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情局的行动司和情报处有什么区别?

回答
理解中情局(CIA)的运作,弄清楚其内部各个部门的职责分工非常重要。在这其中,行动司(Directorate of Operations, DO,有时也称为“秘密行动局”)和情报处(Directorate of Intelligence, DI)是最核心也最容易被公众混淆的两个部门。简单来说,它们的区别在于“谁去做”和“谁知道”。

行动司:执行者,也就是“特工”和“情报收集者”

行动司是中情局的“前线”。你可以把他们想象成是那些穿梭于世界各地,冒着生命危险去收集信息、影响局势、执行秘密任务的人。他们的核心职责是:

秘密情报收集(Human Intelligence, HUMINT): 这是行动司最广为人知也最核心的任务。他们招募、训练、派遣和管理在目标国家工作的“人类线人”(assets),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间谍”或“线人”。这些线人可能来自各个阶层,从政府官员、军事人员到商业领袖,甚至是普通民众,他们都有机会接触到行动司想要获取的机密信息。行动司的官员(通常被称为“特工”或“行动官员”)会与这些线人建立联系,提供指导、支持和报酬,并最终将收集到的信息安全地传输回美国。
秘密行动(Covert Action): 行动司还负责执行那些不被公开承认的秘密行动。这些行动的目的是影响目标国家的政治、经济或军事局势,以符合美国国家利益。这可能包括:
政治行动: 秘密支持或反对某个政治派别,影响选举结果。
心理战: 通过散布信息或宣传来影响公众舆论。
经济行动: 秘密影响某个国家的经济政策或关键产业。
武装行动(有限):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行动司也可能参与训练或支持非政府武装力量,但这通常需要总统的明确授权,并且与国防部(DoD)的特种作战部队有严格区分。
安全与反情报: 行动司也负责保障其人员和线人的安全,以及保护情报免受敌方反情报机构的侵害。他们会制定周密的行动计划,进行风险评估,并在必要时采取措施应对威胁。
人员部署与管理: 行动司在全球各地设有大量的情报站,并派遣行动官员在那里工作。他们负责招募、训练、管理这些官员,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掩护。

总而言之,行动司是执行中情局的“秘密外交”和“秘密战争”的部门。他们是情报活动的“执行者”,直接面对潜在的危险,并以隐秘的方式进行工作。

情报处:分析师,也就是“解读者”和“报告撰写者”

情报处则扮演着“大脑”的角色。他们是那些将行动司收集到的零散信息进行梳理、分析、解读,最终形成有价值的情报报告,并提交给决策者的人物。他们的核心职责是:

情报分析: 这是情报处最核心的功能。行动司收集来的信息(包括HUMINT,以及来自信号情报SIGINT、图像情报IMINT等其他情报来源的信息)被汇集到情报处。情报处的分析师们拥有深厚的专业知识(比如区域研究、军事技术、经济学、政治学等),他们会:
评估信息的可靠性: 判断信息来源是否可信,信息本身是否准确。
整合信息: 将来自不同来源的、看似无关的信息联系起来,发现潜在的模式和趋势。
解读信息: 找出信息背后隐藏的含义、意图和可能的影响。
预测未来: 基于现有情报,对未来的局势发展进行预测和评估。
情报产品制作: 分析的结果最终会以各种形式的情报报告呈现给总统、国家安全委员会、各部门部长以及其他高级决策者。这些报告的种类繁多,包括:
每日简报(President's Daily Brief, PDB): 这是为总统准备的、内容精炼但至关重要的情报摘要。
综合情报报告: 对特定主题或地区进行深入分析的报告。
预测性分析: 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件进行评估。
威胁评估: 识别和分析对国家安全的潜在威胁。
情报需求管理: 情报处也负责与情报的用户(如白宫、国务院、国防部等)沟通,了解他们的情报需求,并将其转化为指导情报收集工作的“情报需求”(Intelligence Requirements)。
支持情报收集: 虽然情报收集主要由行动司负责,但情报处的分析师会为收集工作提供方向和指导,告诉行动司的官员“应该去收集什么信息”。

