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题主的题目和题主的自答,忍不住说两句。
-----------------------------------------------------------
不耐烦的可以直接拉到最下。
-----------------------------------------------------------
1、这个题目过于宏观,而且不属于你操心的范围,如果你真要操心,在知乎这堆人里面有能力回答的应该也不多,因为如果现代化水平有这么容易提高的话,中国改革开放都三十年了,早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了。
2、这个题目过于扯淡,使得下面回答的人也搞不清楚。
接下来想回答此题的人看清楚了,题主问的是整个非洲,不是什么安哥拉,不是什么尼日利亚,是他妈的3020万平方公里,占全世界总面积的20%,拥有7.3亿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12%的非洲。非洲!!
你们从安哥拉、尼日利亚人民的人性、风俗、政治的角度来回答,有个鸟意义,打个比方,你安哥拉人民乐善好施,富有同情心、互相帮助,你就肯定尼日利亚的人民也这样?,中国人勤劳,印度人也勤劳吗?不都同属于亚洲吗?你仔细想想,中国各个省份的人性格都不太像,你还敢放大到非洲的人都差不多?不过不怪你们,这题就是给你们挖了个坑,让你们这些有非洲的生活经历往下跳,给你们一个显摆的机会。
3、题主明显自己独立思考能力欠佳。他自己也在自己的题里回答了。看到我这条回答的人应该也看了,有营养吗?有高度吗?
他提到,中国的教育洗脑式的。
OK,你现在打下的这些字,你那些得体不得体的行为,你谋生的本领全是中国教育所赐,他残害你了么,他让你知道汉字的伟大、中华文明灿烂,让你接触世界现代化文明等等,就被你一句洗脑式的教育带过?它最多也只让你爱党爱国,你爱了么,洗脑成功了么,没成功还算是洗脑式的教育吗?这些问题你自己想过吗,跟谁学的这句话,觉得高级就用了?你自己独立思考了么。。
你打了个比方,我知道是比方,用IPAD之类的工具拉近教育差距,教育很重要,没错,不过教育要从基础教育抓起这个道理你不懂吧,基础教育都不强,你让美国那些大学的公开课让他们听,你确定他们不会点叉玩找你妹吗?
你的想法不能说坏,但脑袋单纯的像小孩子,口气却像是联合国的领导人(事实上联合国领导人也没这权利和能力),把非洲当成你家的一个省,IPAD的钱你给报了吗,现在这个市场经济当道的年代,你能不能去学点市场经济的常识,了解一下市场经济的缺点,这种不计成本公共服务是市场经济能够提供的吗?靠美帝吗?
基础教育只能靠自己,光说如何提搞基础教育就能写一大本书你知道吗,搞什么先稳定,非洲国家先把政局搞稳定了再说,你觉得埃及那样天天闹革命能搞好吗,这样的“民主”你喜欢吗?与其忍受上不了FACEBOOK还是忍受天天枪林弹雨,虽然你的智商不算高,但这个脚趾头应该也能算的出来,不好意思我略带夸张有失偏颇了,非洲真正政局稳定的国家有几个?这才是要害所在。所以回答你这个题目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
先把国家理清楚了再说!!!!否则都是扯淡!!!!!
麻烦你下次提问题问的实际点,带点营养,您能操心到的东西。。
自娱自乐说半天,才看到题主的想法,我又眼残了...
姑且总结题主的想法为“利用廉价硬件及免费app,实现低成本教育,从而提升整体文明水平”(为毛听上去我像是在玩文明5...)
想法很赞,在部分区域确实有一定效果。但是我对此不抱任何希望。试分析如下:
*所有对非洲国家的了解均来自在非华商,绝对绝对有不实之处,所以绝对绝对仅供参考!!!
1.孩子能活下去么?
先不论Hell难度的塞拉利昂、马里、索马里、津巴布韦、南苏丹、刚果(布+民)等国,因这些国家内战频仍经济坍塌,均属于崩溃半崩溃国家,谈学习太不实际了;也不论Hard难度的乍得、埃塞尔比亚、毛里塔尼亚、尼日尔等老是粮食歉收乃至饥荒的国家,吃饱了再谈学习。
能进入这种项目且具有实际意义的,估计只有南非、肯尼亚、尼日利亚、安哥拉、喀麦隆、坦桑尼亚等国。这些国家政局勉强稳定,矿产较丰富,政府在国境内还算可以运转。但就算这样的Normal难度,低营养+四大金刚(疟疾、肝炎、痢疾、艾滋)依然是孩子们的大麻烦,在非洲,一个可供孩子安全、稳定、低成本学习的外部环境,是稀缺的。
PS:埃尔及利亚、埃及、利比亚、突尼斯、西属撒哈拉被视为阿拉伯国家,其实我这些混撒哈拉以南的不大把他们当做非洲国家。而且实话说,在阿拉伯之X之前,这些国家还是相当不错的,现在嘛...不涉及任何立场,不争论。而纳米比亚、莫桑比克、博兹瓦纳的艾滋病感染率略夸张,也没什么可讨论的希望。
2.孩子能“支付”这种学习么?
