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普通人给出一点建议:如果不知道怎么对待孩子,可以借用成人世界的标准,再增加一点耐心即可。
换一个角度想问题,如果以某种方式对待同事/朋友/下属是残酷的,那么也不该这么对待孩子。
———————————————
你们不懂教育,也不懂人性。
那个妈妈的第一反应,绝对不是“我害死了我的孩子”。
而是“我才说了几句,他就跳下去了?”
———————————————
瞬间接近一百赞,但开心不起来,因为这些赞都是沾着血的。
首先,不了解情况的可以去仔细看一下新闻,这个母亲在车里已经骂了孩子很久了。这应该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其次,我为什么说母亲的第一反应是“我才说了几句,他就跳下去了”。因为这种家长打心眼里不认为,是自己过激的行为导致了孩子急火攻心跳桥自尽。所以她无法立刻将因和果联系起来,满脑子都是怎么了。
最后,请做一个对比。假设一个成年人,因为犯了错,被上司翻过来覆过去的大骂,使其内心感到极度羞辱。你们是否会认为这是缺乏人性的?
如果上司羞辱下属是残忍的,那为什么父母羞辱子女是合理的?犯了错就该死吗?
我们的教育观念,为何如此畸形和残忍?
恕我直言,很多对子女重拳出击的家长,在职场都是唯唯诺诺之辈,被骂吃屎都陪着笑脸
理性来看,这位母亲应该用最快速度掏出电话呼叫救护车,用最简短清晰的话语描述儿子跳桥的具体位置,用尽全力为儿子争取那一丝几乎不存在的渺茫生机。
她没有这么做,也无法这么做。倘若她能做到上面这些,她也绝不会成为一个让这一切发生的母亲。
人的行为是具有连续性的,不能将一个人从她过去的历史中割裂开来,去假设她会如何做。在她展现给整个互联网世界的这几十秒的历史中,她的行为已经证明了她绝非是一个理性的母亲。
我们当然也可以假设,在儿子跳桥的重大冲击下,她作为母亲突然大彻大悟,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力量。如同一些都市传说中,有母亲为了在火灾中解救孩子,一下子抬起了成年男性都无法抬起的重物。
但我们更要接受一个事实,所谓临危不乱,是一种平时点滴行为聚沙成塔所积累出的理性素质,而非一种天神下凡临阵爆发的冲动力量。当一个人平时行为多数只考虑自己的感受时,我们不该期待她会在遭遇重大冲击时,做出任何超出自我边界的理性行为。
这位母亲,仅仅为了顾全自己发泄怒火的感受,就可以不顾儿子的情绪,不顾他人的安危,在高架桥正中间停车下来训斥儿子。她在那几十秒里已证明了她就是喜欢做一个在自我世界中说一不二的女皇。那么当遭遇儿子跳桥的冲击时,她完全没有任何理性去为儿子争取一丝生机,只顾沉浸在自我世界的崩溃中,不也是和她之前行为相匹配的,自然而然的结果吗?
这样形容一个母亲,也许有些残忍,但说实话,我内心认为真正的残忍,不在这几十秒内,而在这几十秒外。我们无法想象这个孩子平时经历了怎样的心路,有过多少次危险的冲动,因为他已经再也不能告诉我们任何事了。我们可以因为一个母亲自我世界的崩溃而同情她,当然也可以因为一个孩子自我世界的湮灭而谴责她。
你可能是电视剧看多了,一有家人朋友死亡就跑过去抱着哭,眼泪一下子就出来,声嘶力竭,认为这是正常反应。
但现实里不一定,人在真正面临至亲好友的去世第一反应是愣住,脑子是空白的,反应过来之后是崩溃,也不一定会哭,更多的是一种逃避反应,所以能看到很多人在丧礼上可能没有哭,看起来很冷漠,但其实他们只是一时没能反应过来而已,日后生活里经常哭的止不住。
何况下边是水泥地,母亲已经知道不可挽救了,她蹲下不愿意往下看并且掩面蜷缩,其实就是一种躲避现实的表现,你怎么能强迫她去面对自己死去血肉模糊的儿子?