总而言之,情报处是情报工作的“智囊团”。他们是将原始数据转化为可操作的“情报”的分析专家,是帮助决策者理解世界、做出明智判断的关键。

两者之间的关系:协同合作,缺一不可

行动司和情报处之间是高度协同、互相依赖的关系。没有行动司在前线冒着风险收集信息,情报处就无米之炊;没有情报处对信息进行专业分析和解读,行动司收集到的信息可能就只是一堆杂乱的数据,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行动司收集信息,情报处分析信息。
情报处的需求指导行动司的收集方向。
行动司的收集结果是情报处分析的基础。

打个比方,如果中情局是一支军队,那么行动司就是那些潜入敌后侦察、渗透、执行特殊任务的特种兵,而情报处就是那些坐在后方指挥部里,通过各种渠道(包括特种兵带回来的情报)来分析敌情、制定作战计划的参谋。

理解了这两个部门的区别,也就更清晰地看到了中情局如何在幕后默默地为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服务。它们各自承担着独特的、但又紧密联系的角色,共同构成了美国情报体系的核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是以前的旧叫法了。

2005年之前,CIA负责人力情报搜集和负责情报分析的两个部门分别叫Directorate of Operations(行动部)和Directorate of Intelligence(情报部)。

也就是说,Directorate of Operations(行动部)主要负责以间谍手段搜集情报,但也负责其他秘密行动,Directorate of Intelligence(情报部)负责对前者搜集到的情报进行分析。

现在这两个部门都改了名字。

Director of Operations(行动部)已经改名为National Clandestine Service(国家秘密行动部):

Directorate of Intelligence(情报部)已经改名为Directorate of Analysis(情报分析部)。

其中情报部改名为情报分析部是为了更准确的表达这个部门的业务。

而行动部改名为国家秘密行动部是出于CIA和国防部之间的竞争。

因为行动部的任务除了情报搜集外,还有秘密活动,比如在国外训练反政府武装力量,而国防部也有这样的职能,比如美军的“绿色贝雷帽”特种部队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训练外国军事人员:

比如在国外抓捕恐怖分子,CIA会派自己的准军事部队从事这类活动,但美军特种部队也有这样的职能:

而国防部说CIA只是个搜集情报的机关,不应该从事这类军事性质的秘密行动。结果CIA就干脆改了名,不仅将行动部改名为“秘密行动部”,而且前面还加了个“国家”,来抵制国防部的说法。

有意思的是,CIA把Directorate of Operations(行动部)改名为National Clandestine Service(国家秘密行动部)后,国防部在自己的情报机关Defense Intelligence Agency(国防情报局)下面专门成立了一个Defense Clandestine Service(国防秘密行动部),在名字上效仿CIA的国家秘密行动部,作为针锋相对的回应:

