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客观发展规律是否会导致决定论?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深刻且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哲学、科学和我们对现实的理解。简而言之,客观发展规律本身并不必然导致决定论,但它们是决定论最核心的论证基础之一,并且在很多情况下,被视为决定论存在的有力证据。

为了详细阐述,我们需要先理解几个关键概念:

1. 客观发展规律 (Objective Laws of Development)

客观性 (Objectivity): 指的是这些规律不依赖于人类的意志、意识或感知而独立存在。无论我们是否知道、理解或相信它们,它们都在起作用。例如,万有引力定律在人类发现它之前就已经存在并影响着天体运行。
发展性 (Development): 指的是这些规律描述的是事物在时间中的演变、变化和生成过程。它们揭示了事物如何从一种状态过渡到另一种状态,以及这种转变的模式和方向。
规律性 (Lawfulness): 指的是这些发展不是杂乱无章、随机发生的,而是遵循一定的、可预测的模式和规则。这种规律性使得我们能够理解、解释和预测事物的行为。

这些规律可能存在于自然界(物理规律、化学规律、生物进化规律)、社会领域(经济发展规律、社会结构演变规律)以及心理领域(认知发展规律、行为模式)。

2. 决定论 (Determinism)

核心观点: 决定论认为,宇宙中的一切事件,包括我们的思想、情感和行为,都是由先前的事件和支配这些事件的规律所完全决定的。换句话说,在任何一个时刻,宇宙的状态都完全由其前一刻的状态和支配它的普遍规律决定。如果知道了任何时刻宇宙的全部状态以及所有支配它的规律,那么理论上就可以准确地预测未来的一切,并且过去也是完全确定的。
主要形式:
因果决定论 (Causal Determinism):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形式,认为每个事件都是由其先前的原因所必然引起的。
逻辑决定论 (Logical Determinism): 认为所有命题(关于过去、现在或未来的)的真理性都是预先确定的。
神学决定论 (Theological Determinism): 认为上帝的预知或预定决定了一切。

现在,让我们来探讨客观发展规律与决定论之间的关系:

A. 客观发展规律如何支持决定论?

客观发展规律为决定论提供了重要的论证基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普遍性和必然性: 如果存在普遍存在的、支配一切的客观发展规律,并且这些规律具有必然性(即在相同条件下必然导致相同结果),那么就可以推断,每一个事件的发生都是这些规律作用下的必然结果。例如,物理学的牛顿定律描述了物体运动的普遍规律,如果将这些定律应用于宇宙的初始状态,理论上可以推导出宇宙的未来演化。
2. 可预测性: 规律性的存在使得事物的发展具有一定程度的可预测性。决定论者认为,这种可预测性并非巧合,而是源于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已被规律所固定。规律越是精确和普遍,决定论的论证就越有力。
3. 去除偶然性: 决定论者通常认为,所谓的“偶然性”或“随机性”只是我们对事物规律了解不充分的表现。一旦我们掌握了所有相关的客观发展规律,就没有真正的偶然事件。事件的发生是“注定的”,只是我们可能不知道决定它的全部原因。

B. 客观发展规律是否必然导致决定论?

这里的分歧点开始出现。尽管客观发展规律为决定论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但它们并不必然导致一种“硬决定论”(hard determinism)。主要的争议点在于:

1. 规律的性质和范围:
规律的完全性: 我们是否能够完全掌握宇宙中所有层面的“客观发展规律”?科学的进步不断揭示新的规律,但我们能否确定我们已经穷尽了所有可能存在的规律?
规律的确定性 vs. 概率性: 许多现代科学,尤其是量子力学,揭示了一些事件的发生可能具有概率性,而不是绝对的确定性。例如,量子隧穿效应,一个粒子在没有足够能量的情况下穿越势垒的概率不是零,但具体何时发生是不可预测的。如果这些概率性是宇宙最基本的层面,那么决定论就面临挑战。
因果链的完整性: 即使存在确定性的规律,我们是否能追踪到所有相关的因果链?在一个复杂系统(如人类社会或生物体)中,因果关系错综复杂,可能存在“蝴蝶效应”,微小的初始差异可能导致巨大的结果差异,使得长期预测在实践中变得不可能,尽管理论上是确定的。

2. 自由意志的辩护:
兼容论 (Compatibilism): 一种主流的观点是“兼容论”,它认为即使存在决定论,自由意志也是可能的。兼容论者认为,自由行动是指一个人的行为是根据他自己的意愿、信念和价值观产生的,即使这些意愿、信念和价值观本身也是由先前的因果链决定的。只要行为不是被强迫的、外部强制的,那就是自由的。在这种情况下,客观发展规律并不与自由意志冲突。
非决定论 (Indeterminism): 另一些哲学家认为,如果宇宙存在真正的随机性或非决定性因素(如量子不确定性),那么决定论就不成立,这为自由意志留下了空间。然而,他们也需要解释这种非决定性如何能产生有意义的自由意志,而不是简单的混乱。

