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今年考研落榜了 300 万考生,对 23 甚至 24 考研有没有什么提示?

回答
老铁们,今年的考研结果出来了吧?我知道很多人心里挺不是滋味的,特别是看到那庞大的落榜人数,心里肯定更添一层阴影。300万啊,这数字听着就让人心慌。不过话说回来,既然已经走到了这一步,与其在这儿唉声叹气,不如好好盘盘未来的路怎么走。特别是对还在准备23年考研,或者已经瞄准24年的同学们,这里面可有不少干货需要消化。

先说句掏心窝子的话:考研不是唯一的出路,但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拿出点儿拼劲来。

回顾23年,那些被数据掩盖的个体故事:

首先,我们得认识到,那300万落榜生里面,每个数字背后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有的是因为临场发挥失常,有的是因为专业课没摸对门道,有的是因为英语单词背得不够扎实,甚至有的是因为心态崩了。所以,别光看大数字,咱得拆解一下,看看自己是不是踩了同样的坑。

对23年考研还没放弃的同学们:

1. 别急着否定自己,想想失分点在哪儿: 如果你还有补录的机会,或者准备二战,现在最关键的是冷静下来分析。
真题是最好的老师: 把你的考卷拿出来,尤其是错题,逐一分析。是基础知识不牢固?还是题目理解有偏差?是答题思路不对?还是时间分配出了问题?
复盘专业课: 专业课是不是押题太偏?教材里的重点你是不是没吃透?有没有去了解报考院校的最新出题风格?有些院校的专业课是会更新大纲或者调整侧重点的。
英语的“硬骨头”: 英语阅读理解错太多?翻译和作文没拿分?这往往是词汇量和长难句分析能力的体现。作文写得空洞无物?那是要积累素材和模版。
政治的“得分项”: 政治考得不高,会不会是背诵记忆不够,或者选择题不细心?政治很多时候是能拉开分数差距的科目。

2. 二战的决心和策略: 如果你决定二战,那就要做好“破釜沉舟”的准备。
调整心态是第一位: 一年时间,心理压力会很大。找找身边的战友,或者和家人朋友聊聊,别一个人闷着。相信自己,一次失败不代表永远失败。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一定程度上): 是继续考原学校?还是调剂别的学校?或者换个专业?认真分析自己的实力和市场需求。有些专业本来就竞争激烈,如果基础不够扎实,硬碰硬可能效果不大。
效率比时长更关键: 别想着“一天学12个小时”。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保证学习质量。高效的复习,比单纯的磨时间有用得多。
信息渠道要畅通: 关注目标院校的招生信息、调剂信息,还有学长学姐的经验分享。有些信息可能只有在特定时间段才会放出。

对24年考研的同学们,你们现在就该行动了!

300万的落榜数字,对你们来说是最好的预警。别觉得还有一年时间就万事大吉,考研的战线拉得很长,早一步准备,就多一份从容。

1. 目标院校和专业,现在就该定下来(至少有个大致方向):
别盲目跟风: 热门专业固然好,但竞争也最激烈。结合自己的兴趣、本科基础和未来的职业规划,选择一个相对适合自己的专业。
深入了解院校: 去目标院校的官网,看招生简章、专业目录、考试大纲。了解该专业的培养方向、就业前景,还有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虽然参考价值有限,但总有个大概)。
关注往年真题和参考书目: 这是了解考试难度和考察重点最直接的方式。提前入手,开始研究。

2. 基础打牢,一年比一年重要:
英语: 别等到最后几个月才抱佛脚。从现在开始,每天坚持背单词,做阅读理解。积累词汇量是长期工程,长难句分析能力也是练出来的。
数学: 数学的基础概念和公式必须烂熟于心。理解定理的推导过程,而不是死记硬背。多做例题,多刷基础题。
专业课: 这是拉开差距的关键。把教材看透,理解每一个知识点,尝试自己梳理框架。如果有条件,可以找找学长学姐请教,了解他们是怎么学习的。

3. 学习方法和习惯要“升级”:
碎片化时间利用: 通勤、午休时间,都可以用来记单词、背概念。
定期复习: 死记硬背效果差。要遵循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定期回顾已经学过的内容。
主动学习,而非被动接受: 看到一个知识点,多问“为什么”,而不是停留在“是什么”。尝试自己讲解给别人听(即使没人听),这是检验是否真正掌握的好办法。
做笔记是“精炼”而非“抄录”: 用自己的话总结知识点,画思维导图,把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