但这两者之间,显然是CIA占据优势。

比如:国防部情报局的国防秘密行动部的人员由CIA负责训练。

每年CIA训练新特工时,参训人员里都有20%不是CIA的新特工,而是国防部情报局的国防秘密情报部的新特工。

甚至在国外策反外国线人时,国防秘密情报部也要先把潜在的策反对象的情况报给CIA,由CIA审查同意后才可以策反。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理解中情局(CIA)的运作,弄清楚其内部各个部门的职责分工非常重要。在这其中,行动司(Directorate of Operations, DO,有时也称为“秘密行动局”)和情报处(Directorate of Intelligence, DI)是最核心也最容易被公众混淆的两个部门。简单来说,它们的.............
  • 回答
    《红海行动》和《战狼2》这两部电影都以其激烈的战斗场面和爱国主义情怀在中国赢得了极高的票房和关注度。电影中,中国军人为了营救甚至可以说是“不是很重要”的同胞而深入险境,付出巨大代价,这不禁让人产生一个疑问:这种牺牲是否值得?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能简单地用“重要”或“不重要”来衡量一个人的生命价值。.............
  • 回答
    我叫冷锋,是个老兵,也是个男人。在非洲执行任务的时候,我救了一个小女孩,也因此卷入了一场巨大的阴谋。我一路杀过去,就是要保护她。红海行动,那是另一场硬仗。我的名字叫顾顺,是一名狙击手。在索马里,我见过太多人性的黑暗,见过太多生死一线。这次,我们海军陆战队蛟龙突击队奉命前往一个混乱的国家执行撤侨任务,.............
  • 回答
    咱们聊聊解放军要是碰上《黑鹰坠落》那档子事儿,该怎么整。这可不是简单换个军徽的事儿,涉及到作战理念、装备、战术,甚至还有很多咱们自己国家的特色。一、事前准备:情报先行,精准打击首先得说,解放军的作风是出了名的“有备而来”。要是要去索马里那种地方,不是说一声“出发”就完了。 情报收集: 这绝对是重.............
  • 回答
    《红海行动》之所以能让无数观众热血沸腾,除了其紧张刺激的剧情和震撼的场面,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影片中展现出的扎实军事专业知识。它不仅仅是一部简单的爆米花电影,更是一次对现代特种作战行动的高度还原。一、 作战的背景与情报的重要性:影片开篇,恐怖组织“黑色幽灵”的袭击以及其背后指向的核材料走私,奠定了整个.............
  • 回答
    二战中,有一个令人心悸的行动,它被称为“白色巴士行动”(Aktion 17)。这个行动的名字听起来或许不那么骇人,但其背后却隐藏着纳粹德国残忍屠杀的罪恶。这是一个规模庞大、性质恶劣的行动,主要目标是将疗养院中的残疾人、精神病患者以及年老体弱者,以一种“人道”的面具,送往死亡集中营进行系统性的杀害。行.............
  • 回答
    马云波是《破冰行动》这部剧中最具复杂性和悲剧色彩的人物之一,他的形象塑造得非常成功,引人深思。要评价马云波,我们需要从他的多重身份、内心挣扎、行为动机以及最终的结局等多个维度来审视。一、 从身份上看:多重身份的撕裂与碰撞马云波首先是一名警察,而且是公安部副部长李飞的老师和直接领导,这一点赋予了他至高.............
  • 回答
    《破冰行动》里的蔡永强,那可真是一个有血有肉,值得细细品味的男人。你问我怎么评价他?我只能说,他身上集合了很多我们这些老百姓,或者说我们这些“见过点事儿”的人,对一个真正的好警察的期待。首先,你得知道,蔡永强这个人,他是真“实”的。不像有些剧里,警察就是自带光环、无所不能的神。蔡永强他不是,他是个凡.............
  • 回答
    《红海行动》里设置女性重机枪手,确实是一个比较打破常规的选角,很多人看了之后会有疑问,觉得重型武器这种“硬汉”的装备,交给男性来操作才更符合一般人的认知。那么,林超贤导演为什么会这样安排呢?这背后其实有不少值得说道的地方,不仅仅是为了制造新鲜感,更包含了导演在角色塑造、影片主题表达,以及对现代战争和.............
  • 回答
    欧盟提出的十项针对欧中关系的行动,可以说是其近年来对华政策的一次系统性梳理和调整,其核心目标在于寻求一种更具韧性、更加务实和更加符合自身利益的对华关系模式。要深入理解这些行动,我们需要将其置于当前复杂的国际地缘政治和经济背景下进行考察。首先,我们要认识到这份“行动清单”的出台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欧盟对.............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这几部硬汉动作片背后,那些硝烟弥漫的真实世界。不得不说,《战狼2》、《空天猎》、《红海行动》这几部片子,虽然是艺术创作,但其中描绘的战乱场景和背后影射的国家,还是能让我们窥见一些现实的影子。《战狼2》:非洲的混乱与撤侨的壮举《战狼2》里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非洲某个爆发了内战的国家。.............