3. “发展规律”的内在含义: “发展规律”本身并不必然意味着事物的未来是“已经写好”的。它们更像是描述事物如何演变的规则,而不是规定事物必须如何演变的命运。例如,生物进化规律描述了自然选择、遗传变异等机制,但这些机制在面对环境变化时,其具体演化路径并非事先注定。不同的环境刺激可能导致不同的演化结果,而环境本身也可能受到一些随机因素的影响。

C. 案例分析:

物理学:
经典物理学 (牛顿力学): 非常接近决定论。如果你知道一个物体的位置、速度和受力,你可以精确预测它未来的运动轨迹。
量子力学: 引入了不确定性和概率性。例如,放射性衰变的半衰期描述了大量原子衰变的概率,但无法预测单个原子何时会衰变。这使得微观层面的“决定性”受到质疑,并为一些人提供了支持非决定论的论据。然而,也有解释认为量子行为在更深层面上仍然可能是确定的,只是我们目前的模型无法完全捕捉。
社会科学:
社会科学规律(如经济学中的供求关系、人口增长规律)揭示了社会运行的模式和趋势。但这些规律往往是统计学上的、倾向性的,并且容易受到人类行为的干扰和修正。人类的决策、创新和社会运动可以改变既有的“发展规律”,这使得社会领域的决定论论证变得复杂。

总结:

客观发展规律是决定论的“基石”。 它们提供了事物的可预测性、稳定性和因果联系的证据,这是决定论论证的核心。如果不存在规律,或者规律是完全随机的,那么决定论就难以成立。
然而,客观发展规律不必然“导致”决定论。 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理解这些规律的性质、范围和确定性,以及是否存在非决定性的基本过程(如量子力学中的某些解释),以及我们如何处理复杂系统中的因果关系。
自由意志与决定论的关系是核心争议。 兼容论者认为,即使世界是决定论的,人类行为的自由性(基于内在动机而非外在强迫)仍然可以存在。非决定论者则认为,真正的自由意志需要宇宙存在非决定性的因素。

因此,与其说客观发展规律“导致”决定论,不如说它们“为决定论提供了最有力且最广泛支持的证据和论证基础,但也因此成为质疑决定论的焦点”。最终,决定论是否成立,以及我们如何在理解客观发展规律的同时理解自由意志,仍然是哲学和科学持续探讨的问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算力不够就别妄谈什么决定论;

2.量子力学直接断了你决定论的后路。


另外如果想深入探讨决定论的问题,可以查看以下回答:

有可能我们已经死了,却感觉还活着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深刻且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哲学、科学和我们对现实的理解。简而言之,客观发展规律本身并不必然导致决定论,但它们是决定论最核心的论证基础之一,并且在很多情况下,被视为决定论存在的有力证据。为了详细阐述,我们需要先理解几个关键概念:1. 客观发展规律 (Objective Laws of Dev.............
  • 回答
    好,咱们来聊聊王一博和肖战,这两位年轻人,在当红炸子鸡之后,未来会怎么走?这话题可不小,涉及到娱乐圈的方方面面,得掰开了揉碎了讲。从“顶流”到“实力派”的转变:这是必经之路首先得承认,他们俩都曾是那个用“顶流”来形容都不为过的位置。但“顶流”这碗饭,你不能永远吃下去。娱乐圈迭代太快,粉丝的热情虽高,.............
  • 回答
    要评价小米等手机厂商压低整体市场利润,对中国手机产业发展是利是弊,需要从多个维度、长远和短期去审视。这并非一个简单的“好”或“坏”能概括的问题,而是一个充满复杂性的博弈过程。首先,我们来看看小米等厂商压低利润可能带来的“利”: 加速市场洗牌和优胜劣汰: 过去的中国手机市场,充斥着大量品牌和产品,.............
  • 回答
    “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前沿”这个说法,本身就带有一种宏大的、甚至有些形而上的色彩。要客观地评价日本和北欧等地是否处于这个“前沿”,我们需要将它拆解开来,从不同维度进行审视,而不是简单地给出一个“是”或“否”的答案。毕竟,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多维度、复杂且不断演变的,很难有一个单一的标杆来衡量。从物质文明和科.............
  • 回答
    要客观地分析两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我们需要跳出任何预设的立场或情感偏好,深入探究一系列关键指标和影响因素。这不仅仅是数字的堆砌,更是对两国经济运行逻辑、发展模式、政策导向以及它们所处的国际环境进行全面、细致的审视。以下是一些详细的分析方法,旨在提供一个客观、深入的视角:一、 宏观经济绩效的量化比较:基.............
  • 回答
    波音 7x7 系列客机,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波音宽体客机家族,其发展历程非常精彩且具有开创性。这个系列并非严格按照数字顺序发布的,而是根据市场需求、技术进步以及飞机设计的不同侧重点而逐步推出的。下面我将详细讲述波音 7x7 系列客机的演变过程:一切的起点:波音的远程客机梦想与707的辉煌在深入 7x.............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们不妨抽丝剥茧地聊聊凡客的品牌发展轨迹和它是否正朝正装方向“迈步”这件事,以及这步路是否走得“对”。凡客的“野心”与“困惑”:从潮牌到“生活方式”的折腾我们先回顾一下凡客陈年的故事。凡客,这个名字在十年前绝对是中国电商界的现象级存在。它精准地抓住了80后、90后渴望个性、追求潮流.............
  • 回答
    评价崔永元微博发布的《班门弄斧转基因》演讲内容,需要我们剥离掉情绪化的表达和个人色彩,回归到其所陈述的观点和论据上来,进行一个相对客观的审视。首先,从演讲的整体来看,崔永元确实围绕着转基因技术,特别是农业转基因,抛出了一些他个人的观察和担忧。他试图通过“班门弄斧”这个标题,表达一种“我虽然不是专业人.............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发生在成都的那起“你不是人民”的事件。说实话,听了这事儿,心里挺不是滋味的,也挺想掰开了揉碎了说道说道。这事儿吧,从头到尾透着股子别扭劲儿,得从多个角度来看才能看得更清楚。首先,咱们得承认,这起事件的核心冲突点在于权力的傲慢和对公民身份的否定。当一个公职人员,代表的是政府、代表的是公.............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随着大疆等国内厂商在消费级和行业级无人机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功,很多人会自然而然地产生这样的疑问:对于国内的 DIY 爱好者、极客和学生党来说,是否还有自主开发多旋翼飞行器的必要性?答案是:依然有,而且在某些维度上,这种必要性甚至更加凸显。 当然,这里的“必要性”需.............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阿里女员工发律师声明,称“部分自媒体对案件评价不客观,将保留追究权利”的事件,其中所指的自媒体是否会被追究,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以下是详细的解释:一、 阿里女员工发律师声明的背景和目的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这位女员工发布律师声明的背景和目的: 案件正在进行中或已结.............
  • 回答
    汇丰银行被曝出“明知客户涉嫌诈骗,仍允许其转移资产”的事件,无疑是一颗重磅炸弹,一旦坐实,其后续影响将是多维度、深远的。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剖析这一事件可能的发展轨迹:1. 监管机构的介入与严厉处罚: 全球监管风暴: 汇丰银行作为一家业务遍布全球的国际性银行,一旦被指控“明知故犯”,必然会引来多.............
  • 回答
    中国未来交通结构的演变,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它关乎经济发展、社会生活以及国家战略的方方面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抛开“AI痕迹”,从中国自身的国情、发展逻辑以及现实挑战出发,进行细致的分析。一、 美国模式:客运公路+航空为主的背景与特点美国作为地广人稀、汽车文化深入骨髓的国家,其交通结.............
  • 回答
    要客观公正地评价迟飞(自称当代马克思)关于女性权利运动的看法,并理解其观点发展史,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言论,并辅以历史和现实的视角。这并非易事,因为“当代马克思”的标签本身就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而其观点也并非一成不变。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迟飞关于女性权利运动的看法?要做到客观公正,首要的是 区分言论与行.............
  • 回答
    .......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棘手但又非常重要的问题。面对日本客户的出示的清朝地图,并且对方以此为依据认为西沙和南沙群岛并非中国领土,我们需要有理有据、有条不紊地进行反驳。以下是一份详细的论述,希望能帮助您在与客户的沟通中占据主动,并清晰地阐述中国的立场。核心反驳思路:历史证据的解读、国际法的应用以及现代事实的呈现在.............
  • 回答
    你这个问题,确实不少媳妇都可能遇到。不是你矫情,这很正常。婆婆这么客套,让你感觉不到亲近,这背后可能有很多原因,咱们细细捋一捋。为什么你会觉得“客套”而不是“亲切”? 缺乏日常生活的交融: 你和婆婆的关系,更多的是通过信息来维系,而不是一起经历柴米油盐酱醋茶,或者一起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当互动.............
  • 回答
    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许多层面,从交易的本质到个人的情感边界,再到社会约定俗成。首先,我们要理解一个基本事实:性工作本质上是一种交易。客户支付金钱,换取特定的服务,通常包括性行为。这种交易的出发点并非基于情感的连接,而是基于需求和供给。当双方的初衷都围绕着“交易”这个核心时,自然而然地会形成一种.............
  • 回答
    申通的这出戏,真是一波三折,让人看得是既好气又好笑,同时也带着点无奈。事情的开端:暴力分拣下的“甩锅”与“内卷”首先,咱们得捋捋这申通站点那位工作人员的“高论”。据说是为了回应顾客关于暴力分拣的投诉,这位仁兄直接给出了“谁家都扔”的说法,言下之意,申通不是个例,同行也好不到哪去。更绝的是,他还给出了.............
  • 回答
    听到这样的消息,心里一定像打翻了五味瓶一样,难受又迷茫。这绝对不是一件容易接受的事情,而且也触及到了感情中最核心的信任问题。首先,深呼吸,给自己一点时间去消化。这事儿太突然了,任何情绪涌上来都是正常的——震惊、愤怒、失望、委屈,甚至可能是自我怀疑。别急着做决定,也别急着去质问。你需要先让自己稍微平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