4. 模拟和实战演练不能少:
定期模拟: 在备考过程中,要定期进行模拟考试,严格按照考试时间来。找出自己在时间分配、答题策略上的问题。
考场心态很重要: 模拟考试也是在锻炼你的心理素质。学会如何在压力下保持冷静和专注。

给所有考研人的几点“实在话”:

考研不是一场孤军奋战: 如果你身边有正在备考的朋友,可以互相鼓励,交流经验。也可以寻求老师、学长学姐的帮助。
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备考过程中会有焦虑、迷茫,这是正常的。找到自己的解压方式,比如运动、听音乐、和朋友聊天。
别忘了你的“初心”: 问问自己为什么考研?是为了提升学历?为了进入更好的平台?还是为了从事某个特定的职业?记住你的初心,能帮助你在困难的时候坚持下去。
考研不是终点,而是起点: 即使考上了,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也是一个挑战。保持学习的热情和好奇心,你会走得更远。

今年的结果,无论是喜是忧,都已经是过去式。重要的是我们如何从这次经历中汲取经验,调整方向,然后继续前行。别让“落榜”成为一个标签,而要让它成为你下一次更成功的垫脚石。加油!相信你,也能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年轻人,别难过,上岸的过几年毕业后,就业形势可能跟你们今天一样糟糕。

user avatar

只有一个提示,您的象牙塔,已经变成了修罗场。

我前些面就提示过很多学生,不要按常理出牌,千万别相信什么按部就班,顺理成章,真正能按部就班的人有且仅有两波,一波是能抢到保研资格的那一群人,一波是二代阶层。普通家庭出生又没有办法搞保研资格的同学,请放弃你那些花里胡哨的想法,学会“做减法思维”,做什么减法呢?你只能选一个。

最好在大二的上学期就想明白,到底是考研,考公还是就业,还是润,要做准备了。

也就是说,这座天王山已经从过去的大三下学期挪到大二上学期了,你还在那单纯的看着半年为期考研攻略。说句难听点的,你要随时做好卷死周围人的准备,你四年前,八年前,十八年前,二十八年前的毕业的学长,学姐,父母叔伯他们的经验对你来说毫无意义。特别是叔伯,他们那个年代,刚好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阶段,人有多大胆,地就有多大产,胆子不大,胆小的在一线城市买套房也行。

但是你呢?你身在一个低增速,人口未出清,制造业升级艰难,房价高企,贫富差距又达到了一种可怕地步的阶段,这个时候,再按常理出牌,不比绿茶婊更绿茶,大概率会被动挨打。这是战略性问题,要想在未来战术后仰,这个阶段请战略前倾。干点什么呢?

比如你要考公,大二开始,行测能不能做?绝对能!这玩意儿很多人到了大四巴不得给中公教育交48888,128888,特别开心的向世界上最大的割韭菜链条送钱。真不如提前学会怎么刷题。到时候大三了再找考上的大神给你梳理一下,大四水到渠成。你平时多看新闻,多了解下时事政治行不行?拿个小本本记一下行不行?就是别闲着。

考研的,提前要做数学,英语犯法?特别是那些数字不好的,你高考就被人吊打了,你居然还相信你跟人在同一起跑线上?你怎么这么天真呢?你现在唯一的优势就是卷王们在争取保研,打得不可开交。为了复试增加科研经历,混篇论文有没有必要?比如我有学生来找我混论文,我都特别开心的帮助他们,特别是去年大二就嘻嘻哈哈找来的小姑娘,看着人畜无害的,其实肚子里一肚子坏水。我还不清楚么,说是来帮忙打杂,其实是正向输出,想为复试添砖加瓦,那我们青年老师帮不帮?对未来有野心,有思想的人,我们当然乐于帮助。

准备润的,你雅思,托福,德福,JLPT,TCF,Topik等等是不是要搞起来,当然这部分你大二再搞都有点晚了,大一军训完你就可以开始做准备了,为什么?因为GPA要卷起来,有些同学绩点二都没到,大四了你来喊润,你是不是对润有什么误会?您是去避难呢?还是去度假呢?那么南非去不去?索马里去不去?当然,现在乌克兰也可以去?