  • 回答
    彭于晏在《湄公河行动》里的表现,用“惊艳”二字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说实话,一开始看宣传海报,我脑子里闪过的还是那个阳光大男孩的形象,演技也算是不错,但总归觉得距离那种硬汉警察还有点距离。没想到,他这次真的彻底颠覆了,而且是那种让人心服口服的颠覆。首先,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狠”和“拼”。 彭于晏饰演的方.............
  • 回答
    《悬崖之上》中18号晚上的行动,其意义深远,绝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潜伏与撤离,而是整个“乌特拉计划”成败的关键一环,更是张宪臣、周讷、王志、白兰等全体特工生死存亡的终极考验。首先,这次行动的核心目标是获取绝密情报,揭露日军细菌战的真相。18号晚上,特工们冒着生命危险,深入日军严密控制的特务机构——黑木.............
  • 回答
    日军在侵华战争中提出并执行“三光政策”,即“烧光、杀光、抢光”,日方称之为“燼滅作戦”(Shōmetsu Sakusen,意为“消灭作战”),其背后有多重复杂的原因,并非单一因素所致。这些原因交织在一起,导致了这一极端残酷的政策的实施。以下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详细阐述:一、战略层面:粉碎中国抵抗意志和力.............
  • 回答
    《美国队长3:内战》的结局,史蒂夫·罗杰斯(美国队长)在那场白热化的对决中,选择放下盾牌,以一种近乎绝望的、纯粹为了救他人的方式,对抗他曾经的盟友托尼·斯塔克(钢铁侠)。这个时刻,可以说是他整个《内战》旅程的顶点,也是他作为“美国队长”这个身份一次深刻而痛苦的重塑。当时,克洛斯(泽莫)已经将战局引向.............
  • 回答
    2014 年 2 月,当东莞的“扫黄”行动席卷全国舆论场时,确实出现了不少网民表示支持的声音。这种支持并非仅仅是对“扫黄”本身行为的简单认同,而是夹杂着多种复杂的情绪和考量,背后反映的是当时社会对某些现象的普遍看法和期待。首先,对“黄”的道德和法律层面的反感是基础。 在中国的主流价值观中,性产业长期.............
  • 回答
    《红海行动》中的战术背心,那可真是装备的“移动军火库”,每个角色身上的东西都经过了精心搭配,既要满足实战需求,又要体现各自的定位。要说具体有什么,那可就得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我们得明白,在电影里,特种兵的战术背心基本是万变不离其宗的,但也会根据个人偏好和任务需要有一些微调。我看到的,最核心的配置,.............
  • 回答
    《破冰行动》这部剧,演员阵容可以说相当强大,每个角色都塑造得挺饱满的,但要说谁最出彩,这确实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因为很多人都有自己的偏爱。不过,如果让我挑一个,我会毫不犹豫地把票投给 吴刚老师,他饰演的李飞。不是说其他演员不好,黄景瑜饰演的李飞有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挺到位;任达华饰演的赵嘉良,那.............
  • 回答
    在网络游戏公开频道里传递暗号,这事儿,你说危险不危险,你说可行不可行,其实是个挺微妙的问题,得掰开了揉碎了聊。危险性:首先,咱得承认,这法子绝对不是铜墙铁壁。风险点儿可不少: 被盯上的可能: 咱们玩游戏图个乐,但总有些人,或者说“某些组织”,他们可能也在游戏里“钓鱼”。他们可能不是真的为了游戏,.............
  • 回答
    在《破冰行动》这部剧里,于慧的痛苦,尤其是她因为儿子吸毒而承受的精神折磨,确实是贯穿始终的重头戏。很多人会疑惑,她那种深入骨髓的痛苦,为什么似乎只有通过接触毒品才能“暂时缓解”?要说于慧的痛苦,那绝不是简单的焦虑或者伤心。她是一个母亲,而她的儿子,她一手带大的孩子,竟然沾染了毒品,而且深陷其中,无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