少看点电视剧和小说,里边的描写不一定符合现实的心理,就像电视剧里人物中奖了高兴欢呼雀跃,而现实是再三确认然后紧张高兴。
没有亲身经历过,不要自以为是地代入别人的心理。
补充解释一下
别难过,你的大脑在保护你。
有一种孤立无援感,叫做——不得不和最熟悉的陌生人住在一起。
还有一种更加心碎的感觉,叫做——爱你的人在用毁灭你的方式恶心你。
其实中二病青春期,能够好好度过的人,都是自己明白自己有能力对抗世界,才能痊愈的。
有的人的父母没有给他对抗感,所以,孩子和世界和解了以后,也就变成大人了。
而有的人的父母才是那个最需要对抗的世界。
在最需要证明自己是大人的年纪,却不得不和家长呆在一起,经济不独立,被制约着自由,要忍受家长的教导。
这本来就是一件非常痛苦难熬的事情。
有些家长也会很疑惑,说为什么自己的孩子原来好好的,但是一旦出去上学就变野了。
孩子每天抱着手机不和他们讲话。
孩子谈了对象,有了媳妇忘了娘。
他们从来不愿意反思:其实,所谓的和乐融融是他们自己臆想出来的假象。
孩子在独立和不独立的交界点,其实是在靠着他们的施舍,苟延残喘。
多和他们说一秒钟的话心里都恶心。
他们还要洋洋自得觉得自己才是孩子的精神支柱,孩子如果没有他们的教导,会死在路上。
他们认为自己的人生经验,对孩子来说,有碾压性的优势,所以,连最基本的倾听都不愿意给予孩子,当孩子鼓起勇气告诉他们,真正的难过的点在哪里时,他们并不会认真的听,而是希望用权威来镇压和干涉。
他们更愿意给一个他们认为正确的答案,让孩子接受。
所以目前的亲子关系,
有相当一部分,叫做假性亲密关系。
孩子已经长大了,已经变得更加的敏感和复杂。
但是他们的父母没有长大,他们的父母仍然在把他们当作小孩子来糊弄,要求他们听话服从,要求自己有绝对的权威。
不明白也不愿意明白,有的孩子的自尊心已经成长到了大人的地步。
他们是最难以辩驳的杠精,他们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 ,因为他们手上还掌握着孩子的经济命脉。
所以这个阶段的孩子,可能嘴上会说是是对对,但是心里,早就已经翻起了无数的白眼,而家长一无所知,仍然在喋喋不休,以为自己所说的政治正确,真的能够打动孩子,让孩子发自内心的反省,变成他们认为的更好的孩子。
事后,他们会把孩子伪装出来的顺从,当做我的孩子很懂事很乖。
当做我教子有方。
他们从来就没有真正的了解过孩子,他们认为孩子永远永远都长不大,都应该听话,都应该逆来顺受。
而相当一部分真的非常有想法,非常叛逆的孩子,维持这种精分状态,不会太久,当翅膀长硬的时候,他们会用最桀骜的姿态冲破桎梏。
不管怎样辛苦,他们都希望至少经济独立,然后可以狠狠的嘲讽回去,你们给我的建议,你们那些愚蠢的教导,其实都是错的。
我没有你们的支持也能过得很好。
可惜这个孩子,没有熬到那个时候。
他的愤怒和失望,现在就已经积累到了极致。
然后,再也没有机会翻篇儿,活出自己应有的人生了。
同时他用最残酷的方式报复了他的家长。
其实,再不济,是可以这样的。
我觉得当我们做家长的时候,起码可以不必再活成我们最讨厌的样子吧。
这也是我们能从这种悲剧里唯一能得到的启示了。
啊,那个妈妈应该是想——卧槽?这就跳了?之前不是挺扛骂的嘛?
就这?
就这?
感谢你看到这里,我年轻时迷茫时也是有很多比我年长的姐姐在拉着我往前走,所以少走了很多弯路。
而现在,我想把我走过的弯路与逃过的弯路的经验都告诉有缘的你。
你发现了我,可能再熟一点会感慨为什么没有早点发现我。
公众号:杜嘟嘟嘴很毒。
每周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可以直接实操的恋爱相处干货,一个一语中的的犀利吐槽。
快来,置顶星标,就不会错过每周的三篇干干干干货了!