9岁看看门送送东西,12岁就可以进工厂,14岁肯定可以下地干活,16岁有不少的就结婚了。孩子也是劳动力,即使你成功地将教育成本降低至0,他们依然要付出学习的时间,而这种时间对于非洲许多家庭来说,是极其昂贵的机会成本。不像亚洲国家,非洲普通家庭对教育的尊重和坚持实在太低,基本没什么所谓“长远投资”。
所以,就算教育是免费的(这太逆天了),早婚、早孕、家族经济压力、宗教、高时间成本,都会大范围扼杀孩子学习的可能。
3.如何获得教育的回报?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你有文武艺之后,必须有一个稳定可靠的市场,对你的文武艺进行鉴别、定价和流通。对于非洲许多国家,工业残缺、农业落后,除了资源与旅游,几乎无有力的经济体系,也谈不上能够支持多少的就业。所以我个人认为:非洲许多国家现行的经济结构,根本不需要大量的中高技术人才。如果这些国家不完成、或者至少启动自己的农业现代化与工业体系建设,人才对他们始终是一个多余的词汇。(这不是一个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对于现在的非洲,必然是国家意志引导教育发展)
神马,你说人力外包?额,小国或可行,大国单靠人力外包,是很难提升整体文明程度的。而且能人力外包的国家,教育水平其实已经很不错了。(个人见解个人见解!!!)
下面是我之前文不对题的扯淡,就跳过吧。
------------------------------------------------------------------------------------------------------------------
巧,我也在尼日利亚拉各斯呆过大半年。那时候因为要去给华为送吃的(老爸包了这块业务一段时间),我经常要到菜市场和各路老黑打交道,再加上到阿帕帕附近转各种小商品超市,跑跑海关,看看印度人中国人的工厂,还有点了解。
如果住在维岛,周末去去海滩烧烧烤神马的,感觉自然不错。但坦白讲,我个人觉得那里多数人的生活还是比较悲催的。
照理来说,尼日利亚作为西非乃至世界上重要的产油国,加之身为英联邦成员,又有1亿多劳动力,从后发国家的角度来说,条件算相当不错(事实上上文也有朋友提到,尼日利亚已然是非洲发展的比较好的国家)。结果多数民众生活居然还穷得出奇(人均收入在石油国里属于比较难看那种,隔壁喀麦隆都好得多),萨达姆同志都没有做到这个级别。每呆在那里一天,我都感到无比好奇这种好牌烂打的原因,后来想想,姑妄说之,聊博诸君一笑:
1.贪污横行。
我大和谐国说起贪污,总觉得天下无敌手。但是这个想法真的太天真了...举一例:满街都是二手破烂车,有些车开起来车门都会掉,警察不管。看到你是亚洲人开车(尤其是中国人),火急火燎拦下来看半天,最后发现车窗角落里有一个裂缝,兴奋得大呼小叫表示你严重违反尼日利亚法律,需要交罚款(当年是要2000奈拉,现在不知道是多少)。每次都逼得我和老爸装作不会英文,折腾他们二十分钟烦了了事。
警察:Hey Chinese, u break the law, give us money.
老爸:No no no, no english, no english, worker, no money, going home, going home.
警察:I said give me the money, can u understand me?
老爸:No english no english, worker...(重复二十分钟后)
警察:Shit, get lost!
我爸:Thank u sir, have a good day(一瞬间极为流利,然后踩着油门绝尘而去...)