不管你干啥,都不要像以前你的学姐学长一样,把大学看成什么全面发展的场所,他们那时候确实是,现在呢?除了二代,普通家庭的你还有象牙塔?去你丫的,你只有修罗场!

user avatar

落榜300万?你要想报考400万,招生110万,这个招考比例接近1:4,25%的录取率,市面上稍微有点分量的证书考试都没有这个通过率,研究生竟然都扩招成这样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老铁们,今年的考研结果出来了吧?我知道很多人心里挺不是滋味的,特别是看到那庞大的落榜人数,心里肯定更添一层阴影。300万啊,这数字听着就让人心慌。不过话说回来,既然已经走到了这一步,与其在这儿唉声叹气,不如好好盘盘未来的路怎么走。特别是对还在准备23年考研,或者已经瞄准24年的同学们,这里面可有不少.............
  • 回答
    今年考研是不是“太卷”或者“太水”,这问题挺值得聊的。从分数线普遍偏高这个现象来看,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卷”。但我们得拆开来看,这背后到底是因为大家都在拼命考,还是试卷本身的问题,或者有其他原因在推波助澜。为什么分数线会高得“离谱”?这就像一盘棋,看起来是对手棋力超群,但有时候也可能是棋盘规则或布局.............
  • 回答
    老实说,今年考研英语一,走出考场的时候,我心里是有点儿发虚的。具体难不难,这个真的得看个人准备的扎实程度,以及对试卷整体风格的适应性。不过,就我个人的感受以及和其他同学交流来看,今年英语一确实可以说是“新意”不少,难度也提升得蛮明显的。首先,从整体感觉上来说,时间是绝对够的,这一点大家普遍反映。所以.............
  • 回答
    考研成功上岸,这绝对是个值得好好庆祝的时刻!恭喜你开启人生新篇章!导师没有要求提前去实验室,这反而是个绝佳的机会,让你能够以一种更舒缓、更充实的方式为即将到来的研究生生活做好准备。这两个月,与其说是“打发时间”,不如说是“蓄力远航”。首先,别急着把所有时间都填满。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研究会非常投入,甚.............
  • 回答
    96年女生,今年是你的考研三战,结果差了六分。听到这个消息,我能想象你的心情一定非常复杂,失落、不甘、迷茫,甚至可能还有些自我怀疑。这六分,就像一根刺,扎在你心里,让你反复琢磨,一遍遍地问自己:还要继续吗?首先,我想说,无论你做什么决定,都请不要苛责自己。你已经付出了三年的努力,这本身就值得肯定。考.............
  • 回答
    唉,听到你男朋友说暂时不联系备考,心里肯定七上八下的吧?尤其还是医学生考研,这事儿我知道,简直就是一场硬仗,而且战线拉得贼长。说起来,你现在的心情,就像是站在一个岔路口,一边是满怀期待的未来,一边是看不到尽头的等待,不知道是该勇敢向前,还是原地不动。首先,咱们得承认,他这么做,挺绝的。医学生考研,这.............
  • 回答
    哥们儿,今年考研音乐史,这感觉我太懂了!背了忘,忘了背,简直是无限循环,感觉时间像流水一样从指缝里溜走,急得不行。别急,这都是必经之路,咱一起来捋一捋,怎么才能把这堆“难缠”的音乐史知识,塞进脑袋里,还能记得住。首先,得承认一个现实:音乐史的学习,就是要“磨”出来的。 它不像做一套数学题,做会了就掌.............
  • 回答
    看到你这句话,我太能理解了。那股子焦灼劲儿,还有看着堆积如山的资料和脑子里乱糟糟的知识点,确实会让人瞬间跌入谷底,感觉“完了,今年考研没戏了”。别急,先深呼吸一口气。我跟你一样,当年考研的时候也经历过不止一次“复习得一塌糊涂”的时刻。有时候觉得进度慢得像蜗牛,有时候又觉得自己好像什么都没记住。但事实.............
  • 回答
    “今年考研成绩普遍上涨”这个说法,相信不少考生和家长在网上都听说了,而且身边很多朋友的成绩也确实比预想的要好。这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在起作用?咱们就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一、整体复习氛围的“质变”:疫情后的“蓄力”与“决心”首先,不得不提的就是过去几年疫情带来的影响。虽然大家都经历了居家学习、线上授课,.............
  • 回答
    你好!很高兴能和你聊聊2022年考研的法硕(法学)选择,特别是吉大和中南财这两个热门院校。作为一个过来人,我深知这种纠结和思考的过程,毕竟这关系到未来几年的学习和职业发展。我尽量从几个关键方面,把我的看法和一些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说得详细些,希望能给你一些参考,让你感觉更像是和朋友交流一样,而不是一份.............