知乎干货已获赞170万➕,收藏40万➕。我希望在恋爱婚姻家庭上,能够守护好善良的你!比心~
有很多女性很善于不自觉的利用丈夫或儿子对自己的善意容忍,将其转化为心理优势,给自己洗脑,“我吵赢说明我正确,你们都愚蠢无知”。凡是我的决定就只能对不能错。只要自己说出来能爽,别人心里什么感受她们是不在乎的,甚至是抵触的。“就这么说你两句,你居然敢生气,老娘不能接受”然后升级新一轮只赢不输的说教。
自己没本事还以为自己有本事,这叫骄。自己有本事就看不起别人,这叫傲。只要沾了这两样还不知道悔改的,一般都没有好下场。
前几年,泰国一家杂货店里的监控拍下了这样一幕惨剧:一对父子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发生了争吵,正在气头上的父亲将一支已经上膛的手枪放在了正在赌气的儿子面前。估计大概是儿子在争吵当中曾威胁他父亲要“死给你看”,可父亲却不以为然,以为儿子只是吓唬自己其实根本不敢,于是嘲讽似的把枪放在儿子面前,然后就发生了接下来的悲剧。
我们如果按照惯常逻辑,这位父亲既然敢把上膛的枪放在儿子面前,那他对儿子的死一定是满不在乎的。从这位父亲在听到枪声后仍然试图用手去打儿子就看得出来,这位父亲有多么的恨儿子可见一斑,哪怕他已经自杀了。
但事实是……
这位父亲态度的转折发生在他发现他打了儿子以后,儿子不仅毫无反应,反而被他打的瘫倒了下去,当他凑近后看到地上的血迹和儿子头上的弹孔时,他才终于痛苦的发现,儿子真的死了。在他还来不及去检查儿子的伤势,为儿子的死痛哭之前,他突然一个踉跄跟着摔了下去,手舞足蹈,像一只被翻了身的瓢虫一样痛苦的挣扎着。而旁边看似云淡风轻,躺在椅子上“观战”的母亲,在枪响的一瞬间就跪倒在了地上,然后捶胸顿足。毫无疑问,这种超出预料的可怕后果已经让他们彻底崩溃,虽然事发前他们行动自如,没有任何异常,但在事发后那两三秒之内,他们甚至连站都站不起来。
刚看到他们的反应时真的吓了我一跳,这种惊异程度,甚至超过了他们儿子之前开枪寻短的行为。
一个正常人在遭遇了突如其来难以承受的巨大变故时,大脑通常会短暂“宕机”,他的头脑中从来没有应对这种突发变故的处理方案,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这样的事情。而负责人四肢动作的运动神经元此时也会发生短时间的错乱,比如视频中那对父母不由自主的瘫倒在地上,乱抓乱踢,手舞足蹈。在视频中,两人在儿子自杀后都出现了类似的反应。
题主举例中的儿子跳桥自杀,母亲突然跪下去的反应,很可能根本不是她当时在后悔,在伤心在痛哭,而是她的运动神经在那一瞬间失调了。她如果只是大脑一片空白,愣在那里,那么她应该还能呆呆的站在那里。毕竟我们也都有过大脑一片空白的时刻。但她当时受到的巨大打击不仅让她的头脑一片空白,甚至连运动神经也失控了。
她当时除了无法站起来,可能还伴随着流汗,面部抽搐、失禁和全身发抖等应激反应。
大家平时在受到外部刺激后是不是经常会出现一个短暂的反应和感觉空窗期,比如洗脚水太烫了脚伸进去的一瞬间,在水漫过脚面的那0.1秒,我们甚至会觉得水太凉了。当我们感到不适在第0.2秒把脚伸出来,才会感觉到脚上火辣辣的痛,脚面也被烫红了。
当上体育课严厉的体育老师吹哨集合的时候,你发现远处的队列已经集结好了,大家就等着你一个人,而你一个人还在远处,当你风驰电掣的奔过去时,是不是会紧张到浑身发痒?而且这种痒是挠不到的,是直达灵魂的痒。
痒的同时甚至还会有一种莫名的快感。。。
体育课上跑步时,当你不慎踢到路上一块坚硬的石头之类的物体,你那一瞬间感觉到的可能还不是脚尖的剧痛,而是头面部针扎般的刺痛,然后才是脚尖的剧痛。奇怪,最先痛的明明应该是被硬物撞到的脚尖,为什么会是相距遥远的头面部?
川渝地区有一位评书表演艺术家李伯清
据他自述,他曾在木材加工厂工作,工作性质比较危险,每年都会出那么一两次断指事故,比如工人因大意指头被锋利的切削设备切掉了。李伯清见过工友手指被切下的瞬间,切面根本不是我们以为的喷血状态,而是在指头被切下的0.1秒呈现出一片粉白,看起来非常平整和干净。又过了一两秒,细小的血珠慢慢渗出来,最后才是血流如注。
他还讲过一个真实经历改编的段子,某君有一次在街上突遇内急,大概是慌乱之中没分清公厕门上的男女标志,误入女厕,按照电视剧的套路,厕所里的女性在发现有男人进来肯定是尖叫和骂人,但当此君进去后,里面的女性却发出了表示惊异和茫然的“哎哎哎哎”的声音,此君闻之色变,遂逃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