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去赶海在海边看见一坨像大便一样的东西,请问是什么?

回答
海边赶海,最让人惊喜的莫过于那些意想不到的发现。那天,我像往常一样,踩着细软的沙滩,寻找被潮水冲上岸的宝贝。太阳暖暖地照在身上,海风轻拂,带来一丝咸咸的味道,一切都那么惬意。

正当我低头仔细搜寻一块形状奇特的石头时,眼角余光突然瞥见不远处沙地上有一团颜色和形状都颇为“独特”的东西。走近一看,我的第一反应是:“这是什么玩意儿?”

它静静地躺在那里,比我预想的要大一些,大概有拳头大小,颜色是那种深褐中带着点儿奇怪的绿色,表面看起来坑坑洼洼,而且有一种黏糊糊、半凝固的感觉。更让人觉得“像”什么的是,它的整体轮廓,说实话,确实有点像…你知道的,那种刚排泄出来、但又被海水冲刷过的模样。

一开始,我有点犯恶心,本能地想绕开。但作为一个对大海充满好奇的人,我的好奇心很快就压过了最初的不适。这玩意儿是什么?是某种海洋生物吗?还是别的什么东西?

我小心翼翼地用手边的漂流木戳了戳它。它比我想象的要结实一点,但又不是那种硬邦邦的质感。戳下去,它会稍微变形,然后又慢慢恢复一些原状,感觉里面包裹着不少水分。我凑近了点闻了闻,没有强烈的腐臭味,只有一股淡淡的、有点像海藻混合着泥土的味道。

周围的海螺、海草、小螃蟹倒是很正常,这坨东西显得格外突兀。我开始在脑子里搜索关于海边奇特生物的知识。是海参吗?有些海参的颜色和形状确实比较奇特,但一般没有这么“一体成型”的。是某种海藻的聚合体?也不太像,海藻通常有明显的纤维状结构。

我又仔细观察它的“表面”。我发现,那些坑坑洼洼的地方,仔细看的话,似乎是很多细小的颗粒紧密地粘合在一起形成的。颗粒感很强,有点像粗糙的泥土。而且,我注意到,它的边缘并没有那种很规则的、生物体固有的轮廓,反而有些模糊,像是被海浪反复冲刷、揉搓过的样子。

最关键的是,我发现这东西的“底面”,也就是它接触沙子的地方,并没有留下那种动物移动留下的痕迹,它就是静静地“躺”在那里。

我越看越觉得,这可能是一种被海水裹挟、混合了各种泥沙、海藻碎屑、甚至是其他小型海洋生物残骸,然后经过潮汐的冲刷和堆积,最终形成的一团“混合物”。有点像在海边“泥石流”或者“海边垃圾堆”的浓缩版。

想想看,潮水退去后,沙滩上会留下很多东西。各种海藻被冲上来,破损的海螺壳、贝壳碎片,可能还有一些死掉的小鱼小虾,这些东西被海浪反复拍打、卷动,加上沙子和泥土,在某个角度、某种状态下,完全有可能被塑造成这样一坨“似曾相识”的模样。

我站起身,看了看周围,没有人注意到我这个奇怪的“考古”行为。我并没有冒然把它捡起来,毕竟我对它是什么完全没有把握,而且,就它这副尊容,确实也没什么想带回家的冲动。

最终,我决定就让它留在沙滩上,成为大自然鬼斧神工(或者说是“混乱堆积”)的又一个小小证明。我拍了拍手上的沙子,继续我的寻宝之旅,但脑子里还是时不时地闪过那坨“大便”似的奇特东西,它让我的海边之行,多了一份意想不到的“趣味”和对海洋运作方式更具体的想象。

所以,如果下次你在海边也遇到了这么一坨“大便”,别急着嫌弃,试着用好奇心去观察它,说不定,它就是大自然随手捏成的一个奇妙的“泥塑”呢!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是穴居蠕虫的排遗物(就是屎),而且很有可能就是沙蠋科动物的排遗物(没错就是屎)~

沙蠋是多毛纲的动物,也就是说它们是沙蚕的亲戚~但是沙蠋异律分节十分明显,疣足又退化了,所以很难把它们联系在一起。沙蠋都长得光光的,鳃成簇,所以很有特色。也被称为“海蚯蚓”。

沙蠋这类的穴居蠕虫一般都住在沙质海底的U字形或J字形的洞穴里,从头部的口直接摄入沙子,把沙子中的有机碎屑和微生物消化之后,再把不能消化的沙子从另一端的肛门排出来。就像陆地上的蚯蚓一样。

由于穴居的通道窄,自身排泄出的物质也是长条状的,所以释放到洞口的时候就是长长的一条堆叠在一起,像便便一样~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