神马?你说和他们讲理?他们摸着枪要我下来的谢谢。神马?给他们看证件?别,你要是给他们护照,搞不好他们就直接扣下来让你拿钱来换了。
海关清关要交钱,当地开店要交钱,进货占个路他喵的也有警察过来收钱,移民局和税务更是属于“没钱就给老子进号子”的典型,盘剥外国人不是因为欺负你,而是本国的小手工业者和中产阶级基本没什么油水可榨。其实这种“交易成本”式腐败还好,那种城市里由“官员+基督徒+外企”的腐败、和地方上“酋长or阿訇+地方长官”的“结构”式腐败,恐怕更为恶劣。总之,大和谐国的问题,只要搞定关键人物,其他迎刃而解;尼日利亚是你永远不知道你要搞定多少个七大姑八大姨。
2.效率低下。
就举一个例子:离开拉各斯时在机场遇到两个中土建(貌似是这个名字)的工程师,闲扯时问他们在拉各斯干嘛,答曰:“打了11个月的游戏”。问为何,曰:“来这修一条高速,国家同意了,结果在州政府的议会里卡住了(其实就是议员想分钱但国家不给),于是闲置了11个月。”我又问:“那你们照领工资?”答曰:“对,所有人都照领工资等着。”恩,直到现在,这条路还在修。
PS:所有拉各斯里能正常开车的路,全是中国人修的。其他路面一年报废一辆路虎有难度,奔驰宝马妥妥的。
再PS:虽然你们都听说非洲基建差,但我还是给你们形容一下:我当年住在Diamond District,算是一个中高档小区,结果每天不定期来一个小时电,每星期可能来一两小时自来水。不用担心水问题,我们自己挖了井。
3.种族矛盾。
这个种族矛盾还不是我们想当然的黄白黑问题,而是他们内部的问题。如依波、豪萨、尤鲁巴三族,占尼日利亚人口80%以上,从比夫拉战争(谷歌尼日利亚内战,貌似是二战后最大的内战)以来就一直隐隐不和。我工厂的依波人就经常看豪萨人尤鲁巴人不爽,时有动手。这其实很要命(花了不少钱请警察当工厂保安才勉强镇住),因为三族真的有过相互屠杀的战争行为,一旦到大选或别的借口时,很可能重新爆发。
4.宗教矛盾。
拉各斯或者阿布贾等中产阶级居多的城市里,多数为基督徒;但在非城区的大众阶层里,基本是穆斯林。以致经常出现部长全是基督徒,但是为了抚慰民意,总统多为穆斯林。
没多大作用,反正司机每个月都会告诉我们北方穆斯林又攻击了哪个哨卡了。和南部纯属炸油田赚赎金的“三角洲叛军”不同,尼日利亚北部是非常出名的极端穆斯林组织藏身所。每次尼日尔、利比里亚和塞拉内昂应国际社会要求清(FU)缴(YAN)时,这些组织就到尼北部度假。
好啦,跑题那么久,回来。
其实个人感觉非洲多数国家都有类似的问题(我不可能走过每个非洲国家嘛!就当管中窥豹一家之言),就是:
在他们独立建国之前,他们实际上已经在当地有一个运行了少则三四百年长则千余年的社会体系,而毋庸置疑这些社会体系还是比较分散、落后的、甚至是封建原始的,自身离现代化就有相当大的差距;(尼日利亚和津巴布韦、埃及、埃塞尔比亚号称非洲四大千年古国)
但建国时,政治体制与版图基本都是被强加的,并不是他们自己实践出来的道路(少有真正的民族觉醒、对外战争、统一战争,多数都是当年的买卖集团和官僚集团直接转型政府)。这就意味着本身就比较落后的酋长、地主、奴隶买卖者,一夜间成了市长、立法者、议员,而且他们并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统一国家”概念。这自然会反映在执政效率的折损上,低效和权力分散几乎是必然;
这种低效分散的小政府对于科技国、商业国,可能是好事。但是对于农业国,个人认为是灾难。没有有力的中央政府支持,连基本的农业现代化都无法完成,妄言迈入工业国阶段。多人口的低技术水平农业国,除了彻底沦为国际市场的原材料产出国与商品倾销地,还有什么出路?
还有千万别觉得现在过得幸福就ok,资源卖完后,一群文盲能干什么?他们的孩子又怎么办?国内一群贪官污吏部落长老宗教领袖在瓜分石油矿产的红利,老百姓却要“安贫乐道”?可恶的是,前者分钱的时候,连给年轻一代学习教育的钱都吞了。那老底卖光时,前者跑去英国,后者面对的,可就是彻底的一个“千疮百孔的国家”了。
PS:我爸有幸去过尼内务部长的官邸,那还是奥巴桑乔夫时代。部长大人给我爸看了看他的跑车,约有100辆,铺满像足球场一样的私家停车场。我爸问:“部长先生,你的车都很新,这是为什么。”部长回道:“这个国家的路太烂了,不配开我的好车。我想开车时,总是先运到伦敦再开。”
可是交通部就是你兼着管的呀坟蛋!!!
其实我关于非洲推进现代化的观点也在上面四段里了。
当然,黑了黑兄弟那么多,还是要赞美几句,并且自黑一下:
1.某日去阿帕帕港的路上车抛锚,老爸在修,我瞎逛,看到路边住着一家人,就住在纸箱搭的小棚子里。两个小男孩在兴高采烈滴踢“足球”,走近一看,所谓“足球”,其实是用很多层塑料袋包裹着一块烧焦的橡胶轮胎残渣;
2.有段时间要四点钟起床,在小区里早起后,发现总有一个全身腱子肉的黑兄贵在跑步,每日如此。上前搭讪扯淡才知,黑兄贵原来是国家足球队的一名队员,他不知道什么是营养搭配,也没什么人给指导,唯一知道的就是足球拼体力,于是他每天早上狂奔20公里,风雨无阻。
非洲雄鹰!国足你TMD的学学!!!
最后厚颜无耻自娱自乐地放张照片,纪念一下那段奔放的时光(瞧瞧哥当年多嬉皮!):
啊,那房子是永久产权的。(这点比国内好!)
鉴于有人想象不出挖井是怎么样,我再补充一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