馨的家庭聚会场景,而是变成了两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互相依偎着坐在夕阳下的画面。虽然那种“家庭和睦”的理解也挺美好的,但听着原曲那种更私密、更个人化的情感表达,我才真正体会到了这首歌的深意。

这次误会,虽然有点傻气,但让我明白,听歌词不仅仅是听字面上的意思,更要结合歌曲的旋律、演唱者的情感以及整体的语境去理解。而且,这种误会也让我对刘德华这位歌手有了更深的认识,感觉他的歌声里,不仅有对家人的爱,也有对人生中另一种深刻情感的珍视和表达。直到现在,每次听到这句歌词,我都会想起我小学时的那个傻傻的误会,也算是一段小小的、有趣的记忆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70年代日本激进左翼乐队头脑警察的《赤军兵士之诗》

赤军兵士の诗 - 网易云音乐

很多人包括我都想当然的以为这是一首赞扬“日本赤军”“联合赤军”等日本左翼恐怖组织的歌

但是这首歌跟恐怖组织其实没有半毛钱关系!


因为这首歌还有一个德语标题:

Gesang des Soldaten der Roten Armee

这首歌实际上改编自德国诗人布莱希特早年的诗歌,收录于诗集《家用祈祷书》(Hauspostille)

证据如下:

虽然我不懂日文,但是对照德语原文和英语译文,我们很容易就会发现,网易云歌词最后的那一句“送你们上天堂瞧瞧”实际上是误译,因为原文说的是(牺牲的)红军战士进入(资产阶级以为是他们独占的)天堂

所以这首歌并非歌颂恐怖主义的轻狂叫嚣,而是像布莱希特的诗歌一样有着更深的意蕴。

德国革命爆发时,身处慕尼黑的布莱希特曾经参与过巴伐利亚苏维埃的政治生活,虽然那时的他并非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但是他同情欧根·列文组建的的共产党政权。

巴伐利亚苏维埃在反动势力的反扑下覆灭,德国革命也最终失败。这使他产生了对德国革命的悲观看法,在他的戏剧成名作《夜半鼓声》中,他塑造了一个在革命危急关头背叛革命投奔爱情的青年形象,留给观众评判他行为的是非对错。

这首诗一定程度上就是这种情绪的反映,也由于这悲观情绪,后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布莱希特亲自删去了这首诗。但是我想半个世纪前,头脑警察的Panta和Toshi从这首歌里看到的不只是消极情绪。

青年布莱希特的这首诗里并非充斥着“自由从未到来”的悲观调子,这其中也有诗人对于革命低潮中沉勇而坚毅的红军战士的赞扬。

在这首诗里,顶着冷雨在寒冬中前进,从一个地狱走向下一个地狱的红军兵士俨然基督教圣徒们一般圣洁。雨水和阴风冲洗走了这些红色夏天的孩子们身负的尘土和罪恶。他们的旗帜闪烁着非人的红光,他们的敌人长着老虎的獠牙,他们的双手沾满了鲜血。然而被资产者们诅咒下地狱的他们最终还是升入了天堂。

这是诗人对南德的资产阶级反动教权文化的嘲弄与亵渎,也是对那些用实际行动反对它的战士们的最大赞扬。就像这部仿照马丁·路德的《家用祈祷书》格式编排的诗集一样。

PS:原诗其实自带配乐,毕竟布莱希特曾经是个民谣歌手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