  • 回答
    看到你这么有冲劲,想考人大法学,我简直太为你高兴了!你这颗想往上冲的心,本身就是最闪闪发光的地方了!别管什么双非不双非,绩点高低,这些都是过眼云烟,真正决定你能不能冲到人大的是你的决心和为之付出的努力。让我来给你好好“唠叨唠叨”,告诉你为什么你可以,为什么你应该这么做,并且给你打打气,让你浑身是劲儿.............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挺棘手的,摆在你面前的是一个既充满机遇又可能伴随风险的选择。让咱们掰开了揉碎了,好好捋一捋。首先,抛开“AI痕迹”这回事,咱就实实在在地站在一个考生和家长的角度,来分析一下这两条路。选择一:去日本读研(瞄准3月开放,假设一切顺利) 优势分析: 国际视野与学术深度: 日本在.............
  • 回答
    今年考研,专硕还是学硕,这绝对是个让不少考生纠结的问题。尤其是在当前这个大环境下,选择哪个方向,对未来的发展影响可是实打实的。而且,不同专业之间,专硕和学硕的差别,那简直是天壤之别,不能一概而论。咱们先掰开揉碎了聊聊,今年考研为啥这个选择变得这么重要。今年考研,为啥专硕和学硕的选择更值得深思?1. .............
  • 回答
    听到你孩子23考研政治复习有些迷茫,特别是肖爷爷“翻车”的传闻,这确实是很多考生当下比较关心的问题。首先,关于“翻车”的说法,我们要辩证地看。肖秀荣老师的政治教辅资料,尤其是《肖四》和《肖八》,多年来一直是考研政治的“压题神器”,但“压题”不等于“全中”。考研政治的题目设计是多方面的,即使肖老师的部.............
  • 回答
    2021年考研,你报考的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分数是375分,想知道今年的录取机会有多大,以及400分以上的考生数量。这个问题确实很关键,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你考研的成败。咱们就来详细分析一下。首先,要评估375分在北航是否有竞争力,我们需要了解北航往年的招生情况,特别是你报考的那个专业。1. 北航的复试.............
  • 回答
    大学毕业,我选择了回家这条路,希望通过考研这条独木桥,找到一份更理想的工作,或者说,是给自己一个继续深造、提升自我的机会。谁知道,这一条路,我竟然走了这么久,今年,已经是第三次了,结果,还是老样子,失败。刚开始,第一次考研,我充满信心,觉得凭着大学的底子,再认真准备一下,问题不大。然而,现实狠狠地给.............
  • 回答
    哥们,摸摸头,理解你现在的纠结和焦虑。法考推迟、考研一战学硕失利,现在又准备法硕二战,还得兼顾法考,这节奏确实够呛。但别灰心,这正是重新出发、调整策略的好机会。我当年也经历过类似的迷茫期,所以咱们就实话实说,聊聊怎么把这盘棋下得更活。首先,咱们得捋清楚几个关键点,因为这直接决定了你接下来的方向:1..............
  • 回答
    考法硕确实会遇到不少疑惑,别急,有很多好用的方法和工具可以帮你解决! 我自己考研的时候,也踩过不少坑,后来摸索出一些比较有效的答疑途径,分享给你,希望能让你少走弯路。一、APP类答疑现在有很多专门针对考研或者法律学习的APP,它们在答疑方面各有特色。1. 高途考研/文都考研/海天考研等综合性考研A.............
  • 回答
    恭喜你考上机械研究生!这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关于你提出的“混个毕业,自学三年 Java,然后转行”的想法,我觉得这完全有可能,而且如果规划得当,很有可能实现一个不错的转变。咱们就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这条路怎么走才能更稳妥。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根本的问题:为什么想转行?这个问题很重要,因为这将决定.............
  • 回答
    明天就是考研的日子,今天无疑是备考的最后冲刺时刻。这段时间虽然短暂,但安排得当,能极大地提升你的考试状态和信心。以下为你详细梳理今天你需要做些什么: 考研前一天:高效冲刺与心态调整一、 核心任务:知识梳理与考场模拟 (占比较重)1. 过一遍核心知识点和易错点 (34小时) 回顾笔记和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